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的:观察运用四维调腰曲法、胸椎为主的上病下调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方法:运用以调腰曲、调胸整脊法的上病下治法为主要疗法的理筋、调曲、练功法治疗,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350 例的疗效。结果:颈曲复位总有效率达97.71%,总恢复率达81.71%;腰曲复位总有效率98.86%,总恢复率达71.43%(复位+基本复位即Ⅰ级、Ⅱ级)。颈椎曲恢复总有效率97.71%,复位和基本复位率81.71%;神经根型颈椎病治愈率为97.71%,效果满意。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四维调曲法;调腰曲法;调胸;上病下治法;整脊法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骨、关节结构紊乱,主要是椎曲异常的力学改变。作者自2010 年起,运用调腰曲、调胸整脊为主的上病下治法,治疗以颈曲变小(变直或反弓)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各类颈椎劳损病,至2011 年8 月统计,接受治疗二周以上者共350例,现将疗效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观察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病350例(男性157 例,女性193 例),患病年龄最小16岁,最大85岁。门诊治疗162例,住院治疗188例,病程2周~6年。
1.2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整脊学》[1]
神经根型颈椎病:颈肩背、后枕部痛或麻痹,颈部活动受限,休息减轻,上肢麻痹或窜痛,沉重无力;查体:椎旁可有压痛或有臂丛牵拉试验(+)。影像学检查:X 线照片颈椎有侧弯,钩椎关节不对称,椎曲变小,变直或反弓,或有阶梯状改变,或有双边双突征,部分患者椎体或钩椎关节增生,或有韧带钙化;CT、MRI 显示有椎间盘退变、膨出或压迫硬脊膜等。
X 线片椎曲病理分级根据侧位片的形态改变和椎曲弓形面积[2]把颈腰曲改变分为V 级分级标准。
2治疗方法
2.1理筋
颈胸腰背部膏摩药熨,华佗夹脊骨空针调压法。
2.2调腰曲法
选用北京以宗医学研究中心研制的“以宗四维整脊仪”,采取俯卧过伸悬吊牵引法,每次30~40分钟,在3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均实施调腰曲法。
2.3调胸整脊法
经调腰曲后进行,分二步:第一步:患者端坐,术者站于患者背侧,让患者双手抱头于后枕,术者双手从患者腋下穿过双掌握患者双前臂,胸压患者胸背,将患者抱起,有时可听到胸肋关节“咯噔”响声。第二步:在卧位下,用颈颌兜牵引3~6kg,20~30 分钟。(注:颈椎管狭窄症需治疗第二周症状缓解后方行牵引。)
上述二步调胸整脊法,每天一次,每15 次1 疗程,1 疗程后复查X 线片,观察椎曲恢复程度,如基本恢复,则症状体征同时消失;如椎曲改善,还有症状,再继续第2~3 疗程。
练功:用以宗健脊强身十八式中第六式双胛合拢式;八段锦中五劳七伤往后瞧功能锻炼。
3治疗时间
治疗时间最短10天,最长40 天。
4疗效评定
椎曲复位指标:根据颈椎椎曲分级标准评定,主要观察治疗前后颈腰椎侧位片曲度的改变(见表1、2)。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国整脊学》[1]
治愈:症状体征消失,颈曲基本恢复到Ⅰ、Ⅱ级。随访1 年无复发(随访率为81%)。好转:症状体征减轻,颈曲改善约Ⅲ级,随访有复发者。无效:症状体征和颈曲均无改变。椎曲复位疗效:经统计表明,颈曲复位总有效率达97.71%,总恢复率达81.71%;腰曲复位总有效率98.86%,总恢复率达71.43%(复位+基本复位即Ⅰ级、Ⅱ级)。详见表3、4
表 1350 例颈曲改变治疗前后统计
注:()内为占该类型百分率(%)
表2350 例腰曲改变治疗前后统计表
注:()内为占该类型百分率(%)
5讨论
5.1颈曲变小的病因病理和上病下治法理论依据:颈椎劳损病病因是椎间盘退化或受椎曲紊乱的力学改变,是学术界多年来在探索的课题。
人类的颈椎,在新生儿是没有向前弯曲的曲度的。作者[3]在研究腰曲形成机理时,论证人类腰曲形成是儿童站立行走后,在腰大肌的作用力下逐步形成的。在腰曲形成后,脊柱按矢状面的平行四边形平衡,围绕矢状面的中轴力线,在前后纵韧带及棘上韧带和肌肉作用力下出现颈曲。经调查437 例颈曲变小类颈椎病X 线照片[4],除6例寰枢关节错位者腰曲无改变外,其余所有颈曲改变的颈椎病腰曲也出现改变。可见,不仅在整个脊柱承载力方面,腰椎是颈椎的基础;在运动力学方面,腰椎也是颈椎的基础。
另一方面,在研究脊柱枢纽关节论及[5],颈椎的所有动力系统(肌肉韧带)均起自胸廓。其侧凸是旋转性的。此旋转源自腰椎的旋转。腰椎旋转侧弯后,继发上段胸椎反向旋转侧弯。胸椎旋转至颈胸枢纽关节后,颈椎反向旋转。这一病理改变,颈椎一旦旋转,必侧弯,且椎曲也随之改变。这是由它自身的骨关节的三维结构压应力所决定的。
5.2疗效分析
关于手法治疗颈椎病的问题,由于颈椎的旋转复位手法危险性较大,近几年来文献报导应用旋转法已十分少见。一般采取仰卧位下行颈椎推拿手法,配合中药治疗。王善楠[6]通过观察各种手法治疗312 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总结报导各种疗法的最高有效率为80%。但这些有效率无椎曲测量的量化指标。
作者采取以调腰曲、胸椎为主的整脊法治疗颈曲变小类颈椎劳损病,但颈曲恢复的临床效果受年龄、病程和病情轻重的影响。一般中青年患者大部分能达到完全恢复,且疗程在2~4 周左右;而中老年患者只能达基本恢复或改善,本组病例复位尚可或差者,几乎是中老年病例。另一方面,病程长,病情较重者复位所需时间需8~12 周,且多为基本恢复。
6体会
调腰曲、胸椎整脊的上病下治法疗效高于一般手法牵引的疗法,与王善楠总结的最高有效率为80%,而本疗法为99.11%,两者比较差别显著,P<0.05,且有椎曲测量的量化指标,并经随访观察。治疗范围扩大到颈椎管狭窄症。调腰曲、调胸整脊的上病下治法,操作简便,安全可靠,不会加重损伤。
参考文献
[1]韦以宗.中国整脊学[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65-380.
[2]韦以宗,谭树生,安平,等.颈腰曲弓形面积测量法[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4):16-17.
[3]韦以宗,桂清民,孙永章,等.腰大肌作用与腰曲关系的动态X 线片研究[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5,23(6):579-582.
[4]韦春德,韦以宗,王秀光,等.颈椎病腰曲改变437 例X 线片分析报告[J].颈腰痛杂志,2007,28(4):267-270.
[5]韦以宗,赵敏生,汤耿民,等.脊柱运动枢纽的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3,11(1):5-9.
[6]王善楠,整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7(26)2,24~25.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四维调曲法;调腰曲法;调胸;上病下治法;整脊法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骨、关节结构紊乱,主要是椎曲异常的力学改变。作者自2010 年起,运用调腰曲、调胸整脊为主的上病下治法,治疗以颈曲变小(变直或反弓)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各类颈椎劳损病,至2011 年8 月统计,接受治疗二周以上者共350例,现将疗效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观察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病350例(男性157 例,女性193 例),患病年龄最小16岁,最大85岁。门诊治疗162例,住院治疗188例,病程2周~6年。
1.2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整脊学》[1]
神经根型颈椎病:颈肩背、后枕部痛或麻痹,颈部活动受限,休息减轻,上肢麻痹或窜痛,沉重无力;查体:椎旁可有压痛或有臂丛牵拉试验(+)。影像学检查:X 线照片颈椎有侧弯,钩椎关节不对称,椎曲变小,变直或反弓,或有阶梯状改变,或有双边双突征,部分患者椎体或钩椎关节增生,或有韧带钙化;CT、MRI 显示有椎间盘退变、膨出或压迫硬脊膜等。
X 线片椎曲病理分级根据侧位片的形态改变和椎曲弓形面积[2]把颈腰曲改变分为V 级分级标准。
2治疗方法
2.1理筋
颈胸腰背部膏摩药熨,华佗夹脊骨空针调压法。
2.2调腰曲法
选用北京以宗医学研究中心研制的“以宗四维整脊仪”,采取俯卧过伸悬吊牵引法,每次30~40分钟,在3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均实施调腰曲法。
2.3调胸整脊法
经调腰曲后进行,分二步:第一步:患者端坐,术者站于患者背侧,让患者双手抱头于后枕,术者双手从患者腋下穿过双掌握患者双前臂,胸压患者胸背,将患者抱起,有时可听到胸肋关节“咯噔”响声。第二步:在卧位下,用颈颌兜牵引3~6kg,20~30 分钟。(注:颈椎管狭窄症需治疗第二周症状缓解后方行牵引。)
上述二步调胸整脊法,每天一次,每15 次1 疗程,1 疗程后复查X 线片,观察椎曲恢复程度,如基本恢复,则症状体征同时消失;如椎曲改善,还有症状,再继续第2~3 疗程。
练功:用以宗健脊强身十八式中第六式双胛合拢式;八段锦中五劳七伤往后瞧功能锻炼。
3治疗时间
治疗时间最短10天,最长40 天。
4疗效评定
椎曲复位指标:根据颈椎椎曲分级标准评定,主要观察治疗前后颈腰椎侧位片曲度的改变(见表1、2)。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国整脊学》[1]
治愈:症状体征消失,颈曲基本恢复到Ⅰ、Ⅱ级。随访1 年无复发(随访率为81%)。好转:症状体征减轻,颈曲改善约Ⅲ级,随访有复发者。无效:症状体征和颈曲均无改变。椎曲复位疗效:经统计表明,颈曲复位总有效率达97.71%,总恢复率达81.71%;腰曲复位总有效率98.86%,总恢复率达71.43%(复位+基本复位即Ⅰ级、Ⅱ级)。详见表3、4
表 1350 例颈曲改变治疗前后统计
注:()内为占该类型百分率(%)
表2350 例腰曲改变治疗前后统计表
注:()内为占该类型百分率(%)
5讨论
5.1颈曲变小的病因病理和上病下治法理论依据:颈椎劳损病病因是椎间盘退化或受椎曲紊乱的力学改变,是学术界多年来在探索的课题。
人类的颈椎,在新生儿是没有向前弯曲的曲度的。作者[3]在研究腰曲形成机理时,论证人类腰曲形成是儿童站立行走后,在腰大肌的作用力下逐步形成的。在腰曲形成后,脊柱按矢状面的平行四边形平衡,围绕矢状面的中轴力线,在前后纵韧带及棘上韧带和肌肉作用力下出现颈曲。经调查437 例颈曲变小类颈椎病X 线照片[4],除6例寰枢关节错位者腰曲无改变外,其余所有颈曲改变的颈椎病腰曲也出现改变。可见,不仅在整个脊柱承载力方面,腰椎是颈椎的基础;在运动力学方面,腰椎也是颈椎的基础。
另一方面,在研究脊柱枢纽关节论及[5],颈椎的所有动力系统(肌肉韧带)均起自胸廓。其侧凸是旋转性的。此旋转源自腰椎的旋转。腰椎旋转侧弯后,继发上段胸椎反向旋转侧弯。胸椎旋转至颈胸枢纽关节后,颈椎反向旋转。这一病理改变,颈椎一旦旋转,必侧弯,且椎曲也随之改变。这是由它自身的骨关节的三维结构压应力所决定的。
5.2疗效分析
关于手法治疗颈椎病的问题,由于颈椎的旋转复位手法危险性较大,近几年来文献报导应用旋转法已十分少见。一般采取仰卧位下行颈椎推拿手法,配合中药治疗。王善楠[6]通过观察各种手法治疗312 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总结报导各种疗法的最高有效率为80%。但这些有效率无椎曲测量的量化指标。
作者采取以调腰曲、胸椎为主的整脊法治疗颈曲变小类颈椎劳损病,但颈曲恢复的临床效果受年龄、病程和病情轻重的影响。一般中青年患者大部分能达到完全恢复,且疗程在2~4 周左右;而中老年患者只能达基本恢复或改善,本组病例复位尚可或差者,几乎是中老年病例。另一方面,病程长,病情较重者复位所需时间需8~12 周,且多为基本恢复。
6体会
调腰曲、胸椎整脊的上病下治法疗效高于一般手法牵引的疗法,与王善楠总结的最高有效率为80%,而本疗法为99.11%,两者比较差别显著,P<0.05,且有椎曲测量的量化指标,并经随访观察。治疗范围扩大到颈椎管狭窄症。调腰曲、调胸整脊的上病下治法,操作简便,安全可靠,不会加重损伤。
参考文献
[1]韦以宗.中国整脊学[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65-380.
[2]韦以宗,谭树生,安平,等.颈腰曲弓形面积测量法[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4):16-17.
[3]韦以宗,桂清民,孙永章,等.腰大肌作用与腰曲关系的动态X 线片研究[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5,23(6):579-582.
[4]韦春德,韦以宗,王秀光,等.颈椎病腰曲改变437 例X 线片分析报告[J].颈腰痛杂志,2007,28(4):267-270.
[5]韦以宗,赵敏生,汤耿民,等.脊柱运动枢纽的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3,11(1):5-9.
[6]王善楠,整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7(26)2,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