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陶冶、君子人格与语文教育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if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章启群,安徽无为人,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西方美学史、现象学与现象美学、秦汉魏晋思想和艺术。
  在最近十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有几股小小的“复古风”:高中《课程标准》将审美与语文应用和探究能力并列,重视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三字经》《弟子规》等蒙学内容进入小学课堂;有些老师开始教学生诗词吟诵。人们似乎想通过这些努力让语文教育能接续上我们的传统。百年前,蔡元培先生曾经将国文课视为美育课程。今天,我们该如何认识语文课上的美育?对蒙学经验的简单效法,让人感到似乎并未得中国教育传统之要领。我们有上千年的蒙学和经学教育历史,照搬背诵《三字经》就是继承传统了吗?中国文化和中国教育思想独有的精神内核是什么?古人已经达到的高度我们今天是不是能够认得清?不把这些问题想清楚,恐怕我们对待传统的态度仅仅是时尚的而非理性的。带着这些疑问,我采访了章启群先生。他的研究领域涉及西方美学、哲学现象学、秦汉思想史和艺术史,尤其是,他对中国文化典籍涉猎相当广泛,对教育问题的关注也由来已久。我更看重章先生作为美学和中国思想史研究者的身份,他关于美感和审美教育的观点将为我们厘清语文与审美的关系提供专业指导,而他对中国典籍和中国思想史的熟悉,则让我有理由相信他对语文教育如何继承传统的判断。访谈围绕语文教育中的美感陶冶、君子人格培养、传统继承以及为人师表等问题展开,希望能够对重估语文教育价值、重建沿文教育理念有所启发。
  语文与美感有一种内在的关联
  李节(以下简称“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您的研究领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美学,我特别想向您请教有关审美和审美教育的问题。审美对于人之为人有什么意义?
  章启群(以下简称“章”):我提出一个美学命题——人在本性上是否爱美?我认为这是美学的核心问题。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我想,这个问题回答了,可能审美对于人生的意义问题也就解决了。因为,如果人在本性上爱美,没有审美的生活就是违反人的本性的。所谓“本性”,就是人生来具有的东西,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规定性。从个体来说如此,从人类群体来说,艺术的存在也表明追求美是人类的本性。艺术在根本上没有实用的功能。距今18000年的山顶洞人就用海蚶壳、兽牙、穿孔砾石等装饰自己,所以审美是人类很早就有的意识。人类为什么创造了那么多灿烂辉煌的艺术?回答是自然的,这是一种出于人类本性的追求。
  李:您怎么理解语文教育具有的审美教育功能?
  章:语文课的美在于学习内容具有的文学性。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品。艺术作品的根本特征是美。因此,语文与美感有一种内在的关联。“内在”的意思,是本质上的、必然的、不可分的。语文课如果没有让学生感受和领悟文学的艺术美,那就从根本上消解了语文课的功能,仅仅变成了扫盲和识字课。文学的美不能作狭隘的理解。抒情散文的美,华美文辞的美,是人们很容易感知的。而其他题材的文章的美,则常常被人们忽视。都德的《最后一课》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沉热烈的爱。他用质朴的文字和巧妙的叙事方式,把这种伟大的感情表达出来,具有同类作品难以企及的感染力。这种美虽然很素朴,但却震撼人心。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应该包括各种体裁和题材,展示各种文学形式的艺术美。比如政论文犀利的观点、清晰的逻辑、准确生动的语言本身就是一种阳刚之美。
  语文课具有很强的审美教育潜力。仅仅用分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的手段,就会遗失语文教育的根本功能。当然,实现这样的教学目的,对于语文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老师本人没有这种文学艺术感受力和鉴赏力,也就无法教学生感知了。
  李:审美情趣有高下之分吗?
  章:当然。虽然人们都承认美感的差异性,即所谓“环肥燕瘦”,或者俗话说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是,审美感受的高下之分亦是公论。审美的差异性是各种因素决定的,包括时代、文化、民族、地域、性别、年龄等等因素。古代中国妇女缠足,在当时是一种美,现在看来则是病态。这就是时代造成的审美差异。具体到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审美观,这也是审美的差异性。但是,这种差异性不能取代审美趣味的高下之分。
  就一般人来说,可以通过文化教育和艺术训练提高审美情趣,要按部就班、循序渐进。
  李:语文教师该如何通过文学作品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能否结合作品谈谈方法?
  章:语文教育中的审美主要是指感受和鉴赏文学艺术中的美。对于美的感受和认知,基本的要求是用心和细心。前面说过,文学的美不能狭义理解为文辞的华美。能够恰如其分表达美好情感的文字就是美的。鲁迅《秋夜》里“在我家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就是极美的文字。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语言极为朴素,表达极为自然,却是唐诗中的极品。帮助学生领略不同作品的美,需要对这些作品的形式和特点有深入了解,说到底,还是取决于老师的文学修养。在目前的情况下,普遍提高老师的文学修养难以实现。因此,不得已而求其次的办法,就是尽量多选经典的文学作品,尽量让学生多读多背,少说些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之类的教条。中国古文的美感要靠诵读才能体会。魏文帝曹丕说过:“文以气为主。”如果不诵读,是不知道的。
  利用语文课学习古代经典是顺理成章的
  李:如果从道德约束和美感陶冶两个层面重新审视语文教育,我们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
  章:语文教材如果选得好,完全可以承载优秀传统道德教化的功能。比如《论语》里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会让你终身受益。而在修行品德的同时,亦能够领略文学的美,德育与美育可谓相得益彰。学习《诗经》就是一个例子。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经》体现了一种“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温柔敦厚”精神。这一点正是一个君子人格所必备的。孔子不仅将《诗经》作为教学的必备教材,而且自己每日诵诗,“弦歌不辍”。中国有很好的诗教传统,如果语文教学能够认真汲取这些经验,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文学的感受力,还可以建立美好、健全的人格。   李:说到传统经验的继承这个话题,我知道您在秦汉和魏晋思想史研究方面颇有建树,最近在做《庄子》注释,而且您对我国古代典籍的涉猎相当广泛。您觉得语文教育可以从古代蒙学和经学教育中汲取哪些经验?
  章:过去私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读经,小孩子在童蒙时期大量背诵。这种方法看起来不讲道理,比较野蛮,实质上却符合人的成长规律。就知识的学习来说,人在童年的时候,记忆力最强,理解力差,想象力丰富。年龄大了后,理解力强,记忆力下降,想象力也变弱了。语文教学要适合这个规律。而现在教育的很多做法是反教育规律的。教材中传统经典的比重应加大。在小学一到三年级,可以大量背诵,选择中国典籍里比较基本的作品,“四书五经”、《古文观止》、唐诗宋词、《老子》《庄子》等都可以。也许有人会问,背诵的东西多了是不是影响学数理化?不会。钱伟长当年考清华大学,数学考了20分,物理0分,本来上的是历史系,后来转学物理系,成为大科学家。这只是一个例子。多背诵古代经典不影响科技人才的培养,反而会造就传统文化功底深厚的科技人才。“五四”那一代人,为什么会出那么多伟大学者,包括大科学家?跟他们的传统经典功底很有关系。鲁迅所厌恶的“三味书屋”却培养了鲁迅。从过去的经验来看,教育传统还是要继承。
  利用语文课学习古代经典是顺理成章的。在语文课上怎么学习古代经典,这个课题值得认真 探讨。
  人文素养与君子人格的建立
  李:根据您的阅读经验,什么是人文性或者人文素养?我国古代典籍中有没有与“人文素养”对应的说法?
  章:现代汉语“人文”一词,基本上与西文“humanise”一词对应。从这个词变化来的“humanism”,我们翻译为“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人本主义”等。这个词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提出来的,主要是针对神本主义,高扬人的价值、人的现实生活的价值。但是,在古代汉语中,“人文”一词含义却略有不同。“文”本来是文理、文采,引申为外表、装饰等义。所谓“文质彬彬”就是外表和内里的统一。《易传》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见,“天文”即是天象,也可以说是星象。“人文”则是文化修养之意。从这个意义上讲,古代说的“人文”,倒更接近我们今日强调的文化素养的含义。但是,在关于教育的语汇中,古人不大讲“人文”之类的词。《论语》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即君子不仅有端正的人格,也应有相应的外表。传说孔子教学生“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都涉及外表和举止。从《周礼》看出,射是贵族教育的基本课程,不仅要求射得准,还要展示射者的礼仪和品德。
  李:语文课上的人文素养教育的核心是什么?
  章: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语文课应该帮助学生建立君子人格。在孔子教育思想的深处,有一个人格建设的目标,他要培养“文质彬彬”、人格健全的君子。传统道德的仁义礼智信,以及忠孝节义、礼义廉耻等思想内容,在古代文选中几乎都有。语文教材中的篇目,如《陈情表》讲孝道,《出师表》既是忠君又是担当,都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好素材。讲这些故事不能就事论事,今天我们要培养年轻人的君子人格,应该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说到底,还是一个观念的问题,就是语文课的目的是为了考试,还是为了育人。
  李:从培养君子人格这个角度,我们今天的教育可以借鉴的地方是什么?
  章:社会前进总是文明引导蒙昧,引导有各种手段,包括一般的文化影响、社会制度建设等等,其中最直接的就是教育。教育是整个人类自身提升文明的最基本手段,关乎社会未来。因此,大教育家总是为教育的这个大目标提供思想。孔子教育学生的目的,当然是为礼乐社会培养人才,所以他经常派他的学生到各国做官,帮助国君。但是,他育人的目标是培养“文质彬彬”、人格健全的君子。这个思想超越了那个时代,对于我们今天也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李:这个意义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章:还是用“文明”和“野蛮”这两个词来说。一个受过教育的、人格健全的人,应该是一个“文明”人。一个满口脏话、随地吐痰的人,至少不是一个“文明”人。中国游客在国外的某些行为,就是“野蛮”人的行为。对比一下,发达国家普通公民的素质就是教育的正果。其实中国古代的教育基本实现了这一点。比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无论多么穷困潦倒,他一定要穿一件长衫。这是他作为读书人的标志,是他的社会价值的体现。应该强调的是,受到天赋和智商的限制,知识学习的方面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比较高的目标。但在人格的培养和建立上,则不受天赋、智商、能力的限制。任何人都可以做一个“文明”人,只要他努力就一定能够达到。过去这些东西是通过语文来引领的。我们现在是不是还需要通过语文课引领这样的教育?这是值得认真思考的,不要把语文完全变成一项技术。
  语文教师应有全面的文史哲知识
  李:我国有严于择师的传统,为人师者要“博览群书,掌古通今”。扬雄更是说:“师者,人之模范。”“师之贵,知大知也。”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来说,有什么启发和借鉴?用“博览群书”“人之模范”“知大知”来要求语文老师是不是过于苛刻?
  章:中国古人供奉的牌位是:天、地、君、亲、师。天地有覆载之大德。君为天之子,人间之至尊者。亲即父母,是人之本。身体发肤,皆受之父母。这些为人供奉理所当然。为什么“师”也为人们供奉呢? 这就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独特的东西。中国人认为,身体是父母给予的,后天教养、知识、才干,则主要受之于师,故“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师”不仅是职业,还是道德楷模,这与中国文化传统相关。韩愈《师说》说得很清楚:“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和“解惑”都是有关人生的问题。因此,“师”不仅仅是教学生知识,还具有人生导师的性质。当然,现在的老师已经不能完全用传统的“师”的标准来要求。然而我也不赞同把老师当做像公务员、律师一样的职业。毕竟教育关乎下一代,关乎国家的未来,对于教师的要求应该有一个较高的门槛。
  李:谈谈您的中学语文老师吧?
  章:我1969~1974年在农村上中学。我当时非常期待语文老师能够讲解得深一些,比如贺敬之的诗《西去列车的窗口》,希望老师能讲讲这首诗好在哪里,含义是什么。但老师讲的不多。所以,我现在特别希望语文老师要有足够的知识积累,要有全面的文史哲知识。文史哲不分家嘛。有的诗本身讲不出什么来,但却是诗中极品。比如李白的《静夜思》,如果老师的知识足够丰富,就可以把有关思乡的诗串起来,可以讲得很丰富。比如联系于右任、余光中的诗,外国的思乡诗,以及肖邦的思乡曲等等,甚至还可以讲讲为什么中国人讲究故土、老乡情结等等。这样一首诗学下来,内容就丰富多了。
  李:语文教师应当具备全面的文史哲知识素养?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语文老师可以读哪些书?
  章:语文教师除了要具备基本的文学知识外,最理想的应该是能够读一些中国古代经典,这些作品往往是文史哲不分的。例如,《诗经》《楚辞》《史记》《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内篇》等等。这是比较理想的。现在可能还做不到,将来可以朝此方向努力。其实,如果教学改革得法,这些书至少在大学本科阶段是可以读完的。
  我建议语文老师读古籍。最好选择繁体竖排、有名家注释的。购买古籍的时候要挑出版社,比如中华书局、中州古籍、上海古籍、黄山书社等出的比较好。文学类则要有名家的鉴赏,例如程千帆的唐诗鉴赏、姜亮夫的宋词鉴赏等。我不建议读古文的现代汉语翻译。读不懂可以慢慢读。首先要把读书的节奏慢下来,让心静下来,才能够进入读书的状态。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一切就谈不上了。
  (选自《高中语文教与学》)
其他文献
什么是文言文?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指出:“文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文言文即上古的文言作品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从先秦诸子散文、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这些藏于历代典籍中绝大部分真正优秀的文字,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我们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出现的文言文选篇,时代上纵横古今,形式上百花齐放,内容上万象更迭。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习得这些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它承载着我们华夏民族的文明和历史,是古代文化的浓缩。然而,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教学却长期处于尴尬状态。钱梦龙老师曾形象地指出:“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  大多数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唯一的关注点是字词句的理解,学生唯一的感受是枯燥无味、昏昏欲睡。究其原因,是文
[摘 要:科学是小学的重点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精神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该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在教学中需要对多项知识内容进行整合,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也给教学工作的实施带来了巨大挑战。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符合当前智慧课堂的建设要求,真正提高学生在科学课堂中的积极性,有利于预期教学目标的达成。本文将分析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学科教学融合的重要性,探索信息
  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语文课程的总目标中又说:“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这些要求都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在对学生进行
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结尾:女主人公娜拉出走,“砰”的一声关上了大门。戏戛然而止,但言有尽而意无穷,萧伯纳评论“这一关门声比滑铁卢或赛顿的大炮还要响”,它把读者带入了一个更加广阔的艺术人生。文学作品的不朽意义,正在于它的文本是建立在多重理解的基础之上。  接受美学认为:文本是蕴含着意义空白与未定性的召唤结构,一部作品的效果不在于说了什么,而在于隐藏在意义空白处的意味深长的沉默。因此,要把握一个客观存
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在学生思考不出来的时候引导他,在他想要表达却表达不出的时候启发他。学生要先主动去学习,实现自主,自主学习是通过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实现,自我创新,自我发展。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阐述的:“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
爱因斯坦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兴趣和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用孔子的话来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学生对语文课有了兴趣,我们语文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谈得上有效。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对于这个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推进,很多教育教学专家都作过相关的研究,也总结出了不少好的方法,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是,在我们一线教师一起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这
[摘 要: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高中地理改革也提上日程。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学生需要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需要让自己的的指向思维不断进阶。为了推动指向思维进阶,高中生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积极探寻各种方法。但是,由于师生都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笔者在总结前人高中地理学习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地理学习的实践,分析了高中地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指向思维进阶的高中地理学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蕴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美术等方面的知识,对后世的很多方面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有许多精髓都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因此,文言文一直是语文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考已经很少考核教科书上的现代文,但文言文一般都会考到原文。因此,几乎所有的教师都重视课本上文言文的学习和复习巩固。走进初三,文言文复习成为课堂的一道“重头菜”。菜味的好坏,因“厨师”的不同
梦想在彼岸,现实在此岸,职业倦怠似乎成了当下教师的通病。疲倦感、退缩感、失落感,仿佛成了教师工作中的“三重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容易慢慢迷失方向,不知如何才能登堂入室。  其实,大可不必这样纠结。因为幸福是快乐加意义,教育事业天然具有正向的价值和意义。叶圣陶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教师当如农民,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播下快乐的种子,收获灿烂的笑脸。对于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