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座右铭“思考一切“告诉我们:教学需要不断反思,才会不断进步。我校从2010年实施“十六字”课堂教学模式,至今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教学观念由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观;教师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课堂的主宰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和参与者;教学行为由教师一言堂变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十六字”课堂教学模式中的每一个环节无不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我们欣喜地看到我们的课堂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课堂改革绽新容,模式教学显成效
(一)课堂成了学生学习、交流、展示的阵地
走进课堂,你再也看不到教师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情况;再也看不到教師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云山雾罩的情况;再也看不到教师独占整个课堂,学生听得不耐烦的情况。我们看到的是:学生思维的火花在这里被点亮,他们静静地看书、积极地思考、认真地勾画;学生的激情在这里被点燃,他们热烈地讨论、激烈地辩论、你争我抢地回答;学生的口才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们口齿清楚地讲解、大胆地提问、引经据典地分析;学生在这里收获了果实,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学习习惯养成了,人际关系融洽了;学生的自信在这里得到了提升,他们自信地与同学交流,自信地走上讲台,自信地表现自己;学生在这里得到了快乐,得到了鼓励,享受到了成功,享受到了幸福。这样的课堂怎能不让人羡慕,怎能不让人惊叹,怎能不让人向往?
(二)课堂上老师成了引导者、参与者、组织者
在“十六字”学习模式指导下的课堂中,教师无论从角色上,还是行为上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这里,教师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到组织学生合作交流,再到引导学生分享成果,再到精选练习组织检测,处处可以看到教师对个别学生、个别问题的指导,看到教师对共性问题、易错点、易混点问题的适时集中点拨,看到教师组织各环节教学的有序,更能看到教师对学生及时的表扬与鼓励。在这里,教师走下讲坛,深入到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把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了,把教师的威严变得民主和谐了,把师生关系拉近了。教师的引导者、参与者、组织者的作用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
二、问题聚焦课堂,寻求解决策略
(一)展示过程中的表面问题
现在的展示活动只是过去教师讲解的一种替代,失去了展示的本来意义。并且这种替代式的展示,让教学活动变得肤浅和直接,课堂上看起来热闹了许多,但热闹背后学生能力培养成了大问题。同时,由于学生的程度不同、参与度不同,很多学生还不能真正地动起来。
(二)学习小组的建设问题
从学生的活动情况来看,学习小组还是一个松散的组织,没有形成合力,小组长的职责还不明确,组内各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检查还不落实,导致少数基础差的学生还不能认真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在合作时,不能摆事实、讲道理,进行自主探究,而是盲目追求合作,为合作而合作,没有有效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三)学习评价中的激励问题
教师们仍然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没有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劳动付出纳入学习评价中来,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学生之间的点评还不能形成争论的话题,不能真正发挥学习评价的激励、导向、 纠偏、深化等方面的作用,有时评价不及时,或评价缺失,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和状态。
三、彻底转变观念,做到对症下药
(一)教师观念要彻底转变
课堂教学改革首先是对教师们的教育观念进行革命,没 有教师们的“知识本位”的教学观向“学生为本”育人观的转变,就没有真实意义上的改革。教师们在以“知识为本”的传统教学思想指导下,习惯了直接把知识讲授给学生,替代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接受和记忆。而以“学生为本”就要求教师们要把学习知识的任务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教师的任务就是组织调动、指导服务。所以,构建高效课堂必须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对“人”的研究和调动上,教师必须从改变自己做起,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志同道合式的朋友关系,不断提高自己的影响力。
(二)“小组”建设要切实重视
要想办法让学生喜欢你这位老师,喜欢学你所教的这 门学科,需要重视这三项工作:首先是学习小组的建设与管理。学习小组的建设与管理情况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改革是否能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教师必须给予足够重视,加强小组长培训与指导,提高小组长的组织、协调、指挥能力,各小组自主确定奋斗目标和学习常规,明确小组长的检查、督促、安排等工作职责,适当组织才艺类的小组展示竞赛活动。
(三)评价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学习评价对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增强学习的内部动力,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一方面教师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充分认识学生的心理规律和个性特点,确立正确的评价观念;另一方面教师要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引导全体学生把“努力做一个好人”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而不是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所以,在评价学生时,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 “想成为好人的愿望”,既不让表扬变得廉价、肉麻,又不能随意打击和嘲笑,要善于抓住学生身上的美好的东西、善良的品质和进取的本性,对他们的在过程中的表 现给予及时的关注。
总之,“教师有眼界才有境界,有思路才有出路,有作为才有地位,有实力才有魅力”。教师们在改革的过程中,思路要开阔,思想要活跃,研究要深入,工作要精细,改革不是生搬硬套模式,我们要紧紧围绕让学生“会学、好学、学会”这个目标来开展教学,把自己的优势做强,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高效课堂模式,我们坚信有坚持就一定会成功!
一、课堂改革绽新容,模式教学显成效
(一)课堂成了学生学习、交流、展示的阵地
走进课堂,你再也看不到教师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情况;再也看不到教師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云山雾罩的情况;再也看不到教师独占整个课堂,学生听得不耐烦的情况。我们看到的是:学生思维的火花在这里被点亮,他们静静地看书、积极地思考、认真地勾画;学生的激情在这里被点燃,他们热烈地讨论、激烈地辩论、你争我抢地回答;学生的口才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们口齿清楚地讲解、大胆地提问、引经据典地分析;学生在这里收获了果实,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学习习惯养成了,人际关系融洽了;学生的自信在这里得到了提升,他们自信地与同学交流,自信地走上讲台,自信地表现自己;学生在这里得到了快乐,得到了鼓励,享受到了成功,享受到了幸福。这样的课堂怎能不让人羡慕,怎能不让人惊叹,怎能不让人向往?
(二)课堂上老师成了引导者、参与者、组织者
在“十六字”学习模式指导下的课堂中,教师无论从角色上,还是行为上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这里,教师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到组织学生合作交流,再到引导学生分享成果,再到精选练习组织检测,处处可以看到教师对个别学生、个别问题的指导,看到教师对共性问题、易错点、易混点问题的适时集中点拨,看到教师组织各环节教学的有序,更能看到教师对学生及时的表扬与鼓励。在这里,教师走下讲坛,深入到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把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了,把教师的威严变得民主和谐了,把师生关系拉近了。教师的引导者、参与者、组织者的作用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
二、问题聚焦课堂,寻求解决策略
(一)展示过程中的表面问题
现在的展示活动只是过去教师讲解的一种替代,失去了展示的本来意义。并且这种替代式的展示,让教学活动变得肤浅和直接,课堂上看起来热闹了许多,但热闹背后学生能力培养成了大问题。同时,由于学生的程度不同、参与度不同,很多学生还不能真正地动起来。
(二)学习小组的建设问题
从学生的活动情况来看,学习小组还是一个松散的组织,没有形成合力,小组长的职责还不明确,组内各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检查还不落实,导致少数基础差的学生还不能认真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在合作时,不能摆事实、讲道理,进行自主探究,而是盲目追求合作,为合作而合作,没有有效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三)学习评价中的激励问题
教师们仍然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没有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劳动付出纳入学习评价中来,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学生之间的点评还不能形成争论的话题,不能真正发挥学习评价的激励、导向、 纠偏、深化等方面的作用,有时评价不及时,或评价缺失,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和状态。
三、彻底转变观念,做到对症下药
(一)教师观念要彻底转变
课堂教学改革首先是对教师们的教育观念进行革命,没 有教师们的“知识本位”的教学观向“学生为本”育人观的转变,就没有真实意义上的改革。教师们在以“知识为本”的传统教学思想指导下,习惯了直接把知识讲授给学生,替代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接受和记忆。而以“学生为本”就要求教师们要把学习知识的任务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教师的任务就是组织调动、指导服务。所以,构建高效课堂必须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对“人”的研究和调动上,教师必须从改变自己做起,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志同道合式的朋友关系,不断提高自己的影响力。
(二)“小组”建设要切实重视
要想办法让学生喜欢你这位老师,喜欢学你所教的这 门学科,需要重视这三项工作:首先是学习小组的建设与管理。学习小组的建设与管理情况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改革是否能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教师必须给予足够重视,加强小组长培训与指导,提高小组长的组织、协调、指挥能力,各小组自主确定奋斗目标和学习常规,明确小组长的检查、督促、安排等工作职责,适当组织才艺类的小组展示竞赛活动。
(三)评价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学习评价对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增强学习的内部动力,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一方面教师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充分认识学生的心理规律和个性特点,确立正确的评价观念;另一方面教师要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引导全体学生把“努力做一个好人”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而不是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所以,在评价学生时,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 “想成为好人的愿望”,既不让表扬变得廉价、肉麻,又不能随意打击和嘲笑,要善于抓住学生身上的美好的东西、善良的品质和进取的本性,对他们的在过程中的表 现给予及时的关注。
总之,“教师有眼界才有境界,有思路才有出路,有作为才有地位,有实力才有魅力”。教师们在改革的过程中,思路要开阔,思想要活跃,研究要深入,工作要精细,改革不是生搬硬套模式,我们要紧紧围绕让学生“会学、好学、学会”这个目标来开展教学,把自己的优势做强,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高效课堂模式,我们坚信有坚持就一定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