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不如饺子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爹在的时候,就爱吃个饺子。要是能吃上羊肉馅的饺子,就会美得唱上几句京戏:“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旌旗招展空翻影,却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得意的时候,跷起二郎腿,唱得摇头晃脑的,别提有多高兴。
  奶奶在世的时候,家里不让吃羊肉馅的饺子,因为奶奶是旗人,是汉八旗。奶奶祖上是镶黄旗,清宫里的御厨。后来被贬到北京南苑去看坟,败落了,这才“下嫁”给了爷爷。奶奶觉得失势的凤凰不如鸡,日子一年不如一年。但凡能摆的谱还是要摆的,比如一清早,雷打不动的是要把所有的暖壶(热水瓶)沏满。一家人都爱吃饺子,要是买了羊肉,从小到老,做鬼脸,吐舌头,就独独瞒了老太太。奶奶怕羊肉的膻味,但老了竟然分不出猪肉还是羊肉馅儿,经常被大伙骗了过去也不知道。每逢家里包饺子,就跟过年似的开心,都爱说那句“ 好睡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孩子们快乐地嚷成了一条声,和煮饺子的热气搅到了一块儿。
  由于家里人多,剁肉,剁大白菜,都是累人的活。小孩儿也会帮忙,半大小子绝不能闲着。有时还会用两把菜刀轮流剁,敲打出有节奏的声音来。乒乒乓乓,大人还会大声说,“剁肉,不是剁板”。剁大白菜,不能剁得四处飞溅,白菜汁淌淌的。砧板下得垫上抹布,不让出声。攥馅也是个高难的技术活,劲小了汤流不出来;劲大了把纱布给拧破了。拌馅更是难之又难,生馅又不能搁嘴里尝,搁盐搁酱油得靠鼻子聞。揉面可是个技术加力气活,一盆面粉,倒多少水,一般人也是弄不来的。“水多了和面,面多了和水”,是不熟练的下场。水要慢慢倒入盆中,筷子不停搅动,感觉没有干面粉,都成面疙瘩的时候,就可以下手揉了,揉面要用力,揉到面的表面很光滑就好了,这时面光盆光手光是最佳境界。揪剂子擀皮子,得高手才能胜任。高手不是用刀切剂子,而是用手扽。扽的过程是自然码好一个圆圈,双掌一按,剂子全部“趴下”成了小饼状。然后左手拿着剂子边旋边拽,右手不停地擀。四五个人围着他包饺子不带等的。擀时,饺子皮其实是斜立着旋转,这样擀出来的饺子皮中间厚,四面薄。面醭也要洒得恰到好处,多了捏了不粘,下饺子还糊汤;少了饺子皮互相粘,揭不开。我最佩服的就是我大爷家的老二,饺子皮在擀面杖下像飞花似的,那叫一个帅。多年以后,我怎么都学不来那个本事。北方人包饺子还是挺讲究的,一块大案板,放置饺子的篦子(有叫盖帘),通常是高粱秆做的,在南方看都看不到。
  饺子馅也是品种繁多,白菜猪肉馅,三鲜馅,猪肉韭菜馅,韭菜鸡蛋虾皮素馅,芹菜豆腐干馅,茴香馅,刀豆馅,羊肉馅。想起来都叫人垂涎欲滴。馅多了就包盒子。两张饺子皮对着,中间搁点馅,一圈掐出花边来,我至今都没有学会。
  煮饺子也有学问。烧一大锅水,把饺子均匀地扔到开锅的水里,拿一把笊篱反过来推饺子,不能让它粘在锅底。水开,舀一碗冷水倒进去,盖上锅盖再煮。水再开,饺子都浮起来,就可以盛起来了。
  吃完饺子,觉得嘴干,什么都不用喝,盛一碗煮饺子的汤,“原汤化原食”就行啦!吃不完的饺子,摊开来晾凉,想吃的时候炸饺子。那香喷喷的炸饺子,金黄香脆的疥,来上一碗稀粥,那种享受简直是神仙的感觉。传说按旧时天干地支的计时法,午夜子时钟声一响,新旧年交替,称为“更岁交子”。饺子当时被称为“交子”,代代相传,才称为“饺子”。中国人吃饺子由来已久,惊人的是滕州的薛国君主墓出土的青铜礼器中,竟然整整齐齐排放着我国所发现的最早的饺子呢。爹吃饺子,面前总是摆上一小碟醋,几个大蒜瓣。尽管在南方生活了几十年,这习惯总是改不了,咂吧着嘴,狼吞虎咽。一盘饺子如风卷残云就下肚了。每年大年三十晚上,家里都要包几大匾子的饺子,“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盒子往家转”。北方人过年饺子是主角,家里来人拜年,炸一盘饺子,客人吃得香喷喷,连说好吃,爹妈的脸上美滋滋的。
  爹去世多年了,过去家里包饺子吃饺子的热闹情景再也没有了。我们这辈的人还包饺子,到年轻人这一辈都不知道怎么包了,他们也不屑动手包,根本不知道包饺子的乐趣和那诱人的滋味。现在我们待在南方,虽然也包饺子,要让北方人看到,简直要笑掉大牙。皮子也不擀了,买点现成的,皮子不粘,还得弄一只小碗盛水,捏骨上。馅儿也不剁了,拿粉碎机一打,吃起来就是没有过去的那种味儿。皮子咬在嘴里,也不肉头。
  责任编辑:黄艳秋
  美术插图:段 明
其他文献
看完《随园食单》,感觉体验了一场中国式厨房的四重奏。眼、鼻、口、耳不自觉地跟着起承转合。合上书,竟嘘了一口气。好像刚才翻书时耳边响的锅碗瓢盆乒乒乓乓的声音,食物蒸煮炸烹嗞嗞啦啦的声音一并收进去了。心中感叹:我们中国人就是这样吃的啊!  袁枚是清朝乾隆时期的大文人,花了四十年时间写了这本食单,有些菜肴至今仍出现在国宴和寻常人家的餐桌上。杭州的G20峰会里几道国菜如西湖鱼圆、蜜汁火方就出自这本食单。为
期刊
小时候家里穷,三荒季节常常闹得上餐不接下餐,哪还有条件奢望穿得好,因而,小孩们掰着手指盼过年,盼父母给自己做上新衣裳,盼穿着新衣裳去外婆家拜年,从外婆、舅妈那里领到红纸包。  新春里孩子们会天天穿着新衣裳,放鞭炮、捉迷藏,与表兄妹们一起追逐嬉闹、跌打滚爬,累了饿了就分吃口袋里的糖果,常常乐得不知回家。新衣裳不仅脏得快,也破得快,但就是不愿意脱下来换洗。直到母亲说快要开学了,要穿着新衣裳去上学时,才
期刊
我的家乡在秦岭南坡,嘉陵江畔的半山腰,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植物生长茂盛,生物种类繁多,这就给马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存环境。因此,这里的马蜂特别多。  第一次被马蜂蜇,是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那天上午,我像往常一样放学回家,在大路的拐弯处,看见几个五年级的学生拿着石块向核桃树空隙中扔去,便好奇地跟了上去,想看看他们打什么。没想到,刚往前走了几步,一个圆圆的东西就落在了眼前,大孩子们都喊叫
期刊
人到中年,总爱回忆。  1983年,有三件大事:一是分田到户,告别了“大锅饭”,村庄喜气洋洋;二是我跳出了“农门”——考上昆明师范,全家欢天喜地;三是有了自己的假期——前几年假期可是要到生产队干活挣工分的。下户分到三头黄牛和一头水牛,假期便由我放牧,一边放牛,一边读书。  我15岁,个头瘦小。森林茂密,高山连绵,独自上山可是要胆子的呀!吃过午饭,我带着一块塑料布以防下雨,怀着兴奋出门。“事非经历不
期刊
我静静地坐在老屋那瘸了一条腿的小板凳上,不知道要想些什么。  深浅不一的青苔,沿着铺在屋檐下的火砖的皮肤潮水般生长起来,踩在上面,柔软湿滑。院子里杂草灌木疯长着,几乎遮住了整个地面,让人无处下脚。“噼噼啪啪”,灰暗的瓦背隐隐作响,原来,外面下起了滂沱大雨。白色的蜘蛛网在屋子的半空中悬挂着,从客厅向两边的里屋一直蔓延过去。这是我父母70年代建造的老屋,100多平方米,锄头、铁铲、犁耙、木桶、扁担、畚
期刊
吃过多少美味,如果要回答哪一道菜最可口,我一定脱口而出:“我妈烧的红烧肉。”  曾经写过一文,红烧肉,写之前,我专门向母亲讨教烧这道菜的窍门。母亲毫不遮掩,一口气兜底翻:首先要选好肉,肋条,肥瘦得当;放锅里清水煮一会儿,拿出洗净,切成块;再放油锅里,油锅要事先放葱姜煸了,再放入肉块继续煸;煸到一定火候,倒下半瓶黄酒,通常是特加饭,继续煮,半小时后再加入红酱油、冰糖,另加少许盐粒,如此再焖上个半小时
期刊
陈老爹是祖父的乡邻,老伴已去世多年,但在祖父的面前,他是很有些优越感的。就说打鱼吧,他清早出去,晚上回来,裤腰带上别着的鱼篓里总揣着无数的鱼虾,有些还令人眼馋地活蹦乱跳地窜了出来。  我常望见他肩上掮着一副竹竿,上面倒挂着几条鲶鱼,被柳枝穿过腮帮,张嘴朝天地断了气;或拽着一条爪子系得铁紧,脖子伸得老长,嘴里直吐白沫的王八。每当这时,他总要走到小港边的那块漂着丝草的洗衣石上,将肩上的渔具抖落在地上,
期刊
初冬时节,我和几个大学同班同学相约回到母校——黄冈师范学院老校园(前身为华中师院黄冈分院),光阴似箭,岁月飞逝,一晃四十年过去了!  当年意气风发的书生,如今,年龄大的已是头发花白,当上了“照孙办主任”;年龄最小的,也离退休年龄不远了……我们徜徉在熟悉的操场边,望着那些倍感亲切的教室和我们当年亲手种植、如今已长得叶茂参天的大树,感慨万千。当然,聊得最多的话题,少不了当年参加高考时的那些往事……  
期刊
两间土坯房,三面土围墙,这便是我最初记忆里的家。  母亲说,当初,是没有院墙的,没有院墙不是一个完整的家。所幸的是庄稼人有的是力气,乡下最不缺的是黄土。每天天不亮父亲就驾上排车,去村南的荒地或者沟边拉上一车土。晚上收工回来再捎上一车土。日积月累,在屋前存下了小山似的一大堆黄土。  过了年,趁着农闲,还有没吃完的过年饭,便开始动工了。  先用尺子左右前后丈量了一下,仔细地画了线,然后用杵头夯实了地基
期刊
漫步新县老街,犹如走进记忆的博物馆,每一片斑驳的古宅背影,都在讲述千百年的风雨苍茫。  元末明初,唐宋的遗风还在吹染着新县古街的锦绣风华,一叶扁舟从姑苏北上,千里迢迢,来到苍梧山北麓,一个远离战火纷扰的世外桃源。新县张氏迁祖落户,带来江南人的经营理念、技术、资金,老街更是繁华添秀,酒坊、药房、当铺、杂铺、铁铺、银铺,商铺林立,生意兴旺。张景,明成化进士,清风为官,携湖北百姓赠送的红叶树和铁石碌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