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教多学”与古诗词教学的整合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ent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文化一直是瑰丽雄奇的,俗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足以看出我国古典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古诗词教学也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在所选入的教材里,诗词篇目增多了,新课标中还明确要求,初一至初三学生必背诵古诗文80篇,这其中绝大部分就是诗词。在这几年的教学中,也不乏部分老师认为,古诗文教学并不重要,只要会背诵、会默写名句就行了,还说什么要倡导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不可受古人思维的限制,因而便放弃了精赏。
  我们来回顾一下初中教材的古诗词,由初一至初三,难度是由浅入深,虽然每一册课后的古诗词均未作强制性讲析,但并不代表不重要。对于一个刚入初中的学生来说,人文素质并不高,对于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往往只有通过诗词才能达到真正的意境。那么,对于这一类题材又该如何办呢?
  现在,我们先来看看在以往教学中,存在的不容忽视的现状。在我的以往的古诗词教学中,基本上是老师讲,学生记,要求落实到每一字,每一句,甚至还将对名句的赏析用固定的语言、格式固定下来,美其名曰:为了考试。殊不知,这样才是真正束缚了学生的手脚,扼杀了他们想象的翅膀,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时间一长,也就养成了不愿动脑的习惯。
  我记得我在教学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时,先梳理诗歌内容,包括诗人在内,足足花去了20分钟的时间。然后告知他们本诗名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甚至还要求学生写下赏析:预示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样一来,老师倒是痛快了,总觉得自己已经完成了教学任务,而这样的学习效果在今后的测试得到印证,半数以上同学根本不明白什么意思,因而临到考试也是想不起答案的。这样岂不很失败。
  捷克伟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所提出的教学理想“少教多学”,即让老师少教,学生多学,甚至自学,这就是新的教学方法,老师的懒也行之有效。
  现在我就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少教多学”在古诗文鉴赏教学中的几点看法:
  第一、做好诗词的教学导语设计。上课伊始,用符合诗词作者的语调来导入本课,这样会事半功倍。往往我们的老师总会忘记这一点,一开始上课便直奔主题,这样是欠妥,一部分同学都还沉浸在上一节其他的氛围中,甚至还沉浸玩耍的愉悦中无可自拔,那我们就唤回他们的灵魂。例如我在教学《望江南》时,我站在讲台上,沉默了片刻,便用一位哀怨女子的口吻说道:一位与爱人分别已久的妇人期盼着爱人的归来,精心打扮的她盼了一日又一日都失望而归……,说着说着,全班静悄悄的,似乎已经被这位女主人公的痴情所打动。这样,之后的教学环节就轻而易举了。
  第二、将课本还给学生,让他们各有所思。在诗词教学中,内容往往都很短,语言精练,所以放开手,让他们自由发挥,而我们就只管做好掌舵之事即可。当然,这个过程重在培养他们自学,多学,只有发挥他们合作之力及自己的闪光思维,才能真正挖掘其才干。在夸美纽斯的教育方法里,就强调儿童参与的主动性,“凡是儿童喜欢的东西,只要对孩子没什么坏处,就应当让他们从玩中得到满足。”他主张在实践中让儿童通过自己的体验,观察进行学习。只要这样,通过自己研修得出的结论,体会才会让他们受益终生。
  第三、相信他们,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我们以往总是忽略他们的能力,什么都担心,久而久之,他们自己也不自信了。所以在“少教多学“课堂里,就是要放他们大胆去想、去理解、去探究、去学习。这种放手型的鼓励式教学不仅能激励学生,同时也会让其产生成功的喜悦,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将会对学生产生积极主动的教育效果。
  第四、诗词教学还要注重对学生个人素养的熏陶。语文这门学科以其独特的文字教育功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学生探究合作、自学之后,老师做好适时的引导,把培养人文素养作为首要任务,以达到语文学科的教育目的。
  当然,在“少教多学”实践中,这只是本人的一些粗浅看法与做法,要想有更大的突破,还需要进一步钻研,争取更大的收效。
其他文献
著名音乐家李斯特说:“音乐是不假任何外力,直接沁入心脾的最纯的感情与火焰,它是从口吸入的空气,它是生命的血管中流通的血。”从事音乐教学工作,要采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方式,密切音乐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尽可能地去感受音乐。音乐实践活动的内容很多,如,听、唱、奏、欣赏、创作等。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作音乐,在浓郁的艺术气氛中培养学生良好
期刊
单元教学是新课程新课标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那么如何搞好单元教学,单元的建构显得尤其重要。高中语文课的教学单元建构有许多不同的方法,为广大的一线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示范,其中的许多方法需要教师在实践中摸索、总结,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运用、交流、合作、提高,同时也要在教学中自觉地运用,使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教学相长,共同学习,一起进步。单元教学的
期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的诗句表达了炎黄子孙的心声,无论何时何地,何情何景,祖国,永远在我们心中。  一个小动作,一片爱国情——  在2012年20国峰会上,主办方用贴在地板上的各国国旗贴纸来标示合影时领导人的位置。合影结束后,只有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弯腰把国旗贴纸捡起,细心地收了起来。  一个躬身捡拾的动作,带来的是扬眉吐气的自豪。一位网友发表了这样的看法:弯腰拾起
期刊
马致远是元代著名的散曲作家,他的小令写得极为出色,最著名的是《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篇幅虽短,却为极多人所知晓,不失为断肠碎心的悲曲。其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布景之妙  先看他的布景:“又是黄昏,一天快要结束。夕阳斜挂在山头欲落还留的样子,依依不舍得完成了一天的使命。眼前的景色真是满目凄凉,藤是枯萎的藤,已经没有了生命。树是千年老树,飒飒的西风在吹着它走向风烛残年。道是荒凉的古道
期刊
有人说青春是一幅秀美的山水画,那么就请让我成为那支神奇的画笔,尽情涂抹,我的青春让我做主吧!  画笔一挥间,这里出现了一座座巍峨的大山,山山相抱,石石相连。既有直冲霄汉的喜马拉雅,又有壁立千仞的阿尔卑斯。每一座都有千年积雪,每一座都有万年冰川,每一座都不失雄伟与壮观。我好奇顽强,我自信乐观,我的青春我做主,高山难越人生石,挑战自我顽强拼!  后山的幽涧里有喷珠溅玉、飞金泻银的壮美瀑布,各种珍奇的水
期刊
观看了优课《谈生命》,受益匪浅。  首先,教师从文章的标题入手,导入新课。  围绕“生命”,让学生谈对生命的理解、体会和感悟,让学生各抒己见,积极主动地谈对生命的理解。由浅入深为学习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因而使学生对生命有了一个浅显的认识。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做到“我的课堂我做主”,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随后教师谈到名家对生命的深刻认识,导入冰心先生对生命的独特理解。引导
期刊
一、“部编本”七年级语文教材的总体特色  (一)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使用这套教材,应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做到“有机渗透”又“润物无声”,减少说教,切忌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  (二)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把十多年来课程改革以及课程标准实施的得失状况,进行了细致的调查总结,让“课改”的经验,包括这些年提出的“以人为本”“自主性学习”等新的教学
期刊
19世纪,合作学习在美国的学校中盛行。1980年以来,美国教育界对合作学习教学法的研究仍在不断深入。如今,合作学习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及有关人士的关注。构建有效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前提,能把学生从低效学习和无效学习的苦海中解脱出来,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精神,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转型。那么,如何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并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呢?针对这个问题,结
期刊
班主任工作是班集体建设的核心,而班主任作为整个班集体的管理者与引导者,工作重心应围绕学生,以学生为主。若缺乏对学生的关注,那么班主任的一切工作都失去了生机。在我担任班主任的这些年月里,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关注学生的重要性。  去年我带高一,九月中旬的一个晚上,九点半左右我接到了一位家长来电。这位家长在电话中告诉我一个令我十分震惊的消息,她的孩子早上在上学路上出了一点意外——孩子被摩托车撞了,胳膊与膝盖
期刊
绿杉园小学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学生的汉字书写,教育学生写方方正正字,做堂堂正正人,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能让新一届一年级孩子写一手好字是语文老师共同的心愿。  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穿插古代书法家学书的故事,如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的故事,岳飞在沙上练字的故事等,学生非常喜欢听。其次,注重写字姿势的指导,运用自然握笔法“自然前中后,内曲留点空,笔靠食指根,支点掌臂顺”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