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化学感受系统几乎在昆虫的整个生命过程中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基于嗅觉对害虫进行行为调控一直是昆虫学研究的热点。鳞翅目夜蛾科包括多种重要的经济害虫,其中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危害最严重的杂食性害虫之一。棉铃虫的幼虫食性广、食量大,成虫迁移率高、繁殖量大,因此较难防治。在大力倡导害虫综合治理(IPM)的现代农业生产中,绿色防控变得尤为重要。以植物挥发性物质为组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因项目(31230062&31621064417 to G.W.;31672095 to Y.L.); 北京市创新工程项目(Z161100004916119 to Y.L.);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感受系统几乎在昆虫的整个生命过程中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基于嗅觉对害虫进行行为调控一直是昆虫学研究的热点。鳞翅目夜蛾科包括多种重要的经济害虫,其中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危害最严重的杂食性害虫之一。棉铃虫的幼虫食性广、食量大,成虫迁移率高、繁殖量大,因此较难防治。在大力倡导害虫综合治理(IPM)的现代农业生产中,绿色防控变得尤为重要。以植物挥发性物质为组分的引诱剂被认为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而利用传统技术开发引诱剂具有周期长、工作量巨大的特点,相反,运用嗅觉受体为靶向的逆向化学生态学策略则可能成为筛选潜在活性成分的高效途径。本研究对棉铃虫的触角和口器的超微结构、化学感受相关基因,以及气味受体(OR:odorantrecepotors)的功能、表达模式和神经元类型进行了详细研究。现将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棉铃虫化学感受器的鉴定和共表达气味受体基因的定位感受器是昆虫感受器官上最小的结构和功能单元,感受器的形态与其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因此,研究感受器官的形态结构和感器类型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电镜扫描和原位杂交,对棉铃虫触角和喙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共表达气味受体基因HarmOrco在触角不同感受器中的表达进行了定位。结果表明:棉铃虫触角上具有6类感受器,分别为毛形、锥形、腔锥形、刺形、耳形和栓锥形感器,依据外部形态特征可以将它们进一步划分为13种亚型;喙上的感受主要分为3大类,分别为栓锥形、锥形和刺形感器,且进一步被划分为10种亚型。这些棉铃虫感受器中,有8种亚型为首次发现。此外,本研究还发现触角上的毛形感器亚型Ⅰ仅存在于棉铃虫雄蛾触角上:在喙上鉴定出一类表面具有多孔结构亚型的栓锥形感器(亚型Ⅱ),推测其可能参与嗅觉感受。最后,对HarmOrco在触角上的定位研究表明:HarmmOrco主要在毛形和锥形感器中大量表达。综上所述,本章对棉铃虫触角和喙上的形态和感受器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确定HarmOrco主要在毛形感器和锥形感器中表达。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棉铃虫化学感受器和受体的功能奠定了基础。2.棉铃虫喙和下唇须中化学感受基因的鉴定对于昆虫化学感受相关基因的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触角上,而针对口器的系统研究则相对较少。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对喙和下唇须中的化学感受基因进行了鉴定。此外,对各基因在喙和下唇须中的表达差异(DEGs)进行了分析,并对各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进行评估,另外通过qRT-PCR对3类受体基因的组织表达水平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喙和下唇须上存在大量化学感受基因,分属于6个家族,共计84个,包括4个ORs,6个IRs,7个GRs,39个OBPs,26个CSP和2个SNMPs,其中8个OBPs和6个CSPs首次被鉴定出来。qRT-PCR结果表明,所有的受体基因(4个ORs,6个IRs,7个GRs)均被检测到,但仅有少量OR或IR在喙或下唇须中特异表达或表达,如HarmOR58和HarmIR 75p.1,而大多数GR在喙或下唇须中有较高的表达量。其中,CO2受体HarmGR1、GR2和GR3主要在下唇须中表达;HarmGR5、GR6和GR8主要在喙或触角中表达,由于均属于“糖类”受体分支,因此推测它们的功能与糖类物质的感受相关;HarmGR180主要在触角中表达,属同时在喙、下唇须和足中也有相似的表达量,该受体属于“苦味”受体分支,推测它们的功能与苦味物质的感受相关。本研究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棉铃虫口器附属器官化学感受的理解,并为进一步地功能研究提供了分子基础。3.棉铃虫普通气味受体的功能鉴定和进化分析植物挥发物在昆虫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寄主寻找、有害物躲避等。通常认为挥发物的识别由气味受体介导。因此,系统研究气味受体的功能将极大促进我们理解昆虫对植物挥发物的识别机制,且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通过序列克隆、受体异源表达、功能鉴定和反应特性综合分析以及功能进化分析等对棉铃虫气味受体感受植物挥发物的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鉴定功能的43个ORs中,其中的28个能被至少一种挥发物组分激活,鉴定出多个特异感受引诱剂重要组分的受体;棉铃虫气味受体的激活与化合物的浓度和结构密切相关,同种植物挥发物在不同浓度下激活的OR数量不同,为OR组合编码提供分子基础,并且棉铃虫受体库对萜烯类和芳香族化合物有更高的灵敏性。对鳞翅目ORs的功能进化分析显示:聚在一支或相邻的分支上的ORs往往功能类似,大多数感受芳香族化合物的ORs较感受萜烯类和脂肪族化合物的ORs先分化出来且功能较为保守;鉴定出特异感受苯乙醛的2个高灵敏度受体,鉴定出触角锥形感器中表达它们的两类神经元,揭示了外周嗅觉系统感受苯乙醛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为昆虫外周嗅觉系统识别寄主植物挥发物的分子机制提供分子生物学基础,同时为研究鳞翅目昆虫ORs功能进化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开辟棉铃虫绿色防控新途径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甜菜夜蛾是蔬菜等作物上的重要食叶性害虫,长期以来单一依赖化学杀虫剂进行防治,致使该害虫已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等传统杀虫剂以及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氰氟虫腙等新型杀虫剂产生高水平的抗药性。氰氟虫腙是新型钠离子通道阻断剂,被认为是替代传统药剂的良好品种,但甜菜夜蛾对氰氟虫腙的抗药性水平与机制研究尚不充分。本论文以调查甜菜夜蛾对氰氟虫腙的抗药性机制为目的,首次发现广东惠州甜菜夜蛾对氰氟虫腙产
蚂蟥(Whitmania pigra Whitman)是原始的无脊椎变温动物,其干燥全体是一种重要的中药,蚂蟥目前在中国被广泛养殖。研究发现,蚂蟥冬眠一般从11月开始,持续到来年4月,当环境温度上升到在一定高度时就会自然苏醒,但冬眠时期的体重下降和长时间的持续冬眠严重影响蚂蟥的养殖生产效率。冬眠是动物为了在低温下长期生存产生的节能策略的自适应机制。在恒温和变温动物中都存在,其特征是低体温下抑制代谢
细胞自噬(简称自噬)是真核细胞内重要的降解与回收途径,在维持细胞在逆境下生存、清除细胞内有害物质、维持胞内物质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自噬过程包括自噬的诱导,自噬前体的成核,自噬前体膜延伸及封口,自噬体成熟,成熟自噬体与液泡的融合,及液泡内自噬体的降解与释放到胞质等环节,受到许多自噬相关蛋白(autophagy-related proteins,Atg)的调控。除Atg外,部分参与囊泡运输的蛋白
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病严重危害全球大豆[Glycine max(L.)Merr]的产量和品质。在中国将SMV分为22个株系(SC1-SC22),其中SC15和SC18是我国南方及黑龙江大豆产区的流行株系,且SC15能突破所有10个鉴别寄主品种的抗性,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毒性最强的SMV株系,对我国的大豆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培育大豆抗病品种是防治SMV最经济、
小麦白粉病和小麦赤霉病是小麦两大真菌病害,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及品质。与化学防治相比,培育和推广抗病品种是防治病害最经济有效且环保的措施。小麦抗病基因的发掘、定位和克隆不但有助于小麦抗病基因工程改良,也有助于深入了解小麦抗病的分子机制。簇毛麦(Haynaldia villosa L.2n=14,VV)是小麦的野生二倍体近缘物种。簇毛麦具有抗白粉病、抗锈病、抗黄花叶病、抗全蚀病的优异性状,是普通小麦遗
本文首次对中国的羽爪瘿螨科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从2004年到2008年间,共在中国的11个地区进行瘿螨标本的采集,共采集瘿螨标本1400余号,并对其进行分类鉴定,发现并发表羽爪瘿螨科新属3属,发表新种34种,本研究中所发现并发表的羽爪瘿螨新种数占羽爪瘿螨科总体的18.6%。本文共记录了羽爪瘿螨科瘿螨35个属183个种,其中包括1个新属、首次提出的4个新组合和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共
本实验室从紫茎泽兰上成功分离了其天然致病菌——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er),具有开发成为生物除草剂的潜力。进一步研究发现,链格孢菌产生的毒素TeA具有较强的除草活性,其杀草机理是与光系统Ⅱ的D1蛋白结合,抑制叶绿体类囊体膜上光系统Ⅱ受体侧QA到QB之间光合电子的传递,引起光合放氧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降低,导致过能量化,引起叶绿体内活性氧迅速爆发,叶绿
小麦白粉病是由小麦白粉病菌(Blur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Bgt)引发的真菌性病害。抗白粉病基因Pm21来自小麦近源物种簇毛麦(Haynaldia villosa L.,2n=2x=14,基因组VV),Pm21对目前国内所有小麦白粉菌生理小种表现免疫,具有抗性强、抗谱广的特点,本实验室创造的含Pm21的小麦-簇毛麦异易位系已经在我国小麦育种中广泛应用。克隆簇毛麦抗
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virus,SMV)病是一种全球性大豆病毒病害,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大豆主产区,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与品质。寻找有效的抗病基因是应对大豆花叶病毒病,培育抗病品种的关键。研究病原-寄主的蛋白互作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病原物的侵染机制,并且可以从中挖掘一些有效抗性基因,为培育具有持久抗性的大豆新品种奠定基础。SMV属于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该属病毒的基因
寄生蜂产卵策略是行为生态学的重要内容,反映了寄生蜂对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适应性。其中,在有关寄主大小和种内竞争对寄生蜂产卵决策的影响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总体上对单寄生蜂比对聚寄生蜂的研究多。此外,寄生蜂的过寄生对策及其适合度代价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聚寄生蜂后代能在寄主体内共存,因而是研究过寄生现象较为理想的材料,但过寄生中两次寄生的寄生蜂后代不易区分,因此有关聚寄生蜂过寄生的报道仍然较少。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