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l66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語文素养培养在教学中的作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思想感情以及内涵等,还可通过艺术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文观念和个人品格等。对此,在当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背景下应注重素养教育的实施形式、质量和内容方面的改进,由此使学生通过内在素养的方式逐步提升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素养教学
  引言:
  素养一词通常指文化修养、人文思想、知识底蕴以及个人品格等。从教育的角度进行分析,素养在语文教育中主要指知识积累程度、语言运用能力、写作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情感体验能力等。小学阶段作为基础奠定的重要时期,学生在思想、品格、情感以及艺术涵养等方面的培养还处于“启蒙”阶段,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内容创新、形式创新以及观念创新等方式进行理论教学,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良好的素养教育。
  一、当前高年级语文素养教学的实施情况
  (一)缺乏素养教育的正确认知
  以往的教学形式在实施思想、内涵以及形式上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该形式对于学生而言不仅缺乏思维引导、品格教育、思想熏陶以及情感涵养等,还容易使教学形式缺乏趣味性、内涵性等,进而影响教学的实施质量。部分学校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根据既定的教学指标进行内容教学,缺乏学生的主导性建设,一方面不利于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另一方面不利于引导学生建立独立自主的学习思维,进而影响素养教学方式的有效实施。
  (二)缺乏学生的语文观念引导
  学生的观念意识作为教学实施中的重要指标之一,需要结合素养教育的大环境背景实施相应的教学模式,由此使学生的内在素养可以结合教育理论与观念的发展进行更高水平的发展。部分学校以及教师在理论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往往重视与纯理论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内在素养教育、思维引导等方面则存在较大不足,不仅影响了理论教学的实施质量,还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品格和观念成长。对此,在现阶段的理论教学实施过程中应重视内在素养方面的教学,由此使学生可以在新时期的教学环境中实现高素养模式的学习。
  二、相关改进思路及实施方案
  (一)重视素养教学观念的建立
  观念作为行动的重要驱动力量,在素养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首先应重视素养教育观念的建立,由此为后续的教学实施方案奠定良好基础。学校方面应加强素养教育观念的培训活动,使教师通过理论大会培训的方式逐步建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念[1]。素养教学观念在教学中的应用方式较为偏重引导,如通过有效提问的方式,使学生根据特定问题展开思考,一方面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正确思维方式等。比如在《钓鱼的启示》一课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实施有效提问的教学模式。如提问学生:为什么主人公最后将于重新放回河里,其中具有什么深刻道理?进而从思维角度、人生哲理等角度引导学生深入文章核心内容,由此培养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解读能力。
  (二)加强教学内容的扩充
  教学观念的扩充在实际应用上需要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生情况进行合理设置,由此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扩充内容的质量性与匹配性[2]。比如在《狼牙山五壮士》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适当引入我国抗日战争时期的内容,由此对教学主体进行渲染、升华,一方面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文章主题,另一方面可以起到拓展学生文化视野的作用。品格素养作为语文素养教育中重要的内容之一,以爱国题材的知识拓展可以帮助学生建立高尚的爱国情怀。对此,教师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应重视知识内容的扩充、升华等。
  (三)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自主性的学习观念以及对理论问题的探究精神是语文素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此,教师在理论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观念引导、思想教育以及实践探究精神的培养,由此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理论教学实施的质量性。教师在素养教育的理论应用过程中可通过发挥学生自主性的方式,使学生自发进行学习活动、实践探究等。如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发查找相关资料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教师需要在其研究过程中进行有效引导,使其既可通过自身思维进行理论探究,又可在正确的引导下提升理论研究的质量。如引导学生查找鲁迅生活的时代背景、思想文化情况的资料,帮助学生在教材内容的学习基础上深入理解文章主题。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理论探究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思考能力等,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教学实施方式单一的情况。
  三、结束语
  本文根据素养教育的实施特点、原理以及方式等内容,并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理论探究以及实践理论分析,旨在通过相关理论的研究成果促进教学的实施质量可以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素养教育作为新时代学科教育的重要实施内容之一,其在形式、内容以及思想引导等方面需要加强研究与应用,由此使教学模式可以实现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昉慧.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J].祖国,2017(16).
  [2]姚力利.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7(3).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生的学习生活不能只局限于课堂,要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走进社会,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融入血脉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研学旅行;本地资源;课外  引言:  研学旅行是学生进行课外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各种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资源,组织一些有意义的课外研学旅行活动。通过课外研学旅游活动,达到提高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立足本地实
期刊
摘 要:近些年来,我国的教学水平正在不断提升。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升入,我国的英语教学模式也在经历着转型,转向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方向转变。当前英语的教学活动主要是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开展的,其目的是帮助学生们在英语学科学习的过程中提升综合素养。这就需要老师们在教学案设计时多下功夫,设计出合适并且易于被学生们接受的教学案,使得学生们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收获更多,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养。本文就将围绕人教版讨论基于素
期刊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的每一个学习阶段,都十分重视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其中朗读能力是语文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素质教育的不断改革下,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方式暴露出了很多问题。针对朗读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的采取措施,运用合理的方法逐一解决。本文结合现阶段小学语文的现状,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希望能够有效促进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完善。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不断地以其独特的形式推动着我国教学领域的变革。而在这样的形势下“互联网+教育”的教学形式已然被广泛应用到各省市多种科目的教学工作当中,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改革已是大势所趋[1]。这其中,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自然也不例外,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虽会带来某些弊端,但若语文教师善加利用必然会为教学带来诸多益处。在作文教学中,互联网可为教师带来丰富且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与途径。本文将针
期刊
摘 要: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成长以及科学技术的惊人的进步,互联网技术已经在各个行业中都得到了普遍使用。新媒体的出现为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新的方向。本篇文章作者围绕新媒体环境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和创新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创新;新媒体时代;发展;视觉传达设计;  最近几年,我国经济实力有了非常大的进步,我国的设计领域也因此受益,得到了非常多的商机。很多艺术学校都增加了关于
期刊
摘 要:时代在发展,教育在进步。小学语文教学在现阶段越来越受到官方的关注和重视,拼音教学毫无疑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一个极为重要的地位。笔者在本文就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中趣味教学方法的应用进行一定探讨和分析,并且提出一些教學建议和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拼音教学;趣味教学法;  引言:客观而言,对于一名小学生来说,能否学好拼音将对其后期语文教学起到关键性的承接作用。众所周知,小学生普遍年
期刊
人的一生当中,小学阶段的识字量是最大的,大约要学会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要求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并能正确地书写运用。这2500个汉字,在一二年级就要掌握1200多个,占小学识字量的3一半。曾有专家提出,在一年级刚开学的时候,单调的识字教学会使儿童很快感到疲惫,失去学习的兴趣。教育家斯宾塞曾指出:“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当多些。”
期刊
摘 要:数学是一门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课程,在小学教学阶段中有着很重的分量。由于数学课上内容比较抽象,学习难度较大,小学生的课上学习质量和效率难以保证,年级越高教学效果越难保持。对于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而言,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课堂注意力,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前提,因此,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十分有必要。本文从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并探讨趣味课堂教学模式在小
期刊
摘 要: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对传统课堂教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得课堂的教学质量产生了极大的改变。面对新课改的实施,怎样有效使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动”起来,成为了教师 关注的重要话题。文章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期能够促进高中数学教学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理念;新课堂;高中数学  引言: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数学是一门极为枯燥、系统的学科,尤其是高中以后的数学课程知识更加晦涩难懂。在数学教材中包含
期刊
教育理论上把学生由感性认识得出的偏离科学现象本质和科学概念的理解与想法称为相异构想。从建构主义认识论分析,学习不是学生简单地“输入、储存”课本和教师提供的信息,而是主动地将原有经验和新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批判、选择和重建知识结构的过程。而学生所经历的生活环境是有其共性的,所以他们的相异构想也有相似性,即同一种相异构想在不同的学生中往往具有普遍性。正因为相异构想有其普遍性,也使我们研究相异构想有着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