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异化翻译的跨文化价值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7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可以定义为“社会成员为人处事所持的共同的信仰、价值观念、风俗习惯、行为方式以及实物形式”。显然,文化具有种族中心主义的特性,一个社会的成员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倾向于让其他的社会文化适应自己的文化。任何与文化有关的领域都会涉及到文化差异这一问题,翻译也不例外。众所周知,语言之间的交流实质上是文化与文化的交流。翻译作为沟通两种不同语言文化的桥梁,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翻译与其说是语际的转换不如说是文化的交流。更确切地说,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然而,不同的语言文字有其自身特有的文化内涵,一种语言文字中的某些含义,有时候很难或者根本无法通过译文用另一种语言文字传达给读者,而翻译中所失去的恰恰就是跨文化的储蓄与微妙。 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全球化时代,本文旧题新析,立足翻译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探讨在新时代、新的发展形势下跨文化交际学这门综合性国际新兴学科在翻译理论上的新运用,并评论在跨文化交际学视角下的异化翻译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全文由五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作者论述了语言的跨文化理解,翻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第二部分,作者论述了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理论立据;综述跨文化交际学科的前沿观点;在对跨文化翻译的关键、目的和误解等方面分析的基础上界定跨文化交际翻译概念的范畴。 第三部分,作者简要介绍了两种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的倡导者和理论基础。 第四部分,作者从面对文化差异、文化融合和异质文化接受障碍等角度入手,着重分析了异化翻译在推动我国语言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丰富;打破文化阻隔,促进文化多元化,缓和文化冲突;丰富译语读者的阅读经验,拓宽其文化视野和知识面等方面的价值。作者还列举了大量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的例子。它们作为介绍华夏文明的桥梁,也是中译英异化策略在跨文化交际环境下的产物。与此同时,作者还讨论了英译中时异化策略的宗旨和原则,分析了异化翻译可以采取的具体方法,并且通过充足的例子论证了异化翻译的可能性。异化翻译历经时间洗礼,是文化传播的最佳方法,是主导,是趋势,也是潮流。第五部分,作者总结了提倡异化翻译并非排斥归化翻译。异化策略也并非完美无缺,其在译文的适用范围、发表难度、准确性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异化翻译也必须考虑译文的可接受性,在不损害译文可读性的前提下使用。本文的目的是强调在跨文化交际的语境中,在归化翻译确实造成文化误解,导致无法有效沟通,最终交际失败时,异化翻译应当受到大力提倡和运用。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化,翻译策略也当与时俱进。异化翻译的接受度正在空前扩大,它的可读性定义也在相应改变。本文正是在对过去已经约定俗成的归化译法从跨文化交际学角度重新审视的基础上,评论剖析了异化翻译的跨文化价值——有效交际和文化传播。
其他文献
《达洛卫夫人》是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典范之作,标志着伍尔夫叙事技巧的成熟。同时,它又是一部富含女性主义思想的女性作品。一些女性主义批评者认为小说女主人公克拉丽莎是男权
本文以汉语商标翻译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展开剖析,从而呼吁汉语商标翻译的规范性与实效性,呼吁正确理论对汉语商标翻译的指导。本文首先对中国的翻译理论进行了阐述
言情小说成形年代早,延续期长,影响深远,在通俗小说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作为耶鲁大学古典文学和比较文学教授,埃里奇·西格尔是当代言情小说作家的杰出代表,被誉为学者型作家
本文将中西跨文化交际作为研究范围,但不同于一般的针对语言、文化差异的研究,而从中国对外媒体入手。文章对西方对中国媒体持有的政治意识形态论加以批判;面对如何看待新世纪的
提起尤金·奥尼尔会使我们联想到欧洲的戏剧大师斯特林堡、挪威戏剧家易卜生、哲学家尼采、弗洛伊德和荣格,奥尼尔从这些戏剧家和哲学家身上受益匪浅。人们也一直把威廉·福克
本研究尝试利用配价语法理论来分析英汉学习词典中形容词句法信息处理的问题,并对三部英英学习词典(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Sixth edition)。Longman Dictionaz
随着世界电影事业的发展,以及中国电影在世界舞台的日益兴盛,中外电影作品的交流构成了跨文化交流的重要篇章,而影视翻译则是该交流过程成功运行的关键因素。影视翻译作为一种新
阅读是国内外学者一直以来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学术史上的几大主要阅读模式和理论对阅读研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使人们对阅读过程的内在机制的理解得到不断提高。然而,这些
隐喻是人们借助相对具体域去理解和认识相对抽象域的一种认知现象,而人类的认知规律总是遵循着由远及近,由自我到非自我,由简单到复杂,由熟悉到陌生,由具体到抽象,由实体到非实体的
本文着眼于探究黑人女同性恋与沃克的妇女主义的关系,即从同性恋角度挖掘蕴含在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1944-)的代表作《紫色》中的“妇女主义(womanism)”理念。沃克于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