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家训》研究文献综述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engyo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朱子家训》是一部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仅525字,却将修身治家之道阐述得十分明确,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很多家训内容对于现在的生活仍有非常久远的影响意义。然而,现在对《朱子家训》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者较少,研究内容有很大的探索空间,因此,本研究检索了已有研究者的相关文献,总结出关于《朱子家训》的文献综述,为未来的研究者的继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朱子家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B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9-0046-02
  一、文献基本分布情况
  (一)文献概况
  检索发现,以“《朱子家训》”为摘要的文献共74篇文章,以“《朱子家训》”为题名的文献共36篇文章,共110篇文章,其中重复文章28篇文章,共82篇文章,根据本研究确定文献的筛选标准对文献进行了初步剔除,最后剩28篇。
  从文献的年度分布情况可以看出,我国的研究者从2000年起一直对“ 《朱子家训》”保持关注,可看出 《朱子家训》一直是研究者持续关注的主题。
  另外,通过文献增长数量看,2015年至 2017 年的关注度最高,2007年中国共产黨第十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可能是该研究趋势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
  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论述,提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①。“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②。这预示着该研究领域的热点度在未来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二)《朱子家训》年度研究主题的变化
  为了把握 《朱子家训》研究的总体趋势,笔者对每一年中相对集中(论文数≥2)的研究按主题进行了统计。统计发现:2000 年到2013年研究的主题相对比较分散,而2016年的研究主题比较丰富且相对集中。2015年研究者开始关注《朱子家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且对此的研究近几年一直出现。从这些变化可以发现:我国研究者开始从研究《朱子家训》本身转向《朱子家训》对于当代的社会和家庭的影响价值的研究。
  二、研究内容
  本研究对近十几年来的已有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从文化教育价值的研究、大学生教育作用的研究、家庭教育的研究、社会精神文明和价值观的研究进行考察,总结在《朱子家训》研究领域已有的研究基础和取得的成果,分析现有《朱子家训》的研究倾向和趋势,发掘该领域研究新的增长点,为该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参考。
  (一)文化教育价值的研究
  研究者对于《朱子家训》本身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和时代烙印进行了研究。苏文娟,张爱林(2009)认为读书需知人且论世,因此在注重字词解释和文意梳理的同时,注重对作者时代背景的解析和文本思想文化的思考,提出《朱子家训》是亲情存续的文化支撑,且有修身至善的理学态度。 《朱子家训》还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许亦善(2003)《谈〈朱子家训〉的美学价值》中认为,《朱子家训》虽为朱子小制,但文中所体现出来的对人格美的自觉完善与追求,良好人际关系的建构,以及严整、朴实的形式美使其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二)大学生教育作用的研究
  研究者对《朱子家训》的研究已经不仅局限在对于家庭的影响,还在《朱子家训》对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过程以及大学生的离校教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戴月舟(2009)在《〈朱子家训〉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积极意义》中提出:在当今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朱子家训》对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感恩教育与心理教育均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夏夏(2016)在《〈朱子家训〉对大学毕业生离校教育的重要意义》中,尝试通过传统经典《朱子家训》“修身齐家”“经世应务”思想的挖掘与汲取,为大学毕业生离校教育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论等方面的启示。
  (三)家庭教育的研究
  在对于家庭教育研究方面,研究者在对于家庭伦理观和德育的影响做了研究。陈天洁、曹顺仙(2015)在《浅析〈朱子家训〉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对现代社会的启示》通过对治家理念、家庭关系、婚恋观的研究,提出当代应该重视家庭氛围对于孩子的影响,邻里之间要团结和睦。胥高婕(2018)在《〈朱子家训〉对当代家庭德育的启示中》提出:“朱伯庐的《朱子家训》作为我国古代传统家训中的启蒙教材之一,对其后世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特别是对家庭德育产生的影响,家庭德育是每个人人生所接受的第一课,家使一个人拥有安全感,产生归属感,也是一个人联系社会的纽带。”
  (四)社会精神文明和价值观的研究
  孔令慧(2000)在《弘扬传统精华 建设精神文明——浅谈〈朱子家训〉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价值》指出“其内容涉及重道德全面教育、人才目标培养、勤俭持家、和睦处世、重人品的婚嫁观、保护动物的生态意识、积极的纳税思想,这些都有一定的继承价值。”此外,近几年,研究者开始重视《朱子家训》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例如,邹义煜(2015)在《〈朱子家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充分汲取包括《朱子家训》在内的传统文化中的思想道德精华和现代意义,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三、2000年以来《朱子家训》研究趋势分析
  首先,在《朱子》研究的初期,研究者多把研究的目光放在文本自身,研究《朱子家训》作为中国传统的家训文化从古至今对于家庭的和睦相处、为人处世、婚嫁观、道德教育等家庭教育的重要影响。   在研究的过程中,关于此家训的家庭德育价值已经被众多研究者发现并作出阐述。
  其次,《朱子》除了有深远的家庭教育意义之外,它在历史上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存在价值——儒家文化的继承,朱熹作为儒家一脈相承的继承和发展者,同春秋时期的儒家经典相同,《朱子》中也蕴含着极深的社会和谐的论点,因此,研究者开始将目光联系到当代社会的和谐与《朱子》文中的文化和谐的内容,特别是2007年后,习近平总书记作出要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指示,作为经典的国学经典,发掘它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成为研究者新的研究方向,且已经有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除此之外,在研究者不断探索和总结中,《朱子》对于大学生教育的价值也已经被发掘出来,但是在此类的研究者仍然是少数,因此并没有形成特别丰富的研究成果,在此类研究中,仍然有很多可待发掘的研究点。
  四、当前国内《朱子家训》研究的不足
  《朱子》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研究的成果,但是在进行文献梳理的过程,发现在当前的研究中,仍然存在以下几个研究的不足。
  (一)数量少
  通过检索可以看出,关于《朱子家训》的文章数量较少,国内研究《朱子家训》的学者数量较少,也没有形成固定的研究团队,大部分学者只发表了一篇关于此家训的文章,可见,国内对于《朱子家训》的研究,仍然处于初步阶段,还未被研究者彻底重视,研究空间很大。
  (二)研究方法单一
  在已检索的文献中,研究者多采用质性的研究方法,如文本分析,通过进行《朱子家训》的文本分析,研究《朱子家训》的文化内涵和影响,后期与当代价值观相结合,采用思辨的方法,得出意义,几乎没有学者采用量化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研究方法单一。
  (三)研究内容
  首先,《朱子家训》作为一篇流传至今的文化名著,它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作为家训警醒世人,因此研究者最初的研究侧重点一方面在于它的文化价值,另一方面就在于它作为家训,对当代家庭教育的启发作用。
  随着研究的不断进行,研究者逐渐打开了研究的视角,进而转向研究它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和价值和对当代大学的管理意义。
  五、总结与展望
  《朱子家训》的研究数量在逐年增加,但是核心刊物研究发表不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现有在家庭教育方面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研究比较全面,可为后世研究者做参考。总的来说,《朱子家训》的研究虽然处于初步的研究阶段,但是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初步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在十八大之后,习总书记呼吁对传统文化要重视、学习,该研究逐渐有数量上升的趋势。在目前已有的研究中,一部分研究成果已经相对成熟,如文化价值研究和家庭教育的研究,在未来的研究中,研究者可继续挖掘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远影响以及在大学生教育上的价值,这两类研究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和价值。
  注释:
  ①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
  ②2014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
  参考文献:
  [1]苏文娟,张爱林.读书 知人 论世——浅析《朱子家训》的时代背景及其人文意蕴[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04):314-316.
  [2]许亦善.谈《朱子家训》的美学价值[J].南平师专学报,2003,(01):59-60.
  [3]戴月舟.《朱子家训》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积极意义[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03):257-259.
  [4]夏夏.《朱子家训》对大学毕业生离校教育的重要意义[J].语文建设,2016,(36):36-37.
  [5]陈天洁,曹顺仙.浅析《朱子家训》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对现代社会的启示[J].中外企业家,2015,(25):257-258.
  [6]胥高婕.《朱子家训》对当代家庭德育的启示[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08):20-22.
  [7]邹义煜.《朱子家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5,9(03):39-42.
  [8]孔令慧.弘扬传统精华 建设精神文明——浅谈《朱子家训》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价值[J].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S1):11-12.
  作者简介:
  杜超凡,女,汉族,山东泰安人,青岛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教育史。
其他文献
【摘要】 行旅过程中所出现的气候物象的改变推动了方拱乾笔下家乡意象的瓦解与重构,使得“思乡”这一文学主题获得了家国情怀。此外,不同地域间自然气候与人文气候的巨大落差也促进了方氏将历史与自我相互融摄,并借助思乡主题的写作来从更深层次的维度上审视自身的生命意识。  【关键词】 气候;物候;流人;方拱乾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
期刊
【摘要】 戴蒙德改编的《最蓝的眼睛》重设了部分故事场景和情节,采用了白脸戏剧策略,创造性地设置了白色玩偶场景。这种设置运用视觉化艺术效果,有效处理了黑白概念,揭示了白人性的对黑人群体的伤害,质疑和批判了白人性及其社会结构的荒谬性。  【关键词】 白色玩偶;白人性;社会结构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9-0016-02  
期刊
【摘要】 “异化”主题在卡夫卡的《变形记》和安部公房的《砂女》中都有鲜明的体現,作家在作品中表现了人在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中被异化的现实,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的生存困境。但作品中的主人公在被“异化”后却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作家个人的人生理念。因此,本文将以弗洛姆的异化理论为基础,通过对两部作品中“异化”的比较,感知两位作家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关注和不同的人生观。  【关键词】 变形记;砂女;异化  【
期刊
【摘要】 诗歌与声律的关系从出现开始就非常紧密,但直到南朝沈约“四声八病”声律论的提出才将其真正意义上的系统化。本文从沈约理论的提出,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中所表达的文学观等方面,通过他们的不同态度,论述了他们与声律论的关系。  【关键词】 沈约;刘勰;钟嵘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9-0029-02  沈
期刊
【摘要】 儒勒·凡尔纳是西方公认的“科幻小说之父”,刘慈欣在国内被誉为“以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提升到世界水平”的中国新生代科幻作家中的领军人物。二者作为在中国知名度最高的科幻作家,前者从某些方面更是充当了后者的启蒙老师。本文通过对儒勒·凡尔纳与刘慈欣科幻作品进行横向对比,论述二者作品间的共通性与差异性,并以二者间时代背景、阶级地位等方面分析其成因。  【关键词】 凡尔纳;刘慈欣;科幻;理念  【中图
期刊
【摘要】 苏童,当代作家。本文从爱情的悲剧矛盾、人性的悲剧色彩、意象的悲剧意蕴三个标题来探究苏童《妻妾成群》的悲剧意识。通过对苏童《妻妾成群》悲剧意识的分析,蕴含着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对人性泯灭的哀叹。  【关键词】 苏童;《妻妾成群》;悲剧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9-0025-02  苏童,原名童忠贵,中国当代文
期刊
【摘要】 作为民国时期著名的传统言情小说家,张恨水先生在写作时多将目光集中于青年男女的婚恋问题,其小说常以悲剧结局收场。张恨水的作品上承章回小说,下启通俗小说,文章内容和文体雅俗共赏,人物形象时常表现出新旧时代交替时的复杂性。作品内容通常反映人物的婚姻观,折射出社会历史的深层原因。张恨水的代表作《啼笑因缘》和《金粉世家》讲述了两种爱情悲剧,评论者普遍认为前者是“钱色交易”式的悲剧,后者是“遇人不淑
期刊
【摘要】 美国犹太文学是美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美国三大犹太文学大师之一的马拉默德则被认为是“犹太味”最浓厚的作家。这一点鲜明地体现在作家所塑造的“父辈”形象之中。他们对苦难的忍受、对信念的坚守和对未来的希望透视出了犹太宗教文化的核心内涵。作为犹太精神的坚守者和传播者,他们身上所具备的犹太民族性和超越民族和宗教的普世性特征表达了作家对犹太精神回归的呼吁,以及对现代化社会中犹太民族如何确认自
期刊
【摘要】 作为日本私小说的典范之作,同时也是自然主义在日本的反射,山田花袋的《棉被》一直被置于举足轻重的位置。重读这部小说,在当今男女平等的社会观念主宰下,人们更容易看到作品中的性差意识和男性中心主义的话语权、主导性和欲望诉求。所谓的“新女性”的时代并没有到来,以男性为主导的观念支配下的社会对于女性的独立与自主,仍是微乎其微的,男性中心论在《棉被》里无形渗透。  【关键词】 《棉被》;男性中心主义
期刊
【摘要】 潘灵,当代布依族作家。他的作品以冷静洞察社会人情,温情地悲悯底层人物,深入剖析人性状态,情感真挚深沉,语言亦雅亦俗,充盈着悲剧性的美感。本文从复杂多维的悲剧存在、悲剧生命的生死抗争、意蕴深藏的悲剧价值三个方面,探究潘灵小说中蕴涵的悲剧精神,展现他对卑微灵魂的审美观照、对人性真美和人格力量的书写赞颂以及对现实悲剧的思考。  【关键词】 潘灵;小说;悲剧精神  【中圖分类号】I20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