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是一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我们每个教师面临最大的危机。”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数学教学,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而低年级的学生天性活泼好动,自律性较差,导致课堂纪律难以掌控,常有出现课堂效率低下的现象,未能打好一个牢固的数学基础。因此,提高低年段的课堂教学效率相当有必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课标的这点要求对低年段的有效教学相当有指引性,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如果只使用一些陈旧的教学模式,单纯地模范和记忆,这样的教学除了枯燥乏味外,还扼杀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那么怎样使低年段的数学教学更加有效呢?下面谈谈自己个人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年龄特征;有效情境;丰富多彩;激励评价
一、教学设计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年龄特征
低年级的学生好动,自控能力差,不能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因此,我们的教学设计要根据学生喜新、好奇的特征,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灵活多变的教学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二年级《秒的认识》,有的教师可能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接上一节课时《时、分的认识》,直接出现一个钟面让学生观察哪一根是秒针,认识到最细最长的那根就是秒针,再来观察它转动的规律。这样的教学设计,又怎样能吸引低年级的学生呢,课堂的效果自然不够理想。我们可以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好奇的年龄特征进行设计:首先谈话引入,问学生你见过倒计时这种方式吗,在哪里见过呢?学生可能回答:火箭发射的时候、起跑的时候,然后教师利用媒体播放一些常见的倒计时方式让学生观看,像倒计时等待节目的开始,用倒计时的形式迎接新年的到来,用倒计时等待奥运会的开幕等等。然后问学生你知道今天这堂课我们要学习什么内容吗?让我们一起来揭晓吧,请看屏幕,高声倒数,10、9、8、7……..3、2、1最后出示在屏幕上《认识秒》,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相信这样的设计,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都能保持高度集中。接着再问学生,倒计时数每一个数字的时间有多长,自然地感受1秒钟的长短,顺势教师出示钟面让学生认识秒针,学习关于秒的相关知识,先小组内展开讨论,再让学生说说你知道了关于秒的哪些知识。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低年段的课堂教学效果,因为它有趣、灵动,这不是正正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吗?
二、创设有效的情境,提高低年级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个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进行学习,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呢?下面说说我个人的做法。
(一)创设故事情境。北师大版实验教材为学生呈现许多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开放的數学话题和探索性的活动线索。如果在教学中,单纯的知识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我们可以利用教材中的一些对话情境或教材中的插图,把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编制成一个小故事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一年级的《整理房间》一课中,我们可以利用教材上的情景图(房间中的学习用具、衣服、玩具扔得一地都是),上课开始了,电脑传来妈妈的责骂的声音,原来笑笑给妈妈批评了,再让学生猜猜笑笑为什么给批评了,一下子小朋友的兴趣就来了,都争先恐后地要回答,抢着说是因为笑笑的房间太乱了,那么你可不可以帮帮笑笑整理整理房间了,整节课中都贯穿这个故事线索,让学生带着帮笑笑整理房间的任务来学习,因此学习的兴趣始终保持高昂。这样的课堂效率能不高吗?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生活中产生的数学问题,学生最感兴趣,最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动机,而学习数学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以致用。因而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利用生活的情境进行教学设计,课堂效益肯定会更好。如,一年级的《前后》一课中,课本中利用森林运动会的情境,源于学生对动物感兴趣,来学习( )在( )前面,( )在( )后面,( )在第几,等知识点,本来课本设计的这个情景也是比较吸引学生的,比较符合低年级的年龄特征。但是我在本课的教学中,把教材进行了处理,传换成学校运动会跑步比赛的情境,屏幕上出现的都是自己班上熟悉的身影,学生一下兴奋起来。这样来学习( )在( )前面,( )在( )后面,( )在第几效果更好。做出这样的修改,是因为除了能激发兴趣意外,还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原来学习数学可以解决身边的问题。
综合以上两个方面,可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对低年段的有效教学有着重大的意义。
三、低年段教学应该更多地呈现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低年级的课堂,可能前面的十几分钟学生的注意力还能保持得比较好,但是一节课都要保持较高听课率,比较困难,针对这个问题我在教学中不断的实践,发现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果课堂的形式单一,学生容易疲劳,注意力也就容易分散,但是教师的设计教学活动能多样化,运用多变的组织教学方法,能更好地驾驭低年段的课堂教学。如二年级下册《角的认识》,我通过找一找、画一画、做一做、比一比等多种教学活动来设计这堂课。首先我用两根小棒摆了一个角,让学生直观的初步感知什么是角,再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角;接着再设计了一个画角的环节,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这样设计既能进一步认识角,又能让学生静下来画一画,与之前的环节比,有动态也有静态;然后我又适时地让学生动手做一个角,玩一玩,发现了什么,突出教学张口越大角越大,张口越小角越小的知识点。最后,用做好的角比一比角的大小;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整个课堂下来,学生的注意力都能高度集中,教学效果非常好。又如在一年级教学中认识1~10的数,在解决一连串的问题时,我设计了“估一估——数一数——摆一摆——拨一拨——写一写”一连串的学习活动。以运动员的衣服上的号码来认识1~10这10个数字,组织学生利用小方块、计数器等学具展开了摆一摆、拨一拨、数一数、写一写等一系列有趣的操作活动,感悟数的单位和产生的必要性,建立数的表象。尽可能地创设丰富的教学活动,从多个侧面,多层次地组织教学,就能更好地驾驭低年段的课堂教学。
四、低年段数学教学应该采取有效的激励评价
托尔斯泰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有效的激励评价方案,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样地《数学课程课标》也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我认识,建立自信。”这是新课标提出的激励性评价的宗旨。首先评价方案必须要有不同的尺度,因为每个学生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评价学生不能一刀切,学生的家庭背景、思维方式有所不同,他们的基础,能力也有差异,如果用统一标准评价学生是不恰当的,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评价方式。因此,我们在制定评价方案时,对于困难生注意抓住他那难得的闪光点,给予鼓励。对于拔尖生,给与鼓励时还要提出更高要求,再来,评价的方式也要多样化,低年级学生好奇,喜欢新鲜事物,如果评价方式长时间单一,恐怕会失去激励评价的作用,要试着变化花样,才能持久的保持激励评价的作用。
有效教学,是我们每位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其实,提高低年级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相信途径、方法有许多的,但是我认为对于低年段的教学,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背景,给学生提供多样的教学素材和活动,这才是最主要的。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教育
【关键词】年龄特征;有效情境;丰富多彩;激励评价
一、教学设计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年龄特征
低年级的学生好动,自控能力差,不能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因此,我们的教学设计要根据学生喜新、好奇的特征,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灵活多变的教学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二年级《秒的认识》,有的教师可能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接上一节课时《时、分的认识》,直接出现一个钟面让学生观察哪一根是秒针,认识到最细最长的那根就是秒针,再来观察它转动的规律。这样的教学设计,又怎样能吸引低年级的学生呢,课堂的效果自然不够理想。我们可以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好奇的年龄特征进行设计:首先谈话引入,问学生你见过倒计时这种方式吗,在哪里见过呢?学生可能回答:火箭发射的时候、起跑的时候,然后教师利用媒体播放一些常见的倒计时方式让学生观看,像倒计时等待节目的开始,用倒计时的形式迎接新年的到来,用倒计时等待奥运会的开幕等等。然后问学生你知道今天这堂课我们要学习什么内容吗?让我们一起来揭晓吧,请看屏幕,高声倒数,10、9、8、7……..3、2、1最后出示在屏幕上《认识秒》,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相信这样的设计,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都能保持高度集中。接着再问学生,倒计时数每一个数字的时间有多长,自然地感受1秒钟的长短,顺势教师出示钟面让学生认识秒针,学习关于秒的相关知识,先小组内展开讨论,再让学生说说你知道了关于秒的哪些知识。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低年段的课堂教学效果,因为它有趣、灵动,这不是正正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吗?
二、创设有效的情境,提高低年级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个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进行学习,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呢?下面说说我个人的做法。
(一)创设故事情境。北师大版实验教材为学生呈现许多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开放的數学话题和探索性的活动线索。如果在教学中,单纯的知识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我们可以利用教材中的一些对话情境或教材中的插图,把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编制成一个小故事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一年级的《整理房间》一课中,我们可以利用教材上的情景图(房间中的学习用具、衣服、玩具扔得一地都是),上课开始了,电脑传来妈妈的责骂的声音,原来笑笑给妈妈批评了,再让学生猜猜笑笑为什么给批评了,一下子小朋友的兴趣就来了,都争先恐后地要回答,抢着说是因为笑笑的房间太乱了,那么你可不可以帮帮笑笑整理整理房间了,整节课中都贯穿这个故事线索,让学生带着帮笑笑整理房间的任务来学习,因此学习的兴趣始终保持高昂。这样的课堂效率能不高吗?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生活中产生的数学问题,学生最感兴趣,最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动机,而学习数学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以致用。因而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利用生活的情境进行教学设计,课堂效益肯定会更好。如,一年级的《前后》一课中,课本中利用森林运动会的情境,源于学生对动物感兴趣,来学习( )在( )前面,( )在( )后面,( )在第几,等知识点,本来课本设计的这个情景也是比较吸引学生的,比较符合低年级的年龄特征。但是我在本课的教学中,把教材进行了处理,传换成学校运动会跑步比赛的情境,屏幕上出现的都是自己班上熟悉的身影,学生一下兴奋起来。这样来学习( )在( )前面,( )在( )后面,( )在第几效果更好。做出这样的修改,是因为除了能激发兴趣意外,还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原来学习数学可以解决身边的问题。
综合以上两个方面,可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对低年段的有效教学有着重大的意义。
三、低年段教学应该更多地呈现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低年级的课堂,可能前面的十几分钟学生的注意力还能保持得比较好,但是一节课都要保持较高听课率,比较困难,针对这个问题我在教学中不断的实践,发现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果课堂的形式单一,学生容易疲劳,注意力也就容易分散,但是教师的设计教学活动能多样化,运用多变的组织教学方法,能更好地驾驭低年段的课堂教学。如二年级下册《角的认识》,我通过找一找、画一画、做一做、比一比等多种教学活动来设计这堂课。首先我用两根小棒摆了一个角,让学生直观的初步感知什么是角,再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角;接着再设计了一个画角的环节,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这样设计既能进一步认识角,又能让学生静下来画一画,与之前的环节比,有动态也有静态;然后我又适时地让学生动手做一个角,玩一玩,发现了什么,突出教学张口越大角越大,张口越小角越小的知识点。最后,用做好的角比一比角的大小;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整个课堂下来,学生的注意力都能高度集中,教学效果非常好。又如在一年级教学中认识1~10的数,在解决一连串的问题时,我设计了“估一估——数一数——摆一摆——拨一拨——写一写”一连串的学习活动。以运动员的衣服上的号码来认识1~10这10个数字,组织学生利用小方块、计数器等学具展开了摆一摆、拨一拨、数一数、写一写等一系列有趣的操作活动,感悟数的单位和产生的必要性,建立数的表象。尽可能地创设丰富的教学活动,从多个侧面,多层次地组织教学,就能更好地驾驭低年段的课堂教学。
四、低年段数学教学应该采取有效的激励评价
托尔斯泰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有效的激励评价方案,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样地《数学课程课标》也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我认识,建立自信。”这是新课标提出的激励性评价的宗旨。首先评价方案必须要有不同的尺度,因为每个学生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评价学生不能一刀切,学生的家庭背景、思维方式有所不同,他们的基础,能力也有差异,如果用统一标准评价学生是不恰当的,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评价方式。因此,我们在制定评价方案时,对于困难生注意抓住他那难得的闪光点,给予鼓励。对于拔尖生,给与鼓励时还要提出更高要求,再来,评价的方式也要多样化,低年级学生好奇,喜欢新鲜事物,如果评价方式长时间单一,恐怕会失去激励评价的作用,要试着变化花样,才能持久的保持激励评价的作用。
有效教学,是我们每位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其实,提高低年级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相信途径、方法有许多的,但是我认为对于低年段的教学,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背景,给学生提供多样的教学素材和活动,这才是最主要的。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