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知识应用能力,提高其人文素养。但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作文教学整体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不少学生对作文存在一定的畏难心理。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着重探讨了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策略,旨在为提升小学作为教学有效性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写作兴趣
如今,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标推动下,小学作文教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观,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很大转变,不少现代教学手法被引入课堂中,作文教学整体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不过,由于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难点,不少小学生仍然对其存在畏难心理,作文兴趣不高,影响了作文能力与水平的提高。基于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对如何培养学生作文兴趣问题进行研究,希冀抛砖引玉,与同行切磋交流。
一、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教师对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力度不强。小学生年龄小,对于教师存在很高的“亲其师,信其道”的向师性,而且年级越低的学生,其“向师性”也越强。但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往往注重讲解作文的技巧和写作方法,对于学生如何具体获取素材、培养真情实感等,则少有深入和全面的、个性化的指导。即使指导,也难以做到细致精心和有针对性,教师不能经常与学生共同探讨作文、研究作文,学生自然也不会受到榜样力量的感染而爱上作文。有的教师因本身未掌握科学的作文方法与技巧,甚至自己也苦于如何帮助学生增强作文兴趣,提升作文能力,最终导致班级作文氛围缺失,学生的作文兴趣也无法得到有效激发。
第二,学生作文主动性差且功利心明显。学生作文兴趣与能力的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渐进的积累。然而,很多小学生认为写作难度很大,没有可写的素材,对写作缺乏兴趣。加上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低,课业负担较重,导致课外阅读量少,阅读范围窄,词汇和素材积累少,作文练习少,经验与方法不足,导致作文时无话可说。有的学生尽管会经常阅读范文或练习作文,但效率也不是很高,且大多并非是出于兴趣爱好,而是为了提高作文成绩。
二、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对策
(一)通过阅读激发作文兴趣,提高遣词造句能力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和起点,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体悟到作者用字、用词和句式的精妙,丰富自身的语言材料,进而激发起浓厚的人文情怀和作文兴趣。教师应在素质教育目标导向下,根据作文教学目标和具体学情,有的放矢地创设阅读条件和情境,培养学生养成广泛阅读的良好习惯,树立正确的阅读观,使其真正习得“一手好汉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同时,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学会和做好读书笔记,将喜欢的文章段落、佳句名言等,摘抄下来,并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或者对自己喜欢的文章进行仿写和默写。这样,学生不但能能积累起丰富的词汇和佳句,也能在动脑动笔的过程中,培养起作文的兴趣和欲望。例如,在学习完《为中华崛起而读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乌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等课文后,学生从别人的成长故事中一定会受到很多启发,教师就可指导学生结合自己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写出自己的感悟,以后自己应如何立志、如何自立、如何与他人相处。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也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自我完善能力。
(二)创新作文教学手法,以“导”代“教”提高作文兴趣
作文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必须要将听、说、读、写等融合在一起,以“趣”作为导向、以“真”作为基础、以“美”作为追求、以“思”作为核心,有的放矢地创设作文情境,让学生融入到教师设计的情境中,实现相互协作式的语文学习。“先导式”作文教学模式坚持以生为本,用“导”代替传统意义上的“教”,依靠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所学得的知识,多方位开发小学生的作文潜能。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表达自己对作文主题的想法,打开学生书面表达的通道;在写作时“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情感体验和创新思维贯穿在作文全过程。例如,学习完杏林子的《生命生命》后,教师可讓学生换位思考,分别以飞蛾、小瓜秒、杏林子的身份,去体悟生命的意义,去思考如何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并将自己的思考用文字表达出来。在“先导式”作文教学模式,教师减少了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能逐渐消除学生害怕写作的心理阴影,让他们爱上习作,善于表达,促进小学生作文兴趣和听、说、读、写能力提升。
(三)强化教师作文的指导,提高作文成就感
小学生的年龄相对较小,在作文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童言童语”,文中也可能存在一些病句,或者作文思路不够清晰等,语文教师要尊在学生的作文陈国,以亲切温和的态度,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中肯的评价,并鼓励学生进行修改和完善。当学生在作文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与学生共同进行探讨和解决,以保持学生作文的信心,提高其作文的成就感,久而久之就会培养起学生作文的兴趣。语文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指导学生进行创新作文开篇和结尾,如文笔优秀的学生要加强作文创新性培养,文笔一般的学生要循序渐进,先写标准化作文,然后再按优秀作文标准进行创新。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作文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小学语文教师应在坚持以生为本的基础上,善于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加强对小学生的读写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善于表达、乐于动笔的习惯,使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逐渐爱上作文,进而提高作文教学效果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利芳. 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习作能力[J]. 中国校外教育,2017,(22):25+38.
[2]孙菊兰. 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2):42.
[3]朱丽娟.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水平[J]. 亚太教育,2016,(08):128-129.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写作兴趣
如今,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标推动下,小学作文教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观,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很大转变,不少现代教学手法被引入课堂中,作文教学整体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不过,由于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难点,不少小学生仍然对其存在畏难心理,作文兴趣不高,影响了作文能力与水平的提高。基于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对如何培养学生作文兴趣问题进行研究,希冀抛砖引玉,与同行切磋交流。
一、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教师对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力度不强。小学生年龄小,对于教师存在很高的“亲其师,信其道”的向师性,而且年级越低的学生,其“向师性”也越强。但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往往注重讲解作文的技巧和写作方法,对于学生如何具体获取素材、培养真情实感等,则少有深入和全面的、个性化的指导。即使指导,也难以做到细致精心和有针对性,教师不能经常与学生共同探讨作文、研究作文,学生自然也不会受到榜样力量的感染而爱上作文。有的教师因本身未掌握科学的作文方法与技巧,甚至自己也苦于如何帮助学生增强作文兴趣,提升作文能力,最终导致班级作文氛围缺失,学生的作文兴趣也无法得到有效激发。
第二,学生作文主动性差且功利心明显。学生作文兴趣与能力的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渐进的积累。然而,很多小学生认为写作难度很大,没有可写的素材,对写作缺乏兴趣。加上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低,课业负担较重,导致课外阅读量少,阅读范围窄,词汇和素材积累少,作文练习少,经验与方法不足,导致作文时无话可说。有的学生尽管会经常阅读范文或练习作文,但效率也不是很高,且大多并非是出于兴趣爱好,而是为了提高作文成绩。
二、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对策
(一)通过阅读激发作文兴趣,提高遣词造句能力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和起点,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体悟到作者用字、用词和句式的精妙,丰富自身的语言材料,进而激发起浓厚的人文情怀和作文兴趣。教师应在素质教育目标导向下,根据作文教学目标和具体学情,有的放矢地创设阅读条件和情境,培养学生养成广泛阅读的良好习惯,树立正确的阅读观,使其真正习得“一手好汉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同时,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学会和做好读书笔记,将喜欢的文章段落、佳句名言等,摘抄下来,并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或者对自己喜欢的文章进行仿写和默写。这样,学生不但能能积累起丰富的词汇和佳句,也能在动脑动笔的过程中,培养起作文的兴趣和欲望。例如,在学习完《为中华崛起而读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乌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等课文后,学生从别人的成长故事中一定会受到很多启发,教师就可指导学生结合自己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写出自己的感悟,以后自己应如何立志、如何自立、如何与他人相处。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也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自我完善能力。
(二)创新作文教学手法,以“导”代“教”提高作文兴趣
作文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必须要将听、说、读、写等融合在一起,以“趣”作为导向、以“真”作为基础、以“美”作为追求、以“思”作为核心,有的放矢地创设作文情境,让学生融入到教师设计的情境中,实现相互协作式的语文学习。“先导式”作文教学模式坚持以生为本,用“导”代替传统意义上的“教”,依靠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所学得的知识,多方位开发小学生的作文潜能。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表达自己对作文主题的想法,打开学生书面表达的通道;在写作时“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情感体验和创新思维贯穿在作文全过程。例如,学习完杏林子的《生命生命》后,教师可讓学生换位思考,分别以飞蛾、小瓜秒、杏林子的身份,去体悟生命的意义,去思考如何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并将自己的思考用文字表达出来。在“先导式”作文教学模式,教师减少了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能逐渐消除学生害怕写作的心理阴影,让他们爱上习作,善于表达,促进小学生作文兴趣和听、说、读、写能力提升。
(三)强化教师作文的指导,提高作文成就感
小学生的年龄相对较小,在作文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童言童语”,文中也可能存在一些病句,或者作文思路不够清晰等,语文教师要尊在学生的作文陈国,以亲切温和的态度,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中肯的评价,并鼓励学生进行修改和完善。当学生在作文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与学生共同进行探讨和解决,以保持学生作文的信心,提高其作文的成就感,久而久之就会培养起学生作文的兴趣。语文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指导学生进行创新作文开篇和结尾,如文笔优秀的学生要加强作文创新性培养,文笔一般的学生要循序渐进,先写标准化作文,然后再按优秀作文标准进行创新。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作文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小学语文教师应在坚持以生为本的基础上,善于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加强对小学生的读写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善于表达、乐于动笔的习惯,使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逐渐爱上作文,进而提高作文教学效果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利芳. 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习作能力[J]. 中国校外教育,2017,(22):25+38.
[2]孙菊兰. 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2):42.
[3]朱丽娟.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水平[J]. 亚太教育,2016,(08):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