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中的文化习得与语用培养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hui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差异与语用理解偏差会导致语用失误,为提高学生语用能力避免语用失误,必须在外语教学中强化文化教学,以培养学生文化习得和跨文化交际的语用能力。
  关键词:语用失误 跨文化交际 文化习得 语用能力 外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9-009-02
  
   能够依据各种语境因素恰当地运用与理解适合于不同社会场合和环境的言语,社会语言能力就是文化,是语言运用的文化,习得一种社会语言能力实际上就是习得一种文化能力。人们在跨文化交际时对语法错误较语用(即文化)失误往往更为宽容,由于来自不同文化群体的双方常常会有不同的社会语言能力,即使其语法能力都相同,要相互理解和沟通仍会有不少困难与障碍(许力生,2000)。
   外语教学把语言教学作为主要教学目标,严重忽略了对文化差异敏感性的教学和对语用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跨文化交际困难重重,即使具备良好的语言基本功,却由于不能掌握交际所必备的目的语文化知识及语用能力而失败。
  
   一、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不是指在跨文化交际时遣词造句中出现语言运用错误,而是对语言或文化的理解的不合时宜的失误,或说话方习惯被带到英语表达中,表达方式不妥不合习惯等所致。具体说来,说话人不自觉地违反了人际规范、社会规约或者不合时间空间、不看对象、不顾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场合等,违背目的语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念,使交际行为中断或失败,使语言交际遇到障碍,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或达到完满的交际效果,这样性质的错误就叫语用失误。
   尽管在实际交际中合作原则的普遍性使交际双方容忍可能的语用失误,但作为说话人当然最好避免语用失误,Thomas(1983)将语用失误分为语用语言方面的失误和社交语用方面的失误两类,前者主要包括其一不了解外语本族人语言习惯,误用外语表达式,其二不懂外语正确表达式,按母语语义和结构套用英语;后者指交际中因不了解或忽视谈话双方的社会地位、文化背景差异而出现的语言表达失误,它与谈话双方的身份、会话的语域、话题的熟悉程度等因素有关,主要发生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寒暄、道歉、致谢、称谓、称赞、言谈举止、价值观等方面。
   语言能力越强,交际语用失误对对方所造成的伤害就越严重,成功交际也就越发不可能。外语水平越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也应越高,这样就可以使言语在特定场合下、特定语境中得体,从而减少语用失误。
   在当今日益频繁的跨文化交流中,语用失误现象屡见不鲜,其原因是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礼仪、习俗,不了解文化差异。如跨文化营销中存在的文化差异会对有效营销产生重要影响,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则有助于消除语言、审美观、行为方式的差异,有利于文化的融合,因此应加强语言能力的培养,重视研究客户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并积极地实践和树立品牌意识,不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李楠,2008)。外语教学除了训练外语语言能力之外,还必须引导交际对象的文化,促使形成正确的文化观,有效培养学生跨文化语用能力及交际能力。
  
   二、跨文化交际与语用能力培养
  
   Hymes(1972)提出了交际能力的概念,他认为交际能力包括合乎语法、适合性、得体性和实际操作性等几方面的参数。Canale和Swain(1980)更将这个交际能力具体化为:掌握语码,如词汇、句法、构词规则、语音语调等的语法能力;说话者在不同语境下的表述,如说话目的、对象、场合等的社会语言能力;学会将形式和意义联系起来,形成篇章和话语的话语能力;掌握言语和非言语的交际策略,用以弥补交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障碍和误解的策略能力等。
   其核心是语用能力(pragmatic competence):听话人对语境的认识能力以及在对语境的认识的基础上理解别人的意思和意图,并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意图的能力,包括语用语言、社交语用和汉英语用差异识别能力。从语用学的观点出发,外语语用能力培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在话语学习中,加强英美文化与习俗知识的学习,把握句子的隐含意义;在词汇学习中,要重视词语的社会文化意义,注意根据不同的语境将语言形式正确地加以运用;在语篇学习中,注重篇章结构的分析;在阅读学习中,应涉猎各种文体的阅读材料,扩充文化背景知识,增强情绪情感的体验能力。
   王蓓和刘爱真(2008)在Byram(1997)提出的包括语言能力、语用能力、语篇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基础上,认为技能、知识和态度对于跨文化交际成功与否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教育则是连接这三个影响跨文化交际成功与否的要素的桥梁,通过教育,学习者能够获得正确的文化态度和恰当得体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所需的技能。
   造成外语运用能力低下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习者脱离语境学外语,语用能力的培养须在有利的语境中进行,这就要求培养学生的语境把握能力、语境假设能力、语用推理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加强语言基本功训练,培养语言把握能力,重视课堂语用知识的输入与真实社会情境中语用实践的有机结合,重视学生学习自主性和自觉性的培养,重视文化迁移教学,充分利用迁移的积极影响来快速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同时有效地排除母语文化的负面干扰,并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先进的教学手段,探索出能体现语用能力培养特点的行之有效的语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为学生们营造一个温馨、和谐、自然、轻松的英语学习氛围(常智勇,2008)。
   更为重要的是,在“真实的”社交文化环境中提高。在课堂教学中,可采用目前研究表明有效的手段来强化语用能力的习得,以有效地排除母语文化的干扰,如角色扮演、引发会话等,如果母语文化有利于二语语用能力的培养,应充分利用迁移的积极影响来快速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重视课堂中输入与真实社会情景语用实践相关的知识是语用能力培养的有效方式。
  
   三、外语教学中的文化习得
  
   外语教学中的语用能力培养主要是消除语用失误和文化隔阂,促进交流与理解。在学好语言知识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进行语用能力培养的活动,这样不仅使外语教学过程变得丰富多彩,还有助于激发外语学习兴趣及自觉性,进一步增强对外语及其文化的感悟能力。
   一般而言,通过旅游、杂志、教科书等对于表面的文化特征有所了解,在文化冲突的某些场合,理解到与自己文化明显不同的某些有意义的但却是微妙的文化特征,并且通过理性的分析,从认知的角度体味到那些微妙而有意义的文化特征,最后通过“移情”(empathy)深入体验其文化而达到领会的境地。
   而外语的文化教学尤为重要,与人们交际或外语教学有关的文化知识的传授,也就是研究两个社会文化的相同和差异之处,使学生对文化差异有较高的敏感性,并把它用于交际中,从而造成圆满成功的交际。首先,正确识别和理解不同文化特有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功能,任何一个言语行为的背后都隐藏着价值观、信仰、假设以及对事物的态度等各种预设,通过比较深层文化我们可以找出文化错误的共同根源,为奇异的文化现象提供理性解释,即对文化行为功能的解释;其次,熟悉日常生活习惯和言语行为方式等交际情景中得体的言语和行为模式;第三,熟悉同汉语相应词汇有不同的内涵或外延的外语词汇,尤其要掌握其不同的文化内涵;第四,了解不同背景的人的语言特征,并能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不同的人际关系,了解不同的语体特征。
   在教学中,教师应使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浑然一体,要使外语教学从只注重培养语言素质和文学欣赏能力向培养文化能力过渡,使文化规则成为交际能力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且,文化教学不只是记忆文化事实,而是重在培养语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具体教学实施中着重从词语文化内涵、两种语言句法和篇章结构差异、外语交际习惯和行为方式、比较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口语及语法训练中的跨文化教育等几个方面入手,跨文化教育不但可以在语言教学上进行,而且还可利用其他行之有效的方法推广,用电教设备播一些原版并配有字幕的影碟,另外还可鼓励学生阅读英文报纸,推荐去浏览一些英文网页,看英文原版书籍等等(黎青,2008)。
   综合而言,为了提高学生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减少语用失误,完善其语用能力,以便更有效进行跨文化交际,有必要在教材中加人关于英美的习俗、行为方式、道德规范等方面的信息,提供问候、称呼、握手、致谢、邀请、道歉、请假等方面的文化注解,并注意区分交际的自由话题与非自由话题;同时,开办讲座,开设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课程,介绍异域风土人情、文化概况和比较差异,看英文录像和电影,观察英美人的交通习惯、生活习惯;另外,鼓励学生与操外语者接触,给学生布置小说、诗歌、戏剧,也可鼓励他们广泛阅读,如儿童作品、哲学著作等。
  
   四、结语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任务就是培养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交际的人才。唯有如此,才能把握语言教学过程中最本质的东西,从而达到外语教学的目的,即培养和提高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语用能力,使他们在与说本族语的人交际时能准确和得体地表达思想,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各种语用障碍和语用失误。
   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在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策略能力,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将语言与文化同步进行,不仅增添了学习情趣,加深了对语言的记忆,了解了异国风情,母语外语互不干扰,且能融会贯通,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常智勇.从语用学角度浅谈英语教学中语用能力的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08,(6):170-172.
  [2]高永晨.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1).
   [3]Goddard,Cliff.The ethno-pragmatics and semantics of active metaphors[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4,36(7):1211-1230.
  [4]李楠.从跨文化营销角度浅析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6):54-55.
  [5]黎青.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3): 123-125.
  [6]冉永平.语用学:现象与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社,2006.
  [7]许力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问题探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7):17-21.
  [8]王蓓,刘爱真.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高校教育管理,2008,2(2):83-87.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以“学会关心”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爱心教育活动,取得了实效。  关键词:爱心 90后学生 实践与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0-106-01    新时期,如何提升高中德育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是广大一线德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个德育多元化的时期,面对90后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里有保姆式的服务,长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0-109-01    在讲授人教版历史必修1《抗日战争》一课后,我感觉到不够完美,虽然新课标把“全民族抗战对于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作用”作为重点,把“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作为难点,但是在完成了这两个重要课标之外,我还组织了一个探究活动,插入了一个非常具有历史使命感及现实意义的内容,题为“不忘国耻,理性爱国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0-123-01    教学目标:  1.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个子特点,体会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特点,感悟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0-130-01    《再别康桥》一文一直是高中语文课程的必选课文,语文课程改革后,全国各个版本的语文教科书或选修课文都收录,同时,该文也是作为经典文章引入中学语文教学。对于该文的教学,相信在很多同行的教学中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出奇招、各有精彩。  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反复思量,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和学生共同探索
期刊
摘 要:利用数学模型解决的一般数学方法就是数学模型方法。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加以提炼,抽象为数学模型,求出模型的解,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并用该数学模型所提供的解答来解释现实问题,我们把数学知识的这一运用过程称为数学建模。  关键词:数学模型 数学建模 数式模型 方程(组)模型 函数模型 几何模型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0-116-01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0-151-01    数学课程改革产生的更深层次的变化体现在数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的变革上,提出了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改革教法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坚持以学生发展为目的,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尽可能对有关课题形象化、生活化处理,学生易学易懂;让学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0-154-02    并不是初中所有的生物实验都是有条件做的,教材提供的生物实验素材,有的是因为季节的因素,找不到实验的对象;有的虽然可以找到实验对象,然而可供实验的对象的数量不足,无法进行学生实验;当然也有的是有条件让学生动手实验的。这样的三种情况,我在教学时采用了三种方式去处理。下面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体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9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0-157-01     一个充满激情,欢快、轻松、活泼、和谐的课堂氛围,对老师和学生来说,具有非常好促进作用。一方面,这样的氛围可以调动双方的积极性,以非传统的说教方式,让学生在愉悦和亲切中获取知识;另一方面,这样的氛围可以积极的启发和激励学生,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在老师的引导下,发散思维,促进对课堂知识的吸收
期刊
摘 要:通过对英国的SATIS教材的研究,着重分析了SATIS教材选题的开放性、情景设置的“人本性”、 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提出问题的挑战性对“互动观”的体现。  关键词:英国 SATIS教材 互动观  中图分类号:G51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7-012-01    英国的SATIS(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Society,即
期刊
摘 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硕士生培养方案目标定位对研究生培养工作具有导向意义、目标意义和操作指导意义。科学合理、可行性强的硕士生培养方案目标定位是硕士生教学工作取得硕果的基本前提本文以深圳大学刑法学硕士生培养为视角,拟对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目标定位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目标定位 培养方案 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9-007-0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