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大学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处于从少年向成年过渡的阶段,也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在发展中逐渐成熟的阶段,生理发育处于旺盛时期,思想意识正处于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是学习和接受新事物的高峰时期,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但发展不成熟,有如下一些特点:
1、生理趋向成熟,社会需求增多 青年时期是人的生理发育旺盛的时期,新陈代谢能力强,身高体重的增长都很快,身体形态各方面接近成年期趋于成熟。大学生正处于走向独立和社会化的过渡阶段,自我实现的需求日趋强烈,非常希望得到社会的承认,因此有着强烈的求知、成才和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休闲、娱乐、交友等需求在大学生的生活中也十分重要,由于青年人善于接受新事物,对时代的变化反应迅速,其需要还经常处于变化之中,整体而言,这一时期的需要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在众多的需要当中,有些会冲突和矛盾,而由于条件的限制和自身经验的不足,很多需要往往难以得到满足,因此易陷于矛盾之中,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对于某种有着强烈需求的需要采取了不正当的方式来进行满足,往往会给自己和社会带来危害,这是思政工作所要注意的问题 。
2、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思想活跃 大学阶段是学生们很快将要踏入社会的时期,自我意识有很大增强,思想活跃,在看待事情和做选择的过程中希望能够独立自主的处理问题。自尊心、独立性增强,希望得到周围人群以及社会对他们的认可和尊重,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这种积极进取,渴求成功的心态能为他们的进步和发展带来很大的动力,但是却往往不能很好的面对挫折和失败,在前进的途中受挫之后不容易调适心态,以致影响对自己的评价,甚至失去动力,出现其他的身心健康问题。
(二)新形势下的社会特点凸显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和多元化的世界,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国内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因此高校学生处于一个信息激荡和极大丰富的情形下,这一方面可以便于学习,开阔他们的视野,但是由于青年大学生的自控力和是非辨别能力有待完善,因此他们容易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同时也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先进技术宣传资本主义的文化和价值观埋下了隐患,影响他们形成积极健康的思想素质。
从我国国内的情况来看,当代大学生生活在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成长在社会转型和价值观念变化的时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对外开放的格局和深度增加,我国的经济形式,利益分配与就业情况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人们的思想活动往往会出现冲突和转折,价值目标和现实取向背离。较之改革开放之前的较为单纯的情况,大学生的活动范围拓宽,思想和心理在社会转型中受到很大的冲击,思想状况呈现出复杂、多元、易变的特点。一方面时代感增强,表现为追求新知,积极进取。另一方面社会责任感不强,缺乏艰苦创业的精神和踏实的态度。尤其市场经济强调利润最大化,容易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使部分学生陷入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另外,由于现代社会的家庭结构有所变化,独生子女增加,受到家庭的过分关注,致使学生容易以自我中心,同时意志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社会责任感不强。
二、思政教育相应的特点和改进措施
(一)发挥思政教育的功能性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巨大的社会功能,这些社会功能主要表现为政治导向功能、育人功能、调节功能、凝聚功能和激励功能等。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针对大学生思想不稳定,价值观易于走向误区,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以达到通过理想信念来激发动力,指导行为 。为了强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要培养高校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尊重意识、协调沟通能力、妥善处理各种矛盾的能力,在强调和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的同时,应当把服务社会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纳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规划。
(二)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做到以学生为本
更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要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做到"以学生为本" 的理念, "以生为本" 对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就是从高校学生的实际出发,满足他们的需要,相信学生,坚持"以学生为本",就要尊重高校学生的人格和价值观,强化对学生的管理。另外,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对学生的教育要积极倡导"诚信"理念,将诚信教育作为高校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要内容,纳入到课堂教学中,使高校学生树立诚信为荣、虚假为耻的观念,这是培养学生思想素质的重要途径。
(三)注重思政教育的实效性,避免形式化
实效性是高校思政工作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长期以来,在思政教育领域,学生多是被动地接受,主要是 "老师讲、学生听" 的固定模式,而实际上教学工作包含着"教"与"学"两个方面,需要老师和学生双方面的努力。实践证明,让学生讲出心里话,在课堂上进行相应的探讨和引导,更易于让学生接受和进行深层次思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按其理论设计来看,应该是最贴近时代、最贴近学生的一种教育活动,如果跟不上时代,不了解学生的心理,就不可能达到教育目的。而事实上,考之于实践,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一方面却最滞后。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内容固化,时代性不强;在方式和方法上,灌输成为主要的方式,忽视其它方法的运用;在技术层面上,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运用较少,传统的说教依然畅行。
(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原因
高校思政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健全,教育和管理脱节,没有形成系统的合力也是思政工作不能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原因。此外,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特别是少数中青年德育教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特点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对教材内容理解得不够清楚和透彻,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往往不理想,实效性不强;再次是一些"两课" 教师在教学中硬性灌输,缺乏针对性,容易使高校学生对"两课" 不感兴趣,从而难以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最后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功能、内容、方式上不能与时俱进,存在封闭性和滞后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难以有机结合。
(五)强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可以通过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帮助贫困。加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引导高校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人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同时要大力加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领导机制和工作体系。帮助贫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可能比做相应的说教型思想工作要有效果很多,是与学生自身的生存发展密切联系的。因此,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要做到因势利导、有的放矢; 是要抓好高校学生就业工作,这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底线。
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古代就已有优良的传统,在传统的儒家理论中,就非常重视德治,强调道德教化,重视价值观和人格追求,在我国古代的民众教化中起到过积极作用,及至现时代其间也依然有许多值得我们继续发扬和推崇的内容。在现代社会中,由于信息多样化,社会开放程度提高,青年大学生更需要加强德治和思想修养,来面对这个形势复杂多变的社会,需要整个社会和学校的良性引导,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
[2]陈蓝,张陟遥.从大学生的需要出发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01.
(一)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大学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处于从少年向成年过渡的阶段,也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在发展中逐渐成熟的阶段,生理发育处于旺盛时期,思想意识正处于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是学习和接受新事物的高峰时期,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但发展不成熟,有如下一些特点:
1、生理趋向成熟,社会需求增多 青年时期是人的生理发育旺盛的时期,新陈代谢能力强,身高体重的增长都很快,身体形态各方面接近成年期趋于成熟。大学生正处于走向独立和社会化的过渡阶段,自我实现的需求日趋强烈,非常希望得到社会的承认,因此有着强烈的求知、成才和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休闲、娱乐、交友等需求在大学生的生活中也十分重要,由于青年人善于接受新事物,对时代的变化反应迅速,其需要还经常处于变化之中,整体而言,这一时期的需要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在众多的需要当中,有些会冲突和矛盾,而由于条件的限制和自身经验的不足,很多需要往往难以得到满足,因此易陷于矛盾之中,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对于某种有着强烈需求的需要采取了不正当的方式来进行满足,往往会给自己和社会带来危害,这是思政工作所要注意的问题 。
2、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思想活跃 大学阶段是学生们很快将要踏入社会的时期,自我意识有很大增强,思想活跃,在看待事情和做选择的过程中希望能够独立自主的处理问题。自尊心、独立性增强,希望得到周围人群以及社会对他们的认可和尊重,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这种积极进取,渴求成功的心态能为他们的进步和发展带来很大的动力,但是却往往不能很好的面对挫折和失败,在前进的途中受挫之后不容易调适心态,以致影响对自己的评价,甚至失去动力,出现其他的身心健康问题。
(二)新形势下的社会特点凸显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和多元化的世界,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国内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因此高校学生处于一个信息激荡和极大丰富的情形下,这一方面可以便于学习,开阔他们的视野,但是由于青年大学生的自控力和是非辨别能力有待完善,因此他们容易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同时也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先进技术宣传资本主义的文化和价值观埋下了隐患,影响他们形成积极健康的思想素质。
从我国国内的情况来看,当代大学生生活在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成长在社会转型和价值观念变化的时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对外开放的格局和深度增加,我国的经济形式,利益分配与就业情况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人们的思想活动往往会出现冲突和转折,价值目标和现实取向背离。较之改革开放之前的较为单纯的情况,大学生的活动范围拓宽,思想和心理在社会转型中受到很大的冲击,思想状况呈现出复杂、多元、易变的特点。一方面时代感增强,表现为追求新知,积极进取。另一方面社会责任感不强,缺乏艰苦创业的精神和踏实的态度。尤其市场经济强调利润最大化,容易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使部分学生陷入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另外,由于现代社会的家庭结构有所变化,独生子女增加,受到家庭的过分关注,致使学生容易以自我中心,同时意志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社会责任感不强。
二、思政教育相应的特点和改进措施
(一)发挥思政教育的功能性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巨大的社会功能,这些社会功能主要表现为政治导向功能、育人功能、调节功能、凝聚功能和激励功能等。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针对大学生思想不稳定,价值观易于走向误区,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以达到通过理想信念来激发动力,指导行为 。为了强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要培养高校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尊重意识、协调沟通能力、妥善处理各种矛盾的能力,在强调和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的同时,应当把服务社会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纳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规划。
(二)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做到以学生为本
更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要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做到"以学生为本" 的理念, "以生为本" 对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就是从高校学生的实际出发,满足他们的需要,相信学生,坚持"以学生为本",就要尊重高校学生的人格和价值观,强化对学生的管理。另外,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对学生的教育要积极倡导"诚信"理念,将诚信教育作为高校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要内容,纳入到课堂教学中,使高校学生树立诚信为荣、虚假为耻的观念,这是培养学生思想素质的重要途径。
(三)注重思政教育的实效性,避免形式化
实效性是高校思政工作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长期以来,在思政教育领域,学生多是被动地接受,主要是 "老师讲、学生听" 的固定模式,而实际上教学工作包含着"教"与"学"两个方面,需要老师和学生双方面的努力。实践证明,让学生讲出心里话,在课堂上进行相应的探讨和引导,更易于让学生接受和进行深层次思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按其理论设计来看,应该是最贴近时代、最贴近学生的一种教育活动,如果跟不上时代,不了解学生的心理,就不可能达到教育目的。而事实上,考之于实践,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一方面却最滞后。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内容固化,时代性不强;在方式和方法上,灌输成为主要的方式,忽视其它方法的运用;在技术层面上,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运用较少,传统的说教依然畅行。
(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原因
高校思政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健全,教育和管理脱节,没有形成系统的合力也是思政工作不能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原因。此外,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特别是少数中青年德育教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特点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对教材内容理解得不够清楚和透彻,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往往不理想,实效性不强;再次是一些"两课" 教师在教学中硬性灌输,缺乏针对性,容易使高校学生对"两课" 不感兴趣,从而难以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最后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功能、内容、方式上不能与时俱进,存在封闭性和滞后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难以有机结合。
(五)强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可以通过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帮助贫困。加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引导高校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人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同时要大力加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领导机制和工作体系。帮助贫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可能比做相应的说教型思想工作要有效果很多,是与学生自身的生存发展密切联系的。因此,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要做到因势利导、有的放矢; 是要抓好高校学生就业工作,这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底线。
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古代就已有优良的传统,在传统的儒家理论中,就非常重视德治,强调道德教化,重视价值观和人格追求,在我国古代的民众教化中起到过积极作用,及至现时代其间也依然有许多值得我们继续发扬和推崇的内容。在现代社会中,由于信息多样化,社会开放程度提高,青年大学生更需要加强德治和思想修养,来面对这个形势复杂多变的社会,需要整个社会和学校的良性引导,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
[2]陈蓝,张陟遥.从大学生的需要出发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