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研究性学习与SEFC课堂教学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教研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is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在SEFC课堂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1从知识类型来看,SEFC课堂需要研究性学习
  记忆型 学习英语的习得离不开对语言知识的学习,其教育形式是单向传递式的,即教师讲学生记,学习者通过大量的诵读、记忆、模仿、操练来习得和掌握语言。用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接受学习”。
  操作型 语言的掌握还需要学习者大量的实践。单纯的机械记忆显然不适应语言学习的特点和需要,教师讲授应该结合学生的提问、讨论、练习和应用等各种形式。这时,教师仍然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则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接受并掌握学习内容。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显著地增加了,这就形成了“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探究型 语言是工具,学语言是丰富学生了解世界的手段而不是学习的目的。有目的的探究或研究性学习,旨在把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和创造能力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习语言和学科知识、发展创新意识、培养科学精神和建构自学机制。因此,应该提倡研究性的学习 。
  2从课堂教学的步骤来讲,SEFC课堂教学可以也应该进行研究性学习
  在语篇阅读活动结束以后,学生的思维不应停止,可引导他们再围绕话题进一步探索或进行辩证思考。把教材内容按其原貌活化于课堂内外,围绕教材但不限于教材,形成不同层次、不同性质、不同形式的活动,让师生共同投入,彼此协商、互相交流,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英语这个交际工具。通过话题上的扩展、主题意义上的深入或不同观点的对比,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深入学习和勇于创新的意识。英语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多种多样,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会情不自禁地运用语言知识,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下练习和巩固已有的语言技能,其学习效果大大优于脱离实际的练习。因此,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介绍的复习——呈现——操练——练习——巩固的模式可改写为语言知识导入——操作技能训练——开发创造能力的新课堂结构。
  3从新课程标准来讲,研究性学习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是使用新教材的指南和依据。它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的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语言学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用外语交际的能力只有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因此,实行研究性学习使学生的认识与情感及文化意识的全面协调发展成为可能。
  
  二、研究性课堂学习示例
  
  环保教育:如在教POLLUTION一课时,先从学过的ACID RAIN下手,让学生回忆引起酸雨的原因和酸雨所造成的后果,从而自然地把话题转到了“Pollution”主题。通过以下一系列的问题的提问,Besides air pollution andwater pollution ,what else are mentioned in the text ,do you know any other kinds of pollution? What measures should we take to stop pollution?让学生打开思维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他们提出的一些很有实际意义的治理污染的方案,很具想象力和创造力。在Pollution的授课导入时,利用剪辑了的录像资料,让学生感知污染现象,从而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学生们由感而发,从身边的小河谈到周围耳闻目睹的各种污染现象,使发散性思维得以充分地体现。多媒体的运用,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教学内容,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最大限度地增加了课堂的容量,多信息、高效率,有利于学生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本堂课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并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环保教育。
  收集资料:在学习SB ⅡMusic一课时,考虑到同学们对音乐的话题非常感兴趣,我让同学们分组选定了题目,在课前大量地收集、整理、归纳本组的内容并制成课件。在进行本课教学时,先让各小组上讲台用课件展示他们的成果,有讲音乐的历史的,有论音乐的作用的,有音乐欣赏的,也有介绍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音乐特色的,他们讲得深入浅出,博得了全班同学的掌声。之后的阅读教学,同学们热情很高,也很轻松地理解了文章结构,对文中的语言结构非常敏感,学习的效果令人满意。
  发表观点:在学完At the Tailor’s Shop一课后,围绕着问题“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shop assistant and the manager?”很多同学都表示了对店主和伙计的市侩的鄙弃,如说“They are snobbish .” “They look down upon the poor.”等等。对顾客的看法有表露出对着装整洁的赞同,也有表示同情的态度,讨论气氛十分活跃,甚至想延续到课后。
  小组活动:学了 “Milu Deer Return to China” 这一课,先在小组里让同学们对课文内容进行问答训练,做好准备,然后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到教室前面以该组“发言人”的身份,回答同学们提出的各种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在小组准备活动时,同学们都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挖掘课文内容,同时也要准备回答别的组可能要提出的一些问题,各组积极准备,你问我答。通过这样的准备活动,每个同学都能在英语听说、思维等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比单独老师问、同学答的形式好得多,并且增加了同学们锻炼的机会,然后让同学们抢答。比如:
  1. When did the milu deer disappear?
  2. What kind of weather does the milu deer like?
  3. How many milu deer research centers are there in China?
  4. Why did too many of them disappear?
  5. Are there many milu deer in nature park in China at present?
  通过这样的抢答赛,同学们不仅复习了课文里的句型和单词,同时也练习了学生的听力,提高了口语能力,真是一举多得。另外,同学们发挥各自的长处提出问题,这本身就是对自己的组织语言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进行一定程度的训练。在小组活动的基础上,同学们选出一位代表本组在班上回答同学们的问题,下面的同学们只能对非本组的发言人提出问题。最后,我们根据同学们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情况做出评比,评出最佳代表。在活动中,每个小组都发挥自身的优势,向其他组发言人发动攻势,他们各个都不示弱,问的同学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地问,而答的同学灵活、机智、巧妙地做出相应回答。这样的英语研究性学习课使同学们仿佛身临其境,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充分得到了运用,学好英语的气氛在全班也逐渐地形成。
   抽象概括:高中英语教材有许多人物传记,如:
  Book 1A Lesson 50 Abraham Lincoln
  Book 1B Lesson 82 How Marx Learned Foreign Languages
  Book 1B Lesson 102 An Interesting Life
  Book 2A Lesson 2 Walt Disney
  Book 2A Lesson 18 Charlie Chaplin(1)
  Book 2B Lesson 50 Ablert Einstein(1)
  Book 3A Lesson 2 Madame Curie(1)
  Book 3A Lesson 6 Captain Cook(1)
  Book 3B Lesson 77 Candhi
  可以让同学们注意人物传记的写作特点,同学们经过比较总结出:
  Childhood——Study——Achievements——Influence的基本模式。在学习Walt Disney一课时,同学们就很容易地分析了文章结构,在课文复述时都自觉地采用了这一线索,非常流利。然后,我又让同学们自己拟定一位著名人物,收集资料,整理为人物简介,反馈结果相当令人满意。
  
  三、结语
  
   研究性学习课能够引发和维系学生的兴趣,学生参与活动可增进学习主体意识,形式多样的活动能够增强课堂的凝聚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频繁的交往,还可以促进合作气氛的形成,获得交际的乐趣,从而达到寓知识传授于娱乐活动之中的目的,将课堂变成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创新的基地,使学生真正跳出书本的知识框架。研究性课堂学习是研究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既要注意研究性学习的共同特点,又要服从和服务于课堂教学。
其他文献
鸟儿没有翅膀不会飞翔,地球没有太阳不会明亮,人类没有思想又会怎样?是谁折断了学生思想的翅膀?    一、时代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说明生动鲜活的社会生活是学生理解的源泉、创作的源泉。可是我们学生的泉源是干涸的,生活的这块沃土并没有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养料。  据2006年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组织进行的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表明,
期刊
从物理测试的结果看,学生在“机械”问题上失分较多。平常的学习中也表现出:盲目、被动、“机械记忆”的倾向,究其原因:就是没有一个好的思考方法。笔者就“机械”方面的问题,小议几种方法,敬请品析。    一、迁移法    将形象的“杠杆”知识,迁移到抽象的定、动滑轮上。(说明:自制一个滑轮:上、下半圆可分开,如图1)  拆去上、下半圆,定滑轮、动滑轮的本质面目暴露出来,如图2,即:定滑轮是一个等臂杠杆,
期刊
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都是历代传诵、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这两篇文章在写作背景、布局构思、选材立意、写作技巧等方面,可谓异曲同工,各具其妙。    一、相同点    1.背景相同。范仲淹(989~1052)和欧阳修(1007~1072)都是北宋杰出文学家,二人为同一时代的人,范仲淹两岁丧父,生活贫苦,少有大志,虽吃粥度日,仍苦读不倦,慨然“以天下为己任”。26岁登进士第
期刊
一、发散思维法    发散思考的实质是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展开多角度思维。“纵”就是纵向思考,按时间顺序,古往今来地联想。“横”就是按空间顺序四面八方地联想。例如: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秋天到了,蚂蚁忙着储备粮食准备过冬,而蟋蟀却大声地在草丛里歌唱。当冬天来临时,蚂蚁可以美美地藏在洞穴里享受自己劳动的果实,而蟋蟀却会渐渐地被冻死在野外,寿命往往只有三个月。  读完上面的寓言,你有哪
期刊
设置悬念是设疑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悬念是引起人们对事物关注的情境,置身于这种情境,学生从中渴望获得“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答案。    一、课始设“悬”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设置悬念最多的机会是一节课的开头,悬念设于课头,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在物理课堂教学的开头处设“悬”,能使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
期刊
一、新课程对习作教学要求的突出变化    1.变“作文”为“习作”,突出“练笔”性质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了小学生写作训练的性质,作文“它是一种习作,是以学生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为写作内容,学习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的基本功,初步掌握运用书面语言能力的练笔”。学作文就强调小学生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倡导“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  2.淡化文体意识,鼓励自由表达  新的《语文
期刊
一、反思教师备课存有漏洞  选材有不合理之处,因为资料繁多,但凡相关的练习题都要让学生做完,且课后作业一大堆,毫无选择。此做法势必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学生的疲劳状态凸显,很难对重要知识点产生持续有效的兴趣;还有试题材料质量高低不一,做题效果难保证;更严重的是个别教师对材料审查不细致,没有及早发现试卷存在的问题,也没及时提示给学生,造成教学的低效。  建议备课时量体裁衣,精选试题。要充分考虑尖子班与普
期刊
一 “AA”课堂教学模式结构  1.“ AA”定义:运用在教学中就是师生关系和谐,地位平等,方式一致,时间对等,分工合理。  2. 基本步骤:AA课堂教学模式步骤主要分成两大环节,第一环节:①学生自学:一种形式是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来完成;另一种形式是在课堂上当堂完成。②提出问题:一种形式是学生以个体为单位,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程度,提取一些疑难问题;另一种形式是以小组为单位,经小组讨论协商后以书面形
期刊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就是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使学生的学习具有主动性和独立性。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须要正确方法的指导,需要我们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为此我在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究。  一、注重培养预习能力——从“一点”开始学会确立学习目标  确立学习目标,是自主学习的前提。只有引导学生学会自己确立学习目标,才能逐步的培养起预习的习惯和能力。其实预习未必是全篇预习,完全可以从某一知识点切入,有
期刊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了人类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只有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能让他们自然地进入学习境界中,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呢?  一、教师要以身为范,做好表率,以趣激趣  教师必须对语文教学充满兴趣,让语文课堂充满兴趣。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是一部活生生的教材,更是学生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