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角度审视中国古典诗歌的隐喻翻译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468105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隐喻的研究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其研究经历了二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其中出现的诸多理论(如对比理论、替代理论、互动理论、概念隐喻理论、空间融合理论等)都产生过重要影响。人类对其功能的认识也从语言修辞现象发展到认知思维方式。在20世纪70年代对隐喻的研究已进入了多学科的范围,然而,对隐喻翻译的研究却缺乏足够的重视。诗歌是隐喻的海洋。中国古典诗歌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既是中国语言的精华,更是中国文化的结晶,其中包含了丰富的隐喻。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及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由于中英语言及文化的巨大差异,尽管众多学者为中国古典诗歌进入英语世界付出了不懈努力,对中国古典诗歌翻译方法的研究依然任重而道远,尤其对诗歌隐喻翻译的研究显得极为薄弱。本文在借鉴西方隐喻本体研究的丰硕成果和最新理论的基础上,首先探讨了语言、文化与翻译的关系问题;接着,从文化角度深入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问题;最后,重点剖析了中国古典诗歌隐喻翻译的理论问题,在借鉴纽马克等学者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隐喻翻译的三大策略,即保留原文喻体,转化原文喻体和放弃原文喻体。这正是本文的创新之处,期望其对中国的隐喻研究和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理论与实践有所裨益。
其他文献
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作为一门新兴领域,正在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而在字幕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处理成为翻译中的难点。本文试图运用目的论,分析研究影响字幕中文化意象翻译策略
介词是汉语词类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类别。由于它在来源、意义、功能、分布等方面表现出相当的复杂性,所以自《马氏文通》以来,介词的语法性质、语法功能及其词类归属等问题一直
本文以广州市社会成员为调查对象,对现代汉语社会称呼语缺环现象中一些“难点”进行了抽样调查,采用定量与定性、问卷与访谈、语言分析与社会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统计和分析了其运
富有理性智慧的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对语言符号的性质——即语言符号的名称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充满了兴趣,并且试图解决由此产生的“语言符号的第一性是任意性还是象似性”
隐喻研究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隐喻研究从古代就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关注。在西方,隐喻的系统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期。亚里士多德在其的《诗学》和《修辞学》两部
随着世界的发展,跨文化交际研究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因为成功的跨文化交际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目前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已进入跨学科发展阶段,其中最为显著的一个特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语言又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和社会相互依存和影响,社会的变化必然会引起语言的变化,尤其是反映在词汇中,因为词汇始终是“语言中最敏感的构成部分
口译记忆在口译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瞬时记忆感知记录原语信息;短时记忆储存由瞬时记忆过滤之后传送而来的信息,参照长时记忆储存的知识对其进行分析处理;长时记忆为
广告已经成为现代人经济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合作项目的不断升温,整个国际市场成为一盘棋,如何使自己的已经取得良好经济效应的广告同样能在
目的观察辣椒素受体TRPV1在大鼠内脏高敏感性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新生SD大鼠出生后第8天起连续2周直肠内给予0.5%醋酸刺激(幼年醋酸刺激组),制作内脏高敏感性模型,对照组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