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善待每一位学生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7889620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是全体性、全面性、个性化,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研究差异,发展个体的特长,使学生群体呈现出丰富的统一,为各种人才的成长打好基础、提供条件。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善待学生 教育方法
  
  基础教育肩负着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人才、为社会输送合格劳动者的双重任务。为了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目标,创建和谐校园,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使每一个儿童有学上、上好学,使每一个儿童都能在一个以他们为中心的、安全的、健康的环境中得到全面发展,那就要让所有适龄儿童入校就读,鼓励儿童参与学习并表达自我,尊重差异性,平等对待,消除性别歧视:最为重要的是为所有儿童提供有质量的教育,确保每个儿童得到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研究差异、发展个体的特长,使学生群体呈现出丰富的统一,为各种人才的成长打好基础、提供条件。
  我校位于甘孜县城中心,是城区唯一的一所有寄宿制学生的小学,由于我校的教育以人为本并且善待每一位学生,大量边远地区的农牧民子女涌向我校就读,这给我校的教育教学增加了难度,但我校师生克服困难、接纳他们,善待每一位学生。
  
  一、教育以人为本
  
  我校的教学理念是容纳所有的儿童——来自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的孩子,有特殊的能力或需要的儿童,以及其他一切处在不利和边缘境地的儿童。正是因为我校的教育以人为本,2007年9月我校一、四年级就招收新生三百多人,这是我校建校以来招收新生最多的一次。每个孩子的背后都有父母期待的目光,每个学生都是家庭和社会的希望,每个学生的现在都将影响着国家的未来,我们不能把渴望学习的孩子拒之门外。
  
  二、教育善待学生
  
  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就是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给予必要的扶持、正确的引导,使他们在长身体、长知识、增能力的过程中尽可能少走弯路,防止误入歧途。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尊重、理解、关注、帮助、支持、赏识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被接纳、被信任,使其受到鼓励,使其潜能得到发展和发挥,让他们能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环境中成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善待每一位学生。
  
  1 善待他们的学习
  十个指头都不会一般齐,何况是人呢?其实,学习不好的学生比其他学生更渴望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尊重与爱护,因为他们比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善待他们,真诚地向他们倾注情感,用真心、善意去打动他们、启发他们、诱导他们,逐步增强他们的信心、勇气,并耐心细致地培养他们,以便他们在学习上早日赶上其他同学。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人的聪明是多元的,不同的人其聪明表现不尽相同。著名的历史学家吴晗,在历史研究方面是个天才,但在数学学习上却差点儿为此上不了大学。“学困生”也肯定有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等积极因素,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去发现、去捕捉“闪光点”,及时给予他们真诚的表扬,使他们体验到尊重、信任和支持的快感,要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一番爱心、诚心。从而迸发出奋发向上的决心和力量。如四年级四班的同学学习成绩较差,但劳动积极,爱好体育、音乐,在文体活动中表现出色。对于学生这些正当的爱好,我们都应给予肯定、鼓励,并加以重视和培养,实施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发展特长,开发学生潜能,因为爱好是一切发明创造的最直接的动力。
  
  2 善待他们的家庭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大支柱,对儿童性格的形成、品德的培养、智力的开发、身体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由于家庭环境、结构特点使学生受到的家庭教育千差万别,形成不同的心理倾向,针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者应对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倾斜和照顾,对贫困学生应加倍地关心,而不能有嫌穷爱富的思想。善待和照顾贫困学生将对学生产生良好影响。
  
  3 善待他们的错误
  犯错误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无意的即失误,一种是有意的,即明知故犯。学生所犯错误一般属于失误。要说谁失误最多,恐怕要属科学家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是人,而且是未成年人,不是圣人,在成长过程中有待于老师去培养造就,难免会有失误、会犯错误。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善待犯错误的学生,给他们改正的机会,因为我们是老师,而不是警察。学生犯了错误以后,老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到错误的危害,并和学生一起分析,这样做才能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
  学生的成长过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只要教育、教学得法,没有一个学生是不可救药的。正确把握教育的时机,善待他们,帮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一定的成效。
其他文献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澳认为:“问题解决”是指学会在不同条件下运用原理和法则解决问题,以达到最终目的。“解决问题”是学习的最高类型。“解决问题”的问题来自于数学与其他情景中,但多数来自于学生有关学校和日常生活的经验之中,尤其是低年级,教学要找好的数学问题。一个好的数学问题一般应具备三个特征:首先它是有点难的问题,有地方有待解决而且解决方法不太明显:第二,从数学角度看,它是有挑战性的和有趣的;第三,它与
期刊
新时期的基础教育就是要在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课程标准》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要实现这个新的课程目标,重在探索课堂教学的新路子,设置具有时代特色的课堂教学结构。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引领着人们去寻找、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期刊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时代呼唤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呢?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此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创设宽松环境,营造学生创新氛围    心理学、教育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到心理安全、自由、轻松自在时,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才可能有丰富自由的想象。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
期刊
课堂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首先要求学生有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从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布鲁姆的“掌握教学法”、布鲁纳的“发现法”,到我国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法”、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原则”、卢仲衡的“自学辅导法”、顾泠沅的“青浦经验”、上海闸北八中的“成功教学经验”,都强调了学生参与的思想和意识。因此
期刊
评语是班主任对学生一学期表现的综合评定,虽然只是寥寥几行文字,但它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长期以来,很多老师沿用了“优点+缺点+希望”的模式作为终结性评语,但不足的是,它轻视或忽略了形成性评价,致使优长难扬、短缺难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老师应加强形成性评语,采用激励性评语,尽量从正面加强引导,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健康发展。”  由此可以看出,走出评价误区,应注重形成性评语与终结性评语
期刊
我很荣幸,因为我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更幸运的是,我担任了高一(3)班的班主任。在两年的班主任生涯中,有辛酸,有喜悦,有成功,有失败,有诸多令我辛酸也令我感动的故事。    故事1    我所带的高一(3)班的68名学生都是来自伊犁地区县乡镇团的各个角落,全班三分之二是男生,成绩差、调皮捣蛋的学生特别多。也许是环境和地区的差异吧,一开始这个班就像一盘散沙,学生对我也是“敬而远之”。面对这一
期刊
摘要 美育即审美教育,课堂教学中的美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正确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而且能影响人的思想感情、聪明才智和精神面貌,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方法主要有教师的教态美、教师的语言美、教学的板书美、教学的结构美等。  关键词 教学 美育    美育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按着美的规律全面
期刊
摘要 班主任工作中,德育是关键,它既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又能提高班级整体素质,本文阐述了班主任谊如何做好班级的德育工作,  关键词 班主任 学生 班级 德育工作    作为一名教师,也作为一名班主任,我的理想是做一名最受欢迎的教师,更希望成为一名最受人尊敬的班主任。为此目标,在十二年的班主任工作岗位上,我全身心地投入,不断地探索,不断总结经验:    一、关爱、尊重学生,培养学生自觉意识 
期刊
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如何能在识字教学中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保证识字教学的质量呢?我以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吸引注意,突破识字难点    识字过程中,有些汉字的笔画、结构相似,极易混淆。对经常容易错的字,特别是易错的部分要采用鲜艳的色彩加以突出,抑或用新颖活泼的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强化记忆,突破识字难点。例如“播、插”字,“播”字的右半部分是学生最易写错的部
期刊
班主任怎样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只有采取恰当的方法,才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谓后进生是指那些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都有比较严重的缺点,表现比较落后的学生。后进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1、自卑感强。后进生由于各方面较差,受到批评较多。父母的训斥、怒骂,同学的讽刺、挖苦,加上某些教师的“另眼相看”,使他们感觉低人一等,进而自暴自弃。2、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