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系哲学看《安娜·卡列宁娜》中的婚姻关系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rain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婚姻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重要关系,能否正确处理婚姻关系将关乎婚姻幸福。列夫·托尔斯泰著名著作《安娜·卡列宁娜》中的一大主题便是婚姻关系,因此本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马丁·布伯的关系哲学这一独特视角,从两方面分析小说中四对婚姻关系:“我—它”,“我—你”。“我—它”关系之下的不幸婚姻以奥布隆斯基与多莉,卡列宁与安娜,弗龙斯基与安娜为例;“我—你”关系之下的幸福婚姻以列文与基蒂为例。通过不同的婚姻关系对比得出本文的结论。
  【关键词】 关系哲学;安娜·卡列宁娜;婚姻关系;幸福婚姻
  【中图分类号】I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9-0038-02
  一、马丁·布伯的关系哲学
  马丁·布伯在其关系哲学代表作《我与你》中认为世界存在二重性,“你”与“它”对立,人生也存在二重性,“我—你”人生和“我—它”人生对立。人生活在“我”之世界,也就是“我”作为主体生活在世界,若其他的一切皆被我视作能够利用的对象,全都是为了服务我而存在,无论是物抑或人都会变成“它”,都会变成有限有待之物,而这却是人生存的基础。“人无‘它’不可生存,但仅靠‘它’则生存者不复为人。” ①但是人的生存又离不开客观的世界,这便构成了“我—它”的关系。
  人同样生活在“你”之世界,也就是与世间的一个个“你”相遇,须平等地把“你”当成无限的世界,“你”不具备某一方面的属性,不是可被分析、被操纵的对象,“你”同“我”一样是全部,以一个纯粹的“我”与纯粹的“你”建立关系,如此方能形成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关系。
  婚姻关系是人与人关系的一种,虽然有其法律条文的参与,有一定的物质性,但将其完全看作“我—它”的关系无疑是错误的。此种心境下的结合也必然不会得到幸福。因为你遇到的“‘他’不是‘他’或‘她’,不是与其他的‘他’或‘她’相待的有限物,不是世界网络中的一点一瞬,不是可被经验、被描述的本质,不是一种有定名的属性,而是无待无垠、纯全无方之‘你’,充溢苍穹之‘你’” ②。“你”“它”缺一不可,“我—你”的关系比“我—它”的关系更本真。
  二、基于“我—它”婚姻关系的不幸
  在《安娜·卡列宁娜》中,我们会看到失败的婚姻关系均是马丁·布伯所言的“我—它”关系:无论是选择“无视”双方的奥布隆斯基与多莉,还是“俯视”关系下的安娜与卡列宁,抑或是“控制”关系下的弗龙斯基与安娜,在他们的关系中无一例外的都有了“它”的参与。所以他们的关系才会出现裂纹,甚至完全破裂,纵使勉强维持,也只是一种畸形的婚姻。
  (一)“无视”——奥布隆斯基与多莉
  奥布隆斯基与多莉的婚姻关系是在一种非正常中达到了妥协,即双方都选择了一种“无视”。小说一开篇,奥布隆斯基出轨了家庭教师,一家人都感到十分痛苦,尤其是多莉觉得天似乎塌了下来,面对不后悔的奥布隆斯基,她觉得简直是面对一个陌生人。突然之间一切都崩塌了,全部的世界被击碎,幸福的源泉被挖空,从此多莉不再把丈夫视作自己的一切,而只是能够给孩子和自己提供保障的“他”。
  作为丈夫的奥布隆斯基一开始对多莉便没有一丁点的爱,在出轨之后也毫不后悔,只觉得有点愧疚。他尽可能地寻欢作乐,把女性视为男性狩猎的对象,只是满足欲望、提供享乐的工具,只是一个“她”。这种婚姻关系是极度不平等的,男性一直处于动物本性的欲望冲动中,而女性则活在男性的压抑之下。妻子把丈夫视作赚钱养家的“他”,“无视”他应该对自己有的感情,而丈夫则把妻子视作可以生育孩子的“她”,“无视”其作为妻子应该有的其他权益。这样双方在婚姻关系的需求达到了一种非正常的平衡,即双方各自视彼此为“它”。一旦双方某天觉醒,就如同忍受许久虚假感情的安娜火山喷发一样将自己的爱情喷薄而出,原先的婚姻关系将彻底烟消云散,双方也将承担由此带来的恶果。
  (二)“俯视”——卡列宁与安娜
  人与人之间“关系是相互的” ③,婚姻关系也是如此。在卡列宁与安娜的关系中,卡列宁习惯性地“俯视”周围的人或事,这使得卡列宁自食其果,也造成了他与安娜婚姻关系的不平等。
  安娜与卡列宁的性格在很多方面是对立的,“前者真诚,后者虚伪” ④。安娜对于爱情和生活有着极度的渴望,而卡列宁正如安娜所说:“他不是人,而是一架机器。” ⑤卡列宁把妻子视作维持社交地位的脸面,他与安娜的结合不是因为爱,而仅仅是担心影响安娜的名誉。
  当弗龙斯基第一次见到安娜时,他注意到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充满她的整个身心,违反她的意志,时而在她的眼睛的闪光里,时而在她的微笑中显现。这种压抑终于找到宣泄的出口——出轨。
  “爱不会依附于‘我’,以至于把‘你’视作‘内容’‘对象’” ⑥。赛马场上,集中表现了卡列宁与安娜性格的冲突,而这也成为她们俩彻底决裂的导火索。为了自己始终处于主动有利的状态,而安娜则处在被动的状态,卡列宁把一切掌控在了自己的手中。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安娜造成的伤害,也不理解安娜出轨的原因。
  读到信后的安娜正如卡列宁所料到的那样,内心受到了巨大的煎熬,她想冲破卡列宁的罗网,却没有力量,名誉、孩子皆是她的要害,而这也就造成了安娜的悲剧。
  (三)“控制”——弗龙斯基与安娜
  弗龙斯基与安娜并未真正地成为夫妇,不过他俩同居甚久,其关系也可以视作婚姻关系。弗龙斯基像彼得堡成千上萬的年轻男子一样,热衷于交际和追求漂亮的女人,他追求基蒂、追求安娜,很大程度上只是因为她们的地位和容貌。
  一开始的弗龙斯基对安娜是真挚的,他可以为了安娜放弃自己的前程,可是他们的爱情本身存在种种缺陷,又因为安娜对弗龙斯基束缚过甚,而弗龙斯基过于强调自身,使得他们的婚姻关系走向了失败。无论是在蜜月旅行还是在农场,安娜与弗龙斯基的生活都是十分煎熬的,看似美满的生活下隐藏着一个把爱情视作生活目的的安娜和一个想挣脱这张网的弗龙斯基。   “它”与“你”的转化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弗龙斯基一开始沉醉于安娜迷人魅力不能自拔,将物质世界暂时抛诸脑后。而安娜始终把弗龙斯基视作自己的一切,生怕他离自己而去,她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包括农业、建筑类的,还与弗龙斯基养马或运动,无论她是否感兴趣,还是参加一些设计工程。因为这样才能和弗龙斯基有共同的话题。
  弗龙斯基仍然过着一种正常的社交活动,经常去赛马、开会,对比之下的安娜意识到自己无处可去,没有权利像他一样有工作、地位。如此他们俩的关系便不平衡了。
  当安娜意识到自己的爱情有了别的事物的参与,眼看着原先牢牢掌握在手里的东西慢慢远去,她的心理逐渐变化。她想方设法地讨好弗龙斯基,幻想着继续用爱情和魅力织成一张严密的网使弗龙斯基不能逃脱。她开始怀疑弗龙斯基是否已经变心,越看不到他,就越想他,越觉得爱情离自己远去,就越想“控制”爱情。
  由上文的论述中,可以看到,以上的三对婚姻关系都是不完满的,都有各自的问题。这种种不幸归根结底还是没有将自己所爱之人看作一个真正的人,或是忽视,或是占有,或是控制,殊不知如此只能适得其反。要想获得真正美满的婚姻,需要将对方视作“你”而不是“它”。
  三、基于“我—你”婚姻关系的幸福
  婚姻关系无疑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重要的“相遇”,此处的“相遇”必然是真诚的,以一个全部的“我”去相遇一个全部的“你”。
  列文与基蒂的婚姻便是如此,平等与尊重下的列文与基蒂,他们俩收获了幸福美满的婚姻,其原因与他们对人生、婚姻的态度,以及与婚后关系的不断完善息息相关。
  列文身上有一种单纯而自然的本性,虽然在上流交际圈中显得十分笨拙,但是在乡下与农民一起割草、吃面包屑,让他感到一种将身体完全奉献大地的幸福。基蒂也是如此,她是一位简单、天真的少女,她对列文的印象极好,觉得列文优美而温和,和他在一起非常快乐,这种快樂不是来源于其他,而是人与人之间一种舒服自然的状态。从她打算与列文一起搬到乡下就可以看出她已经做好一个妻子的准备,在婚后的表现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基蒂俨然由一位情窦初开的少女变成了贤惠的家庭主妇。她照顾列文的哥哥,即使不被丈夫理解,也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处处为丈夫考虑,时时为家庭打算。
  婚姻的幸福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而是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基蒂快乐地适应妻子的角色,即使她不理解丈夫,却仍然相信丈夫的工作是很重要的。列文一开始完全忽视了基蒂也应该有自己的工作,起初由于不理解还对基蒂大发脾气,这次争吵使列文深切地感受到他们俩是一体的,施与对方的怒火竟如同打在自己身上一般,争吵之后他们终于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这样达到一种需求的平衡,既有“它”的世界,又有“你”之世界。如此,双方融为一体而又不致失去自己,都变得更加完善,适应婚姻生活,获得幸福的婚姻是毫不意外的。实现“它”“你”的平衡,如此方能收获幸福的婚姻。
  注释:
  ①②③⑥(德)马丁·布伯:《我与你》,陈维纲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0页,第11页,第6页,第12页。
  ④高世政·卡列宁:《隐秘的冷酷和伪善的典型》,《烟台师院报》,1984年2月,第58-63页。
  ⑤(俄)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宁娜》,周扬、谢素台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07页。
  作者简介:
  任国赟,辽宁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欧美文学。
其他文献
【摘要】 戴蒙德改编的《最蓝的眼睛》重设了部分故事场景和情节,采用了白脸戏剧策略,创造性地设置了白色玩偶场景。这种设置运用视觉化艺术效果,有效处理了黑白概念,揭示了白人性的对黑人群体的伤害,质疑和批判了白人性及其社会结构的荒谬性。  【关键词】 白色玩偶;白人性;社会结构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9-0016-02  
期刊
【摘要】 “异化”主题在卡夫卡的《变形记》和安部公房的《砂女》中都有鲜明的体現,作家在作品中表现了人在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中被异化的现实,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的生存困境。但作品中的主人公在被“异化”后却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作家个人的人生理念。因此,本文将以弗洛姆的异化理论为基础,通过对两部作品中“异化”的比较,感知两位作家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关注和不同的人生观。  【关键词】 变形记;砂女;异化  【
期刊
【摘要】 诗歌与声律的关系从出现开始就非常紧密,但直到南朝沈约“四声八病”声律论的提出才将其真正意义上的系统化。本文从沈约理论的提出,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中所表达的文学观等方面,通过他们的不同态度,论述了他们与声律论的关系。  【关键词】 沈约;刘勰;钟嵘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9-0029-02  沈
期刊
【摘要】 儒勒·凡尔纳是西方公认的“科幻小说之父”,刘慈欣在国内被誉为“以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提升到世界水平”的中国新生代科幻作家中的领军人物。二者作为在中国知名度最高的科幻作家,前者从某些方面更是充当了后者的启蒙老师。本文通过对儒勒·凡尔纳与刘慈欣科幻作品进行横向对比,论述二者作品间的共通性与差异性,并以二者间时代背景、阶级地位等方面分析其成因。  【关键词】 凡尔纳;刘慈欣;科幻;理念  【中图
期刊
【摘要】 苏童,当代作家。本文从爱情的悲剧矛盾、人性的悲剧色彩、意象的悲剧意蕴三个标题来探究苏童《妻妾成群》的悲剧意识。通过对苏童《妻妾成群》悲剧意识的分析,蕴含着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对人性泯灭的哀叹。  【关键词】 苏童;《妻妾成群》;悲剧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9-0025-02  苏童,原名童忠贵,中国当代文
期刊
【摘要】 作为民国时期著名的传统言情小说家,张恨水先生在写作时多将目光集中于青年男女的婚恋问题,其小说常以悲剧结局收场。张恨水的作品上承章回小说,下启通俗小说,文章内容和文体雅俗共赏,人物形象时常表现出新旧时代交替时的复杂性。作品内容通常反映人物的婚姻观,折射出社会历史的深层原因。张恨水的代表作《啼笑因缘》和《金粉世家》讲述了两种爱情悲剧,评论者普遍认为前者是“钱色交易”式的悲剧,后者是“遇人不淑
期刊
【摘要】 美国犹太文学是美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美国三大犹太文学大师之一的马拉默德则被认为是“犹太味”最浓厚的作家。这一点鲜明地体现在作家所塑造的“父辈”形象之中。他们对苦难的忍受、对信念的坚守和对未来的希望透视出了犹太宗教文化的核心内涵。作为犹太精神的坚守者和传播者,他们身上所具备的犹太民族性和超越民族和宗教的普世性特征表达了作家对犹太精神回归的呼吁,以及对现代化社会中犹太民族如何确认自
期刊
【摘要】 作为日本私小说的典范之作,同时也是自然主义在日本的反射,山田花袋的《棉被》一直被置于举足轻重的位置。重读这部小说,在当今男女平等的社会观念主宰下,人们更容易看到作品中的性差意识和男性中心主义的话语权、主导性和欲望诉求。所谓的“新女性”的时代并没有到来,以男性为主导的观念支配下的社会对于女性的独立与自主,仍是微乎其微的,男性中心论在《棉被》里无形渗透。  【关键词】 《棉被》;男性中心主义
期刊
【摘要】 潘灵,当代布依族作家。他的作品以冷静洞察社会人情,温情地悲悯底层人物,深入剖析人性状态,情感真挚深沉,语言亦雅亦俗,充盈着悲剧性的美感。本文从复杂多维的悲剧存在、悲剧生命的生死抗争、意蕴深藏的悲剧价值三个方面,探究潘灵小说中蕴涵的悲剧精神,展现他对卑微灵魂的审美观照、对人性真美和人格力量的书写赞颂以及对现实悲剧的思考。  【关键词】 潘灵;小说;悲剧精神  【中圖分类号】I207
期刊
【摘要】 《朱子家训》是一部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仅525字,却将修身治家之道阐述得十分明确,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很多家训内容对于现在的生活仍有非常久远的影响意义。然而,现在对《朱子家训》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者较少,研究内容有很大的探索空间,因此,本研究检索了已有研究者的相关文献,总结出关于《朱子家训》的文献综述,为未来的研究者的继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朱子家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