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舞奇葩

来源 :神州民俗·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su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处湘西南的会同,是古代蛮夷之地的中心地带,境内汉、侗、苗、瑶等民族世代杂居,共同创造了悠久而灿烂的多元民族文化,境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极为丰富,流传久远的苗族草龙舞便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之一。
  草龙舞:只舞“龙头”的舞蹈
  会同苗族草龙舞是以舞草龙为特质的民族图腾舞蹈,这里的草龙舞其特别之处在于,“龙”以草为材质编织而成,且只有龙头,没有龙身和龙尾,而当地其他龙灯都编扎成一个整体,既有龙头,又有龙身、龙尾,因而,草龙舞的表演与其他龙舞的表演存在很大的差别,其他龙舞的表演是若干人共同舞动一条龙,草龙舞则以若干表演者舞动的龙头组成一条龙。
  2009年,会同苗族草龙舞成功申报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同年5月参加会同首届炎帝故里研讨会展演,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
  目前,在会同苗乡草龙舞和编织草龙的艺人中,舞技和编技最为娴熟的当推宝田苗乡的张绪庭老人,他所挖掘、整理的草龙舞以及他编织的草龙头最能体现苗族原生态草龙舞的独特艺术魅力,在当地堪称一绝,因而,他成为会同苗族草龙舞的代表性传承人。
  “神龙现首不显身”
  会同苗族草龙舞的历史渊源可追朔到神农炎帝农耕稻作年代,距今已历四、五千年。对于草龙舞的起源,会同苗寨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故事:苗民的远古祖先世代居住在深山老林中,过着吃山果、食野菜的艰辛生活,有一天,从山外来了一位陌生老人,手握一把谷穗向山民们招手,山民们好奇地围拢过去,问他手里拿着什么?他说,这是神农炎帝种的稻谷,栽种收割后可以供给大家食用。山民们半信半疑,待到第二年春种秋收后,稻谷做出的米饭果真香甜可口,从此,山民们再也不用采摘野果充饥了。为了感谢这位送稻谷的陌生老人,山民们举着稻草把下山寻踪,陌生老人却早已没了踪影,山民们便在陌生老人送稻谷的土堆前举起稻草把唱歌起舞,以示对陌生老人的感激和思恋,就这样年复一年的丰收,年复一年的思恋,一个祭神庆丰收的草把舞随之诞生。
  据传,草把舞的最原始形态是龙头祭祀仪式。苗族先民认为赐予他们谷物的陌生老人是神龙所变,在他们看来,龙神奇而能量巨大,凡人只能见其首而见不到其身,正所谓“神龙现首不显身”,于是,苗民把龙当作最重要的信仰崇拜对象,所以,苗寨每年的祭祀“坛界”上都会供奉一个巨型的草龙头,祭祀仪式完毕,众人才开始舞草把舞。
  后来,“龙”成为南方神农部落的图腾信仰之一,一代又一代的会同苗民经过不断的加工,将稻草把编织成美观精致的草龙头,草把舞便逐步演变成了草龙舞。
  细腻的编制工艺
  会同是湘西南侗、苗少数民族的主要集聚地,境内龙灯多姿多彩,有青龙、金龙、秃尾龙、灯盏龙、吊龙、草龙之分,在制作工艺方面各具特点。青龙、金龙、秃尾龙、灯盏龙、吊龙一般编扎成九节(包括龙头在内),有龙头,有龙身,有龙尾,俗称“九龙抱珠”。编扎青龙用青色布(绸)抱糊,编扎金龙用黄色布(绸)抱糊,且都用楠竹做龙骨架。而草龙的制作最为独特,一是草龙只编龙头,不编扎龙身龙尾;二是选材特别讲究,通常选用韧性好、修长、齐整、干净的糯谷稻草作为主要材料;三是编制工艺很细腻:不仅龙角、龙眼、龙须、龙口轮廓鲜明、栩栩如生,而且尺寸适中(整个龙头长约50-70厘米),还讲究龙头和舞柄合理搭配(每个龙头配一根木柄,柄长为1—1.2米,便于舞者表演操作)。
  制作“宝珠”同样选用优质的糯谷稻草做材料,编织成一个直径为20厘米左右的圆草球,每个“宝珠”配一根木柄,柄长1.2米上下。
  “龙飞”姿态美
  会同苗族的原生态草龙舞大多出现在当地的民俗活动中。春节期间,草龙班到各家各户舞草龙,以此贺新岁、祝吉利,祈愿具有神力的龙护佑主家招财进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主人则以鞭炮、香火相迎。草龙领队者高唱《开财路歌》,并以油麻、稻谷比拟金银财宝送至主人手中,主人则回送红包。“草龙”在主人家中绕转一圈,同时领唱者在锣鼓声、和唱声中高声唱起苗乡草龙歌《正月龙灯伴十三》:正月龙灯伴十三,二月芙蓉伴牡丹,三月清明伴谷雨,四月枇杷伴麦黄……另外,每逢旱灾或虫灾时,苗乡人民都不约而同地舞着草龙游走于各村寨、田野间,以期驱瘟祛邪,祈求先祖赐丰收、保平安。
  会同苗族草龙舞没有固定的表演模式,舞者可根据表演场地的大小、表演人数的多少及伴奏的有无灵活采用表演方式,如单人舞、双人舞和群舞,不管是哪一种表演,表演者的舞技都以矫健、奔放见长。单人舞和双人舞的舞姿常给人以灵巧、飘逸、舒展之感,单人舞中的“鹭鸶踏莲”、“倒挂拦蛇”和双人舞中的“流星追月”、“磨盘插柳”等难度较大的独特技艺均为苗族草龙舞的舞技精髓。群舞则通常配以当地的唢呐和铜锣伴奏,表演场景十分壮观、气氛十分热烈。特别是当“群龙”协同舞动时,龙头始终保持着既圆又活的形体,形成龙飞凤舞的迷人景象,“龙摆头”、“龙翻身”、“龙抢宝”、“龙缠腰”等舞姿环绕、穿插自如,收张有度,快慢相间 ,极具奔放的动态美。
  草龙舞表演者的服装具有极其独特的原生态艺术魅力,具体分为三类:表演原生态草龙舞时,表演者头戴稻草编织成的精致草高帽,身穿稻草编织的衣、裙,脚绑草鞋;喜庆丰收时表演草龙舞,表演者则穿苗族服装;登门送财或孩时游戏草龙舞时着装不限。
  苗族草龙舞的原生态音乐主要以打击乐为主:大鼓1个、大锣小锣各1面、大钹小钹一套,大型表演时则需多套打击乐班。
  稻作文化的舞蹈代表
  会同苗族草龙舞是苗族地区最为优秀的民间图腾舞蹈之一,亦可谓我国民族民间“龙舞”中的一朵奇葩。
  苗族人民世代保护、传承的草龙舞,起源于最原始的稻作农耕文化,是南方表现稻作文化的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一个代表,具有较高的民族学研究价值。
  苗族草龙舞是苗族人民集体创作并广泛流传、定型化的民俗舞蹈,它是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国泰民安思娱乐,草龙翩翩舞升平”,当我们深入苗乡,置身于那激扬、欢乐的草龙舞现场,我们的情感定然能得到一次美妙的洗礼,我们的身心定然会被草龙舞强大的民族表现力和民族凝聚力所震撼。
其他文献
[摘 要]宗教和政治自古密不可分,通过发掘宗教中历史的真实性及科学在其中的强大力量,我们可以实现有神论和无神论的调和,为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本文通过对神话人物西王母的诠释,理清她在不同世界文化中的深刻影响以及她的隐秘传承对人类理想社会的塑造过程,揭示各民族文化走向共和的融合趋势。  [关键词]上古历史 神话 西王 孟姜女  一、西王母的原型 伊西斯与姜嫄  中国最早对于西王母的记载当属《
期刊
[摘 要] 迪庆藏族哭嫁是独特的高原藏族婚姻仪式环节。它除了保持青藏高原藏族的民族特性,还融合了云南迪庆多民族地区各民族的传统文化。迪庆藏族婚礼既是当地主要的人生礼仪,又是当地传统教育模式,它具有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与文化传承的意义。  [关键词] 哭嫁 迪庆 藏族 婚礼  “哭嫁”是中国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婚礼中保留不多的传统习俗。黔东南苗族、鄂西土家族、湘西土家族苗族、台湾高山族,甚至山西等地都有“
期刊
抬“总爷”是一种民间表演艺术,据从事民间艺术表演的李华忠、张国兴介绍:抬“总爷”,又称抬“官人”,俗称坐“独龙杠”,故事起源于清末,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对外屈于强权,对内肆意压榨,广大劳动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出于对统治阶级的义愤,群众创造出以“官人”要坐正官位,不然会滚下来的娱乐方式来嘲讽贪官污吏,后逐渐形成别具一格的汉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表演艺术,并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  表演时,由装扮成“差人”
期刊
昔日的老北方虽然有猫冬旧习,但也有繁忙的劳作群体。而其中最为繁忙的当属打场和抬“蘑菇头”了。  打场:丰收后的辛苦收获  打场,俗称打冻场。早年居住在北方的人们都知道这里有“打冻场”的习俗。过去主要是给地主,解放后为生产队。那是当时的人们不得不做的一项十分艰苦的劳动。  古时垦荒来这里的人们,秋收传统程序大体是,先将庄稼放倒,谷、糜子之类的作物要连同秸杆统统拉到场院里垛起来。苞米从杆上掰下来,拉到
期刊
【摘 要】基层文化工作是我们党整个文化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面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处于文化工作的前沿阵地。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开展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文化工作的大局。本文根据个人在基层文化工作的体会,谈现阶段开展基层文化工作的思考。  【关键词】十八大精神 基层文化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文化工作。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期刊
【摘 要】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学生的语文能力完全可以从作文中反映出来。本文论述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应遵循作文教学规律,正确处理好阅读课与作文课,引导与主导的关系,以及修改作文和教师批改作文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阅读与作文 引导与主导 自改与他改  长期以来,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的现状困扰着作文教师。假话、假感想、假故事弥漫着孩子的笔端。原本应该才情飞
期刊
冰封千里的古老北国,旧时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不但不懂得何为电影,更没有见过汽车和火车。但生长在这些广大地区的孩子们却都不甘寂寞,他们除打鸟、套野兔、撵野鸡、采野果,抓蝈蝈外,还用童心和智慧创造出了许多游戏方法,这些游戏除有少数在民间还残存和保留外,其中的大部分都已失传。  抽冰猴:也叫抽冰尜儿,北方冬季寒冷,滴水成冰,孩子多在沟壕里有冰的地方抽冰猴, 冰猴多用木头旋制而成,上圆下尖。上部有一道壳,是孩
期刊
冰灯,过去乃北方独有,是流行于中国北方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因为独特的地域优势,北方的松嫩草原可能是制作冰灯最早的地方之一。  冰灯,最早只是用来照明的。很早以前,每到冬季的夜晚,在松嫩平原上,三五成群的农夫和渔民在喂马和捕鱼的时候,所使用的照明工具——“冰灯笼”,便是最早的冰灯。当时制作冰灯的工艺也很简单,把水放进木桶里冻成冰坨,凿出空心,放个油灯在里面,用以照明,冰罩挡住了凛冽的寒风,黑夜
期刊
“轱辘轱辘冰,来年不得病”  “十五十六走百病”,东北农村有正月十五“轱辘(滚)冰”的习俗,这天晚上,大姑娘小媳妇和孩子们要仨一帮俩一伙的到屯中的井沿儿或大坑的冰上打几个滚,并根据自家身体等情况念叨一些诸如:“轱辘轱辘冰,一年不得病;轱辘轱辘冰,来年肚子不疼”等祈祷祝愿的话。据说,这样可以滚去烦恼,滚除百病,滚来好运气。  传说:人龙相恋的故事  轱辘冰的习俗源自一个传说。相传在很早以前,一个名叫
期刊
狗皮帽子乌拉鞋  文/田园  昔日的老北方,冬季气温零下四十多度,冰雪虽然给人们的衣食住行带来了不少方便,但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只能在穿上想招。便穿上大棉袄和二棉裤,打起了绑腿。所谓大棉袄,是一种只有在冬天才穿的大襟棉袄。这种棉袄的扣子不在人的胸前,而是在衣服的左面,从左边的领口开始通过左胳肢窝直达下摆,排满了用蒜米疙瘩做成的布扣子。穿这种衣服只能用一只手解系,穿、脱衣服虽然十分困难,却可以牢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