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低段写话教学是小学习作教学的启蒙阶段,乃至是整个作文教学的重要基础。低段随意写话中形成的不良言语习惯很可能制约后续的习作教学。低段写话教学起步的时间和要求就如同种禾苗一般,可以适当提早,只要抓准契机,可以适度提升,以利于学生身心发展为尺度。
关键词:小学低段写话 规范语言 提前阅读
《揠苗助长》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人的成长,都是循序渐进的,违背了这个规则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其实,禾苗哪有如此这般的脆弱,如若不是农夫胡乱地乱揠一气,禾苗岂会枯萎?现代科学证明:只要达到生长要求,植物就会生存。土,不是关键的条件。新课标中,低年级的写话要求明显降低了难度,强调了学生写话的兴趣和个性化的感悟体验,这与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理念是相吻合的。在新课程理念的呼唤下,用宽容和欣赏的心态评价学生写话的内容,珍视童真童趣已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但是,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看到,“万丈高楼平地起”,小学低段写话教学是小学习作教学的启蒙阶段,乃至是整个作文教学的重要基础。低段随意写话中形成的不良言语习惯很可能制约后续的习作教学。
如果在低段写话教学初就重视写话教学的语言质量,形成良好的书面语感和习惯,在共性中凸显个性,在开放中回归本真,虽然是一种“揠苗”的要求,但只要操作得当,抓准契机,转变传统的写话教学观念,扬弃写成段成篇“作文成品”的思维定势,打通阅读、生活与写话的壁垒,结合小学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开放学生的写话个性,说写结合,必然能使一二年级学生尽早地在快乐的体验中学会写话。
一、相信儿童,抓准契机
长期从事幼儿与学龄儿童语言发展和学习的心理语言学教授佟乐泉老师在他的专著中提到:对于儿童来说,书面语言的学习可以使儿童口头语言的词汇更丰富、表达更准确、记忆更牢固。口语和书面语结合起来,更和思维的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换句话说,不是要等到儿童的口头语言基本完善了,再开始学习书面语言。只要能听懂成人对儿童说的话语,掌握了一般生活词汇的发音和意思,就具有了开始学习书面语的基本条件。
1、循序渐进,珍藏进步
低年级学生所掌握的知识量,身心发展的程度都证明他们还不适合于过久地从事写字活动,也不可能在写话时挥洒自如。他们的阅读能力还停留在“指读”与“口读”。但是调查证明,90%的学龄初孩子都认为自己会写作。这表明入学儿童对写话都有着极高的热情。教师应该把握这个时机,降低要求,只要是一句话写清楚了,哪怕是全拼音的、拼音夹字或是有错别字、标点错误都应该得到老师的充分肯定。
我曾在一位经验丰富的低段语文老师的办公桌上看到过一上学生的“一句话日记”。此时,他们已经学完了汉语拼音单元,他们的日记都是全拼音组成的。看得出,每个学生都写得很认真,加上老师那红艳艳的五角星和每天五分钟的“优秀日记”朗读,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喜悦中慢慢喜欢上了把自己的快乐用笔记录下来。在鲁迅小学人民路校区交流学习时,我让班上的每个孩子准备一本日记本。无意中,我看到学生日记本扉页上都写着“第几本日记本”这几个字样。我好奇地询问了学生,学生笑眯眯地说:“这是我第六本日记本啦!我们从一年级就开始写日记了,钟老师让我们给每本日记本标上序号。我还有寒假日记本和暑假日记本呢!我妈妈都给我藏得好好的。”好奇之余,我向她借了之前的五本日记本,从最初单调重复的记录到越来越妙趣横生的生活点滴。一开始就受到阳光的沐浴,小小的心早已雀跃不已。
2、童言无忌,解放天性
蒙特梭利博士认为语言是自然赋予人类的一种本能。当然,他指的是幼儿语言获得的过程。这句话放在低段写话教学中,依然适用。在写话起步阶段,大部分孩子会出现“嘴”高手低的现象。顾子涵小朋友在刚开始写话时,总是这样写“今天,我和妈妈去儿童公园玩,我很高兴。”“今天,我和奶奶去儿童公园玩,我很高兴。”这样换汤不换药的句子屡次出现在日记本上。于是,我把他叫到跟前:“子涵,上星期,你和妈妈去儿童公园了?”“是的。”“那你们在儿童公园干什么了呀?”“妈妈带我玩了最刺激的碰碰车。”“你开心吗?”“嗯。”“你和奶奶也去儿童公园了?”他很诚实地摇摇头,“那你和奶奶在做什么呢?”“我们在家里下棋。”“那一定很有趣吧?”“是呀!”于是他开始侃侃而谈,我一直微笑倾听。再把日记收上来时,他的新日记是这样写的:“今天,我和奶奶又下了象棋。上次,我因为粗心输了。今天,我终于赢了。我真高兴。”我再次把他叫来,夸他不仅棋下得好,连写话都进步这么大,真是越来越棒了。从那以后,他一直很认真地写每一次日记。有时候,孩子缺少的大概就是这种放松的口头语言交流和对自己的自信肯定。
二、规范语言,同中求异
低段写话教学大致可分为专题写话和日常随机小练笔。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专题写话第一次出现在二下的语文园地一《找春天的新发现》。这是基于一下语文园地一《春天在哪里》更高要求的提升。学生第一次碰到这么正儿八经的写话,难免有些手足无措。所以,在教学时,我适当降低了言语表达的要求,让学生写自己能力所及的片段练习。在仔细批阅了学生的写话之后,我得出,在日常随机小练笔中一定要提出明确的要求,积累书面语表达的经验。平时,我有意识地进行一些规范语言的训练。
1、趣学课内字词,丰富词汇
一年级学生写字刚起步,可以通过组词成句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动态生成句子概念,建立句子书写格式的正确表象。
低年级课文内容生动有趣,语言纯真质朴,在阅读教学中,我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课内的好词。如果学生会用语文书中的词语了,那么写话教学的难度就降低许多了。如二上《难忘的一天》最后一段中“格外”和“更加”两个词语的积累。低段学生习惯用短句,喜欢用“很”、“真”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如:“今天老師表扬了我,我很高兴。”“今天真热。”于是,我先采访一位课堂表现进步的学生,问他今天被老师表扬后,心情怎样。不出所料,他说:“很高兴。”我下意识地引导:“噢,今天,你被老师表扬了,心情格外高兴。”他赞同地点头。我再把这个球丢给语感较好的学生,问她:“三八妇女节那天,你给妈妈洗脚之后,妈妈的心情如何?”她说:“妈妈格外开心。”我竖起大拇指表扬:“你不仅很孝顺,还特别善于用我们学过的词语来说话。瞧,一个‘格外’就让咱们感觉到你妈妈是特别的开心。”接下来回答的学生,语言自然而然就规范了。虽然只是一句两句话的训练,但我相信语言习惯也是可以被“迁移”的。 2、活用童诗句型,即兴创作
儿歌、童谣、儿童诗,这些深受低段学生欢迎的儿童文学形式有着精炼的语言、奇特的比喻、鲜活的动词、丰富的想象与构思。学生特别喜欢这些浅显易懂又朗朗上口的文体。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契机,趁他们兴致勃勃、跃跃欲试时打开他们的话匣子,肯定会有所收获。我在教授课外儿歌《腊梅花》时,就趁着学生兴致高涨之时让他们进行创作。吴晚霞小朋友当堂创作了《向日葵》:“向日葵/脸儿黄/长在地里穿绿衣/太阳升起对她笑/秋天到/结果实/常为人们立功劳。”我激动地让她立马把自己的创作写下来,当时,这还激起了其他学生的创作热情。这首短小却童心飞扬的儿童诗被我打印出来,张贴在教室的展示台上。我听到孩子们在教室里七嘴八舌地讨论:哇!吴晚霞真厉害,我也要写!仿写现成的句型格式,不仅降低了言语表达的要求,而且在无形中规范了学生的语言。
3、巧补文本留白,畅所欲言
借助阅读中的空白,激发儿童的想象和幻想,拓展儿童的生命体验,引导学生纵向、横向、逆向思维,广辟思路,以写想象中的事物来提高写话能力。如,在引读课外儿童诗《小蘑菇》时,我问:“蘑菇是寂寞的小亭子,你能让它不再寂寞吗?”学生纷纷举手,请来了各种小昆虫。我顺势引导:蘑菇是快乐的小亭子,你猜,发生了什么快乐的故事呢?学生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告诉我,思维的火花在相互碰撞中不断闪现。
三、触摸生活,提前阅读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在习作时的最大难题之一就是:今天没什么可写的。不少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于是老师便开始“命题习作”,学生也开始了“言不由衷”、“胡编乱造”甚至抄袭。如果低段学生习惯每天复制日记、编造日记,久而久之,这种枯井打水的无用功必定会磨灭学生整个习作学习的乐趣。
1、生活是最美的情境
薛瑞萍老师说过:“在教给孩子写作技巧之前,先让孩子全身心地热爱拥抱生活。”言外之意,写出好文章的前提是有一双善于观察发现生活美好的慧眼和一颗善于感受热爱美好生活的慧心。在多数情况下,学生不会观察,可以这样认为,教师的任务是要教会他们学会看、听和感觉。记得有一次,我在课堂上带来一个苹果和一个桔子。我让学生说说这个苹果。结果他们都只会说:这个苹果是红色的,还有一点绿色。没有一个学生要求摸一摸、闻一闻,直到我把苹果拿到一个学生面前让他闻一闻时,学生才争先恐后地举手:“老师,让我摸一摸吧。”“老师,让我咬一口尝尝吧。”场面好不热闹,这次写话自然水到渠成。请做生活的有心人,特别是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父母,从第一声春雷、第一场春雨到每天东升西落的太阳,我们要牵着孩子的手,走进他们的世界,倾听他们的叽叽喳喳,并适时地给予中肯的建议,让孩子体会到自己的价值,生活的丰富多彩,让他们发现,原来每天都这么多有趣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边。
2、多读读熟,笔能达意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2012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须达400万字以上,推荐背诵的优秀篇目共有136篇,对比旧课标,语文科目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增加了背诵篇目。其中小学阶段增加了6篇。心理学研究证明:6-7岁的小学生正处在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也是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时期。如果我们能把握好这个有利时机,也就抓住了培养阅读能力的最佳机会,必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低段学生的识字正在经历从混沌阶段向清晰阶段过渡,他们的阅读水平也正从“指读”向“口读”发展。特别是刚入学的学生,他们更倾向于“听”故事。这时,就需要家长和老师尽可能地满足他们这种需求,吉姆·崔利斯在《朗读手册》中提到:给孩子朗读可以提高孩子的听、说、读、写能力——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培育孩子对于阅读的兴趣。亲近书籍,爱上阅读,这将是真正有益于终生的好习惯。
“揠苗”揠得适时、适度,不仅可以给植物根部更多的呼吸氧氣的空间,还锻炼了植物根部生长发育的能力,使植物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低段写话教学起步的时间和要求就如同种禾苗一般,可以适当提早,只要抓准契机,可以适度提升,以利于学生身心发展为尺度。
参考文献
1、佟乐泉《儿童口头语言的发展和书面语言的学习》
2、《新课程标准(2012)》
3、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
关键词:小学低段写话 规范语言 提前阅读
《揠苗助长》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人的成长,都是循序渐进的,违背了这个规则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其实,禾苗哪有如此这般的脆弱,如若不是农夫胡乱地乱揠一气,禾苗岂会枯萎?现代科学证明:只要达到生长要求,植物就会生存。土,不是关键的条件。新课标中,低年级的写话要求明显降低了难度,强调了学生写话的兴趣和个性化的感悟体验,这与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理念是相吻合的。在新课程理念的呼唤下,用宽容和欣赏的心态评价学生写话的内容,珍视童真童趣已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但是,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看到,“万丈高楼平地起”,小学低段写话教学是小学习作教学的启蒙阶段,乃至是整个作文教学的重要基础。低段随意写话中形成的不良言语习惯很可能制约后续的习作教学。
如果在低段写话教学初就重视写话教学的语言质量,形成良好的书面语感和习惯,在共性中凸显个性,在开放中回归本真,虽然是一种“揠苗”的要求,但只要操作得当,抓准契机,转变传统的写话教学观念,扬弃写成段成篇“作文成品”的思维定势,打通阅读、生活与写话的壁垒,结合小学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开放学生的写话个性,说写结合,必然能使一二年级学生尽早地在快乐的体验中学会写话。
一、相信儿童,抓准契机
长期从事幼儿与学龄儿童语言发展和学习的心理语言学教授佟乐泉老师在他的专著中提到:对于儿童来说,书面语言的学习可以使儿童口头语言的词汇更丰富、表达更准确、记忆更牢固。口语和书面语结合起来,更和思维的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换句话说,不是要等到儿童的口头语言基本完善了,再开始学习书面语言。只要能听懂成人对儿童说的话语,掌握了一般生活词汇的发音和意思,就具有了开始学习书面语的基本条件。
1、循序渐进,珍藏进步
低年级学生所掌握的知识量,身心发展的程度都证明他们还不适合于过久地从事写字活动,也不可能在写话时挥洒自如。他们的阅读能力还停留在“指读”与“口读”。但是调查证明,90%的学龄初孩子都认为自己会写作。这表明入学儿童对写话都有着极高的热情。教师应该把握这个时机,降低要求,只要是一句话写清楚了,哪怕是全拼音的、拼音夹字或是有错别字、标点错误都应该得到老师的充分肯定。
我曾在一位经验丰富的低段语文老师的办公桌上看到过一上学生的“一句话日记”。此时,他们已经学完了汉语拼音单元,他们的日记都是全拼音组成的。看得出,每个学生都写得很认真,加上老师那红艳艳的五角星和每天五分钟的“优秀日记”朗读,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喜悦中慢慢喜欢上了把自己的快乐用笔记录下来。在鲁迅小学人民路校区交流学习时,我让班上的每个孩子准备一本日记本。无意中,我看到学生日记本扉页上都写着“第几本日记本”这几个字样。我好奇地询问了学生,学生笑眯眯地说:“这是我第六本日记本啦!我们从一年级就开始写日记了,钟老师让我们给每本日记本标上序号。我还有寒假日记本和暑假日记本呢!我妈妈都给我藏得好好的。”好奇之余,我向她借了之前的五本日记本,从最初单调重复的记录到越来越妙趣横生的生活点滴。一开始就受到阳光的沐浴,小小的心早已雀跃不已。
2、童言无忌,解放天性
蒙特梭利博士认为语言是自然赋予人类的一种本能。当然,他指的是幼儿语言获得的过程。这句话放在低段写话教学中,依然适用。在写话起步阶段,大部分孩子会出现“嘴”高手低的现象。顾子涵小朋友在刚开始写话时,总是这样写“今天,我和妈妈去儿童公园玩,我很高兴。”“今天,我和奶奶去儿童公园玩,我很高兴。”这样换汤不换药的句子屡次出现在日记本上。于是,我把他叫到跟前:“子涵,上星期,你和妈妈去儿童公园了?”“是的。”“那你们在儿童公园干什么了呀?”“妈妈带我玩了最刺激的碰碰车。”“你开心吗?”“嗯。”“你和奶奶也去儿童公园了?”他很诚实地摇摇头,“那你和奶奶在做什么呢?”“我们在家里下棋。”“那一定很有趣吧?”“是呀!”于是他开始侃侃而谈,我一直微笑倾听。再把日记收上来时,他的新日记是这样写的:“今天,我和奶奶又下了象棋。上次,我因为粗心输了。今天,我终于赢了。我真高兴。”我再次把他叫来,夸他不仅棋下得好,连写话都进步这么大,真是越来越棒了。从那以后,他一直很认真地写每一次日记。有时候,孩子缺少的大概就是这种放松的口头语言交流和对自己的自信肯定。
二、规范语言,同中求异
低段写话教学大致可分为专题写话和日常随机小练笔。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专题写话第一次出现在二下的语文园地一《找春天的新发现》。这是基于一下语文园地一《春天在哪里》更高要求的提升。学生第一次碰到这么正儿八经的写话,难免有些手足无措。所以,在教学时,我适当降低了言语表达的要求,让学生写自己能力所及的片段练习。在仔细批阅了学生的写话之后,我得出,在日常随机小练笔中一定要提出明确的要求,积累书面语表达的经验。平时,我有意识地进行一些规范语言的训练。
1、趣学课内字词,丰富词汇
一年级学生写字刚起步,可以通过组词成句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动态生成句子概念,建立句子书写格式的正确表象。
低年级课文内容生动有趣,语言纯真质朴,在阅读教学中,我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课内的好词。如果学生会用语文书中的词语了,那么写话教学的难度就降低许多了。如二上《难忘的一天》最后一段中“格外”和“更加”两个词语的积累。低段学生习惯用短句,喜欢用“很”、“真”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如:“今天老師表扬了我,我很高兴。”“今天真热。”于是,我先采访一位课堂表现进步的学生,问他今天被老师表扬后,心情怎样。不出所料,他说:“很高兴。”我下意识地引导:“噢,今天,你被老师表扬了,心情格外高兴。”他赞同地点头。我再把这个球丢给语感较好的学生,问她:“三八妇女节那天,你给妈妈洗脚之后,妈妈的心情如何?”她说:“妈妈格外开心。”我竖起大拇指表扬:“你不仅很孝顺,还特别善于用我们学过的词语来说话。瞧,一个‘格外’就让咱们感觉到你妈妈是特别的开心。”接下来回答的学生,语言自然而然就规范了。虽然只是一句两句话的训练,但我相信语言习惯也是可以被“迁移”的。 2、活用童诗句型,即兴创作
儿歌、童谣、儿童诗,这些深受低段学生欢迎的儿童文学形式有着精炼的语言、奇特的比喻、鲜活的动词、丰富的想象与构思。学生特别喜欢这些浅显易懂又朗朗上口的文体。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契机,趁他们兴致勃勃、跃跃欲试时打开他们的话匣子,肯定会有所收获。我在教授课外儿歌《腊梅花》时,就趁着学生兴致高涨之时让他们进行创作。吴晚霞小朋友当堂创作了《向日葵》:“向日葵/脸儿黄/长在地里穿绿衣/太阳升起对她笑/秋天到/结果实/常为人们立功劳。”我激动地让她立马把自己的创作写下来,当时,这还激起了其他学生的创作热情。这首短小却童心飞扬的儿童诗被我打印出来,张贴在教室的展示台上。我听到孩子们在教室里七嘴八舌地讨论:哇!吴晚霞真厉害,我也要写!仿写现成的句型格式,不仅降低了言语表达的要求,而且在无形中规范了学生的语言。
3、巧补文本留白,畅所欲言
借助阅读中的空白,激发儿童的想象和幻想,拓展儿童的生命体验,引导学生纵向、横向、逆向思维,广辟思路,以写想象中的事物来提高写话能力。如,在引读课外儿童诗《小蘑菇》时,我问:“蘑菇是寂寞的小亭子,你能让它不再寂寞吗?”学生纷纷举手,请来了各种小昆虫。我顺势引导:蘑菇是快乐的小亭子,你猜,发生了什么快乐的故事呢?学生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告诉我,思维的火花在相互碰撞中不断闪现。
三、触摸生活,提前阅读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在习作时的最大难题之一就是:今天没什么可写的。不少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于是老师便开始“命题习作”,学生也开始了“言不由衷”、“胡编乱造”甚至抄袭。如果低段学生习惯每天复制日记、编造日记,久而久之,这种枯井打水的无用功必定会磨灭学生整个习作学习的乐趣。
1、生活是最美的情境
薛瑞萍老师说过:“在教给孩子写作技巧之前,先让孩子全身心地热爱拥抱生活。”言外之意,写出好文章的前提是有一双善于观察发现生活美好的慧眼和一颗善于感受热爱美好生活的慧心。在多数情况下,学生不会观察,可以这样认为,教师的任务是要教会他们学会看、听和感觉。记得有一次,我在课堂上带来一个苹果和一个桔子。我让学生说说这个苹果。结果他们都只会说:这个苹果是红色的,还有一点绿色。没有一个学生要求摸一摸、闻一闻,直到我把苹果拿到一个学生面前让他闻一闻时,学生才争先恐后地举手:“老师,让我摸一摸吧。”“老师,让我咬一口尝尝吧。”场面好不热闹,这次写话自然水到渠成。请做生活的有心人,特别是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父母,从第一声春雷、第一场春雨到每天东升西落的太阳,我们要牵着孩子的手,走进他们的世界,倾听他们的叽叽喳喳,并适时地给予中肯的建议,让孩子体会到自己的价值,生活的丰富多彩,让他们发现,原来每天都这么多有趣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边。
2、多读读熟,笔能达意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2012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须达400万字以上,推荐背诵的优秀篇目共有136篇,对比旧课标,语文科目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增加了背诵篇目。其中小学阶段增加了6篇。心理学研究证明:6-7岁的小学生正处在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也是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时期。如果我们能把握好这个有利时机,也就抓住了培养阅读能力的最佳机会,必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低段学生的识字正在经历从混沌阶段向清晰阶段过渡,他们的阅读水平也正从“指读”向“口读”发展。特别是刚入学的学生,他们更倾向于“听”故事。这时,就需要家长和老师尽可能地满足他们这种需求,吉姆·崔利斯在《朗读手册》中提到:给孩子朗读可以提高孩子的听、说、读、写能力——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培育孩子对于阅读的兴趣。亲近书籍,爱上阅读,这将是真正有益于终生的好习惯。
“揠苗”揠得适时、适度,不仅可以给植物根部更多的呼吸氧氣的空间,还锻炼了植物根部生长发育的能力,使植物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低段写话教学起步的时间和要求就如同种禾苗一般,可以适当提早,只要抓准契机,可以适度提升,以利于学生身心发展为尺度。
参考文献
1、佟乐泉《儿童口头语言的发展和书面语言的学习》
2、《新课程标准(2012)》
3、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