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一堂云策略研究课的描述,谈谈对云策略的理解和认知,并如何把云策略的多元智能、多线路、多维度教学融入课堂中,以及这堂云策略课给教师带来的思考和启示。
关键词:云策略 多元智能 多维度资源共享
一、对云策略的理解
“云策略”“云技术”就是以现有互联网为基础,将互联网中原来各自为战的独立服务器整合成为一个可自动调配的有机系统。其实用句通俗的话来讲云技术就是实行“网络共产主义”而设备共享是“云技术”的核心理念和主要特征。
云技术给我们教学课堂带来了很多的优势和机遇,如平台服务生态化,资源汇聚共享化,知识创建协同化,学习服务个性化,终身学习泛在化等等,这些优势让人眼前一亮。笔者琢磨着要是能在自己的课堂上用好其中的两条也是不错的了。在云环境下的个性化学习空间会越来越开阔,每个老师,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课堂或本身的需要定制学习计划和学习资源。通过支持学生真正关心和感兴趣的内容学习,激发学生高层次的学习动机和成就感。
但是问题又来了,众所周知,云技术是需要强大的硬件支撑的。如,电子课桌,电子书包,电子课本阅读器,个人学习终端……而显然目前以我们学校的硬件条件还是达不到的。问题过后带来的是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在祝智庭和杨志和两位老师在《云技术给中国教育信息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提到云策略强调的资源汇聚共享从而到达数据个性分析的功能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如:学习网站一起作业,软件boxfish,电子白板以及学生手中的ipad和智能手机。用好这些身边的资源就更能上出一堂符合我们教学实际的“云策略课堂”。因此也就有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二、云策略在课堂中的运用
(一)多元智能促进有效评价
首先,在课堂的一开始和最后结束时,笔者选择的是利用在某在线英语学习网站来点评学生的家庭作业和当堂的课堂练习。老师在学生提交答案后及时通过系统了解全班的情况,哪些单词句子读的好或不好;哪些题做得对或做得不对以及怎么读的和当时的录音以及选的什么答案一目了然。然后当场纠错,让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更具实效性。也把老师从花大量时间去批改作业的繁重工作中解脱出来,甚至连无法监控的口语作业也能一并搞定。
(二)多线路动手灵活机动
Unit 4 Section A From Shy Girl to Pop Star是一篇阅读文,一堂课的重中之重。对一个教书十几年的我来讲,很多固有的东西常常会一不小心就让阅读课陷入程序化,呆板,沉闷的格局。这是我要克服的第一个问题。当然云策略却能很好的解决它,但我又要如何在一堂阅读课中恰到好处不着痕迹的融入云技术,不会让老师们觉得我是在强行硬塞?这是我要克服的第二个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是随着对文章反复的研读,推敲及对主线的提取反复设计而逐渐明朗的。传统课件单线行走,无法满足学生的认知规律,也不适应不同学生的多维发展。故而常常让老师在课堂中处于被动的状态。于是电子白板在课件设计上的使用给了我莫大的帮助,电子白板的通用性,灵活性,时效性,让人不得不为之赞叹。
(三)多维度视频教学内容丰富
首先,笔者在某英语学习APP上选择了两段视频,视频可以通过笔者手中的手机任意切换到电子白板上;然后,在学习视频内容的过程中实现手机点名,勾画,做笔记,学生比拼,等等功能。似乎把固定在教室墙上的大白板幻化在了自己掌心;其次,视频具有话题性,延展性,一个话题由多个视频组成,难度由浅到深,并有外教步步引领。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在短时间内拓展了课堂维度,深度,老师不再孤单地唱独角戏,而是作为一个引领者在一旁点拨。最后,学生可利用课前或课后独立学习视频内容,学习进度由自己调控,更具个性化。
三、云策略课堂带来的反思
反思整节课的教学设计,云策略和教学整合的创新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丰富的网络资源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眼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习效果;
2.突破以经验主义为主导的教学,通过及时、全面、精准的反馈,实现了以数据驱动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实效性和对学生关注的全面性;
3.突破“扁、平、窄”式的学习方式,构建充满趣味性和拓展性的立体式学习空间;
4.延生到课后的学习空间内涵更丰富,更具开放性。
当然我们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在今后的云策略教学中进一步学会利用云技术完善学生个性化英语学习功能,根据自己风格和能力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从而突破“整齐划一”的课堂;多设计对学生具有挑战性的云策略课堂,激发每个学生积极思考并从中有所收获。
上完这堂课,笔者亲身体验到了这样一节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新型英语课的独特之处,它凭借着自身强大的功能实现了常规课堂无法实现的效果。学生,老师都被这种变化所吸引着。因此,我们可以说“云策略“打开了课堂教学一扇新的大门,带来了更大的灵活性,更广阔的发挥空间,更好的交流协作,更创造性的利用网络资源。而我们老师在这股云技术大潮中主动适应、顺应发展,才能社会进步的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徐晶《英语”云课堂“带来的思考与启示》《名校課程》2016.2第52期第32页
祝智庭 杨志和《云技术给中国教育信息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电化教育》2012.10第309期第1页
关键词:云策略 多元智能 多维度资源共享
一、对云策略的理解
“云策略”“云技术”就是以现有互联网为基础,将互联网中原来各自为战的独立服务器整合成为一个可自动调配的有机系统。其实用句通俗的话来讲云技术就是实行“网络共产主义”而设备共享是“云技术”的核心理念和主要特征。
云技术给我们教学课堂带来了很多的优势和机遇,如平台服务生态化,资源汇聚共享化,知识创建协同化,学习服务个性化,终身学习泛在化等等,这些优势让人眼前一亮。笔者琢磨着要是能在自己的课堂上用好其中的两条也是不错的了。在云环境下的个性化学习空间会越来越开阔,每个老师,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课堂或本身的需要定制学习计划和学习资源。通过支持学生真正关心和感兴趣的内容学习,激发学生高层次的学习动机和成就感。
但是问题又来了,众所周知,云技术是需要强大的硬件支撑的。如,电子课桌,电子书包,电子课本阅读器,个人学习终端……而显然目前以我们学校的硬件条件还是达不到的。问题过后带来的是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在祝智庭和杨志和两位老师在《云技术给中国教育信息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提到云策略强调的资源汇聚共享从而到达数据个性分析的功能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如:学习网站一起作业,软件boxfish,电子白板以及学生手中的ipad和智能手机。用好这些身边的资源就更能上出一堂符合我们教学实际的“云策略课堂”。因此也就有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二、云策略在课堂中的运用
(一)多元智能促进有效评价
首先,在课堂的一开始和最后结束时,笔者选择的是利用在某在线英语学习网站来点评学生的家庭作业和当堂的课堂练习。老师在学生提交答案后及时通过系统了解全班的情况,哪些单词句子读的好或不好;哪些题做得对或做得不对以及怎么读的和当时的录音以及选的什么答案一目了然。然后当场纠错,让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更具实效性。也把老师从花大量时间去批改作业的繁重工作中解脱出来,甚至连无法监控的口语作业也能一并搞定。
(二)多线路动手灵活机动
Unit 4 Section A From Shy Girl to Pop Star是一篇阅读文,一堂课的重中之重。对一个教书十几年的我来讲,很多固有的东西常常会一不小心就让阅读课陷入程序化,呆板,沉闷的格局。这是我要克服的第一个问题。当然云策略却能很好的解决它,但我又要如何在一堂阅读课中恰到好处不着痕迹的融入云技术,不会让老师们觉得我是在强行硬塞?这是我要克服的第二个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是随着对文章反复的研读,推敲及对主线的提取反复设计而逐渐明朗的。传统课件单线行走,无法满足学生的认知规律,也不适应不同学生的多维发展。故而常常让老师在课堂中处于被动的状态。于是电子白板在课件设计上的使用给了我莫大的帮助,电子白板的通用性,灵活性,时效性,让人不得不为之赞叹。
(三)多维度视频教学内容丰富
首先,笔者在某英语学习APP上选择了两段视频,视频可以通过笔者手中的手机任意切换到电子白板上;然后,在学习视频内容的过程中实现手机点名,勾画,做笔记,学生比拼,等等功能。似乎把固定在教室墙上的大白板幻化在了自己掌心;其次,视频具有话题性,延展性,一个话题由多个视频组成,难度由浅到深,并有外教步步引领。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在短时间内拓展了课堂维度,深度,老师不再孤单地唱独角戏,而是作为一个引领者在一旁点拨。最后,学生可利用课前或课后独立学习视频内容,学习进度由自己调控,更具个性化。
三、云策略课堂带来的反思
反思整节课的教学设计,云策略和教学整合的创新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丰富的网络资源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眼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习效果;
2.突破以经验主义为主导的教学,通过及时、全面、精准的反馈,实现了以数据驱动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实效性和对学生关注的全面性;
3.突破“扁、平、窄”式的学习方式,构建充满趣味性和拓展性的立体式学习空间;
4.延生到课后的学习空间内涵更丰富,更具开放性。
当然我们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在今后的云策略教学中进一步学会利用云技术完善学生个性化英语学习功能,根据自己风格和能力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从而突破“整齐划一”的课堂;多设计对学生具有挑战性的云策略课堂,激发每个学生积极思考并从中有所收获。
上完这堂课,笔者亲身体验到了这样一节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新型英语课的独特之处,它凭借着自身强大的功能实现了常规课堂无法实现的效果。学生,老师都被这种变化所吸引着。因此,我们可以说“云策略“打开了课堂教学一扇新的大门,带来了更大的灵活性,更广阔的发挥空间,更好的交流协作,更创造性的利用网络资源。而我们老师在这股云技术大潮中主动适应、顺应发展,才能社会进步的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徐晶《英语”云课堂“带来的思考与启示》《名校課程》2016.2第52期第32页
祝智庭 杨志和《云技术给中国教育信息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电化教育》2012.10第309期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