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就“微末技艺”,做好“顶上功夫”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qb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情状、景物片段等作具体细腻的描写。它着眼于细枝末节,却是刻画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烘托环境气氛、表现文章主旨的重要手段,虽是“微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教师当指导学生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将毫不起眼的人、事、景、物写得鲜活生动,让平淡的生活变得富有情趣,充满意蕴,使表达的主题更加鲜明深刻而有说服力。
  一、成功的细节描写的应然追求
  成功的细节描写追求小中见大、以一当十,是微末之处见精神的巧妙,有妙笔轻点巨龙破壁的奇效。具体而言,体现为以下三个追求。
  1.具有真实性。细节真实是现实主义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小学生写纪实性质的记叙文,自然也应该遵循这一条原则。这种真实包括事实的真实和情感的真实。一旦细节描写有悖于事实情理,或者违背人们的逻辑認知,就可能弄巧成拙,严重影响表达效果。
  学生习作中有这样一个片段:我早晨起床磨磨蹭蹭,浪费了时间,挨了一顿骂,路上又被妈妈批评吃早饭挑食,心情糟糕透了。我耷拉着脑袋,垂头丧气地走进校门。保安叔叔轻轻拍了一下我的肩:“小帅哥,高兴点儿!”
  我抬头看了他一眼,心想:保安叔叔这样关心我,我应该高兴起来。于是,我兴高采烈地向教室走去。
  小作者意在赞扬保安叔叔关心他人,同学们却纷纷质疑:“仅仅因为保安叔叔一句话,我就‘兴高采烈’?”“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保安叔叔怎么就注意到你?他认识你吗?”……其实,这件事情是真实的,可是因为作者抒发了虚假的情感,导致读者对整个故事产生了怀疑。像这样不真实的细节,对文章的破坏是致命性的。
  真实是细节的生命,也是文章的生命。因此,“具有真实性”是成功的细节描写的首要追求,也是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2.富有典型性。成功的细节描写绝不是不加选择地将“细枝末节”都写下来,而要追求典型性,就是要求选取的细节有广泛的代表性,能通过个别的、细小的事物或者环节,反映一般与全貌,能够借助现象揭示本质。
  《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法布尔在父母的厉声责骂下,“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一个“放”字,写活了他对昆虫的喜爱、不舍、痴迷。马朝虎在《水》一文中写母亲用一勺水为“我们”冲凉:“在水的滑动中,我听得到每个毛孔张开嘴巴的吸吮声,我感觉得到血管里血的流动在加快。”这样的细节描写,写出了多少人极度干渴后得到水的畅快啊!
  这样的细节描写对于刻画人物形象、深化文章主题真正能够以一当十、以小见大,这就是典型的。立足于突显文章的主旨,选择最有表现力的典型细节进行刻画,是成功的细节描写应当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
  3.独具新颖性。所谓新颖性,是指细节描写与众不同。它可以是所描述的事实独特,也可以是情感独特,或者是语言表达陌生化,给人以新鲜感。这是成功的细节描写又一条重要原则。
  《姥姥的剪纸》一文,乡亲们夸赞姥姥“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这样的语言具有地方特色,弥漫着乡土气息,是其他地域其他职业的人说不出来的,这就叫新颖。冰心写从颐和园春游出来的小学生:“……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写的是寻常景象,表达的是寻常的喜爱之情,却用了一个新鲜的比喻,描述了作者独特的感受,这也叫新颖。
  正如世界上绝不会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我们绝不可能遇到一模一样的人、事、景、物,在不同作者眼里,相同的人、事、景、物,也会呈现出不一样的面貌,拥有不一样的感受或体悟。细节描写富有新颖性,就是要写出“这一个”与“那一个”的区别,创造出个性鲜明的形象,描摹出独特的体验和感悟。这理当也是成功的细节描写的自觉追求。
  二、成功的细节描写的达成途径
  1.细心观察,用心揣摩。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事物是千差万别的,想要写出真实的、典型的、新颖的细节,必须养成勤于观察的习惯,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积极感悟思考的习惯。只有打开自己的五官,伸出感受和思维的触角,才能捕捉到有价值的细节,逼真地反映生活,塑造出光彩照人的形象。
  福楼拜指导莫泊桑观察马车,让他连续几日看不同装饰的马车在不同天气情况、不同路况中行走的情形,发现赶车人有什么不同。他指导莫泊桑观察守门人,要求他像画家一样观察守门人的身材、姿态、面貌、衣着及全部精神本质,区别于其他守门人,不至于同别人混同起来。可见,观察不仅要看“这一个”“这一时”,还要善于比较,发现独有的特点;不仅要看、听、嗅、尝、摸等,还要猜测原因,揣摩内心,探寻本质,由表及里;不仅关注观察对象本身,还要关注周围环境、相关人物,看到观察对象与特定场景的关系……只有这样,才可能写出真实的、典型的、新颖的细节。
  2.精心选择,合理取舍。人的五官和思维一旦打开,接受到的信息是庞杂的,纷繁的。如果将捕捉到的信息一股脑儿全写下来,会让读者如堕烟海。精心挑选最具典型意义的细节,做出合理的取舍,很有必要。
  比如,教师为学生表演了一个魔术,学生关注到的内容非常丰富:表演前,老师如何宣布,同学们是什么反应,大家怎样多方试探,老师如何接受检查;表演时老师怎么说怎么做,同学们有什么表现,自己怎样想;表演后大家什么反应;老师揭示谜底后,同学们什么表现……面对这么芜杂的内容,如何取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说说自己最深的感受,确定文章的中心,再围绕中心选择最有表现力的细节,剔除关系不大的内容。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就会增强选择意识,提高取舍能力。编提纲、列图表、画思维导图等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做出选择。
  3.用心锤炼,大胆想象。细节描写贵在生动、传神。这就需要用心锤炼语言,仔细推敲词句,努力用最准确的语言表达最独特的发现和感悟。为了找到最合适的“那一个”,我们可以像《推敲》故事中讲的贾岛那样,把几个词语一起进行比较;可以学习白居易,读给别人听,听取别人的意见;也可以边模拟情境,回想情景,边寻找最合适的表达。
  新颖、传神的细节描写,还需要观察时放飞思维,大胆想象,妙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方法,形象地表现自己微妙的感受。如朱自清的《春》中对春雨的描写“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是大胆的想象催生出这样美妙的细节描写,让读者如临其境,仿佛亲眼目睹,得到了美妙的艺术享受。
  学生要想写好文章,需要练的功夫很多:准确审题、艺术地开头结尾、巧妙地构思谋篇……用好细节描写只是其中的一种,却也是极其重要,又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很好地掌握的一种。教师抓住这个“牛鼻子”,指导学生练好这个本领,可以帮助他们写出走心、动情的文章。
  作者简介:江苏省泰兴市襟江小学语文教师,高级教师,泰兴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其他文献
《谈礼貌》是苏教版第十册中的一篇课文。苏教版教材中还编排了《说勤奋》《滴水穿石的启示》《学与问》等说理文。说理文语言简洁、凝练,层次清楚,思路明晰,是培养学生逻辑能力的极好材料。这几篇说理文的行文邏辑和表达方法有很多相似之处。从结构上看都是先提出观点,再举例论证,最后得出结论;从写法上看,都采用了“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学生如何学好说理文,教师怎样从“语用”的视角抓住说理文的共性进行教学,帮
期刊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章,课文通过高尔基和他10岁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以及“写信”三件生活小事,反映了父子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本文教学的难点在于让学生懂得“给”永远比“拿”愉快的道理。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怎样立足语文本位让学生在言语实践中悄悄地就明白这个道理呢?潜心会文,与文本对话
期刊
【课例】  师:上节课我们读了一个故事,名字叫——  生(齐说课题):会走路的树。  师:“路”字我不会写,谁来帮帮我?(板书课题)  生:是足字旁的路。  师:为什么是足字旁?  生:因为走路要用脚走。  师:怪不得有人说:千里之行——(生接:始于足下),敢问路在何方?(生接:路在脚下)  师:树也没有脚,怎么会走路呢?是谁糊里糊涂把它当成树了?  生:是小鸟!  师:小鸟认错人了,惹祸的就是它
期刊
花半开最美,情留白最浓。懂得给生命留白,亦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这道理放到语文课堂上来看,亦有道理,留白也可以成为课堂中的美丽之所在。近日,我教学了一篇文言文《夸父逐日》。因文体特殊,我针对性地做了一些设计,都有关于“留白”。  语文课堂上的留白,是一种颇具艺术的选择,因为空白是具有美感的,空白也意味着精神的自由与闲适,空白更孕育着无限可能。课堂教学中留白的意义在于教师要把学习自由还给学生,在知识
期刊
【设计理念】  语言表达是语文写作的基本功。儿童的起步写作,语言表达往往枯燥无味,如记流水账。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阅读目标与内容提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习作目标与内容提出:“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三年级的孩子有了初步的语言积累和写话基础,正是口语表达向书面表达的过渡时期,教材中
期刊
《马说》是一篇文言说理文,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之间,是韩愈《杂说》系列作品中的第四篇。通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和层层深入的结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教学本文时,教者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文言文教学的学段目标要求,结合此文的文体特点和文本内容,引导学生温故中“识体”,纠误中“学知”,诵读中“悟情”,探究中“育能”,发问中“明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期刊
【背景】  教师预设问题的解决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把握之间能画等号吗?上学期,我在第一个班讲刘禹锡的《陋室铭》时,自以为是地设置了许多问题,由浅入深、环环相扣,想用一个一个连环问来把学生的思路纳入到我的思维轨迹中来,事实上也确实把那帮“听话”的孩子们带进了我自己所陶醉的状态之中。然而,课后读后感的小练笔却毫不留情地告诉我,我上课时的“声嘶力竭”只不过是白费力气和感情的自我欣赏,学生根本无法凭空理解其
期刊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中除了少数民族有加分政策以外,将取消其他类别的所有加分。网上和微信上已经发出了“得语文者得高考”的声音,现在的小学语文更多的是考查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作文教学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从现状看,还存在着“少慢差费”的弊端,尽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效果仍不尽如人意,学生怕作文的现状仍普遍存在。语文老师都有一个共识:教语文难,教好作文更难。“写好作文真难”
期刊
现在有不少的作文课堂存在这样的现象:上课了,老师兴致勃勃地来到教室,从例文的学习到作文方法的指导,讲得唾沫横飞,激情洋溢,换来的只是个别学生的神采飞扬,大部分学生却神情懊恼,无心听讲。等到作文时,除了少数学生能流畅地习作外,其余的一个个却抓耳挠腮,痛苦万状。面对此情此景,我们不禁要问:學生为什么没有作文兴趣呢?莎士比亚曾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呢
期刊
一、明辨之:作前指导多羁绊,言不由衷意阑珊  就我们学校的情况来看,学生的作文写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学生的作文过于空洞乏味。学生的作文呈现出很多雷同之处,对于同类的话题,学生所写的内容很容易大同小异。  二是學生的作文讲评容易落入俗套。多数时候,教师批改学生作文都是通过打分、批阅的形式完成的,教师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语病、错别字等进行纠正,这种改评方式收效甚微,学生不容易从作文写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