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爱与快乐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sx2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来自爱心星球的小外星人,他喜欢我们这个美丽的星球,也喜欢住在这个星球上的人,他不明白我们的星球上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不满和争吵,为什么会有战争,所以,他来到了地球,想看个究竟……
  他就是乌普斯,是“快乐使者Oups”绘本系列的主角。
  这个小外星人为什么会叫乌普斯?——Oups,变成我们的语言就是“哇噢”,什么情况下你会不由自主地“哇噢”呢?
  惊讶?赞叹?开心?
  对,就是那种感觉,乌普斯来到地球上,对地球上的美景赞叹不已,为人类的成就感到惊叹,他很开心,而且,他还给地球上的朋友带来了两件礼物——爱和快乐。
  
  紧凑的编辑和宣传
  这听起来有点太天方夜谭了是不是?作为这套书的责编,“三联绘本馆”的参与者之一,第一次拿到这套书的时候,我并没有觉得有太过精彩的地方,因为比起“三联绘本馆”之前的几本作品,《人@群》、《金刚师》、《梅雨怪》的原创,《我怎样毁了我的一生》的犀利,《八点钟的诺亚方舟》的爆笑和无厘头,快乐使者Oups显得……有点温吞,有点孩子气,有点站着说话腰不太疼。
  但真当我静下心来,认真地读完这套书的第一本《来自爱心星球》的时候,心中却是充溢了实实在在的温暖、清新,还有……Oups!
  这套风行德语世界的白金绘本,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三联绘本馆”第二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三联书店一共引进了快乐使者Oups系列的八本,分两次出版,今年5月推出了头四本,分别是《来自爱心星球》、《爱的钥匙》、《用“心”思考》、《全身心的幸福》。
  为了让头四本能够在5月哈尔滨的图书博览会上和读者见面,编辑和美编紧赶慢赶,不过在设计细节上还是本着三联书店一贯的标准精益求精,最后出来的成书,在装帧、环衬等细节上,让国外出版商和绘者康妮·沃尔夫都“Oups”了!
  也同样是为了图书博览会,在中介公司永固行码和三联书店的邀请下,乌普斯的妈妈,绘者康妮·沃尔夫第一次来到中国。她游览了北京,美丽的中国给她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在哈尔滨,她参加了书博会的签售和中国出版集团的读者大会,在每一本送到她面前的快乐使者Oups中文版上画下了一个个可爱、亲切、充满活力,让人忍不住“哇噢”的乌普斯……哈尔滨签售现场的热闹气氛,不仅让每一位身在现场的读者都“哇噢”,更吸引来了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的记者,康妮的微笑和乌普斯,上了中国的电视节目!
  康妮是个羞涩、真诚的艺术家,但一说起她的孩子乌普斯就会滔滔不绝,关于乌普斯在飞机上的诞生、在速写本上的成长,以及让作者库尔特一眼爱上、写作灵感喷涌而出等等这些故事,听过的人都会神往不已。为了让中国的读者也能知道这些背后的故事,我们特意配合快乐使者Oups的中文版设计了Oups礼品笔记本,一起发行面世。比起Oups德文版五花八门的周边产品,一个巴掌大的小本儿显然是不够起眼——不过,笔记本上面有乌普斯的故事,有乌普斯的祝福,细密的欧式条纹,让很多得到这个笔记本的读者都爱不释手——最重要的,通过这个小本儿,他们知道了Oups的由来,也开始自然而然地Oups!
  
  快乐很简单,一句Oups就好
  乌普斯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小人儿呢?在《来自爱心星球》里,乌普斯来到了地球,认识了很多朋友,也见识到了地球人的种种不足,乌普斯时常会将自己的星球和我们的地球作对比——在爱心星球上,爱是人们最宝贵的财富,那里的人守望相助,不知悲伤为何物。他率真、直白,一次又一次地说出了我们的心声。无疑,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不少人的生活缺少真正的爱和快乐,但从整个社会的层面上看,爱和快乐却是不断被我们低估的东西。
  乌普斯指出了这个问题,他和地球人对话,认真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很多时候让书中的地球人——更多时候让读这些书的读者哑口无言,深深思考。事实上,快乐使者Oups整个系列在不断地谈论这些问题:为什么我们不能自自然然地谈论“爱”,当我们谈财富、谈成功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能谈谈爱和快乐?我们有多久没有倾听发自内心的声音?我们又有多久没有跟随自己的心行事了呢?
  在豆瓣上举办的“快乐使者Oups”新书免费读的活动里,参与者都行云流水般地送出了祝福,这些祝福有的是送给自己,有的是送给朋友,还有很多是送给爸爸和妈妈,真诚、自然、充满关爱。送祝福,传递爱和快乐,其实是多么自然的事情,快乐很简单,一句Oups就好!
  正如这套书的作者和绘者说的那样,“最重要的是传达给读者一些温柔的、充满关爱的以及睿智的想法”。乌普斯这套书的编排,左页是故事情节,右页则是配有图的箴言和祝福,传达出很多生活智慧,这中间蕴含着的感动、温暖以及启发,其实都是很简单的道理——只不过在当今,我们大多数人缺少了像乌普斯那样的率真和相信:相信爱的力量,相信快乐的本源在于自己的内心。
  
  回过头来说,快乐使者Oups这套书,能被列入“三联绘本馆”,其实还是因为两者的内核在某种程度上的一致:三联绘本馆的每一本书,都是献给每一位大人心中那个柔软的小小孩的,适合0~99岁的人类(和有智慧的非人类)。阅读绘本可以找到一份小小的安逸,还有无限大的关爱和鼓励;阅读绘本可以得到一份充实的满足,还有无穷多的勇气和力量。
  你相信自己的心里就住着那么一个小人儿吗?
其他文献
采访萧青阳的那天,他刚逛完跳蚤市场回到工作室。逛跳蚤市场是他每周的固定行程。他在跳蚤市场看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物。他喜欢并追求这些独特的民间美学。萧青阳观察大中华地区的设计,发现不同地方的风格却呈现出高度的同质性,“就像万胞胎一样”,所以就继续逛自己的跳蚤市场,寻找那些奇特的美感。  萧青阳的工作室对面是一家图书馆,他常常到里面去看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美术作品,在历史的纵向比较中,他惊讶地发现:比起
期刊
对于出版物的装帧设计,“书衣”是再好不过的比喻了。   书衣,因出版市场的竞争和人们审美要求的提高变得越来越讲究了。  的确,一件好的书衣,可以给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让作品顿时生辉;一件好的书衣是对出版品内容的最好诠释,让人们透过表象窥测到书中的奥秘;一件好的书衣可以引起人们购买的欲望,让出版品变得畅销起来;一件好的书衣可让出版品锦上添花,使人们尽享内容美的同时感受视觉美,使阅读充满快乐;一件好的
期刊
今年2月份,南京艺术学院教授速泰熙应台北书展基金会邀请,担任台湾书籍设计界奥斯卡奖项——金蝶奖大赛的决选评审,并在“书籍设计论坛”做了题为“美域的延伸——视觉文化语境下的书籍设计的审美拓展(以大陆书籍设计为例)”的演讲。为此,我们专程采访速泰熙,请他谈谈金蝶奖评选的标准以及对于书籍装帧设计的看法。    对话  书香:本次金蝶奖大赛的评审之间有差异吗,评选的时候是如何达到一致?您在评选中有没有一些
期刊
朱锷,平面设计师,常用设计倡导人,Edge品牌创始人。出版有《设计中的设计》等一系列颇有影响力的“设计白皮书”。1990年赴日,1998年在东京、2001年在北京成立朱锷设计事务所至今。曾策划“日本设计巨匠田中一光的设计世界展”、“建筑建筑/隈研吾贰零零捌中国展”, “MUJI无印良品2008中国特展”,“设计的设计/原研哉贰零壹壹中国展”等展览。    对话    书香:关于书籍设计最疯狂的一个
期刊
聂永真,自诚品文案崛起,后以美术设计受到唱片公司、出版界青睐。为台湾专辑包装、书籍装帧、剧场与电影领域里最重要的新世代设计师之一。屡获 《诚品好读》年度出版报告“美术之最”与“最佳注目”;金蝶奖最佳封面设计首奖。香港Victionary Musikraphics百张唱片暨设计师、德国Hesign 50 Smaill Studios收录。“纽约TDC(Type Directors Club)”会员之
期刊
早期书刊印制使用铅字印刷在纸页烙下的立体压痕,如同浮雕般美丽而真实,不仅可以用手触摸到,从背面看,也可以看到油墨因为压力的关系而留下深浅不一的颜色。  木刻版画与铅字印刷,均为欧洲中世纪以来木版活字时代的手工产物。书页里黑白分明的墨痕线条犹如洞穴壁画,能让人清楚看见工匠刀笔在木石表面凿挖出来的刻痕,具有深刻鲜明的触觉特性。  近代台湾以木刻版画自制限定版手工书的先行者,当首推日籍诗人小说家西川满(
期刊
书籍设计也可以产生音乐的节奏感。这个观点是当代书籍设计的主要代表和推动者——吕敬人提出的。他认为,书籍装帧设计者好似一个演员,在书籍视觉信息传达中担任某种角色,是演员、是编剧、或许还承担导演的职责。书籍中的文字、图像、色彩、空间等视觉元素均是书籍舞台中的一个角色,随着它们点、线、面的趣味性跳动变化,赋予各视觉元素以和谐的秩序,注入生命力的表现和有情感的演化,使封面、书脊、封底、天、地、切口,如京剧
期刊
文学香港    香港是个很独特的地方。年轻时常常听说香港是个很庸俗的地方,是文化沙漠,没有文学,好像什么都没有。但事实上不是如此。它的文学、它的文化,反而有我们的洞见与不见。  由于历史因素和地理环境,香港夹杂在中西文化的冲激之中,英语、广东话、普通话的思维,产生了香港文学中常见的不中不西、夹带粤语用词的普遍现象。在“九七大限”来临之前,香港作为英国的殖民地之一,面向大陆,若即若离,又爱又恨,当下
期刊
我喜爱阅读,在面对书籍前习惯会先了解作者,让人与文字是链接的。事实上我认为书籍本质应是阅读者导向,设计必须兼具功能性与视觉性。  2010年我承接行人出版社所委托的《悬崖下的小道》书籍装帧案。对于作者的了解,我顶多跟大概媒体一样多:对台湾社会来说,他是帅哥、是贵族、是褒贬不一的争议性人物。我面对的是一位特别的作者,蒋友柏——蒋家的后代。  由于这是一本泛自传体的书,我在装帧设定上着重“文”与“体”
期刊
如果不是因为叶怡兰的书写,相信许多人对于旅行的定义,少了“以客房为目的地的旅行”这一项。叶怡兰说,如果因为她的书写,能让更多人知晓有一种旅行是以旅馆为主的,那她的书写就“值得了”。  在叶怡兰看来,旅行的面向有很多,了解一个地方的风味除了浏览名胜古迹,住旅馆也是一种方式。在京都,叶怡兰在自己所居住的旅馆里,看到了整个京都的美学。旅馆的设计,融合了京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看旅馆里的人怎么饮茶;看旅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