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准备资料”在条约解释中的作用 ——以国际法院领土争端裁决为例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le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条约解释是解决国际争端的重要方法,《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1条至第33条关于条约解释的规定,为条约解释提供了基本规则,在国际争端解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公约关于“准备资料”的规定语焉不详,这不仅产生了理论上的争论,也导致了适用上的障碍。公约仅在第32条“解释之补充资料”中提及“准备资料”,使得在条约解释中,对“准备资料”的援引成为了第31条以外的次级规则。通过对国际法院有关领土争端裁决案例的分析,笔者发现:相较于第31条中所规定的“一般规则”而言,国际法院确实没有重视“准备资料”在条约解释中的作用,“准备资料”在司法实践中使用有限。而国际法院与公约的传统立场正在不断地受到学者们的质疑,领土涉及一国的根本利益,解释不当就会造成严重的国际冲突,弱化“准备资料”作用的解释方法很可能无法得出正确、合理的结论。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演化,条约文本的含义早已发生变化,此时,仅仅通过文本含义得出的结论难免会出现错误。通过对“准备资料”的法解释学分析,笔者认为:“准备资料”作为一种历史解释方法,不仅能够探究缔约者意图,还能够弥补文义解释与目的解释的缺点。在国际交流日益密切的当下,应当不断提升“准备资料”在条约解释中的地位。本文共三个部分,依次为绪论、正文、结语,正文分为四章节。第一章“条约解释的基础理论”主要是探究条约解释的理论以及《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对条约解释的规定、对于“准备资料”的态度。首先,从理论上简要介绍条约解释的必要性以及有关条约解释的理论分歧,有关条约解释的理论主要有“主观学派”、“客观学派”和“目的学派”;其次,分析《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1条和第32条,明确了第31条所确立的规则以及第31条具有适用上的优先性。最后,通过梳理有关“准备资料”适用的不同观点,发现理论上对“准备资料”在条约解释中的适用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态度。第二章“‘准备资料’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是从“准备资料”的定义、特点、适用条件和局限性来研究“准备资料”的基础理论。首先,关于“准备资料”的定义,主要介绍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定义,以确定本文所论述的“准备资料”的具体范围;其次,分析了“准备资料”所应具有的三大特点:“真实性”、“体现共同意图”、“相关性”;再次,分析了“准备资料”在《维也纳条约法公约》中的两大适用条件:证实与决定;最后,分析了“准备资料”可能具有的局限性,例如矛盾性与模糊性。本章的主要任务是从理论上探究“准备资料”的含义与适用方法。第三章“‘准备资料’在国际法院解释领土条约案件中的实证研究”主要是分析了国际法院在领土争端裁决中对于“准备资料”的态度。本章主要选取了“利比亚与乍得领土争端案”、“利吉丹岛和西巴丹岛主权案”以及“卡西基里—色杜杜岛屿案”这三个适用“准备资料”的典型案例进行考察,笔者发现国际法院关于条约解释的路径基本都是倾向于从条约用语出发,在三个案件中均是先结合约文本身、上下文、条约宗旨和目的进行解释,第32条规定的“准备资料”仅仅是为了证实第31条所得之意义。再结合更多的案例进行横向比较,发现国际法院在其他的一些领土争端案例中甚至完全没有援引“准备资料”。通过对案例的比较,进一步确信了国际法院在实践中对于“准备资料”的适用是非常谨慎的。第四章“‘准备资料’的法解释学分析——以历史解释为视角”主要是从理论层面分析“准备资料”被国际法院忽视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对《维也纳条约法公约》有关条约解释的理解存在误区,认为公约过分限制了“准备资料”的适用。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准备资料”本身就是一些比较零散、不易获取的资料。再者,提升“准备资料”在条约解释中的地位可能会带来新的问题。随后,从历史解释的角度切入,论述提升“准备资料”在条约解释中的地位的重要性。通过对比发现,其实“准备资料”就是历史解释,至少是历史解释的一种。历史解释不仅可以探究缔约者意图,而且能够为条约解释增添灵活性,弥补文本解释、目的解释的不足。此外,历史解释还有助于限制演化解释的主观任意性。因此,历史解释方法对于条约解释具有重要作用。结语是对上文的有关“准备资料”的理论与实践的总结。国际法院以及《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传统立场倾向于限制“准备资料”在条约解释中的作用,在实践中“准备资料”也并没有引起国际法院的重视。但是笔者通过法解释学的分析认为,在理论上,“准备资料”作为一种历史解释方法对于条约解释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进一步强调了“准备资料”作为一种历史解释对于条约解释的重要作用。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条约解释不可避免,研究“准备资料”在条约解释中的作用可以避免我国在国际争端中处于不利地位。
其他文献
本研究报告在功能语言学衔接理论框架下,结合平行文本聚焦连接成分及其分类,从英汉两种语言的比较和对比角度出发,系统探讨了英语连接成分的汉译处理问题。本文所选文本为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下称WEF)发布的研究报告The Future of Jobs Report 2018,该文本属于信息型文本(informative text),文章结构层层递进,前后衔接紧密,逻辑结
本文对即兴发言汉德同传中使用的压缩策略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压缩策略是同声传译中常见的一种策略,由于同声传译中译员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将演讲者的讲话同步翻译给听众,他们往往承受着很大的脑力负担,如果此时演讲者采取了即兴发言的形式,该形式源语口语化特征往往较强,常出现意思模糊、语言连贯性差、逻辑松散、表达冗余、句式杂糅等问题,那么译员就需要消耗更多的精力以处理源语信息,有限的脑力资源可能不足,口译质量面临
在20世纪中国画革新的历程中,周思聪的水墨画独辟蹊径,对中国画的继承和发展具有深厚的影响。她短暂的57年人生,可谓灿烂之极,但又苦涩而平淡。其作品突破了传统习见的窠臼,用融写实、夸张、变形于一体的艺术语言来突破对客观世界的阐述,审视现实生活,又注重挖掘现实题材中的感情符号,以女性视角观察个人、社会、世界,作品凸显了个人独有的女性悲悯情怀。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她在1982年后写生创作的彝女、孩童题材作
本报告基于英国红柠檬出版社出版的Lie Detector(《测谎仪》)系列的四册儿童百科绘本的翻译实践,结合绘本语言简洁性、简单性和生动性的特点,研究了图文互动现象下绘本的汉译方法。绘本作为一种图文结合、生动有趣的儿童文学形式,可以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儿童品格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儿童早教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绘本市场在国内发展迅猛,本土的绘本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广泛的
化石资本主义不仅拉大了各个国家、各个社会阶层的贫富差距,更对全球生态系统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影响。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性生态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在“人类世”构建新的生态平衡,拯救人类自身和地球生态系统,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生态语言学是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旨在研究语言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语言的生态特征是其研究重点之一。由于人类的思想受到语言的影响,语言的生态特征能够引导正确生态观的形成,从而实现
现今,“记忆”在艺术绘画创作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笔者在做艺术家个案分析的时候,发现许多艺术家在进行绘画创作的过程中都会将记忆运用到他们的创作中,且其画面视觉的呈现都不一样。接着笔者对“记忆”一词进行探寻,发现其分支下的“情景记忆”在艺术家绘画创作中有着不可否认的关联,是绘画创作的必经途径之一。情景记忆源自于西方认知心理学,属于长时记忆分支下的一种记忆方式。由加拿大心理学家E·托尔文1927年提出。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使得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扩张迅猛,快速转变的土地利用方式打破了原本稳定的景观格局,使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以至于问题频发,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冲突日益加剧。生态安全格局通过划定和保护关键性生态要素,保障区域系统结构和生态过程的完整,实现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控制和改善。但是,目前生态安全格局的内涵、构成要素和构建方法等方面尚未形成统一,研究区域也多集中在平原城市,对于丘陵等特殊地形区域的探
本报告从释意理论意义单位角度,就笔者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翻译教育—教学、科研和实践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中两场同传表现进行分析。释意理论认为翻译即释意,是译者通过语言符号和自己的认知补充对原文意思所作的一种解释。意义是释意理论的核心,是翻译的本质。口译过程就是将原语转化为意义,再用目标语将意义表达出来。根据释意理论“理解原文——脱离语言外壳——重新表达”三个阶段的翻译程序,可将意义单位的转化过程分为理
艺术歌曲诞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浪漫主义时期早期,以诗歌作为歌词,并配以丰富的音乐,是一种高度艺术抒情性歌曲的统称。我国作曲家多选择中国古典诗词以及现代文学诗词作为歌词,诗词的文字天然符合谱曲的韵律特质,从而体现我国民族语言特性、民族文化气质、民族情感精神。本文以中国艺术歌曲为主题,围绕个人音乐会中的曲目进行演唱分析以及对演唱实践感悟进行阐释。本文简述了从中国艺术歌曲的选曲依据、案头工作的准备等
自二十世纪现代艺术运动兴起以来,艺术家们在追求革新反对传统甚至挑战权威的影响下发起了达达主义、欧普艺术、波普艺术等诸多艺术流派,在广泛运用大众传播媒介和其他因素作用下打破了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绘画艺术受此影响也在题材选择、媒介材料、立意、审美等各个方面表现得更加主观自由,艺术品的创作与审美也没有了绝对的、单一的答案或标准,艺术创作手法与目的得到了极大地拓展。艺术创者们打破了传统法则和古典主义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