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直接关系着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同时对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教师对此应给予重视,才采取有效策略培养和增进学生的运动热情。本文简要探讨了三点培养初中生体育运动热情的策略,即优化教学内容,充实课堂;引进游戏教学,寓教于乐;给予自主空间,做好引导。
关键词:初中体育;运动热情;教学策略;教学心得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适当地进行一些体育运动是有益于其发展的,但从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现状来看,很多学生缺乏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教师采取合理而有效的策略加以改善。以下拟结合笔者的教学思考与体会,就如何培养初中生体育运动热情谈几点策略性意见,希望对一线教师有所助益。
一、优化教学内容,充实课堂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是新课标强调的基本理念,而其切实实现的基本载体即为科学而充实的教学内容。而在应试教育体制占据主导的大环境下,传统的初中体育课受到的重视度不够,除去初始的热身运动和末尾的放松运动,往往是以乏味的重复训练为主,甚至是自由活动,这样不仅难以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和热情,也不可能促进学生良好发展。有鉴于此,新课改下的初中体育教学变革首先要结合具体学情,合理优化教学内容,除了课标所要求的课程内容之外,教师亦应灵活创新,增加课堂实效。例如在课始结束队列练习后,教师可以在定位徒手操、模仿操等教学活动的间隙,插入以脚尖步为基础的简单舞蹈练习或形体舞蹈练习,并配上优美轻快的舞蹈音乐,引导学生一起学习和锻炼,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更可起到良好的锻炼效果。实践证明,类似这种优化和充实教学内容的方式,不能能够使学生学到新的技能,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长期为之更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落实新课标基本理念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引进游戏教学,寓教于乐
新课标倡导“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并强调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初始动机,也是有效学习的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在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而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方式某过于适当引进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游戏,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采取的是追逐游戏、越野跑、接力跑竞赛等趣味性较强的运动形式,以训练学生中长跑技能,这样寓教于乐,就容易产生良好效果。再比如身体素质训练,笔者通常采取动作难度小而负荷相对较大,其具有游戏性质的运动方式来代替传统的程式化训练,如“蛙跳接力”“双人蹲跳”等游戏形式,可有效提升练习者的腿部力量;“推小车”、“平衡角力”、“推人出圈“等游戏形式,对于学生上肢力量的发展则有显著功效。总之,教师要针对训练目的和具体目标,采取恰当的游戏形式,使其成为教学活动的基本载体,并合理安排运动量,实践证明效果是比较显著的。
三、给予自主空间,做好引导
以往的初中体育课堂通常是教师讲解和示范,然后让学生跟着做,并进行重复性的训练,教师有时从旁指导。这样的授课方式与其他学科所最常采取的讲授式教学本质上并无不同,一板一眼,单调乏味,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则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以为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本身则做好引导与把控的工作。从现代教育学观点来看,这也是促进学生更好发展的必由途径。具体到教学中,就是要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多采取以小组为单位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之间通过讨论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试举一例,在某次过障碍以锻炼身体协调能力的游戏活动中,笔者为了突出合作与创新要素,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学生通过两人或多人合作的互助合作和實践尝试,开发出了搭桥过障碍、踏石过障碍、开船过障碍、飞马过障碍等创新性方式。在活动进行过程中,笔者则尽量少开口,只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和引导和点拨,并重点做好安全防护。实践证明,这节课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学生们积极开动脑筋,确定了想法又努力去实施践行,既锻炼了创新性思维,也促进了运动潜能的发挥。
综上,本文简要探讨了三点培养初中生体育运动热情的策略,即优化教学内容,充实课堂;引进游戏教学,寓教于乐;给予自主空间,做好引导。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直接关系着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同时对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教师对此应给予重视,才采取有效策略培养和增进学生的运动热情。本文抛砖引玉,尚望于同仁交流。
参考文献:
[1]胡胜良.论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J].中学时代,2012(8):169-169.
[2]牛萍.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探索[J].新课程学习(上),2010(12):172-173.
[3]张学.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策略探讨[J].人生十六七,2017(20):90-90.
关键词:初中体育;运动热情;教学策略;教学心得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适当地进行一些体育运动是有益于其发展的,但从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现状来看,很多学生缺乏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教师采取合理而有效的策略加以改善。以下拟结合笔者的教学思考与体会,就如何培养初中生体育运动热情谈几点策略性意见,希望对一线教师有所助益。
一、优化教学内容,充实课堂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是新课标强调的基本理念,而其切实实现的基本载体即为科学而充实的教学内容。而在应试教育体制占据主导的大环境下,传统的初中体育课受到的重视度不够,除去初始的热身运动和末尾的放松运动,往往是以乏味的重复训练为主,甚至是自由活动,这样不仅难以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和热情,也不可能促进学生良好发展。有鉴于此,新课改下的初中体育教学变革首先要结合具体学情,合理优化教学内容,除了课标所要求的课程内容之外,教师亦应灵活创新,增加课堂实效。例如在课始结束队列练习后,教师可以在定位徒手操、模仿操等教学活动的间隙,插入以脚尖步为基础的简单舞蹈练习或形体舞蹈练习,并配上优美轻快的舞蹈音乐,引导学生一起学习和锻炼,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更可起到良好的锻炼效果。实践证明,类似这种优化和充实教学内容的方式,不能能够使学生学到新的技能,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长期为之更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落实新课标基本理念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引进游戏教学,寓教于乐
新课标倡导“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并强调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初始动机,也是有效学习的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在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而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方式某过于适当引进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游戏,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采取的是追逐游戏、越野跑、接力跑竞赛等趣味性较强的运动形式,以训练学生中长跑技能,这样寓教于乐,就容易产生良好效果。再比如身体素质训练,笔者通常采取动作难度小而负荷相对较大,其具有游戏性质的运动方式来代替传统的程式化训练,如“蛙跳接力”“双人蹲跳”等游戏形式,可有效提升练习者的腿部力量;“推小车”、“平衡角力”、“推人出圈“等游戏形式,对于学生上肢力量的发展则有显著功效。总之,教师要针对训练目的和具体目标,采取恰当的游戏形式,使其成为教学活动的基本载体,并合理安排运动量,实践证明效果是比较显著的。
三、给予自主空间,做好引导
以往的初中体育课堂通常是教师讲解和示范,然后让学生跟着做,并进行重复性的训练,教师有时从旁指导。这样的授课方式与其他学科所最常采取的讲授式教学本质上并无不同,一板一眼,单调乏味,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则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以为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本身则做好引导与把控的工作。从现代教育学观点来看,这也是促进学生更好发展的必由途径。具体到教学中,就是要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多采取以小组为单位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之间通过讨论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试举一例,在某次过障碍以锻炼身体协调能力的游戏活动中,笔者为了突出合作与创新要素,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学生通过两人或多人合作的互助合作和實践尝试,开发出了搭桥过障碍、踏石过障碍、开船过障碍、飞马过障碍等创新性方式。在活动进行过程中,笔者则尽量少开口,只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和引导和点拨,并重点做好安全防护。实践证明,这节课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学生们积极开动脑筋,确定了想法又努力去实施践行,既锻炼了创新性思维,也促进了运动潜能的发挥。
综上,本文简要探讨了三点培养初中生体育运动热情的策略,即优化教学内容,充实课堂;引进游戏教学,寓教于乐;给予自主空间,做好引导。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直接关系着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同时对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教师对此应给予重视,才采取有效策略培养和增进学生的运动热情。本文抛砖引玉,尚望于同仁交流。
参考文献:
[1]胡胜良.论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J].中学时代,2012(8):169-169.
[2]牛萍.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探索[J].新课程学习(上),2010(12):172-173.
[3]张学.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策略探讨[J].人生十六七,2017(20):9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