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交流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ubs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小组合作学习”是小学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小组交流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 教学中发现存在准备不足、缺乏交流能力和學困生被边缘化的问题,教师中则有使用这种模式存在针对性不足和方法指导缺位等问题. 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有的是认识问题,有的是方法问题.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小组交流;合作技巧;有效指导;独立思考
  小组交流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 小组交流就是让每个孩子将自己的学习所得在小组内交流,交流的内容既包括收获也包括疑问,收获要在交流的过程中完善,问题要在交流中解决,解决不了的在随后的质疑释疑环节中解决. 小组内的交流给了每一个层面、每一名学生参与、展示的机会,小组交流的过程就是他们相互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差生课前预习探究中的某些疑惑能在这个过程中解决一部分,这就有效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和小组合作的有效度.
  一、数学课堂上小组交流中存在的问题
  1. 学生在小组交流中的问题. 笔者在日常数学教学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时,发现存在准备不足、缺乏交流能力和学困生被边缘化的问题.
  (1)准备不足. 小组交流前,学生缺乏深入的思考. 学生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匆忙展开讨论,要么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不同见解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同或反对,也无法做到吸取有效的成分修正自我观点. 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在无意中剥夺了学生自我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悖于合作学习之真谛.
  (2)缺乏人际交流技能. 小组成员间缺乏必要的人际交流和小组合作技能,不具备合作的向心性和倾向性,学生本能地不知道怎样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当问题出现时,学生之间不能做到相互了解对方,信任对方,并进行清晰正确的交流;当产生不同意见时,不能建设性地解决矛盾冲突.
  (3)学优生在小组中处于主宰地位,承担了主要的职责,学困生则处于从属或忽略地位,处于越来越边缘化的地位. 在合作学习时,学优生往往具备了合作交流的某些条件和要求,成为小组内最活跃的一分子,他们的潜能得到了发挥,个性得到了张扬. 而一些学困生因为基础薄弱,参与性、主动性欠缺,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稍逊,往往总是落后优等生半步,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变相剥夺了学习的权利.
  总之,上述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的问题,反映了数学课堂教学并没有达到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的课堂教学的预期效果.
  2.教师在小组交流中的问题. 教师方法指导缺位,没有针对性地过度使用了这种教学模式.
  (1)教师方法指导缺位. 小组交流前,教师缺乏必要的指导,一有问题马上实施小组合作,或任务布置过于简单,学生没有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步骤,问题本身也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不理解将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同样由于缺乏必要的讲述,无法帮助学生迅速、准确地把未知信息与已有的认知经验联系起来,选择最佳的学习起点,尽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2)没有针对性. 教师的主观愿望是好的,为了让学生能广泛地参与,一有问题,不管合适与否,难易如何,准备是否充分,条件是否具备,一刀切,一概都要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似乎只有让学生交流讨论,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 其结果事与愿违:
  ① 由于没有根据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而采用合适的学习方式,学习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 同样由于单一方式方法的刺激,学生逐渐感到厌倦.
  ② 一些没有思维容量,甚至是一些根本就不屑一论的问题充斥其中,学生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教学时间大量浪费,教学效率事倍功半.
  总之,只顾形式,不管内容,不问效果,这样的教学模式是失败的. 它缺少了学生数学学习中应有的注意力,缺少了兴趣,进而也缺少了学习数学的动力,也就缺少了突出学生主体作用,这样反而使小组学习流于形式.
  二、数学课堂上小组交流问题的对策
  综观上述诸多问题,笔者认为症结在于合作学习的组织者——教师. 首先是缺乏对合作学习的本质理解,其次是放弃了必要的指导.
  1.教师要给予充分的指导. 这包括对学生与别人交流技能的指导和讨论程序的指导.
  (1)对交流技能的指导. 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小组交流的基本技能,如表达感谢、对别人感谢的回应、注意倾听他人谈话、鼓励他人参与、用幽默活跃气氛等. 教师要结合具体事例或小组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交技能的必要性和它的价值所在. 教师应与学生一起讨论各项社交技能的具体体现. 这些良好的习惯和品质,是不可能一朝一夕习得的,要有意识地长期培养,潜移默化.
  (2)讨论程序的指导. 程序是讨论者都要共同遵守的规范. 小组中每一个成员都必须用它来自律,必须养成这样的习惯. 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是小组合作学习,在时间上,所讨论的知识点上,讨论时所需要的分工的角色,学习的目的、步骤、问题都是程序的范畴,都要一一交代给学生,使他们逐渐形成这样的习惯. 教师对程序的指导可以是显性的,更可以是隐性的.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的小组合作中,教师指导学生的学习是不能缺少的. 那种认为以学生为主体了还要老师干什么的想法是错的,也是达不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的.
  2.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学习思考的时间. 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也是小组学习中能发挥作用的必要前提. 一般情况下,合作学习旨在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启发,达到优势互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的目的. 但是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这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显得更为必要. “既然所有这些合作学习的类型都采用了一定数量的独立学习,那么你也要善于促进学生的独立学习.”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探究,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前认知能力作为基础,而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或小组来替代的. 只有在学生思考到达一定的程度展开讨论,才有可能出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也只有在此时展开讨论,才有可能出现观点的针锋相对和正面交锋.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或探索之前,一定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学习思考的时间.   3.要正确处理异质学生间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小组合作學习采用异质性混合小组为多. 在学习过程中,学优生凭借其优良的素质,很有可能在小组中扮演着核心人物,主宰着整个小组. 为了不使学困生变得更加胆小怯弱,避免学困生的被动性,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对其更多地关心和鼓励,建立起“能行”的积极期望,提高学生的自信度和自尊心. 同时应尽量发现这些学生的长处,并加以发扬,以扬长避短,建立自信,从而能主动参与,积极发言,毫不胆怯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 教师对学优生要进行适当的教育,鼓励他们对学困生提供帮助,与其他学生形成协作友谊的关系,从而使自己的举止更为得体,更能尊重他人,更具有分享精神,并在分享中体验自身的价值. 只有处理好这个问题,才能真正做到面对全体学生,而不是仅面对少部分精英学生.
  4.改变教师的角色.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一言堂,是强势的教师“满堂灌”. 在小组合学习中,教师的角色改变了,他(她)必须转变为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 在这个角色中,如果教师本身缺乏一定的技巧,那么这种教学模式就不能实施,这个教学活动将是失败的. 这个“一定的技巧”也可以称为“能力”.
  总之,“小组交流”是“小组合作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意识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当然,小组交流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并不是不要教师指导,也不是说教师可以撒手不管,更不能认为教师可以推卸教育学生的责任. 教师应习惯于“蹲下身子”,以“学生中的首席”积极地参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在此基础上,迅速地加以思考,适时、适度地把握教学节奏,调整课堂进度,以期不断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不断地加强小组交流的有效性,从而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常汝吉.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
  [2]刘东翠.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8(7):49.
  [3]王坦.合作学习的基本类型与理念析要[J].山东教育科研,1999(12):8-12.
  [4]刘树仁.基础教育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J].现代教育科学,2002(8):5-8.
  [5]王菊花.合作学习:有效教学的过程[J].新课程:综合版,2008(5):52-53.
  [6]教学行为策略[M].时绮,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1):194-199.
其他文献
【摘要】 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具有质疑精神的孩子,其学习心理是积极的,学习结果是深刻的. 引导孩子在“是这样吗”的审视中确定结果;在“这样是什么”的追问中洞察本质;在“为什么是这样”的探求中追溯由来;在“可以不是这样吗”的深究中发散创新. 让孩子在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下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关键词】 质疑;积极;参与  一、关于质疑  为学患无疑,疑问是一种有怀疑,有不解的心理状态.
【摘要】数学思维是用以理解学生思考、学业发展和教学实践的重要概念.本文从数学思维概念的界定、数学思维实证研究、数学思维影响因素和数学思维的培养,进而对中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研究进行归类和梳理.实证研究的方法,从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方面,并通过具体方法进行研究.目前,我国对中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研究缺少之处在于很少将数学思维活动的教育与发展有机的结合,对于少数民族中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特征的研究也较少.  【
上完数学课,数学老师最开心的事莫过于改作业,看着那一个个红勾,心里就会有成功的喜悦;最难过的事情也莫过于改作业,看着那一个个红叉,又是可惜又是恨啊,心里总是有这样、那样的迷茫或郁闷. 笔者提出鼓励学生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仔细地审视自己的错误,认真地反思自己的错误,大胆地说出自己的错误,教师面对错题改进教学策略等,旨在充分利用有价值的错题资源,提升数学教学.  许多数学老师说过这样的话:“我讲了这
【摘要】 数学源于生活,将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将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理解数学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数学;生活化;教学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精髓告诉我们: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
如果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那么数学语言便是思维的“体操服”,漂亮的体操服可以给思维“运动员”的表演增色不少,思维“运动员”的高超技巧更会反衬出体操服的艳丽,两者贴切相依、密不可分. 数学语言具有准确、抽象、简练和符号化等特点,它的准确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诚实正直的品格,它的抽象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它的简练和符号化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概括事物规律的本领. 所谓“三分教理七分说”,数学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日益深入,传统小学教育中所采用的单一的作业模式显得过于枯燥、乏味,且已经无法满足当下教育对小学数学作业所提出的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向多元化发展势在必行. 数学作业是小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可以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各个阶段,如课前预习或课后巩固练习,等等. 通过数学作业的练习,可以深化学生对于已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可以增强其对所学知识的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重视给予学生结论不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即“授人以鱼”;素质教育恰好相反,它就是要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把学生请进知识形成的过程,学会学习的方法,即“授人以渔”. 如何让低年级的小学生主动介入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 抓住这个重点,分解这个难点,是小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 引进学具,变革数学课堂结构也就成了突破“关键”的必然选择. 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
【摘 要】 在现在的教学中,教学反思日益受到教师们的重视. 教学反思是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效果进行总结思考. 教学反思是一个提升自身教学水平,获得更好教学效果的的过程,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学生;课堂效率    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说过:反思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 对于教师而言,关于“教”的反思,要贯穿于教学前、教学过程、教学后三个阶段. 关于学
一名学生完整认识体系的建构,能力的提高,行为习惯的养成,归根到底在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 那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呢?笔者结合“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四个“基于”谈谈个人粗浅看法.  一、基于教材特点,自主阅读,理解概念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 因为,阅读能激发学生的觉醒;阅读能带给学生思考,学生思考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
【摘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考试是小学教学评价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 我们在小学数学考试命题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个体差异,变封闭命题为开放命题,放眼广阔生活,反映时代精神,努力营造人文氛围,给予人文关怀,激发人文情感,调动学生考试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好地渗透育人意识和人文精神,从而促进每一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