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中学生歌唱中不平衡问题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hu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美、动听的歌声,必须是协调、平衡、统一的声音,歌唱训练从“自然的声”到“审美的声”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反复的实践和认识过程。歌唱时人体发声器官各部分相互配合、协调的运动,他们之间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在歌唱中通过对抗使各部分器官张力及其协调配合达到平衡,而这种平衡贯穿于歌唱的始终,但它不是僵死的、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歌曲的旋律、音高、速度、力度、咬字、感情等等的变化而变化,歌唱中旧的平衡不断被打破,新的平衡不断地产生,发声器官只有在各部分协调配合而平衡的状态下,才能发出美好的声音。但是在歌唱中也有许多不平衡因素的出现,歌唱中表现为:在同一组歌唱机能中,用力和放松这对矛盾失去了正常情况下相互制约影响的平衡度,使声音失调,不能科学的演唱,造成不平衡的因素是很多方面的,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心理因素
  1、心理素质在声乐表演中的重要性。早在17世纪心理素质的问题就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注意。由于精神紧张,破坏了协调合理的嗓音发生状态,造成演唱失败的例子很多,甚至有人为此放弃歌唱而抱憾终生。其实,心理素质是可以培养的。歌唱家费兰可••冠来利,是当代一流男高音。他在演唱吉诺的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时,上台前非常紧张,神经过敏。他把自己关在旅店里,用手纸把空调口糊上,怕着凉,怕生病,但他还是紧张的就像生病一样。他形容自己的生活就像一个囚犯状态。后来经过自己不断努力,经常演出,终于打破了自己紧张的心理状态,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这里,中学生的怯场、腼腆、害怕都是不良心理素质的表现。他们已经知道歌唱时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生理活动(即:歌唱的发声状态)。根据声乐表演艺术特点,最佳发声状态是由良好的身体状态、良好的技术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三个部分组成的,只要有一个部分欠佳,歌唱的狀态就会受到影响,其中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是能否进入最佳状态的关键。中学生因为舞台经验少,而且对歌曲的把握能力不够,导致上台紧张、心跳加速、身体僵硬、两腿打颤、气息上浮、有时还会忘词等等。
  2、加强基础训练。物质是基础,加强扎实、牢靠的技术基本功的学习和探索,.成百上千的耐心实践,使扎实的功力在实践中巩固。俗话说:“艺高人胆大”,良好的心理使发声处于平衡与稳定,而牢靠的技术又支持心理处于平衡与稳定,精神与物质相互支持。条件反射式的紧张可采用模拟演出的办法过渡,将临场发挥的失误和原因加以总结,找出技术薄弱环节和症结所在,对症下药,失误会越来越少,心理也会越来越坚强。
  3、培养意志力。坚强的意志,使歌唱着的中学生取得信心,以至进入歌唱前放松,去掉一切“紧张”干扰的先决条件。意志力的培养从几个方面着手:a.明确的目的性和力求达到这一目的的坚强志向。b.果断和不屈不挠的坚定性、永久性。c.沉着耐心和自制性,充沛的精力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从技术和音乐的学习与训练,从每一堂课,具体授课内容及课外作业,逐步培养意志品质。
  4、提高艺术修养。使中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和高尚的艺术情操,培养热爱艺术,奉献艺术的赤子之心,摈弃一切浮华、羞怯、自私、自卑、虚伪等习气,培养豪爽大方,光明磊落,崇尚进步文明,品格高尚的艺术气质,到达投入音乐超越自我的更高境界,无疑促使心理素质内在质的飞跃,给嗓音平衡以精神支柱。
  二、人为因素
  1、确立注重基础、循序渐进的指导思想。通过多年的教学声乐学习,我认为换声区的解决是不可疏忽的,通常自然人声到一定音高时就需要加以调整,使声区得到扩展。自然声音到高声区的过渡音区为换声区,声音训练中过急过早的扩展音域,寻求高音突破,忽视换声区的质量和声区的完美统一,声音上反映出虚、空、紧、产生抖音或音域内有“坎儿”形成两节音色等。这些中学生在演唱时不平衡因素与换声区解决不合理有关,是声音训练的障碍。中学生在初学声乐时,演唱低音区真声用的较多,但是演唱高音区的时候假声幅度又太大,导致是声线的不统一,声音上反映出在高音的时候声音虚、空,和低音区形成了两种音色。通过多年教学的努力和不断的演唱实践,我认为,可借鉴“提升原理”(见凯萨利著《心的歌声》)。使换声区平和的过度到高音区。
  2、教学曲目安排合理适度。循序渐进的发展教学曲目,是克服嗓音不平衡因素的另一要点。当学生尚未达到一首曲目技巧的程度时,如跨度大的音程,快速华彩,延长的高音等,让他树立演唱的信心是不可能的,越是对演唱报以希望越是紧张,失误会越多,长此下去,精神沮丧、怯场,发声器官失去平衡,形成恶性循环,嗓音会退化,甚至会毁掉歌唱生涯。
  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的学生看别人唱很大的歌曲,自己也想唱,但是因为自己本身的基本功还不够扎实,技术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导致考试的时候发挥不好,成绩差,随后教师根据歌唱者的水平调整了适合的曲目,这样在以后的考试中歌唱者就较有把握的能够充分的表达音乐,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所以说选用训练曲目一定要适度,并保持mf~mp的力度,旋律的流畅及律动感;感情内在体验;避免戏剧性太强、旋律音程跳动大且多变的高难曲目。
  三、技艺因素
  1、喉头与呼吸的平衡。在中学生歌唱实践中,喉头与呼吸的矛盾是很突出的,单纯追求喉咙打开或过分强调呼吸的作用,都可以导致声门与呼吸搭配失调。我认为学生在歌唱时的呼吸应该舒适自如。具体从以下三点来说明:a.使学生身体的平衡感:正确的姿势是呼吸顺畅的基本条件。身体站定,重心稳定下来能获得内在的松弛,保证气息舒服通畅。b.让学生练习呼与吸的平衡:当体内完全放出废气时,新的气息会很自然的流入,且吸的深、足。要把握这个环节,一定要在每一个乐句完结时吐出废气,使身体有一刹那的松弛与缓冲。c.使学生感受呼吸肌的弹性状态:歌唱的呼吸运动范围主要靠肺的底端,即第六肋间的最大扩张水平线上,这个部位横膈膜才容易受到小腹收缩的控制,进而调整呼吸,所谓“气沉丹田”就是这个道理。歌唱的气息是依靠呼吸肌的扩张和收缩来调整的,声音的爆发和延续都有赖于呼吸肌的弹性的有效的支持。
  2、喉头与共鸣及它们与呼吸的关系。美声唱法音质纯净,泛音丰富,共鸣充分,投射力远。这些特质使得歌唱时喉头向下以获得充分的共鸣腔,而喉头向下挡气的起音方法,获得准确的起音并得到反射的清晰焦点,有助于共鸣的更充分发挥。共鸣与喉头关系处理得当,相对平衡,声音优美动听,处理失当,声音则出现“紧张”等异常现象。强求共鸣效果,会打乱喉头位置。所谓“忘记喉咙的歌唱”实际是因为深呼吸,迁动腹压区肌肉对呼吸乃至对发声的作用,获得深呼吸支点和喉位稳定向下与共鸣的平衡感,歌唱中内在感觉不用喉直接用腹部支点沟通共鸣。因此喉越松,越不加外力,声音不受干扰,共鸣就越充分,最终获得掩盖的高位置上自然抛射的最佳效果。
  让学生鉴别自己声音效果,要放声音去听投射出去后返回来的声音;还可以将自己歌声录在磁带上,放录音审听,也可以用自己的录音与歌唱家录音相比较的方法,主要在与鉴别自己歌唱的“范儿”——方式的优劣,而不是比“响”、“亮”。呼吸是基础,喉头是发声器官,共鸣是声音效果,它们内部构成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关系,发声器官内部关系平衡是发展技术的基础环节。
  歌唱是一项复杂的脑体结合的创造性和艺术性劳动,在歌唱中要寻求自然规律,寻求矛盾对立统一规律,不是简单的把某一局部与整体割裂开来,头痛治头,脚痛治脚,而是用科学的辨证方法,宏观的分析、看待局部问题,融会贯通的将它们统一到整体歌唱有机的联系中来,求得各发声因素内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平衡。已达到更好的声音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现在汽车行业维修中,对于汽车异响这一类问题比较常见,学校为了与实际相结合往往会有故障诊断这一类课。现行高职高专教学中,关于汽车故障的判断排除,异响诊断列了不少的条款,却只能对付考试,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本文针对汽车异响教学方法展开探讨。  【关键词】汽车异响;教学方法;故障排除       在我们实践教学中,最难的恐怕是异响这一课了,翻开汽车教学的任何一本教材和汽车修理的参考书,关于汽车故障
期刊
【摘要】当今我国幼儿教育一直受到家长们的关注,幼儿教育界的竞争也是不断紧张化,在“园本课程”这个词语出现之后,“课程园本化”等词语和概念也相继被提了出来。目前,很多人对这些词语的概念还处于懵懂的状态,因此本文针对推进幼教课程园本化做出一些分析,并且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希望在推进幼教课程园本化方面提供一些具有参考性的知识,为我国的幼教事业做出微薄的贡献。  【关键词】幼教;课程;园本化;建议  
期刊
【摘要】語言是人类沟通的工具,是人类交流信息的重要载体。只有具备了优秀语言能力的人,才能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幼儿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把握住幼儿语言发展与运用的有利时机,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教育和训练,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幼儿“敢说、爱说、能说”是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语言;沟通;发展       一、
期刊
在当今社会中还有很多地方在使用传统教学模式,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有着很大的弊端,有很多的学生在初中是成绩非常好,但是当到了高中的时候成绩就相对下滑了很多,就是因为在高中不能够自主的学习。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大多数的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主动权。在学习当中使学生很是被动,从而造就了很多的学生不认真听讲也不做笔记,总是认为学习不是自己的事情一样;而有的学生总是学完当时会可是过不了多久就忘了;有的学生不会巧妙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生源质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职生源的变化给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本论文以晋城地区中等职业学校为例,通过调查研究,深刻分析现阶段中职学生的特点及其成因,为中职班主任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学生;特点;成因       近年来,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对中职院校的招生造成了巨大冲击,为了保证招生数量,中职院校纷纷降
期刊
教学设计的结果是教案,即设计态的教学系统。教案的实施结果是课堂,即实施态的教学系统。静态的教案易于分析,可以反复研究得出结论。而高水平的教学课堂不易分析,动态的教学系统的影响因素研究过于复杂,得出的结论容易与现实不符。并且,由于教学课堂的不可重现性,同样的结论也不可能再实施在同一堂课堂上,而课堂的情景通常是千变万化的,迁移性较低。因此,如何提高教学实践的确定性,我们最终落脚点是优化设计态的教学系统
期刊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行,教育教学从理念到行为发生了诸多的变化。许多新理论进入到语文教育教学中,比如对话理论、后现代理论、建构主义、多元智能、板块教学等,这些教学范式的出现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学习的模式、范例。但由于地区、师资、学情、教材等方面的差异,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可能完全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以优秀范式为理论支撑,以教材为基础,结合自身条件,探索适合本班、本校
期刊
学校行为文化是指学校在教育实践中产生的一种活动文化,是广大教职工在落实其它文化的实践过程中通过内化其内涵所创设出来的文化行为,是富有个性的、鲜活的学校文化。在具体践行中,我校通过理念指导行为、引领行为;通过行为润泽行为、感染行为,特别注重道德的肯定、情感的依恋、精神的景仰等范本效应,使整个学校精神状态、文明舉止、行为习惯都渗透着学校的先进教育理念,让师生成为具有渊博知识、儒雅风范、独立人格的文化人
期刊
【摘要】培养创新人才应具有的创新素质是时代赋予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语文教师也应努力致力于培养和发展青少年学生的创造力。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也在于使学生树立创造志向,训练创造性思维,增长创造才干,开发创造力,成为各种层次的未来、具有创造精神的人才。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创造性思维;创造力       阅读过程既是一个心理过程也是一个实践过程。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说:“阅读教学的过程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农村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从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方面阐述自己的一些观点及做法。  【关键词】农村数学;先进理念;思维;趣味课堂       长期以来,数学课在很多学生心里是比较枯燥的学科,大部分学生怕学,甚至厌学。在我从教的农村中学,更是如此。如何能使学生喜欢数学课堂,能够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呢?以下是我的一点体会。  农村中学学生讨厌数学课的原因:1、家庭因素。大部分成绩好的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