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后张力性血肿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ter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出血后张力性血肿的诊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后张力性血肿患者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开颅血肿清除术(转神经外科)10例,其中,病情好转8例,复查头颅CT血肿消失,因并发症死亡2例。继续保守治疗8例,其中好转4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2例。存活的12例患者均遗留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结论 对患者及时做出诊断,多采用手术治疗,病情会迅速改善。
   【关键词】 脑出血;张力性血肿;诊治
   张力性血肿是指对脑出血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后,因为血肿的液化,导致没有被吸收,增大血肿体积,使得包膜薄化,张力增加,从而加重了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现对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后张力性血肿患者1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共计18例,均为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后张力性血肿患者。男12例,女6例,年龄41~72岁,平均55.9±2.9岁。既往高血压病14例,糖尿病2例。
  1.2 临床表现:12例病人在发病后2~5h入院,具体的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呕吐、头痛、意识障碍及偏瘫,血压在入院的时候也有很明显的增高现象;另有6例经基层医院确诊为脑出血后,经过了15~18 d的治疗期,因为病情的持续加重转入到我科进行继续治疗。18例患者在脑出血得到确诊后,马上给予后续的治疗操作,比如神经细胞营养剂、脱水剂等,症状出现短时间的好转,但是在好转后大约16.5 d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伴随发生意识障碍、呕吐及瞳孔不等大、癫痫发作等等症状,其中有6例失语、14例出现意识障碍、16例发生偏瘫、2例出现抽搐症状、2例出现偏盲症状。
  1.3 影像学检查:病发后,进行头颅首次CT检查,发现18例患者的具体出血位置可以总结为:16例基底节区 (4例壳核, 12例内囊)、2例颞叶, 出血量介于25~40 ml之间,平均的出血量为30 ml;观察出血情况,其中有8例的症状为不规则性出血,有18例患者没有发生中线移位现象。在病情加重后,对头颅进行CT复查,可以发现存在有大范围低密度影和等密度血肿影,同时同侧侧脑室在压力下基本消失,中线结构的对侧移位非常明显。
  2 结果
   18例患者中,开颅血肿清除术(转神经外科)10例,其中,病情好转8例,复查头颅CT血肿消失,因并发症死亡2例。继续保守治疗8例,其中好转4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2例。存活的12例患者均遗留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
  3 讨论
   脑出血发病后3~7 d,后脑水肿达高峰,发病2~3周时,后脑水肿基本消失。观察后脑水肿的病理变化,可以具体的划分为3个周期: (1)超早期:时间为脑出血后最初的几个小时,这几个小时的症状表现与流体静力压升高和血块收缩关系密切;(2)早期: 主要在脑出血发生后的第一天,这段时间凝血酶产生相关的作用;(3)迟发性阶段:这段期间一般为脑出血发生第三天之后,影响这段时间病变的因素主要为红细胞溶血红蛋白的释放[1]。可以说与脑水肿产生密切相关的因素有脑能量代谢和微循环障碍。最近几年,细胞内钙超载和氧自由基的毒性作用是引发产生脑出血脑水肿的相关分子生物学机理。
   脑出血后死亡减少一个最主要的手段是控制颅内压增高,首选的药物是甘露醇渗透性脱水剂,但是这种治疗方法容易引发产生“反跳现象”。一般对血管源性脑水肿,使用这种药物的频率为每4 h静脉注射,具体的剂量为0.33 g/kg。当达到45次时的时候,脑组织内就会积聚进行性的甘露醇,尤其是水肿的白质区内,这个位置的含水量会增加3%。需要给予特别的说明的是,在多次用药后,血浆与脑水肿区就会形成逆向渗透梯度。针对大鼠缺血性脑水肿模型,在进行甘露醇治疗7天后,病灶就会增大,按照组织病理学的研究,这些增大的病灶为重度缺血性脑水肿。还有相关的研究获得如下结论,在脑脊液中,渗透性脱水剂的清除速度远远比在血中的清除速率要低很多,所以停用或者减用甘露醇后,血和脑脊液中的渗透梯度会发生短时间的逆转,相比于治疗前颅内压会增高,这就产生了反跳现象。对于本研究中的患者,进行甘露醇的治疗时间都在10天以上,所以即使发生了临床上的好转现象,颅高压也会出现加重现象,对头颅进行CT复查,发现存在张力性血肿。
   张力性血肿多发生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病情下,一般来讲,出血量在35毫升之下,相关的症状表现比较轻,大范围混杂密度影在周围出现,整个血肿体积也有非常明显的增大,还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占位效应,也就是甘露醇的使用效果在弱化。
   当前并不能够完全的明白张力性血肿的形成机理。部分研究人员认为血肿形成类包膜样结,对血肿的液化吸收产生了限制效应,胶体渗透性高压逐渐的在血肿腔内形成,脑组织周围液体成分逐渐地进入血肿,让血肿变大。还有部分的研究人员认为,血肿包膜富含毛细血管,整个血管壁是非常的脆弱的,这就会发生反复的渗血或出血,最终让血肿包膜慢慢变厚[2]。病灶周围组织在血肿及代谢产物的刺激下,纤维结缔组织和毛细血管会产生包膜。
   对张力性血肿,当前多进行的是手术治疗,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的不同,分别使用微创钻孔引流术或者开颅血肿清除术。经过手术治疗,本组中的10个病例有8例发生了好转,但是进行保守治疗的8例病患仅仅有4例发生了好转。同时,对于保守治疗的方案,治疗过程中对于甘露醇的用量应及时进行调整,并增加使用速尿剂量及加用白蛋白,整个治疗过程中还需要对大脑意识和瞳孔进行严密的监测,避免形成脑疝。
  参考文献
  [1]赵阿霞,文世昌,贾芝荣.高血压脑内晚期张力性血肿[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2000, 23: 77.
  [2]徐顯贵.脑出血张力性血肿9例报告[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1, 4: 30.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研究鼻侧切开和鼻内窥镜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疗效的比较。方法 回顾分析自2003年10月到-2009年10月6年内确诊的因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来我院耳鼻喉科手术治疗并随访病人40例。所有病例均在术后半年、一年、两年进行随访复查。将鼻侧切开与鼻内窥镜下切除病变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从复发率、手术的微创性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鼻侧切开与鼻内窥镜下手术两者在术后复发率方面无明显差异,而手
期刊
【摘要】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型冠心病病人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0月-12月在我院初诊为心律失常型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测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心律失常型冠心病病人的各种心律失常情况的检出率。综合评价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型冠心病病人的诊断意义。结果:24h动态心电图较常规心电图对室性早搏二、三联,房性早搏二、三联,短阵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9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組各4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抗心绞痛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和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的疗效、心电图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及心电图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硫酸镁对妊高症的治疗效果,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静脉给药首次负荷剂量为25%的硫酸镁20ml+25%的葡萄糖20ml,5~10分钟推完,继之以25%的硫酸镁60ml+5%~10%的葡萄糖1000ml静脉滴注,滴速1~2g/h。根据血压情况,决定是否加用肌肉注射。结果 24 h内收缩压平均下降34.5 mmHg,舒张压平均下降18.8 mmHg,用药30~60 分血压下降明显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07月至2011年07月期间,我院诊治的100例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单纯缩宫素治疗)和观察组(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每组各5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产程变化、产后30 min和产后2h的出血量、治疗前后血压、脉搏的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脉搏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血压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重度昏迷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急救疗效,为临床医师对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有益借鉴,探讨提高重度昏迷患者救治成功率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急诊抢救室150例重度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院前发病原因、初步诊断及急性抢救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心脑血管病引发昏迷最多,死亡率最高,外伤者以青壮年为主,外伤致死率第二,中毒致死者最少。治疗后,150例患者急性猝死
期刊
【摘要】 目的 观察神经阻滞麻醉在肩臂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进行肩臂手术的患者,进行神经阻滞麻醉。结果 本组48例患者,麻醉效果为优有35例,良的有13例,没有发现一例麻醉效果为差级的病例。在神经阻滞麻醉后,本组病例说明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采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腋路丛神经阻滞麻醉、或者是两者的联合,可以在肩臂手术中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结论 神经阻滞是肩臂手术的一种比较理想
期刊
【摘要】 目的 观察运用依达拉奉联合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90例符合急性脑梗塞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45例给予达拉奉联合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对照组45例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分别治疗14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8.9%,对照组为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有显着性差异(PO.05),具有可比性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手术治疗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1年2月我院手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结石的部位、大小、数量及肝胆系统的病理改变,分别选择不同的术式或联合手术。结果:6例有结石残留,4例术后3年复发结石,残留结石发生率16.6%,结石复发率11.1%。结论:根据诊断结果,明确结石分布和肝胆系统的病理改变,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或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异乐定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3例用异乐定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照组43例用复方丹参治疗,共治疗三个月,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稳定型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95.35%,对照组为62.0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ECG改善的有效率分别为74.42% 和42.86% ,均相差显著(p0.05),有可比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