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栓性疾病包括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两种病理过程所引起的疾病,又称血栓栓塞性疾病。具有高发病、高复发、高致死、高致残的特点。常见的深静脉血栓、冠心病、心肌梗死、中风、肺栓塞等多种严重疾病都属于血栓性疾病,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疾病,已引起了社会高度重视,并被认为是当今医学和社会学难题之一。 红花是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常用中药。红花注射液是通过水提、醇沉工艺制备的单方注射液,主要应用于闭塞性脑血管病、冠心病和脉管炎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经过30余年的临床应用,证明疗效确切,是目前国内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首选中药制剂之一。但要使其作为一种治疗药物更加合理广泛的应用,使其疗效和安全性得到更加可靠的保证,并能为国际市场接受并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中药制剂,还需要更深入的物质基础研究,用现代科学技术阐明其药效物质和作用机理。但目前国内外对红花注射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临床观察和药理研究方面,对其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在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效应成分筛选方法要体现出中药疗效作用的整体性、多靶点性和多成分协同作用的特点。血小板细胞固相萃取筛选法是依据生物活性细胞对效应成分特异性结合原理,通过缓冲液多次洗涤排除非特异性结合成分,再对解离液成分分离分析来筛选出生物活性化合物。完整细胞保留了细胞上靶点的完整性、空间性、周围环境及生物活性,且能够特异性地、有选择性地与活性成分结合,特别是细胞上的已知及未知的靶点都得到了表达,适合中药作用多靶点的活性成分的分离与分析。 本研究通过将红花注射液整体化学物质拆分为子化学物质组,利用药理实验筛选有效化学物质组;运用血小板细胞固相萃取法筛选有效物质组中与血小板结合效应成分;并进一步对效应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通过药理实验评价与血小板结合效应成分的药理作用。采用层次化、系统化及逐步优化的研究策略,从整体化学物质组、有效化学物质组、有效化学成分等不同层次逐步深入研究红花注射液药效物质基础。本文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不同柱材料对红花注射液进行分离,综合HPLC图谱及化学成分结构相似原则,将红花注射液整体化学物质组拆分为5个子化学物质组,ADP诱导血小板体外聚集实验结果显示组分第1,5具有较强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第2组分具有较强的促进血小板聚集作用,第3,4组分活性较弱。 2.采用血小板固相萃取结合HPLC实验筛选红花水加醇提取物、红花注射液有效化学物质组2、组5中与血小板结合的效应成分。在280nm,350nm,402nm紫外检测波长下检测,从红花提取物中筛选出10个与血小板结合的效应成分,其中两种鉴定为羟基红花黄色素A或其同分异构体及红花黄色素B;从红花注射液D-2组分中筛选出3个与血小板结合的效应成分,其中一种鉴定为羟基红花黄色素A或其同分异构体;从红花注射液D-5组分中筛选出与血小板结合的效应成分主要有13个,其中一种鉴定为6-羟基山萘酚-3-氧葡萄糖苷。 3.分离得到三种与血小板结合效应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红花黄色素B及6-羟基山萘酚-3-氧葡萄糖苷。在分离纯化HSYA的过程中,发现两个黄色色带都与HSYA对照品具有相同Rf值,经紫外、红外、质谱、核磁以及圆二色谱等波谱学进行结构鉴定两个化合物(化合物Ⅰ、化合物Ⅱ)的结构比较相似,互为非对映异构体。 4.通过大鼠体外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及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实验评价与血小板结合效应成分的抗血栓作用。药理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Ⅰ、6-羟基山萘酚-3-氧葡萄糖苷及红花黄色素B对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具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可明显延长大鼠血浆PT和家兔血浆APTT,提示化合物Ⅰ,红花黄色素B及6-羟基山萘酚-3-氧葡萄糖苷对内源性及外源性凝血系统均具抑制作用。但化合物Ⅱ对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则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可延长大鼠血浆PT作用,但可缩短大鼠血浆APTT作用,提示化合物Ⅱ对外源性凝血系统具有抑制作用,但对内源性凝血系统具有促进作用。 本文采用血小板细胞固相萃取法从红花注射液中筛选出16种与血小板结合的效应化合物成分,鉴定了4种化合物,并通过体外药理活性实验证实了效应化合物的抗凝作用及作用机制,首次发现与抗凝作用相反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化合物: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同分异构体。上述初步研究为阐明红花注射液抗血栓药效物质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