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之五点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o_oo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素质是人最重要的基本素质之一,学好语文对学生将来的学习、生活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怎样抓住课程改革的契机,让学生通过语文课的学习,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确立健康的审美观念,提高艺术鉴赏水平,锻炼表达、交际能力以及掌握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呢?
  
  一、教出课文的“个性”
  
  “浩然清而旷,常建清而僻,王维清而秀,储光羲清而适,韦应物清而润,柳子厚清而峭。”(胡应麟)不同的作者,其文章风格迥异。即使同一作者,其风格也绝不是单一的、凝固不变的,而是丰富的、发展变化的。作为文章的执教者,我们就不能千课同面,搞“一刀切”或“切一刀”。一定要钻研教材,细心揣摩,高屋建瓴,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去体会和琢磨作者的写作意图、情感脉络、行文技巧及语言魅力,教出课文的“个性”。学生定会课课眼前一亮,节节意兴盎然。面对弥漫着乡愁情绪的《乡愁》,我注意了余光中的诗“以时间的变化,选择几个具体的富含深意的形象,来层层推进诗情的表达,最后将乡愁上升到民族和国家的高度”的特色;注意席慕蓉的诗“用三个典型的画面和几个有独创性的比喻,来抒写心中的乡愁”的特色。同样饱含爱国忧思的《南园》(李贺)《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两篇作品,我注意了《南园》的爱国忧思是与个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分不开的(有些消极成分),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爱国忧思是与个人的爱国热忱息息相关的(积极向上)。
  
  二、感悟课文的“灵性”
  
  什么是灵性?灵性是文章的一种鲜活的气脉。早在孟子,就提出要“知言养气”。曹丕言“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典论·论文》)。韩愈言“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与李翊书》)。苏辙言“文者气之所形”(《上枢密韩太尉书》)。中国文人下笔为文,自有一番文气。在具体语境中,它或表现出“青春作伴好还乡”式的喜气,或表现为“孤舟簑笠翁”式的傲气,或表现为“山气日夕佳”式的真气,或表现为“清泉石上流”式的灵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有“灵性”,原本静止不动的富春江两岸山峰,在这里互相竞争比试起来,沉寂的山峰变得生机勃勃。“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有“灵性”,不谙人事的游鱼也在主动与人嬉闹。
  我们的课文,无论是“言志”的还是“缘情”的,抑或是“载道”的,凡达到一定艺术境界的,都会从不同的侧面展示出丰富多彩的“灵性”。要想真正领会这种“灵性”,必须以感悟为基础,让学生直接面对经典,自己去感悟其内在的意义和神韵,发现其魅力。经过反复诵读、反复感悟,学生往往就在润物无声中,在潜移默化中,让经典的“灵性”内化为自身的素质。
  
  三、品出课文的“趣味”
  
  “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清代叶燮)传世佳作之“可言不可言之间”“可解不可解之会”正是让我们“困惑”,又给我们“惊喜”的“趣味”所在。语文教学中,我便重锤敲击,引领学生洞幽其妙。《秦风·蒹葭》诗只写到寻求之难,可望不可及的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下文就不再表了。那么这位追求者将如何呢?这便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也许仍在继续他(她)的热烈追求,因为世界上的事情越是追求不到,就越觉得它的可贵,也就愈加产生了追求的兴趣和迫切的心情。也许是愁肠寸断,无限怅惘。也许是一种说不清、讲不出的心情,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滋味。但到底是什么,作者没有说,这就是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再如温庭筠《梦江南》中“斜晖脉脉水悠悠”一句的意蕴如何?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可怜白发生”的余味?都可以引导学生品解一番。学生便也“人入其中,翘首四顾,顿觉心旷神怡,妙理难言”(计成《园治》)。
  
  四、厚实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生读课文,往往被一种叫做所谓“知识”的东西所障蔽,经常是唇舌费尽,回过头,才发现和课文本身还有很大的距离。一轮又一轮考试的催促威逼,匆匆的起步前行,收获的是无数的现成工业制品,灵魂丢失得一干二净,意义何在呢?
  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于漪亦指出:“如果把基础教育比作一棵大树,那么语文学科就是这棵大树的根。因为语文是影响人的一辈子的。一个人,不论他从事什么工作,语文都将陪伴他的一生。一个人如果想要自己将来的生活之树枝繁叶茂,那么就一定要有非常壮实的根,而这个根就是语文。”(唐晓云访于漪《基础教育是“树”,语文是“根”》,《语文学习》2003年第4期)因此,语文教学最要紧的是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学生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他们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一种信念,一种追求,一种关怀,一种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亮色。
  
  五、引入信息活水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信息的时代和变革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正滚滚而来,社会变革的范围之广泛、内容之深刻、速度之迅猛,都是前所未有的。语文教师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而能够对大量的信息加以搜集、选择、吸收和评论,并引入教学,这样,语文教师就能把最新信息的活水引入课堂,以“大语文”观念考量自己的教学,教学就不会枯燥无味。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和学生不能沦为信息的奴隶。课堂上大量的信息,不能只是由教师向学生“灌输”,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搜集、处理信息,并把这些信息主动运用于自己的语文学习和成长。
其他文献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对语文教学的建议”中指出:“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珍视学生求知的欲望,让学生在言语实践活动中兴趣盎然地学习语文。”初中生由于年龄的关系,他们的学习绝大部分还是依靠兴趣的。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
语文教学好比插花。要有丰富的材料,还要有高超的艺术。高明的艺术家。总能利用一些小的点缀来衬托突出主体的美丽。语文教学也是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伴随着教学主线有意地
某省文科高考状元徐舒扬认为,要学好语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重要:我的母亲是语文老师,记得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母亲就要求我每天晚上阅读一小时,内容不限,报纸、杂志、书籍都可以,只要看得懂就行。这不但扩大了我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使我养成了看书阅读的好习惯。叶圣陶先生也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来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来说,是养成一种习惯。”以上论说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
据说,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婚后不久,司马相如即赴长安做官,五年不归。文君十分想念他。有一天,文君突然收到丈夫寄来的一封信,自然喜不自禁。拆开一看,信上却只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13个数字。聪明过人的卓文君立即明白了丈夫的意思:我已无“意”!(数字无“亿”)钟情的文君不禁悲愤满怀,于是写信回道:“一别之后,二地相悬,说的是三四月,却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断,十里长
市场经济是一种契约经济,契约的自我执行是建立在信息基础之上的.因此,信用是市场效率的保证.转轨时期出现的"制度缺位"和新旧制度摩擦是我国信用问题的主要原因.信用制度的
课时:2课时  一、抓住重点语句,导入新课  师:阅读文章倒数第二段,体会下列语句。  “但不知怎地,……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藤野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让鲁迅先生如此感激和挂念?具有怎样难得的品质可以称之为“伟大”?请从文中找出依据。  二、探讨人物品格  生:我觉得他是一个很马虎的人。例如,留级的学生讲演藤野先生时说到“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就是感受的过程,它就是“领悟”,可见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前提和基础。在新课程改革及中职教育更趋专业化的今天,怎样使我们的学生阅读有序、有用,这是阅读教学中必须认真探索的问题。笔者认为识境、赏境与创境三步骤,既是阅读的内在规律,也是阅读教学的方法之一。    一、识境——阅读的感知阶段    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而当他们去识别
当代,知识经济的兴起推动了文化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潮流,这使精神文化因素在世界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力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础,已被推到了人类发展动
比较,是文学艺术中最常见的表现手法。可以说,人类自从有了文艺作品,就有了比较艺术。鲁迅先生曾经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被打破了。《红楼梦》中的比较艺术也正是如此,有了极大的突破和发展。对比手法,往往是两两对比的,《红楼梦》中有的对比,不是一对,而是一串,这是文学创作的创新和突破。我们不妨把这种成串进行的对比叫做“群体串比”。  我们先来看看薛宝钗、林黛玉与史湘云三个人之间的“
诗歌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凝聚的精华和沉淀。它是反映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民风、民俗和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感怀,并且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把诗歌作为精神娱乐最高瑰宝,一直传唱至今。然而当今时代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诗歌创作出现了下滑的趋势,以至于几千年的艺术精髓,就要变主为次了吗?中华民族凝聚的精华和沉淀就要抛去吗?难道就没有诗歌创作走出困境的出路了吗?带着种种的疑问,带着未知的秘密让我来解析一下“当下诗歌创作的困境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