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将地方红色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理论与实践教学过程中具有其必要性。天津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产生了众多知名人物、发生过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拥有大量典型性的红色教育基地,合理运用天津的红色文化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完成“两个了解”、“三个选择”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地方红色资源 天津
2007年春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作为一门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全国各高校全面开放,深入学习这门课程是提高大学生历史修养和爱国情操的一条积极途径。天津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举足轻重,既承载着旧中国的屈辱,又见证了新中国的发展,将天津地方红色资源融入《纲要》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一、在《纲要》教学中运用地方红色资源的必要性
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纲要》作为一门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课堂教学学生多达上百人,并且来自不同的专业。他们有的认为《纲要》课与自己所学专业无关,有的认为自己在上中小学已经学过没有必要再学,有的认为这是一门理论性很强,非常枯燥的课程,有的认为这是一门通过死记硬背就能通过的课程,所以很多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提不起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实践证明人们的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从身边熟悉的事情开始的,所以课程内容按照由近及远、由熟悉到陌生的顺序展开,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地方红色资源作为一种优质的教学资源,每一件历史大事、每一个珍贵文物、每一处风貌建筑、每一所名人故居、每一位知名人物、每一种革命精神都见证了中国从屈辱到逐步发展、崛起的历史。教学过程不再仅仅是空洞的理论说教,教材中的内容与具体地方红色资源互相印证,使学生对课程产生亲切感,增强课程的吸引力。
二是有效的实现教学目标。《纲要》课作为高校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们做到了解中国的国史和国情,深刻理解历史和人民为什么会选择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什么会选择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从而使学生“自觉地继承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传统,发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为了充分发挥该课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就要使它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的情感,增强说服力。运用地方红色资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天津具有独特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天津,历史悠久,600多岁的城市年轮,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特别是在近代,天津作为首都的咽喉屏障,成为近代中国风云变幻的舞台,崛起为中国北方现代化大都市,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一,近代以来,天津人才辈出,人气鼎沸,出现了许多知名人物,他们都是中国历史最鲜活的见证。在中国近代史上,天津出现了众多知名人物:以李大钊、张太雷、吉鸿昌等为代表的革命英烈;以罗荣光、聂士成、张自忠等为代表的爱国人士;以严复、梁启超、李叔同等为代表的文化名流;以张伯苓、马千里、严修等为代表的教育名家;以詹天佑、侯德榜、方先之等为代表的科技精英;以梁炎卿、周学熙、范旭东等为代表的实业巨子;以李鸿章、袁世凯、段祺瑞等为代表的军政要人。
第二,在中国近现代史进程中,许多重大事件在海河两岸演绎。从鸦片战争到天津开埠;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从洋务运动到中国北方工业、商贸、金融中心形成;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抗日战争到天津解放,天津堪称近代中国的缩影。如:中国反洋教侵略运动的高峰——天津教案;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在天津创办开平矿务局;维新变法时期天津维新思潮代表人物严复主办《国闻报》;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曾经3次莅临津门;天津义和团及爱国将士英勇抗击八国联军;五四时期以周恩来等为领导的天津人民的爱国运动;一二·九运动在天津;解放中国的三大战役之一的平津战役等。
第三,天津有着大量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基地。这些教育基地有着不同的形式,包括博物馆:纪念馆、名人故居、风貌建筑等,他们都是对教材内容的生动补充。博物馆如:天津博物馆——百年中华看天津、天津历史博物馆、三条石历史博物馆、近代天津与世界博物馆等;纪念馆如: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馆等;名人故居如梁启超故居、张学良故居、吉鸿昌故居等;风貌建筑如望海楼教堂、大沽口炮台、义和团吕祖堂坛口遗址、觉悟社旧址等。
三、运用地方红色资源进行《纲要》教学的途径
(一)理论教学对地方红色资源的运用
理论教学一般包括导入、讲授和总结等几个环节。《纲要》教学可以根据环节的不同特点与地方红色资源相结合进行教学,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使理论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在第一章可以结合发生在天津的火烧望海楼事件进行讲授,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文化侵略以及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在第五章可以通过介绍吉鸿昌将军在天津奋起抗日以及慷慨就义时所做的气贯长虹的就义诗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实践教学对地方红色资源的运用
实践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强化和内化课堂教学的效果。在《纲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合理的运用地方红色资源,引导学生思考和调查研究,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首先,组织参观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基地。如:在讲授第一章的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天津租界的风貌建筑群,深入了解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史实,把握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进一步认识帝国主义殖民侵略的本质,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组织学生参观这些教育基地,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的人生信仰。
其次,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社会历史调查。如:让学生对身边的历史亲历者进行访谈式调查,通过对历史亲历者(含:父母等长辈)有目的、系统的谈话,对其有关历史情况进行搜集,并形成书面报告。通过调查,进一步促进学生思考和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再次,观看爱国主义题材的影视作品。与天津相关的爱国主义影视作品有:《血溅津门》、《火烧望海楼》、《三大战役》等。这些作品都生动的反映了近代史上天津人民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沙健孙.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若干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7(6).
[2]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天津旅游局.百年中国看天津丛书[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
[4]王雅馨.浅论地方性红色历史文化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以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为例[J].世纪桥.2011(4).
(作者单位:1.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河北工业大学 3.天津师范大学)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地方红色资源 天津
2007年春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作为一门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全国各高校全面开放,深入学习这门课程是提高大学生历史修养和爱国情操的一条积极途径。天津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举足轻重,既承载着旧中国的屈辱,又见证了新中国的发展,将天津地方红色资源融入《纲要》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一、在《纲要》教学中运用地方红色资源的必要性
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纲要》作为一门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课堂教学学生多达上百人,并且来自不同的专业。他们有的认为《纲要》课与自己所学专业无关,有的认为自己在上中小学已经学过没有必要再学,有的认为这是一门理论性很强,非常枯燥的课程,有的认为这是一门通过死记硬背就能通过的课程,所以很多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提不起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实践证明人们的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从身边熟悉的事情开始的,所以课程内容按照由近及远、由熟悉到陌生的顺序展开,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地方红色资源作为一种优质的教学资源,每一件历史大事、每一个珍贵文物、每一处风貌建筑、每一所名人故居、每一位知名人物、每一种革命精神都见证了中国从屈辱到逐步发展、崛起的历史。教学过程不再仅仅是空洞的理论说教,教材中的内容与具体地方红色资源互相印证,使学生对课程产生亲切感,增强课程的吸引力。
二是有效的实现教学目标。《纲要》课作为高校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们做到了解中国的国史和国情,深刻理解历史和人民为什么会选择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什么会选择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从而使学生“自觉地继承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传统,发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为了充分发挥该课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就要使它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的情感,增强说服力。运用地方红色资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天津具有独特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天津,历史悠久,600多岁的城市年轮,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特别是在近代,天津作为首都的咽喉屏障,成为近代中国风云变幻的舞台,崛起为中国北方现代化大都市,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一,近代以来,天津人才辈出,人气鼎沸,出现了许多知名人物,他们都是中国历史最鲜活的见证。在中国近代史上,天津出现了众多知名人物:以李大钊、张太雷、吉鸿昌等为代表的革命英烈;以罗荣光、聂士成、张自忠等为代表的爱国人士;以严复、梁启超、李叔同等为代表的文化名流;以张伯苓、马千里、严修等为代表的教育名家;以詹天佑、侯德榜、方先之等为代表的科技精英;以梁炎卿、周学熙、范旭东等为代表的实业巨子;以李鸿章、袁世凯、段祺瑞等为代表的军政要人。
第二,在中国近现代史进程中,许多重大事件在海河两岸演绎。从鸦片战争到天津开埠;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从洋务运动到中国北方工业、商贸、金融中心形成;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抗日战争到天津解放,天津堪称近代中国的缩影。如:中国反洋教侵略运动的高峰——天津教案;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在天津创办开平矿务局;维新变法时期天津维新思潮代表人物严复主办《国闻报》;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曾经3次莅临津门;天津义和团及爱国将士英勇抗击八国联军;五四时期以周恩来等为领导的天津人民的爱国运动;一二·九运动在天津;解放中国的三大战役之一的平津战役等。
第三,天津有着大量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基地。这些教育基地有着不同的形式,包括博物馆:纪念馆、名人故居、风貌建筑等,他们都是对教材内容的生动补充。博物馆如:天津博物馆——百年中华看天津、天津历史博物馆、三条石历史博物馆、近代天津与世界博物馆等;纪念馆如: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馆等;名人故居如梁启超故居、张学良故居、吉鸿昌故居等;风貌建筑如望海楼教堂、大沽口炮台、义和团吕祖堂坛口遗址、觉悟社旧址等。
三、运用地方红色资源进行《纲要》教学的途径
(一)理论教学对地方红色资源的运用
理论教学一般包括导入、讲授和总结等几个环节。《纲要》教学可以根据环节的不同特点与地方红色资源相结合进行教学,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使理论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在第一章可以结合发生在天津的火烧望海楼事件进行讲授,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文化侵略以及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在第五章可以通过介绍吉鸿昌将军在天津奋起抗日以及慷慨就义时所做的气贯长虹的就义诗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实践教学对地方红色资源的运用
实践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强化和内化课堂教学的效果。在《纲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合理的运用地方红色资源,引导学生思考和调查研究,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首先,组织参观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基地。如:在讲授第一章的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天津租界的风貌建筑群,深入了解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史实,把握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进一步认识帝国主义殖民侵略的本质,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组织学生参观这些教育基地,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的人生信仰。
其次,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社会历史调查。如:让学生对身边的历史亲历者进行访谈式调查,通过对历史亲历者(含:父母等长辈)有目的、系统的谈话,对其有关历史情况进行搜集,并形成书面报告。通过调查,进一步促进学生思考和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再次,观看爱国主义题材的影视作品。与天津相关的爱国主义影视作品有:《血溅津门》、《火烧望海楼》、《三大战役》等。这些作品都生动的反映了近代史上天津人民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沙健孙.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若干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7(6).
[2]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天津旅游局.百年中国看天津丛书[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
[4]王雅馨.浅论地方性红色历史文化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以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为例[J].世纪桥.2011(4).
(作者单位:1.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河北工业大学 3.天津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