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fects of First Language on Foreign Language Writing from a Cognitive Perspective:Translation vs.Di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zai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影响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个焦点.由于受语言迁移理论和对比分析假设的影响,长期以来很多人以为母语在外语学习中只是起着负迁移的作用.因此,他们主张在外语学习过程中要极力避免使用母语.然而,建立在行为主义学习观上的语言迁移理论和对比分析假设忽视了母语在二语习得中除迁移以外可能起到的其它作用,例如学习者有意识地借用母语或避免使用目标语等.随着对外语学习过程的深入了解,研究者开始从不同的角度重新审视母语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其中有传统的语言迁移理论和对比分析假设之后出现的认知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趋势,认知法肯定了语言学习是一个过程,认为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可以有意识地借助母语这种知识资源提高外语水平(例如他们用母语思考和翻译).同时,认知法也指出了交际迁移和学习迁移存在的不同之处.就当前中国这个外语学习环境而言,从认知角度探讨母语对二语习得之影响的相关实证研究还为数不多.从中国英语教学研究的现状来看,对写作教学的研究比较少,且大多集中在英语语篇上,其中相当多是在学生的英语作文里分析汉语对英语的影响.其结果很可能是片面的、狭隘的.近年来,认知语言学方面的长足发展可以为英语写作教学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平台.该文试图借助当前认知语言学的重大进展和对过程式写作的认识,重新探讨母语对外语写作的影响.该研究讨论的问题主要有三:一是比较直接写作和先写后译这两种写作模式下产生的英语作文有何不同之处.二是比较直接写作和先写后译这两种写作模式具备的优缺点.三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分析该如何正确评价母语在外语写作乃至整个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为了回答上述问题,该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实验.该实验由浙江师范大学英语专业34名三年级学生参加.他们要求在相同的时间里完成两项写作任务:一是直接用英语写一篇议论文;二是先用中文写一篇议论文,然后再把它翻译成英语.该研究对直接写作和先写后译这两种写作模式下产生的68篇文章以及这两种进行了对比分析.就写作成绩而言,直接写作和先写后译这两种写作模式在语感,整体结构和语法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在内容表达和语言衔接方面,先写后译这种写作模式要优于直接写作.就语言复杂度而言,在先写后译写作模式下产生的英语作文比在直接写作模式下产生的作文要来得更为详尽复杂.该实验还通过"回顾法"(retrospective report)分析比较了直接写作和先写后译这两种写作模式各自具备的优缺点,揭示了中国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有意识或下意识地借助母语这一现象,进而表明了母语在学习者的外语学习中必然起作用这一规律.最后,该文讨论了上述研究对母语在外语写作乃至整个外语教学的意义,并就未来的相关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其他文献
罗伯特·潘·华伦经常被评论家们作为"历史作家"介绍给读者,这与他的作品大多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不无关系.他的代表作之一,《国王的人马》,也是依托于一个真实的历史
以柱帽角度、柱上板带箍筋、柱帽箍筋和柱帽与楼板相对位置为研究对象,对板柱节点受力性能进行数值分析研究.结果 表明:与垂直柱帽相比,倾斜柱帽可提高节点的极限承载力和刚
元认知在阅读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被研究者所重视.以往的相关研究证实了阅读元认知策略(特别是个体对阅读过程的有效监控)能极大地促进阅读效果,并指出它是区分低级阅读者和高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钢结构的应用愈发广泛,各类高空钢结构设计日益增多,建筑造型越来越新颖,结构随之越来越复杂,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无法满足结构受力以及建筑造型的要求.相
语言是具有语音、语义、句法等多层次的系统.我们研究语言不能仅仅局限于小句层次,还应将语篇作为语言研究的对象,这样才更有实际意义.现在,许多学者从语言的内部和外部因素
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现代诗歌的创始人之一。其诗歌风格独特新颖,表达思想深刻,迄今已吸引了广大学者及文学评论界的广泛关注。本篇论文将从四方面探讨狄金森实现其诗歌“周延”
扬州剪纸作为传统的民间艺术,从最初的剪纸迎春到如今的旅游纪念品,千百年来,它始终与百姓的生活相依相伴,并在广大民众手手相传中流传至今。前不久,从媒体上得知扬州中国剪
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学对世界文学宝库的巨大贡献。近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外学者在古典诗歌翻译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不少学者不仅亲自从事翻译实践,而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林纾(1852-1924),在清末民初从事西方文学的译介工作,是中国翻译史上一位既多产而又颇具影响力的译者。可他自身不懂任何外文,在翻译时全凭其合作者的口述。晚年,因其保守派的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