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随笔

来源 :开心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yueliu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些概念容易引起误解,在教学时应采用清晰鲜明的图景情境,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为概念的分析打下理论基础,这样有助于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物理 教学 静电感应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人教版选修3—1),在“电荷及其守恒定律”一节中,讲到静电感应时有这样一段话“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号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号电荷。”按此说法,我认为在解释静电感应现象时容易引起误解。
  在一个用绝缘柱支持的带正电的小球附近,放置一个用绝缘柱支持的不带电的导体。如图1(a)所示,由于静电感应,在导体的左端(近端)出现负电荷,在导体的右端(远端)出现等量的正电荷。如图1(b)所示,若把导体右端(远端)接地,导体的右端(远端)的正电荷就不再存在,通常被说成是“由大地来的负电荷所中和”。但这样的解释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爱思考的学生会提出如下的问题:
  1.如图1(b)中的导体接地线如果不是从右端(远端)引出,而是从左端(近端)引出。那么结果会怎样?如何解释。
  2.如果图1(a)的小球不是带正电,而是带负电。由于静电感应,在导体的左端(近端)出现正电荷,在导体的右端(远端)出现等量的负电荷。此时当导体左端(近端)或右端(远端)接地后,那么结果会怎样?
  按照课本中的解释,学生很容易得出哪一端接地哪一端的电荷就不再存在的错误结论。而事实是无论是左端(近端)还是右端(远端)接地,其结果都是一样的。在解决“电场中的导体”一类问题时,必须待到讲完“静电现象的应用”这一节,紧紧抓住在静电平衡条件下导体是一个等势体这一概念。类似上面一些问题就十分容易得到解决。在正电荷附近放一个不带电的导体,用导线与大地相连,由于原来的电势大于零(正点电荷中各点的电势均大于零),而大地的电势等于零,大地上的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由电势低处向电势高处运动,则导体有多余负电荷,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导体和大地电势相等,自由电子不再向导体移动。所以不论把导线接在左端(近端)还是右端(远端),接地后导体都是带负电。如果再把接地导线断开,移走,则就带负电了。如图2(a)、(b)所示。
  同理,如果小球带的是负电,导体接地后的情况如图3(a)、(b)所示,原来的电势小于零(负点电荷中各点的电势均小于零),而大地的电势等于零,导体上的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由电势低处向电势高处(大地)运动,则导体有多余正电荷,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导体和大地电势相等,自由电子不再向大地移动。所以不论把导线接在左端(近端)还是右端(远端),接地后导体都如图3(a)、(b)所示。
  静电平衡问题素来有电场中的“迷宫”之称,顺利走出“迷宫”要靠描绘电场的形象工具──电场线,来判断出电势的高低。首先,根据教材讲清基本的静电感应现象以及静电平衡状态和特点:处于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整个导体是一个等势体、导体表面是一个等势面。在这一过程中要突出:1.电场的观念和作用;2.等势面与电场线及电场线与电势的关系;3.电荷受电场力而运动,引起电荷的重新分布;4.各种典型电场的电场线分布情况。
  通过以上教学使学生在头脑里形成清晰而鲜明的“电场——电荷——受力——运动”物理图景,为对静电感应问题的分析打下理论基础。
  这样,让学生知道分析此类问题的方法,就是要首先明确电场的分布,进而研究自由电荷在此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而出现感应电荷的重新分布。采用“电场、电荷、受力、運动”这一教学思维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较好地帮助学生突破此难点,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菊娣.用“概念层”教学法进行物理课堂教学[J].技术物理教学,2008.
  [2]李志平.关于《静电感应》教学方法的探讨[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
  [3]王素霞.电场线的应用[J].技术物理教学,2007.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师应转变观念, 文言文教学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要能很好地传承文化,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关键词】语文教学 文言文 课例  在应试教育下,有些老师文言文的教学功利性太强,过于注重对字词句的把握。基本教学模式始终是老师逐字逐句串讲,加上古汉语知识的介绍,淡化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传统道德教育,弱化了文言文
期刊
【摘 要】面对学生写作文无话可说的现象,本文作者认为其原因在于没有把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作为重点,并建议从写一些有意思的随笔开始,互相欣赏,互通有无,以一当十。  【关键词】 初中学生 作文 兴趣培养  当作文教学遭遇瓶颈——学生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时,有没有一个突破的出口,可以收到柳暗花明的效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要把作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作文兴趣上面。  一、初中作文教学现状  “学生不才,
期刊
【摘 要】语文老师要创新阅读活动教学方法,发展学生个性,积累阅读方法,从阅读活动中接受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 提高阅读水平 课外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的要求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
期刊
【摘 要】经过一个星期的紧张准备,终于圆满地完成了市级公开课《探究滑动摩擦力》的教学任务。在这一个星期的准备过程中,我不断地克服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把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突破难点,借助本专业同事的集体力量,想尽一切办法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教学环节如何过渡串接、演示实验如何设计、学生实验如何完成、课堂时间如何分配等等。经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感触很多。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所遇、所做、所思。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老师们开始改革原有的教学模式,历史课也不例外。如何让旧模式下枯燥的历史课生动起来,成为众多历史老师探索的重点。本文试从两个方面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进行探究,力求让初中历史课堂生动起来。  【关键字】历史课堂 探究 方法  历史是一门精妙的学科,它全方位地为人们展现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变化,对于学生来说,历史是一门开阔眼界的学科,他们能从历史课中学习到许多知识,而
期刊
【摘 要】针对如何有效地提高初中生的写作能力,整合优化课内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本文提出仿写,将写作技法运用到写作实践中,注重课文中好的词语、句式以及对课文进行评论、改写等方法。  【关键词】教学 阅读 写作  如何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她们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呢?我在教学过程中是这样操作的:  阅读教学要体现读写结合,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阅读是由外到
期刊
【摘 要】作文当中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三性”相辅相成,不可分割,锤炼作文语言十分必要。  【关键词】准确性 鲜明性 生动性 锤炼语言 必要  一篇好作文,虽不能说字字珠玑,但至少要做到选词准确,炼句精当,富有感情和表现力,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必须在作文时,每用一词,每造一句,都要认真推敲,下一番锤炼的功夫。  一、 要善于选用最恰当的词语  福楼拜曾说过
期刊
【摘 要】“亲其师,信其道”。要更成功地进行教学,达成我们的教学目标,首先要求老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情谊。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情谊,还应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多注意我们交流方式,言教不如身教,要充分发挥我们体育教学中的直接情感优势,既要有言语上的交流,也要增加肢体上的交流。  【关键词】尊重 交流方式 教育  常有体育教师说现在的学生难教,上体育与健康课学生都不愿意动,只是在被动参与或是选择当观众,甚至上
期刊
【摘 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待于我们每一位教师不断更新理念,创新教法、学法。本人作为一名农村初级中学教师,对素质教育也有较深的学习与体验,主张尊重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位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培养他们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将对自主学习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进行一些粗浅探究。  【关键词】素质教育 自学能力  一、构建自主学习高效课堂  自主学习模式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教师的每一堂课达到最
期刊
【摘 要】爱的执着能使师生永远有使不完的劲,永远有用不完的法,永远有不会枯竭的灵感,永远有饱含温暖的激情,而我的德育工作正是在灵感中寻找创新,在激情中追求高效。正所谓:爱心点燃激情,高效铸就辉煌。  【关键词】关爱 激情 人生 辉煌  从教十三载,我始终坚信人的潜能是巨大且可以挖掘的,真挚的关爱就是开启它的金钥匙。我的带班理念是:以塑造学生人格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以洞察学生心灵为渠道,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