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还是馒头?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huitou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翻译的文化转向给翻译界带来了新的方向和生机,也给我们引入了两种不同的翻译方法,即归化和异化。如直译与意译之争那样,归化与异化之争成为翻译研究的一个亮点,同时也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那就是《译介学》。在这本书中,谢天振教授对文化与翻译的关系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并特别谈到了归化与异化的翻译方法。笔者十分赞同他的观点,即坚持它们的共存,顺应翻译的发展趋势,更多地采用异化的方法,从而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关键词:翻译 文化转向 归化 异化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长期以来,翻译中一直存在着源语(source language)与目的语(target language)、原文作者与目的语读者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些矛盾一直是很多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焦点。由于他们各自的翻译理念和翻译方法各不相同,从而诞生了多样化的翻译格局。在这样的形势下,谢天振教授1999年在其论著《译介学》中对文化与翻译的关系做出了详细的分析,谈到了翻译者的主体地位,提出了叛逆性翻译等策略,并特别谈到了归化与异化的翻译方法,即“译者大可不必越俎代庖,徒费心力地把面包改做成馒头塞给读者”。我们以一个简单的习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翻译为例分析一下。对此习语的翻译有很多种,下面我们简单列举四种代表性的译文。
  1 The most dexterous daughter-in-law can not make a meal without rice.(摘自《中国语言文化背景汉英双解词典》p.315)。
  (最灵巧的媳妇没有米也做不出一顿饭。)
  2 Even a good(clever)housewife cannot make bread without flour.
  (即使是好的家庭主妇,没面粉也做不出面包来。)
  3 Even a good(clever)housewife cannot cook a meal out of nothing.
  (即使是好的家庭主妇,没有材料也做不出饭来。)
  4 None can cook a meal out of nothing.
  (没有人能任何材料都不用就做出饭来。)
  一句简单的习语翻译竟然如此不同!它所反映出来的不是译者水准问题,而更多的是对文化因素翻译的深入思考。“面包”和“米饭”正是习语反映出来的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它触及了翻译中文化因素的两种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之争,自然也触及到了翻译中的文化转向问题。
  二 翻译的文化转向
  过去的一些译者过于注重本国读者的感受,在翻译中多采用直译或归化的方法以照顾本国读者的感受,而忽视了目的语读者的感受和理解能力,使得译文很难被目的语读者所理解。随着翻译事业的发展,人们的研究范围已经从对语言和文本的分析开始转向了对文化翻译的研究。翻译的成功与否不是由译者本人的意志决定的,更重要的是文化因素的导入,即积极、合理的文化转向,因为只有如此才能使其译文读者真正感受到浓浓的本土气息。这些研究打破了以往文本中心论的翻译模式,树立了译者的中心地位。
  上文提到的习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其翻译还有很多个版本。这里只对前两种典型译文进行浅析。第一句中“炊”被译成了“meal”,有“一餐、一顿饭”的意思,“米”字则直接翻译成“rice”。第二句中“炊”字被理解为“bread”,而“米”字则被翻译成“flour”,即面粉。这里是不是错译呢?我们对这两句做一个简单的对比:首先,二者谈论的事情相同,也有相同的寓意,即“没有材料就不能做成成品”,但两种翻译所选用的词则大不相同:第一句中“meal”的原材料选用的是“rice”,是对这句中国习语的较贴切的翻译,中国的读者也会很认同这种翻译;而第二句中,“炊”被译成“bread”,对中国读者来说就有一些令人费解了。这实际上就体现了翻译中的文化现象。原料的不同也反映出各国饮食文化的区别:亚洲人多以大米为主食,所以在提到和食物原材料有关的问题时经常使用的就是“大米”;而欧洲人生活中离不开面包和黄油,所以他们的表达里常常使用“bread”。而“bread”这个词的含义也得到了引申,如:“bread earner”指的是“养家糊口的人”,而不是单纯指“赚面包钱的人”;“I have no bread”意思是“我没有钱”,而不是指“我没有面包”。文化因素在不同翻译中的不同表现也体现了翻译的职责所在,即翻译应该既照顾到忠实原文,又面向目的语读者,使他们能真正理解和领悟译文的妙处。
  三 归化与异化之争
  归化与异化是个性翻译的两种策略,国内外已有许多学者对二者的选择上作了比较深刻的论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郭建中的《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和归化》一文。此文对归化与异化孰好孰坏做了一个终结性的回答:“归化与异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由于翻译的目的、文本类型、作者意图以及目标读者的不同,翻译策略的选择也不会相同,并且两者将会永远共存。”孙致礼从我国100多年的文学翻译实践出发,对两者的发展作了详细的描述和论证,并预见其发展趋势:“21世纪的中国文学翻译将进一步趋向异化译法。”同时提出了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方法。那么到底什么是归化、什么是异化,二者又各有什么特点呢?我们需要先作一个界定。
  1 归化与异化的定义及其特点
  美籍意大利翻译理论家文努蒂于1995年在《译者的隐身》(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一书中将“归化”和“异化”作为翻译术语提出。根据文努蒂的理论,《翻译研究词典》将“归化”定义为:“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transparent,fluent style)的风格,最大限度淡化原文陌生感(strangeness)的翻译策略。”
  奈达是归化论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最贴近的自然对等”理论把译文读者置于首位。他认为译文读者从译文中所获得的感受应该尽可能接近于原文读者从原文中获得的感受。因此,译者有责任帮译文读者将一些有可能难于理解的信息“改头换面”,从而使译文的阅读与理解轻松自如。按照归化论的主张,文化因素的翻译应该尽可能地贴近目的语的语言风格并显示目的语中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从而使目的语读者能够深切体会其中的奥妙。
  前文中提到的习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翻译中,有些译者为了突出原文的文化特点,特意使用归化方法把“米”与“炊”译为具有中国传统饮食特点的“rice”和“meal”。这种译法对于中国读者来说非常自然和贴切,理解起来没有任何的困难。但这样一来,外国的读者难免陷入困惑。
  异化指的是根据既定的语法规则按字面意思将和源语文化紧密相连的短语或句子译成目标语。这样能够很好地保留和传递原文的文化内涵,使译文具有异国情调,有利于各国文化的交流。但对于不熟悉源语及其文化的读者来说,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难。
  异化派代表首推美国的韦努蒂(Lawrence Venuti),他提出了“反翻译”的概念,刻意在目的语的文本中,在风格和其他方面突出原文之“异”。异化派的观点归纳起来,其主要理由有三:(1)有必要让译文读者了解异国文化;(2)译者应相信读者的智力和想象力能理解异国文化的特异之处;(3)异国文化可以丰富目的语文化和目的语表达方式。
  前文习语的翻译中,有译者为了让国外读者对译文的理解比较自然,采用异化翻译手法,将“米”与“炊”译为“flour”和“bread”,既符合西方人惯吃面包的习惯,又突出其文化要素,对国外读者来说分外亲切。
  2 归化与异化的本质区别
  归化与异化的最根本区别可以说是读者的地位问题。归化中,读者属于享受型,不用费力就可以学到知识,而异化中则需对外来事物进行解读,然后再消化。归化追求译文符合译入语语言及文化的规范,较好地满足译入语读者较少的阅读需求;异化追求保留原文语言及文化的特色,以丰富译入语语言及文化,较好地满足译入语读者对译文“陌生感”的需求。归化表面上是用极其自然、流畅的译语去表达原著的内容,但是在深处却程度不等地都存在一个译语文化“吞并”原著文化的问题。以美国诗人庞德对李白诗句的翻译为例:“荒城空大漠”译成“Desolate castle in the sky,the wide desert”(空中的荒城,宽广的大漠),打破英语语法的限制,有意模仿中国古诗的意象,使英语读者感到吃惊。《泰晤士报》书评作者就坦承:“从奇异但优美的原诗直译,能使我们的语言受到震动而获得新的美。”
  汉语里形容人瘦,说“他瘦得像猴子”,英文中却说“瘦得像影子”(as thin as a shadow);形容人穷困时中文表达是“穷得像叫花子”,而译成英文却是“穷得像教堂里的耗子”(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等等,这些翻译都采用了异化的策略,不仅同样能传达原文的信息,而且还能引入新的形象,丰富我们的文化意象,从而使我们更多了解西方文化。正如“面包”与“馒头”一样,各有其独特的香味,关键看读者的“饮食习惯”能否适应了。
  3 归化和异化的选择取向
  在归化与异化之争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译者对二者的选择取向问题。不同的取向反映出译者不同的翻译理念。有些学者认为归化和异化之间只能取其一,不能混淆。然而在实际的翻译中我们无法做到纯粹地依赖于一种翻译策略。按照谢教授的观点,译者既要忠实再现原文作者的思想和风格,又要兼顾读者的理解能力以及译文的流畅性,而前者带有浓厚的异国情调,要求进行异化处理;后者要求照顾读者感受,提倡使用归化法减少陌生感。因此,归化和异化各有优缺点,只取其一便是顾此失彼。在使译文接近原作和接近读者之间应该存在着一个“折中点”,使得二者恰到好处地进行融会,达到一种“异化时无碍通顺,归化时不失原味”的效果。为达到这种效果,译者应在语言形式的翻译上多采取归化策略,而对文化因素进行异化处理,二者配合默契,相得益彰。
  四 结语
  归化和异化都有其存在和发展的理由,在翻译过程中既对立又统一。我们在进行翻译的时候该采用哪种策略呢?如前文翻译中的实例所论,“馒头”有中国的食客,“面包”有西方的拥趸,我们也从不同的翻译中领会到了他们各自的特色与优点,同时也看到人们对不同译文的不同看法。从翻译的长远发展来看,笔者赞同谢教授的看法,即坚持它们的共存,顺应翻译的发展趋势,更多地采用异化的方法,从而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因为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文化的传播,不能单纯地强调归化,简单地把人家的东西给化掉。因为这样的话就达不到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目的,只能使译入语的读者停滞不前;我们还应该顺应主趋势,更多地给本国读者引入新的意向,相信读者的能力,使他们对各种文化意象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促进文化更好地传播。正如谢教授所说的,不要在翻译中把“面包”改做成“馒头”塞给我们的读者,而是要仔细去品尝面包的味道,从而更好地感受它的口味。“馒头”虽好,吃多了也会腻;有了各种“面包”的调剂,才能使读者真正有“胃口”来细细品尝。
  
   参考文献:
   [1] Schleiermacher,F.(1813/1992)‘On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translating’,in R.Schulte and Biguenet(eds)(1992).
   [2] Shuttleworth,M.,Cowie,M,谭载喜主译:《翻译与研究大辞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版。
   [3]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版。
   [4] 郭建中:《文化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年版。
   [5] 孙致礼:《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中国翻译》,2002年第1期。
   [6] 谢天振:《译介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7] 赵毅衡:《远游的诗神》,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8] 沈善洪:《中国语言文化背景汉英双解词典》,商务出版社,1998年版。
   [9] Venuti,L.(ed.)(1995)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History of Translation,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作者简介:牟常青,男,1975—,河北丰宁人,河北师范大学2006级在读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工作单位: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敦煌变文是唐五代时期流行的一种配图讲唱故事的综合艺术形式,它的产生和繁荣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其产生、成熟的原因,本文拟从佛教的流行及其中国化;秦汉以来看图讲故事技艺的成熟;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文学创作追求“奇”、“变”的审美倾向;唐代并蓄兼收的时代风气等方面来探讨。  关键词:敦煌变文 产生 成熟 原因  中图分类号:H02文献标识码:A    敦煌变文是唐五代时期流行的一种配图讲唱故事的
期刊
摘要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被称为婉约正宗,她所创作的诗词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细腻而真实地抒发了词人自己的感情,所体现的艺术魅力至今不衰,对我国古典诗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其代表作《一剪梅》为例,从用词、叙事、抒情、意象等方面探讨了这首词作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李清照 创作背景 艺术特色 结构特色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一 前言  “红藕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
期刊
摘要根据对《左传》的考察,可以发现“复”、“反”、“还”、“归”在回来(去)义上的特点与它们能否引申出归还义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同步引申出的新的意义仍会保留由旧有意义而来的遗传义素,并拥有独立的存在价值;一组同义词中有几个词能够产生同步引申决定于概念系统对于意义表达的需要,这一点归根结底又是由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主观分类所决定的。  关键词:同步引申 遗传义素 价值 分类  中图分类号:H13
期刊
摘要笔者在专书研究中发现,西汉桓宽所著《盐铁论》出现了大量双音动词,其中包含不少新词新义。《汉语大词典》对此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并作了相应的收录,然也存在一些双音动词失收的问题。本文对此作了搜集并考证,以备辞书修订时参考,亦为汉语词汇史积累一些上古双音动词的词汇材料。  关键词:《汉语大词典》 双音动词 《盐铁论》 失收 考释  中图分类号:H109.2 文献标识码:A    西汉桓宽所著《盐铁论》(
期刊
摘要清末民初是翻译小说的大盛时期,但由于译者在翻译中不忠实原著而受到传统翻译理论价值体系的批评,因此这时期的作品不能跻身于正统的“翻译作品”之列。但发生在世纪之交的翻译活动自身却具有无可辩驳的价值,因此要公正客观地评论清末民初的小说翻译,我们必须从那个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需求来认识,即描述和理解一个时期的翻译活动及翻译规范、评论一个时期的翻译作品,不但要审视其文学价值,还要考虑到其文化特征对翻译活
期刊
摘要语言的产生是必然的,其根本动力是人类内部世界的内容有强烈的表达的需要。语音不是自然而然地产生的,而是在人类迫切需要表达内部世界内容的强烈愿望刺激下、通过艰苦的锻炼和努力逐步产生的。意识焦点的融合作用,为本来并无天然联系的内部世界的内容和语音形式的结合提供了可能性,并为其进一步的系统化和理论化提供了可能性。而语言产生过程中的形式与内容不平衡,则为其它领域内的关于语言的研究留下了广泛的空间。  关
期刊
摘要徐道邻、张培基、许渊冲的译文在译界影响广泛,而三人对《葛底斯堡演说》的翻译则各有千秋:徐译最早完整地将该演说译为中文,但其译文部分地方词句不够精炼,有些地方存在欧化表达,文气略显涣散;张译紧扣原文,字比句对,一一相应,是难得的对照读本,但有些译句值得商榷;许译比较“神似”原作的风格,但有些表达过于追逐简洁,没能完全传达原文的思想内涵。本文认为政治演说类文献的翻译重点是传达演说者的思想观念和政治
期刊
摘要标题是对整个文章的高度概括和提升,英语新闻标题既要言简意赅,又要新颖独特。本文主要从增词、减词、修辞三方面论述了新闻英语标题汉译技巧,以便打造精彩的标题。  关键词:英语新闻 标题 翻译译技巧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一 前言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影响的日益深入,我国各种媒体越来越多地利用翻译后的英语新闻满足受众的求知需求,以便读者尽快获知国际上最新发生的新闻。标题常被视
期刊
摘要本文以《简·爱》的祝庆英译本和黄源深译本中的诗歌翻译为例,从是否忠实原文的语法结构和词汇本意、译作是否自然流畅和保持原作诗一般的韵味三个方面,对两个译本的翻译风格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了评判译作优秀与否的标准除了要忠实原著精神以外,采取的翻译策略以及带有明显译者风格的特点也是评价译作好坏重要标准的结论。  关键词:《简·爱》 祝庆英 黄源深 翻译 风格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话语分析需要把话语作为受到认知和社会多种因素影响的互动的过程来进行。分析文学和影视作品中人物偏见话语的人际意义对于揭示人物性格、心理变化等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独幕剧Twelve Angry Men中出现的偏见话语的分析,总结出人物的话语可以反映出话语之外的各种信息;说话人的偏见话语会向读者或观众揭示其性格、身份、心理状态及他们所属的或期望所属的社会群体。  关键词:Twelv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