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能使然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xusty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是伴随人类一起成长的艺术活动,在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投注理想与激情的同时,从没停止对它的思考,美术是怎样产生的?古今中外的美学家、哲学家、艺术家给出了许多答案。在这些答案的基础上,通过对众多的美术现象、美术作品和它对人生的感悟重新思考,有了对美术发生的新的认识一美术是人类的本能表现。
  关键词:美术 发生 本能
  
  造物主创造了天地,创造了万物,也创造了富于思想的人类,人类最好的品质就是对任何现象都要进行探究。有这样几位富有探究精神的生物学家,发现鸟类的神奇之处就是筑巢,它们的垒窝的方式千奇百怪。于是他们找到一种用草桔编织的鸟窝来研究。这种鸟窝的编织方法很考究,就像人类编织工艺品一样,穿插整齐,结构合理,疏密得当,宛如一件艺术品。生物学家在赞叹之余更多的是在思考为什么鸟会编成这样的窝,是向同类学习的结果还是自己的独特发明创造?于是他们做了一个实验,把鸟蛋拿到实验室孵化,从小鸟出生到成鸟,其间没接触任何同类,然后把它放飞自然跟踪观察,结果这只小鸟也会编窝,并且跟父辈编的一样考究。生物学家大悟:本能使然!
  美术是如何产生的?多年来诸多富于思考的美学家、哲学家和艺术家从不同的角度做出许多不同的解释和回答,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和有价值的理论成果。他们的这些理论论述,因其所持的哲学和美学观点的不同,站立的视角不同,答案也大相径庭。其主要观点有:“模仿发生说”、“巫术行为说”、“劳动发生说”等。对此,笔者有另外的观点:美术既不是起源于模仿,也不属于巫术行为,同劳动发生说关系也不大,美术是人类的一种本能表现。
  我们把时间追溯到距今三万至一万年前,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穴和法国的拉斯科洞穴的壁画是人类最早的美术作品。岩壁上刻满了成群的公牛、角鹿、羚羊,线条粗狂流畅,构图合理、颜色鲜艳、形象稚拙。人们在惊讶震撼之余转而思考。古人为什么要刻画这些动物形象呢?按现代人的理解,这些野兽都是人类可食的对象,所以跟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美术理论家将此绘画行为解释为巫术活动,理由是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工具简陋,人们难以捕捉这些野兽,就把它们的形象刻画在石壁上,用来祈祷捕猎成功。这种说法有一些道理,也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因为巫术活动在那个蛮荒和愚昧时代似乎是最有力的心理保障,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巫术活动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可时光不能倒流,我们不能回到那个时代去探寻现象的本质。可现实证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生产力水平越高。人们最基本的生存技能越丧失。如果把现代人放在原始生活环境中,后果可想而之。所以我们不妨换一个思路,可以想象远古的人类拥有高超的捕猎技巧,同心协力捕到了很多猎物,在他们品尝胜利果实之后,喜悦自信的心情一定是溢于言表,我们虽没看见,但他们一定是要表达这种喜悦。表达的方式有很多种可能,可以唱歌,可以跳舞,还可以绘画,把他们成功的事件记录下来以示荣耀。事实上,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中有许多记录王侯将相的丰功伟绩的事例,如罗马帝国的《凯旋门》、《图拉真记功柱》西班牙委拉斯贵支的《不列达的投降》等,这些作品似乎让我们感到是古人把这种表达方式很好的传递下来。那么,这种喜悦。这种自信来自哪里?这不是后天学来的,而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需要纵情的表达。即使我们赞同“巫术发生说”,人类对野兽恐惧和敬畏,难道不是一种情感宣泄吗?古语言:七情六欲,与生俱来,本能也。
  把时间追溯到十八世纪,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也创造了美感,同样劳动创造了人类美术。理由之一是人类最早的美感是在工具的加工制作过程中萌芽的。如一块端正的石头,两边对称,重心集中,可用作敲打工具:一块楔形的石头有薄与厚的变化,劈割物体就易于推进而省力,所以劳动产生形状的概念,由此产生对美的认识。理由之二是劳动促进经验交流,原始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就需不断的将自己在劳动中获得的经验传授给后代,这种经验除了语言还有绘画。这就是美术产生的“劳动发生说”。可是现实生活中还有这样一种现象,一个只有三、四岁的孩子,只要给他一支笔、一张纸,他马上就能画出各种图像。我们将这种行为称为“涂鸦”,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的阶段,也是美术生发的一种方式。那么,这种现象是孩子们在劳动中产生的吗?可能有人会说这是一种模仿,于是,将美术产生概括为“模仿发生说”,认为这样才比较合理。其实“模仿说”就是西方的写实主义,即再现客观自然。从古希腊古罗马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直至十八、十九世纪的法国,写实主义美术作品倍出。大师把这些艺术作品留给后人,但是,我们看到的作品不单单是机械的客观再现,而是在作品中融入深刻思想内涵。不论是孩提时的涂鸦,还是大师的创作,都是自然情感的一种流露。孩子对周围的世界感到新奇,大师要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这些都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也是造物主赋予人类的一种本能。
  到了十九世纪,艺术形式五花八门,出现了很多艺术流派,同时,人们品评美术的标准也随之失去了方向。“什么是美术”、“美术是什么”?人们对此迷茫不解。随着“行为艺术”、“装置艺术”等艺术门类的出现,美术概念又有了新的内涵。“美术”从表面上解释很简单,即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塑造“美”的可视形象。而什么是“美”似乎很难解释,一般意义上认为“美”即符合黄金分割比例,结构匀称,造型完美。这是一种理想化的唯美主义的理解。如果这样解释就会把很多优秀的艺术作品拒之门外。如罗丹的《丑陋的老妇人》梵高的《自画像》蒙克的《呐喊》等。那么,试用美术的起源——美术是人的本能表现来解读“美”,凡是能表达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等真情实感的作品都是“美”的,我们就可以解释罗丹、梵高、蒙克的作品,《丑陋的老妇人》是作者对女人不幸身世的怜悯或对母亲辛劳一生的赞美。《自画像》、《呐喊》也宣泄了画家的惶恐和孤独。这是人的情感再现,情感也是人的本能。同样,“行为艺术”、“装置艺术”也是现代人面对社会的一种情绪反映。
  美术的发生经过众多的理论家的探讨,答案难以统一,真相到底是什么,看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存在就合理”这句哲言似乎给我们打开了思路,美术的发生就像我们人类生活一样,饿了要吃饭,困了要睡觉,高兴就要笑,悲伤就要哭,美术如同小鸟垒窝,是一种本能的表现。
其他文献
摘要 电影已经进入了数字时代,计算机技术与电影艺术结合所形成的超乎寻常的表现力给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吸引力,从最早的儿童娱乐,到如今的电影节大片,电影的每一次跳跃,都伴随着技术的革新。随着3D技术应用于电影,现代大片中我们欣赏到那些绚丽的画面、宏大的场景,在传统电影中是无法看到的。数字技术曾经在电影中被当作特技的工具,但今天它对电影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越了“工具”这个层次。  关键词 3D技术 电影 
摘要 项羽是影视剧中热衷演绎的悲剧形象,这一形象之所以为后人议论纷纭,在于其人格魅力、英雄气概和儿女情怀诸方面所表现出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从人格魅力来看,项羽虽然德才兼俱却盲目自信;从英雄气概来看,项羽虽然勇武盖世却政治短视;从儿女情怀来看,项羽虽然重情重义却过于儿女情长。此三者,铸就了项羽荡气回肠的悲剧诗篇。  关键词 项羽 人格魅力 英雄气概 儿女情怀    西楚霸王——项羽,是叱咤风云的千古英
摘要 在各类艺术嗓音运用中,都渗透着美学原则。声音之美在于和谐,和谐美在于关系,在于整体。  关键词 和谐 协调 技巧    在各类艺术嗓音的运用过程中,都强调扎实的基本功和娴熟的发声技巧,使嗓音在表达内容及情感时能随心所欲、游刃有余,如朗诵、播音、戏剧、歌唱等各类艺术嗓音的运用中都是如此在发声技巧娴熟的基础上,还有更高的原则指导艺术发声活动,那就是审美的眼光、美学的原则,在各类艺术嗓音运用中,都
[摘要]《闻香识女人》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经典影片。影片讲述了“两个男人”和“男人与女人”的故事,以一次意外的邂逅、一场“性感”的探戈、一出恣意的飙车和一段酣畅淋漓的演讲为我们完整地勾勒出生命从“毁灭”到“重生”的整个过程,最后,以弗兰克为查理在听证席上极力辩护将故事推向高潮。  [关键词]《闻香识女人》颠覆 救赎 教化 主题思想    影片《闻香识女人》(中)又称《女人香》(台)、《女人的
[摘要] 我国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五十六个民族中,民俗资源极为丰富,这些民俗贵源,不仅密切地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生存、发展、消灭、演变,而且以其特有的折光,反映着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文化创造和人们的精神风貌,中国民俗学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取得突出成就,中国民俗学在新世纪要取得更大成就,赢得新的辉煌,就必须更好地与世界民俗学融为一体。  [关键词] 民俗学 民间文化 世界民俗 融
摘要 “白鸽”作为一个重复出现的符号,已经成为吴宇森电影作品的签名,然而这一签名在吴宇森电影系列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服务于从人性到资本再到意识形态的不同话语逻辑。  关键词 吴宇森 白鸽 暴力美学    不管是《喋血双雄》中从教堂的圣坛前飞过的白鸽,还是《终极靶标》(Hard target)里枪战厂房里的白鸽,是《碟中碟2》(the mission impossible)在火光中飞出的白鸽,还是《
[摘要]《世事如烟》是作者对孤独、焦虑、迷茫、绝望这种精神危机的演示,运用时间和视角的幻变来诠释作品的主题。故事全篇运用了时间的省略。贯穿整篇小说,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在叙述过程中,也不断地忽略时间的概念。企图用时间的混淆和视角的幻变的叙述技巧来达到对故事主题的形象呈现更加深刻和无暇。  [关键词]余华小说 叙述时间省略 叙述视角变幻    余华是80年代的先锋作家,他以一个冷漠叙述者的身份留给读
摘要 美国电视连续剧《反恐24小时》播出后取得了非常好的反响。除情节本身所创造的悬念以及“实时”特性外,笔者以为大量运用的“多画面”方式是其获得成功的另一重要原因。本文以第六季的第12集为例,具体分析该剧中“多画面”方式运用的特点及其作用。  关键词 美剧 《反恐24小时》 多画面    美国电视连续剧《反恐24小时》第六季已经结束了,而关于它的讨论却并没有随着剧集的暂时告一段落而结束,在磐灵风软
[摘要]在《洛丽塔》中,每一个人物都各具特性和意义,同时,又能够组成饶有趣味的人物链,进一步展示文本所深蕴的内涵。在这个不同寻常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真实与虚幻细密交织的心灵帷幕之下,恐怕无人能够轻易的指认出谁为天使,谁是恶魔。或者说,书中的每一个主要人物都既是天使,亦为恶魔。这一点道出了人性的秘密——人性的丰富与深不可测。或许它是令《洛丽塔》永恒的一个重要支点。  [关键词]人性 复杂 鲜活 寓指 
[摘要] 作为一个严肃的思想家,伟大的艺术家,劳伦斯在《虹》和《恋爱中的女人》这两部小说中表达了他极力希望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以摆脱资本主义社会和机械文明对人性的异化,这两部小说就是他的《创世纪》一其中的主题和人物在很大程度上和《圣经》中的《创世纪》有着很大的相似,但最重要的是这是劳伦斯的《创世纪》一它体现和包含了劳伦斯本人对生活和社会的理解和建立一个新世界的理想。  [关键词] 劳伦斯 原型 《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