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科教学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

来源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2010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联合国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2005—2014年)国际实施计划》、《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的基本精神及我国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利用学科教学主渠道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北京市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各学科教学要结合学科的特点,依据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充分挖掘现行教材中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结合点,多方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扎实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因此,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纳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各学科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当前可持续发展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本文将重点从学科教学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必要性、基本内涵、基本定位、基本原则、基本方法等方面,对在学科教学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基本认识进行论述。
其他文献
随着国际范围内对于学业质量评价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学业质量差异原因分析研究越来越引起关注。本研究立足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项目的原始数据,借鉴国际学业评价项目的相关研究方法,采用多层线性分析技术对于来自于北京市189所学校、378个班级的12303名学生的学业成绩及背景因素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北京市各抽测学校的学业成绩间存在着显著差异;五年级学生在语文、数学、音乐学科的学业成绩差异的
在北京市九个区县中抽取94所中学中的188名八年级数学教师,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调查。问卷内容主要有:参与调查教师的基本信息、工作量、教师的学习与培训、专业知识和能力、教学面临的困难、职业倦怠、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习惯、备课与教学等几个方面。根据调查结果进行了相关分析,例如造成教师负担重的原因,教师关于自身能力提高的需求方向,教师面临的教学困难,教师的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等。根据调查分析结果,进一步就减轻
“过学死”是当前教育异化的一种现实的极端现象,这种异化现象的始作俑者是其背后内隐的社会主导教育价值观。该价值观在认识论上有两个基本假设:成功的教育在于按照社会认同的规格将作为自然生命的个体改造成为特定化的社会生命个体;学校对社会单向负责。在方法论上则通过派生的教育三个定位奠定了学校教育运行格局的基础。教育要实现自我救赎,就必须调整已有的教育价值秩序,消弭社会主导教育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实现“三个回归
课题组按照“理论与实践并行,国内与国际同研”的研究思路,通过文献梳理、实地调研、比较研究、个案分析等方法对普通高中阶段学有余力的具有拔尖创新品质学生的培养机制、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初步确定了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标准和课程设计,并进行了初步的实验。总体而言,本课题在拔尖创新人才具有的品质、发展理论、培养思路和符合首都教育特色的培养模式等方面有了较大创新和突破。
论文通过对两年来高中样本校实践的回顾,总结了高中样本校在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学校管理变革方面的特征,并对提升课程领导力、科研引导力和自主能动力提出了具体设想。
本文从新闻媒体关注的大学生就业的拦路虎——工作经历入手,从多种角度分析了用人单位注重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经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工作经历”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拦路虎是一个不足为怪的正常现象。而学生零散且非系统的打工、兼职活动,往往与学校的教学安排发生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业的顺利完成,甚至基本权益也得不到保障。高等学校需要为学生提供一种在教学计划之内使学生既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获得一定的
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是健全完善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是促进中等和高等两个层面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北京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主要模式有单考单招和五年一贯制,但每年经单考单招和五年一贯制衔接模式,中职毕业生直接升人高职的比例还很小,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道路还不通畅。“3+2”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模式,是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渠道。建立“3+2”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模式,对技能型人才的
首都现代化教育法律保障体系是为保障首都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而建立的,以一套完备的教育法律法规为核心,包括相应的法律实践和法律文化在内的法律系统。构建首都现代化教育法律保障体系,既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要求,亦是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根本保障。北京市已初步建立起教育法律保障体系,但仍存在配套的地方法规、规章不够完善;依法行政与依法治校水平有待提升;法律宣传与普法有待建立长效机制;法制意识和观念仍有待提高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芬兰建立了自上而下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作为独立的专家机构,芬兰高等教育评估委员会秉持独立行动、以评促建、合作交流、积极主动的四大原则,协助高等学校提高质量与竞争力,促进芬兰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芬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以重视目的适切性、执行自主性、高校主动性、全面国际性、多方参与性、标准定性化和信息开放性为主要特点,能够对我国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的相关政策与方案提供
本文阐述了非正规学习成果认证制度是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基础性制度,是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的观点。通过描述非正规学习认证制度在终身教育制度框架三个层面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对非正规学习成果认证制度相关概念的讨论,说明了地方政府建立非正规学习成果认证制度的可行性,提出了北京市建立市民非正规学习成果认证制度的实施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