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来源 :中国当代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语文教学要“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着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在相对自由的时间和空间里,学生以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自主学习能力就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有很强的时间观念,还善于运用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各项学习活动。他们善于积极主动地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精神。
  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必然促使学生科学、高效地进行自主学习。当学生一旦形成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时,学生的语文素养会有质的飞跃。因此,两个方面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这也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不容小视。
  1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1.1 认真听课、积极交流的习惯。纵观课堂,我们会发现:有的学生听老师讲课心不在焉,听了之后问学生讲了什么内容竟然不知所言。我们无论在课堂中,还是在与学生的交谈中都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听力,使他们学会认真倾听。也就是要培养学生们静静听讲的习惯。低年级可以从坐姿开始,不放过细节,教师还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当学生的表现很出色或有进步了,哪怕是一句话,一个会心的眼神与微笑都能调动学生更加积极投入听课的情感。
  为了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语文老师还可以要求学生跟着老师的板书书空,尤其是低年级是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教师在黑板上写的每一个字都让学生跟着书写,这不仅集中了学生注意力,还掌握了相关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交流”的习惯要从一年级的儿童抓起,教师要充分利用口语交际教学,在学生已有听说能力的基础上,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包括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以及文明的态度和良好的语言习惯。
  1.2 良好的写字、识字习惯。写字,不仅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而且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体现。俗话说:字如其人。要从小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要教育学生从小就形成这样一种习惯:只要提起笔来,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条件反射——我要端端正正地一笔一画地写。当然这需要老师持之以恒,需要方法,更需要毅力才能达到要求。
  1.3 培养低年级学生有表情朗读的习惯。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多让孩子模仿,教师可以多示范,多领读,训练学生的语感。这也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之一,也是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良好习惯。
  1.4 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的习惯。这看似一个微乎其微的细节,但却能反映出一个孩子做事是否有时间观念,是否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或者说学习主动性。在起始阶段,教师一定要教给方法,提供标准,包括摆放书本和文具的位置等等,逐一做好要求。亲自监督、检查、指导,并让学生形成一种自动化的行为。到学生基本形成习惯后,还是不能放松要求,不过此时可以让班干部来管理这项事物即可,只有这样延续下去,一个良好的习惯才能养成。
  1.5 仔细答题的习惯。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审题,抓住题眼进行作答。并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完整,要具体,端正答题的良好态度。
  1.6 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到了高年级,要求学生读书必须学会圈点勾画,学会做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在书香校园的建设过程中,还要求学生多看书,多写读书笔记,这有助于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深刻性,有助于加深对读物的理解、记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不仅是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另外,作为教师还要在各个方面起示范作用。比如,要让学生写出漂亮的字,首先教师在板书时就不能太随意,一个字迹潦草的教师,很难说能教出书写工整的学生来,再说也没有很强的说服力。
  再者,教师心中要有一把衡量习惯好坏的“标尺”,至少在同一个教学班里边,每位教师的尺度要一致,让学生心中也有杆称,时时提醒自己。这样持之以恒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能力
  2.1 无论哪一门学科的自主学习都必须为学生提供相应、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作为我们学校有晚自习,自然就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条件。因此,从晚自习入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教师要信任学生的能力,教给他自主学习的步骤和方法,合理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适时鼓励,这样学生才能在一种比较宽松的环境中学习。比如:晚自习可以让学生预习次日的新课,或自主完成作业;可以读书看报,做读书笔记等等。教师只是一个指导者,是学生的伙伴,随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这也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2.2 预习习惯的养成是体现语文学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我们要重点培养。首先,教师要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前期指导,包括预习的内容选定,预习的步骤,不同课文预习的不同要求,并提供相应的预习材料给予学生扶持,尤其是初始阶段。进而让学生在充裕的时间内自主完成。作为语文教师深有体会:预习习惯的形成是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很容易就途中夭折。因此更需要教师科学的指导,耐心的辅导。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能形成比较自觉的预习习惯。
  2.3 创设最佳的学习氛围。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学生的心理是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建立起来的。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要让学生感到可亲、可信,要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激励学生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让学生产生兴奋和愉快感。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多鼓励多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2.4 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切实有效地知道学生如何阅读一本书,避免随意性。教会学生如何买书、选书、看书、写读后感等方法,提高学生阅读水平。还要利用好图书馆的资源,定期向学生开放,并将进图书馆阅读作为课程设置的一个方面,由学校统筹安排,整体规划,推进书香校园的建设。
  一个良好习惯的形成,一种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重前期培养,轻后期纠正;重具体指导,轻笼统要求;重鼓励评价,轻批评指责;中教师示范,轻口头说教;重持之以恒,轻朝令夕改。”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习惯决定未来。”老师们,让我们为了孩子的未来,就从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做起吧!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巩固识字的方法便是让学生机械反复地抄写生字。重复的抄写和记忆,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遗忘。学生苦不堪言,而效果微乎其微。如何让学生的识字既开心又扎实,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的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
期刊
【摘要】 语文作业是完整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成绩重要途径,有针对性的用心布置作业则会使这一途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从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针对高中学生学习语文的薄弱区、心态、惰性、思想几个方面,阐述了布置语文作业的重要性,以激发兴趣,激发动力,激发志向,激发人生为出发点,以提高中学生语文素养和成绩为目的,浅析了布置语文作业的艺术性和灵活性。  【
期刊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它具有直观性、生动性、丰富性。在义务教育和学生学习阶段,要求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课程后要掌握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而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兴趣尤为重要。兴趣是人们爱好某种活动或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兴趣的作用有三种:一是对未来的活动的准备作用,学生时代的兴趣常对其未来的事业有重大价值。二是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推动作用。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时,他便
期刊
【摘要】朗读是进行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发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情趣的的一种手段。以朗读为载体,发挥语文功能,课前、课内、课外三位一体,探索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有效方法,使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关键词】朗读; 方法; 情感  古代教育家重视“吟诵”,认为只有通过诵读 ,才能进入文章的情境之中,体味出其中的
期刊
【摘要】生本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在语文课堂中做到以生为本,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以生为本”的课堂环境;树立开放的教学目标——体现“以生为本”的价值观;运用生本教育的教学方法——调控“以生为本”的教学全过程。  【关键词】以生为本;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  生本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个
期刊
在历史课的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呢?合作探究性学习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形式。传统的历史课的教学,是以教师讲为主要的形式,以背记为考核实质,课堂上往往出现教师讲的筋疲力尽,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局面,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那么,为了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果,实施新课程理念就势在必行。本人在历史课的教学中尝试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 教师要更新观念、放手让学生合作
期刊
【摘要】所谓课程资源是指富有教育价值的、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称。结合本地区的教学实际对如何开发和综合利用课程资源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 化学课程资源; 开发和利用; 社会化学课程资源; 化学实验课程资源; 网络化学课程资源  所谓课程资源是指富有教育价值的、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称,它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中所有可利用的、有助于提高学
期刊
【摘要】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内容,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挖掘,并采用合适的方法,渗透美育教育,从而培养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美育; 渗透;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由此可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挖掘教材中的美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对学生实
期刊
生本教育体系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识字有这样的表述:"学生要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这样的目标,强调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汉字和汉字学习的态度和情感,在注重识字数量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关注学生在识字过程中的体会和认识,以及进行识字方法的尝试和探索。传统的识字教学常常采取读一读,写一
期刊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是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有其得天独厚的优越性:一是由于语言运用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二是在小学阶段,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丰富的想像力,只要引导得法,就能够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也就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