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提高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教育手段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愈加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农村学校,开展活动少,校园生活单调,学生缺乏生活的体验,缺乏写作素材,更谈不上写作的兴趣了,但随着学校教学条件的改善,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提高作文教学质量,这是许多农村语文教师着力研究的一个课题。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有利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提高学生的写作鉴赏力及遣词造句的能力,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使其轻松愉快地写好作文。
一、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情境,诱发学生写作兴趣
作文过程要做到观察、思维、表达相结合。传统作文教学由于处于被灌输状态,其形象思维能力、想象力、观察能力都在被动接受,加上生活范围、生活经验有限,课堂上仅靠老师单方面讲解,无法使学生入情入境,作文兴趣难以提高,思维无法展开,题材无法拓宽。久而久之就形成一上作文课就害怕的心理定势。
兴趣是写作最好的内驱力。为此,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声像结合、超文本链接的特点,为学生创建一个形象逼真、动静结合的情境,使其眼、耳、口、手、脑同时接受刺激,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观察与写作的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例在指导作文《给边防战士的一封信》时,边防战士浴血奋战保卫国家的英雄事迹,学生从广播里听过,在电视、报纸上看过,但写作时却不知从何处落笔。如果单凭老师讲述写作方法,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失去兴趣。于是在写作前,我将战士们浴血奋战的录像制成课件随机播放。当学生看到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勇敢地与敌人殊死搏斗时,情感得到了升华。当看到一名战士腿被炸断,仍坚守阵地,宁死不让敌人跨越半步时,学生们竟感动得泪流满面,从内心發出真切的赞叹:多么勇敢的战士啊!这样适时播放课件,将学生一下子带入画中的情境之中,把学生与边防战士之间的感情拉近了,他们从内心里佩服战士们,赞叹战士们,一股强烈的表达欲望在他们心中荡漾,他们兴致盎然地拿笔习作,表达自己的感情,写出了一封封充满激情的信,并立志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做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学生在习作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诱发了学生“爱写”的兴趣。
二、多媒体手段展开生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
小学生之所以畏惧作文,是因为感到作文无从下笔、无话可写,这是写作思路狭窄所致。小学生阅历浅,生活空间有限,观察能力不强,无意注意占优势,许多现象、事物无法观察到,再加上学生没有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对生活中很多东西体会不深,抓不住事物的本质,熟视无睹,写起作文来就容易“卡壳”。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按认知规律有顺序、有重点、抓特点细致观察是指导写作的前提。而多媒体手段的利用能再现生活现实,将学生无法看到的人、物、景搬到屏幕,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会观察生活,提高观察能力。
例在教学课后小练笔“描写动物的外形”这一内容时,我考虑到学生接触小动物的机会特别少,对学生完成作文有一定困难。为了让学生抓住小动物的形态特点、生活习性写作,教学时,我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动物的静态画面和活动图像,并配上提示引导说明,把课件提供的有关小动物的信息整合到认知结构中去,使观察形象鲜明、要点突出。再如指导写《大白鹅》一文时,首先,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和要求,然后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在指导学生观察大白鹅的外形时,我先点击“样子”按钮,把最能展示大白鹅样子的部分展示出来,按从头到尾、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进行一步步地观察。播放课件时,我边提示边让学生观察、思考。为强调观察顺序,在观察大白鹅的头部时,我点击“局部”按钮,一步步地让学生观察耳朵、眼睛、嘴巴的颜色、形状,再点击“习性”按钮,指导学生观察大白鹅的生活习性,接着一只活泼可爱的大白鹅出现在学生面前。在观察完各部分后,我又点击“配乐”按钮把课件重新播放,并配上音乐,同时要求学生练习给画面配上旁白(即口头作文)。可见课件的引入能使学生观察化难为易,寓说话写话练习于丰富多彩的生活情景中,融观察、想象、表达于一体,这样更有益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使其从小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为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三、通过多媒体手段查点资料,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鲁迅曾说:“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小学生对作文概念还不太理解,生活经历、阅读信息十分有限,词汇贫乏,而多媒体网络资源库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像资料和文本资料。学生可根据需要和爱好,选取适合自己程度与兴趣的多媒体资料,根据主题需要重新组合。儿童善于模仿,而且学了别人的好文章会产生羡慕,会积极汲取别人之长,进行自己的好词好句的加工创作,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作文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例如在指导作文《我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时,我利用多媒体先出示小猫的图像,然后展示例文《小猫》,让学生阅读欣赏。展示范文后,我引导学生阅读,了解主要内容,分析写作思路,找出其中的好词好句。然后我又引导学生在网上查点优秀范文,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从事物间的相似性去联想,形象而创造性地描述小猫的形态、习性及与人的感情,引导学生把头脑中原有的印象、经验与现在的多媒体资源库的图、文、声结合在一起进行组合,引导学生学会遣词造句。
四、利用多媒体手段评学生作文,提高学生的写作、鉴赏能力
学生写完作文并不意味着教学任务的完成,作文后的讲评、指导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至关重要。通过讲评有利于提高作文质量,能提高学生的写作、鉴赏能力。
传统作文教学中,评改是最繁重的任务,在评改中教师苦不堪言,在作文本上一一修改后,学生往往只注重分数及评语,而且学生看到评改后的作文已离写作时好几天,自然触动的作用不大。而现在通过网络当场组织全班学生集体评议,使评议的时间大大缩短。评议作文时,把某一学生的作文调出,引导全体学生积极投入到对该同学刚完成作文的修改、评议活动中去。教师在全体学生修改评议的基础上,给学生指出出现频率较多的错误,点出优秀的词句、段落,引导学生品味自己创作的佳句佳作,使作文教学得到了深化与升华。此时,通过多媒体网络把不同的佳作传递到每个学生的屏幕上,引导学生细致欣赏:可以让学生朗读;让学生找出好的片段、词句;开头、结尾好在何处,有何不足。通过欣赏与评价,鼓励与表扬,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培养了学生努力创作精品文章的竞争意识,不知不觉地陶冶了学生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情操。
教学实践证明,在作文教学中巧用多媒体手段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鉴赏能力和遣词造句的能力。只要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坚持运用多媒体手段指导写作,学生的作文质量定会得到提高。
一、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情境,诱发学生写作兴趣
作文过程要做到观察、思维、表达相结合。传统作文教学由于处于被灌输状态,其形象思维能力、想象力、观察能力都在被动接受,加上生活范围、生活经验有限,课堂上仅靠老师单方面讲解,无法使学生入情入境,作文兴趣难以提高,思维无法展开,题材无法拓宽。久而久之就形成一上作文课就害怕的心理定势。
兴趣是写作最好的内驱力。为此,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声像结合、超文本链接的特点,为学生创建一个形象逼真、动静结合的情境,使其眼、耳、口、手、脑同时接受刺激,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观察与写作的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例在指导作文《给边防战士的一封信》时,边防战士浴血奋战保卫国家的英雄事迹,学生从广播里听过,在电视、报纸上看过,但写作时却不知从何处落笔。如果单凭老师讲述写作方法,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失去兴趣。于是在写作前,我将战士们浴血奋战的录像制成课件随机播放。当学生看到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勇敢地与敌人殊死搏斗时,情感得到了升华。当看到一名战士腿被炸断,仍坚守阵地,宁死不让敌人跨越半步时,学生们竟感动得泪流满面,从内心發出真切的赞叹:多么勇敢的战士啊!这样适时播放课件,将学生一下子带入画中的情境之中,把学生与边防战士之间的感情拉近了,他们从内心里佩服战士们,赞叹战士们,一股强烈的表达欲望在他们心中荡漾,他们兴致盎然地拿笔习作,表达自己的感情,写出了一封封充满激情的信,并立志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做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学生在习作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诱发了学生“爱写”的兴趣。
二、多媒体手段展开生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
小学生之所以畏惧作文,是因为感到作文无从下笔、无话可写,这是写作思路狭窄所致。小学生阅历浅,生活空间有限,观察能力不强,无意注意占优势,许多现象、事物无法观察到,再加上学生没有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对生活中很多东西体会不深,抓不住事物的本质,熟视无睹,写起作文来就容易“卡壳”。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按认知规律有顺序、有重点、抓特点细致观察是指导写作的前提。而多媒体手段的利用能再现生活现实,将学生无法看到的人、物、景搬到屏幕,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会观察生活,提高观察能力。
例在教学课后小练笔“描写动物的外形”这一内容时,我考虑到学生接触小动物的机会特别少,对学生完成作文有一定困难。为了让学生抓住小动物的形态特点、生活习性写作,教学时,我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动物的静态画面和活动图像,并配上提示引导说明,把课件提供的有关小动物的信息整合到认知结构中去,使观察形象鲜明、要点突出。再如指导写《大白鹅》一文时,首先,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和要求,然后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在指导学生观察大白鹅的外形时,我先点击“样子”按钮,把最能展示大白鹅样子的部分展示出来,按从头到尾、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进行一步步地观察。播放课件时,我边提示边让学生观察、思考。为强调观察顺序,在观察大白鹅的头部时,我点击“局部”按钮,一步步地让学生观察耳朵、眼睛、嘴巴的颜色、形状,再点击“习性”按钮,指导学生观察大白鹅的生活习性,接着一只活泼可爱的大白鹅出现在学生面前。在观察完各部分后,我又点击“配乐”按钮把课件重新播放,并配上音乐,同时要求学生练习给画面配上旁白(即口头作文)。可见课件的引入能使学生观察化难为易,寓说话写话练习于丰富多彩的生活情景中,融观察、想象、表达于一体,这样更有益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使其从小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为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三、通过多媒体手段查点资料,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鲁迅曾说:“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小学生对作文概念还不太理解,生活经历、阅读信息十分有限,词汇贫乏,而多媒体网络资源库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像资料和文本资料。学生可根据需要和爱好,选取适合自己程度与兴趣的多媒体资料,根据主题需要重新组合。儿童善于模仿,而且学了别人的好文章会产生羡慕,会积极汲取别人之长,进行自己的好词好句的加工创作,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作文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例如在指导作文《我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时,我利用多媒体先出示小猫的图像,然后展示例文《小猫》,让学生阅读欣赏。展示范文后,我引导学生阅读,了解主要内容,分析写作思路,找出其中的好词好句。然后我又引导学生在网上查点优秀范文,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从事物间的相似性去联想,形象而创造性地描述小猫的形态、习性及与人的感情,引导学生把头脑中原有的印象、经验与现在的多媒体资源库的图、文、声结合在一起进行组合,引导学生学会遣词造句。
四、利用多媒体手段评学生作文,提高学生的写作、鉴赏能力
学生写完作文并不意味着教学任务的完成,作文后的讲评、指导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至关重要。通过讲评有利于提高作文质量,能提高学生的写作、鉴赏能力。
传统作文教学中,评改是最繁重的任务,在评改中教师苦不堪言,在作文本上一一修改后,学生往往只注重分数及评语,而且学生看到评改后的作文已离写作时好几天,自然触动的作用不大。而现在通过网络当场组织全班学生集体评议,使评议的时间大大缩短。评议作文时,把某一学生的作文调出,引导全体学生积极投入到对该同学刚完成作文的修改、评议活动中去。教师在全体学生修改评议的基础上,给学生指出出现频率较多的错误,点出优秀的词句、段落,引导学生品味自己创作的佳句佳作,使作文教学得到了深化与升华。此时,通过多媒体网络把不同的佳作传递到每个学生的屏幕上,引导学生细致欣赏:可以让学生朗读;让学生找出好的片段、词句;开头、结尾好在何处,有何不足。通过欣赏与评价,鼓励与表扬,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培养了学生努力创作精品文章的竞争意识,不知不觉地陶冶了学生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情操。
教学实践证明,在作文教学中巧用多媒体手段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鉴赏能力和遣词造句的能力。只要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坚持运用多媒体手段指导写作,学生的作文质量定会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