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福、禄、寿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n10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年新月,人们都爱听个吉庆话。元旦之后,便是春节,按过去说法,叫“阳历年”和“阴历年”。中国人习惯过阴历年,尽管已改名为春节,但其热闹情况却远远超过元旦,人们见面,总不免互致吉语,说一声“恭喜、恭喜……”,或“恭喜发财,恭喜发财!”
  当年北京人更是如此,不但民间如此,皇家也如此。道光十七年阴历十二月二十七日林则徐在日记中记道:
  “帮贵差曹正全回楚,奉到恩赏御书‘福’字、‘寿’字两幅,鹿肉一总封,恭设香案敬领。”
  这就是清代皇上过年赏大臣的吉庆话:“福”“禄”“寿”也。“福、寿”是写两个字,而“禄”则是谐音,用鹿肉来表示,又滋补营养,名称又好听,而且是由清朝的“发祥”之地山海关外来的,所以从清初一直到清末,过年时赏大臣鹿肉几成定例。
  “福、寿”是写在纸上的。什么纸呢?是印有细线泥金花纹的蜡笺。当年写字,按纸的性质分两大类:一是不同种类的生宣纸,如夹贡、玉版、六吉,以及染成梅红色或红、黄花斑的梅红宣、虎皮宣等。另一种是用宣纸加工成的,用蜡捶过的各色蜡笺。蜡笺如现代之有光纸,有亮光,十分好看,但不吸水分,因此写出字墨色发亮,而年久墨会脱落。新科翰林写对联送人打秋风,都是用朱红、大红蜡笺裱好的现成书联纸来写,因其喜气洋洋,华瞻漂亮。但若干年之后,卖给古董商,同样一个人的对子,用蜡笺纸写的却只及用宣纸写的一半的价钱。皇上赏给大臣福、寿字,照例用蜡笺斗方写。所谓“斗方”,就是老式斗口大小的正方形,约合市尺一尺五寸见方,四周都印有很复杂的花纹;写时对角写,尖向上,很大的福字、寿字写在中间。京内大臣尚书以上至亲王,外省巡抚、总督、将军等一般都要赏赐。外省由折差按驿站递送,最远的如云贵总督、新疆伊犁将军都要送到。前引林则徐日记,就是他在湖广总督任上所记。道光十五年他任江苏巡抚时,也受到同样赏赐,不过只有“福”字和鹿肉,少个“寿”字。清代宫中十二月初一有开笔书福之典,后改为十二月廿日。《养吉斋丛录》记云:“面赐福字者……以次入跪案前,仰瞻御书毕,即叩头谢,两内监对持龙笺而出。叩谢者,正当福字下……或加赐寿字,则预书也。”外大臣自难得到“面赐”,只好摆香案恭领了。
  雍正四年,有“朕手书福字赐内外大臣”的上谕,但够得上这种赏赐的大臣并不多,像《红楼梦》中贾府那样的贵戚家,也还够不上,所以书中没有写到。因为很稀少,所以得到的自然特别珍贵了。林则徐日记:“即恭装匾额悬于二堂,九拜叩谢。”就是把“福、寿”等字幅,精裱在一块木板上,挂在堂屋正中。旧时在北京,给亲友家拜年,还有那些祖上做大官的旧家,在堂屋中挂着“圣赏”福、寿斗方,显示了京朝旧家的华瞻。自然,也有的人家,子孙不肖,家事衰微,这些玩意儿便流落到琉璃厂古玩铺成为商品,甚至被外国人买去了。
  现在很难见到这种御赐“福、寿”字幅,年轻人自然不知所以然了。前两年有一人突然来找我,拿着一幅给我看,问我这玩意儿值钱不值钱。细询其家世,是江苏淮阴,清代“清江浦”,是清代河道总督驻扎的地方,但他自己说不清,只问“值钱不值钱”,令人感到可叹、可笑而且可厌了,而我又深憾自己没有皇上赏“福、寿”字的祖宗。这难道真如老子所说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吗?
  以哲学解释祸福,或以宗教解释祸福,这对于常人来说,都没有必要。新年新月,说个吉庆话,“多福多寿,加官进禄”,讨个口彩,听的人高兴,生活中也增加一些欢乐的气氛。旧时旧历年在院中摆“天地桌”,后面供“天地马儿(即神像)”,或一座画着“福、禄、寿”三星的插屏:中间一位朱袍纱帽的“官”,两手展一小轴,上书“天官赐福”四字,一旁是南极寿星老儿,另一旁则是散财童子。这个“三神小组”总是在一起不分离。现在谁要感兴趣,还可以在瓷器店买到,那里有景德镇烧的细瓷“福、禄、寿”三星;买了和维纳斯石膏像摆在一起,可以来个东西方神像大聚会。
  新春吉福,“福”字最普遍,我最怀念有些人家影壁墙上贴的大红“福”字,小时候给人家去拜年,一进大门,迎面影壁墙上,鲜艳的双红纸大斗方,乌黑油亮的大“福”字,首先像火一样映入你的眼帘。有的讲究人家,是木制朱红漆金字斗方,“福”写成“圣教序”帖意的行书,整个字向右上方挺起,显现了右军法书的劲俏之处,更使人感到古色古香。
  用大红丝绒制成小“福”字,小“寿”字,那是簪在鬓边的花胜;由闽粤远道而来堆在果盘里的朱红果实,那是引诱儿童的“福”桔;还有印有“福”字、“寿”字的福寿饽饽……这些都是祝你多福多寿,加官进禄啊!
  〔选自《神州轶闻录》(民俗篇),华文出版社〕
其他文献
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1757—1827)有首著名的诗曰《天真的预言》,开头四行是这样写的:  To see the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佛学大
期刊
形形色色的造假术  谁是造假的祖师爷?不好考证。有人说是赵武灵王,也有人说秦昭王。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记载说:“赵主父令工施钩梯而缘播吾,刻疏人迹其上,广三尺,长五尺,而勒之曰:‘主父常游于此。’”就是说,赵武灵王让人搭架子在石头上刻上巨大的脚印,然后在旁边注释说:赵雍到此一游。后人若糊涂,往往就会被骗了——哇,原来赵武灵王是个巨人啊!同样是《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道:“秦昭王令工施钩梯
期刊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①,独坐亦含嚬②。  【注释】  ① 裛(yì):通“浥”,沾湿。  ② 嚬(pín):通“颦”,皱眉。  品读  唐文宗开成三年(838),白居易为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刘禹锡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二人均在洛阳,时相唱和。白词共三首,刘的和词共两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从唐人的诗词看来,唐代洛城的春天是非常美丽的。白居易《洛城东花下作》:“花多数洛阳
期刊
和与同异  《左传·昭公二十年》  齐侯至自田,晏子侍于遄台①,子犹驰而造焉②。公曰:“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③,以烹鱼肉,燀之以薪④,宰夫和之,齐之以味⑤,济其不及⑥,以泄其过⑦。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⑧,民无
期刊
本期封面图为《乾隆南巡图》卷六《驻跸姑苏》的局部,描绘的是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队伍从胥门进入苏州城的场景。画中前导队伍骑马开道,乾隆皇帝在众多卫士的簇拥和保护下前行,而大臣和百姓则跪于道路两旁,以迎接圣驾,显示了皇家地位和排场。  其实,讲排场一直是官场的通病。中国古代官员出行,讲究黄土铺道,净水洒路,鸣锣开道,而沿途百姓,则要肃静、回避,以此体现官员的气场和架势。今天看来,这种官场陋习拉大了当官
期刊
陈平患诸吕,力不能制,恐祸及己。尝燕居深念①,陆贾往,直入坐,而陈丞相不见。陆生曰:“何念之深也!”陈平曰:“生揣我何念?”陆生曰:“足下极富贵,无欲矣;然有忧念,不过患诸吕、少主耳。”陈平曰:“然!为之奈何?”陆生曰:“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将相和调,则士豫附②;天下虽有变,权不分。为社稷计,在两君掌握耳。臣常欲谓太尉绛侯③,绛侯与我戏,易吾言④。君何不交欢太尉,深相结?”陈平用其计。
期刊
蟪蛄宁与雪霜期①,贤哲难教俗士知。  可怜贞观太平后,天且不留封德彝。  【注释】  ① 蟪蛄(huì ɡū):知了。  品读  武德九年(626)十月,唐太宗与魏徵等大臣举行了一次讨论古代为政得失的会议。太宗说:“当今大乱之后,不能迅速实现教化(指儒家仁政)。”谏议大夫魏徵说:“不然。民在危困,则忧死亡,忧死亡,则思太平,思太平,则容易教化。所以大乱之后容易教化,好比饥饿的人容易吃饭。”太宗说:
期刊
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期刊
1961年10月14日至11月3日,陈云在北京香山主持召开煤炭工业座谈会。当时,“大跃进”已经造成工农业生产的混乱,整个国民经济出现了大滑坡。煤炭工业作为能源生产的主力军,也陷入十分困难的境地,产量不断下降,严重影响了工农业生产和城乡人民生活。  为彻底摸清煤炭工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陈云在座谈会一开始,就鼓励参加会议的同志讲真话,如实反映情况。他说:“这是一个调查研究座谈会。”“会
期刊
■ 虽有尧之智而无众人之助,大功不立。  ——《韩非子·观行》  大意:虽然有尧帝一样的智慧,但没有众人的帮助,大的功业也是不能建立的。  ■ 独视不若与众视之明也,独听不若与众听之聪也,独虑不若与众虑之工也。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五  大意:一个人看不如许多人看看得清楚,一个人听不如许多人听听得真切,一个人思考不如许多人思考思考得精密细致。  ■ 千钧之重,乌获不能举也,众人相一,则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