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共性与个性”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二十余年的语文教学中,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充分体现“共性与个性”这一哲学思想的重要性。它能更有效地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语言新知,解决和回答一些阅读问题,培养和提高写作能力。
  以下是我在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中借助这一方法的点滴体会,今展示在此与同行们探讨。
  一、用“共性与个性”的哲学思想来更扎实地了解一些语言新知,解决和回答一些阅读问题1生字教学中怎样区分形近字?
  “六书”是古代人分析汉字时归纳出来的六种传统的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其中以形声字为主,在《说文解字》中形声字有7700字,占书中总字量的82%以上。现代汉字中形声字更是占95%以上之多。因此,理解形声字的造字方法是掌握生字的一个重要方法。由于形声造字法兼顾到义符和声符两个部分。所以出现了一组组的形近字,音相同或相近而义不同的字。如:“仪、议、蚁、销、硝、霄、消”等等。当教师能向学生讲清:“义”“肖”是标音的偏旁,是本组字形的共同特点;而各自的偏旁,是表示意义的,是本组字中的个性特征。
  在区分了字字之间的共性和个性后,既有助于学生记忆,又有利于学生辨别字义,准确运用生字。
  2义近的词怎样理解和运用?
  哪一本学生的《词语手册》或是工具书《词典》都有关于意思相近词语的辨析。在辨析中运用的一个主要方法就是揭示其共性与个性如在辩析“欢畅、欢乐”时,讲到“这两个词都有‘高兴、快乐’的意思。”就是揭示了两者的共性;但“欢畅”着重形容畅快、舒畅,一般用来表示心情、气氛等;‘欢乐’着重形容非常快乐,多指集体的,用以形容场面、气氛等,也可用于个人”就是揭示了两者的各自个性。
  汉语言词汇量丰富,其中就有许多义近词语,让学生学会用这一方法可帮助他们掌握和正确运用词语。
  3阅读中的问题怎样找到思路,注意层次,全面、完整地解答?
  阅读一篇文章注意课文后的问题,会发现问题主要集中在那几个方面:(1)有关文章提到的事物。这类问题回答不难,只需认真阅读。(2)有关文章中的用词、用句。如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句式、修辞运用的作用等。实践中发现这类问题的回答学生最害怕,最没有把握。学生普遍以为没有思路,没有可直接利用的语句,要靠自己来组织语言,困难很大。
  其实,用“共性个性”的思想来分块分析。通过对共性的认识来启发寻找个性特点;通过对个性的研究来把握共性的普遍特征。这样就能比较正确地认识问题,解答问题。如句子比较“海上的风是花神,她一来,就绽开万朵浪花。“海上的风是花神,她一来,就盛开万朵浪花。”两者都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都表达了海上风到浪起的景象。这是共性。但前者用了“绽开”一词,形容海水浪花在风来前犹如含苞欲放,风一吹就开更显动态和开放的有力和快捷。而后者用了“盛开”一词,形容海水浪花犹如百花吐艳,更显姿态和开放的彻底。则是个性。
  二、用“共性与个性”的哲学思想来帮助学生培养和提高写作能力我们教学生学习一篇课文,主要是借助者书面的语言材料来形象的引导学习语言规律。让学生掌握语言的规则,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这是我们教者和学者的最终目的。写作是反映学生语言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手段。
  任何一册语文书中,哪一板块都是由几篇同类型的课文组成的。他们的体裁、写法都有类似的地方,而且这一单元的训练常常也安排同类的材料和要求。教材编排的这一特征决定了我们教师也就必须从揭示这一特征入手来讲解才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共性存在与个性之中,个性表现了共性并丰富了共性。”在长春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中就有这样的例子,“吃饱了,我们也乏了,于是便往地上一躺,闭上眼睛,伸开四肢,让五月的阳光在我们圆滚滚的肚子上画上漂亮的图案”。《科罗拉多大峡谷》中作者在叙述形状奇特的岩峰峭壁时,分别冠以“阿波罗神殿”、“安娜神庙”,“天使之窗”等名字命名。这些句子中作者都在用联想的方法,努力使读者能从直接描写的一事物中联想到另一事物。
  哲学上的许多思想与教学工作都有密切的联系,有待于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体味,细细的琢磨,揭示知识规律,掌握教学方法,最终以达到以一带面,省时促效的目的。
其他文献
“离开了探究,离开了实践,一个人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人。”学生作为教学实践活动的主体,其主体性的发展必须在探究与实践中实现。而这种探究与实践必须是一种自由且自觉的过程。因此,重要的不是告知学生什么,而是真正将教学活动建设成一种学生主动探索和创造的活动,使学生在对知识的理解、对活动过程的体验中获得主体性的提升,体验成长的意义。  一、构建民主的课堂,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1课堂上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发
期刊
未来教育理念源于国际现代教育的基础,其教学模式出自美国Intel公司对信息技术师资以未来教育的模式进行培训的课程之中。其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以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理性思辨能力、合作能力”这21世纪职场竞争的三大核心技能为学习目标的,学生在教师循循善诱的指导下,在开放式信息的环境中,通过制定计划、动手操作、认真检查、交流分享的环节,进行自主、探究、协作式意义建构的学习过程,对我们传统的教学惯性,尤其是
期刊
一、课题的背景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育环境,使中小学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秩序井然的精神文明建设基地。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平台,大力开展日常校园文化活动。要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建设好校园文化,创造出具有凝聚力和约束力的区域性文化氛围,形成自己的文化意识和学校个性,通过它来影响和熏陶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
期刊
《意见》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中第三点着重指出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任务艰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本文将就此教育现状的突出问题与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给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愿与各位同仁交流。  首先,我想指出现今批评教育中普遍存在而且表现突出的问题:  第一、在传统批评教育中教师使用的方法过于陈
期刊
“自拟试题,相互评阅”是指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复习内容,由学生自己出一套试题,然后相互交叉完成并评阅的方法。在布置自拟试题时,我注意起到指导、策划的作用,让学生把握好“向”、“质”、“量”、“度”、“评”的原则,达到锻炼其思维能力,提高复习课的教学效果。  1“向”即方向。自拟试题,要紧紧围绕中心内容,使复习课真正体现掌握知识和巩固知识、深化知识的效果。所以在自拟前,我首先对复习内容做概括,指出重点
期刊
作家王安忆有一句话:“森林,也许你一辈子都不会见到,但是它却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你的呼吸”。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 教学就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形神的契合,是一座滋养你呼吸的森林。一节好的语文课真正做到的是发展学生的言语,滋养学生的心灵,感受的是语言的魅力。  我觉得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如何带领学生在这片森林中“入境、入情、入理”,从而让学生喜欢语文,爱上阅读,自身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注重
期刊
我曾经读过《西点军校22条军规》一书,我就是凭借着这本书中的“西点式人生”开始了我初为人师的日子。  留给我深刻印象的是西点校训:职责、荣誉、国家。  我在接班初始,就把班级的班训定位为:责任、荣誉、班级。我觉得一个良好班集体的形成离不开每个学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要让每一个学生深知自己的一举一动代表的不是自己一个人,而代表的是十七班这个集体。  一、责任的背后是付出不做第一个开口说闲话的人  如果
期刊
现代课程理论把人文环境、学校的物质环境等具有潜移默化作用的因素称为隐性课程,育人的影响时时都在发生,它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却是受益终生的。根据几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我认为在新课改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以优美的物态环境感染人  有人曾说,美丽环境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有利于人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有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校园的绿化工作是整个文化建
期刊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里自主学习源自于计算机及网络教学的流行,其概念内涵更接近“自我指导的通过计算机等辅助工具的自学”。 语文作为母语也是和其他科目联系最为紧密的课程,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推进运用网络的自主学习确实是更加必要的。我们认为网络媒介素养是中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必备素质。  网络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计算机网络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网络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拥有的能力。在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方针的
期刊
一、强化学科地位,树立自信  首先帮助学生分析语文学科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比例,像我们这样的一般高中语文平均分在102分上下,而有些学生高考总成绩也就是300多分,这样看来仅语文一科就能达到100多分,这可是“三分天下”呀。  然后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树立信心。高中语文的知识点能力点似乎很多很复杂,其实概括起来不外乎阅读、写作、语言基础知识运用等几大板块,而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并非无规律可循,无方法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