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人说,远处有青青的山峦如聚。没有乳白色的烟,没有土石块垒砌成的房,没有开荒纳凉的人。南风掠过荒野,漫过村河,拥完那片山青,拂至耳畔。
它说,曾几何时,那里有人来过。
【1】清亮的眸子都望着我,若一汪清潭,嘴里纷纷念叨着这个生僻的词汇——先生。
我叫单青,一名大山里的女先生。
一九一九年我初见世界的模样,父母便抱着我给我取了名字。父亲扶着下巴念道,“单”是单超的单,“青”则是一种颜色。母亲溺爱似的,似要望穿我的眼眸一般凝视许久。而后洁白的颈子转向父亲,嫣然一笑,是草青色。
家中安静祥和的氛围暂时轻轻悄悄地掩了屋外一片动荡。
我不是大山的孩子,却朝思暮想那一派绵延。父母亲说我一个女孩子也该收收性子,别老想着在山里野。我说我不是想爬树摘野果,也不是想下地插秧玩泥巴。我喜欢阔叶野草填满视野的充盈,喜欢可以随手揩得的野芳的沁香,喜欢在山间抑或田埂上用黑色钢笔勾出自己脑海中美丽的句子,一切都美好得不得了。父亲望着我已经整理得井然有序的竹编箱子和空旷得只有三枚身影的房间,缓言道,外面不安定,你欲于山中定居除非你能找到分量足够的寄托。青青,假使你累了乏了就回家来吧。母亲也红了眼眶,强颜欢笑地望着我。
我忍着鼻头的酸涌之感,颤着声线回答,好。
一九三八年的破晓,历时三天三夜,颠簸的绿色火车到了那个山脚下的乡镇。只是还有很长的山路要走。
我依旧记得脚踝初次磨出水泡的刺痛,也依旧记得那群山里孩子眸子中满盛的天真无邪。许是在城里居住的时间长了,看见这么小的学堂确乎是比较陌生的。泥巴堆作的墙角跟生着不羁的野草丛,挤满了绿色的滑溜溜的苔藓类植物。只有六七张榻榻米大小的地方,挤着二十来个孩子。我说你们叫我单先生吧。于是他们都张了嘴,照葫芦画瓢似的模仿我说话时的嘴型,先生,单先生。稚嫩的口吻带着浓重的乡土腔调。
他们仍在重复,单先生,单先生……
【2】狭小的住宿处膨胀着白面馒头的香气,我像一个泪人儿,父亲母亲,我找到那份寄托了。
山里的饮食很清淡,有时候甚至连吃的也没有,我不怨。现如今日寇横行,搅得国内是很不太平。他们黑漆漆的枪孔对准中国老百姓的头颅,老百姓便只得眼睁睁看着自家地窖里的粮被搬空。若不依抑或是有怨言怨语,那便又绽放几簇血红的牡丹,生根在大山里,只是无人问津罢了。我的肠胃打小以来便是不太好的,吃得自家种的粗根菜或是粗面疙瘩便有些受不住。更何况真真没粮食的时候,只能拿来那些路边的野菜充饥。一旦下肚,便是绞痛,疼得连平日里教书也教不了,就单单卧在床铺上翻来覆去不得了。天还没亮透,我便忍着疼趴在窗沿上看仍浸在昨日星辰里的大山的样貌。我会想,这真的是我追求的生活吗?
我大概是想家了。
单先生,我们来看您了。这一定是妮子的声音。我努力爬起来倚在会发出嘎吱响声的木床头,感激地望着挤满我狭小住宿处的孩子们。妮子坐在我的床沿上,从身后的人手里取过一个新鲜南瓜叶包成的物件,欣喜地在我面前打开。我鼻子里忽地嗅到一股令人垂涎的味道,是细白面馒头。
单先生,我们今天去自家地里拾了遗下的麦子穗,虽然不多,但凑在一起还是能够做上几个你们城里人常吃的馒头的。我们知道您身体不大好,就给您送来了,您千万要好好吃了,回到学堂给我们教书吧,同学们还没听完您给讲的故事呢。
我望着一个个面色不如往日红润,都瘦了半圈的孩子们,顿时觉得手里早已没了温度的馒头竟有些烫手。你们也吃吧,我指着仅有的四个白面馒头,有些窘迫。妮子咽了口唾沫,搡了搡身后的伙伴,单先生,我们先走了,我们不饿,我们有口粮。
门悄悄地给掩了,屋子里又安静下来。一个个瘦小黝黑的身影打窗口闪过时,还忍不住再留恋几眼这几近塌败的小屋。我挣扎地坐到椅子上,披上薄薄的外衫,捉起黑色钢笔开始给远在家中的父母写信——这是从大山里寄出去的第一封信。亲爱的爸爸妈妈,我想我是找到你们说的寄托了。
嘴角上扬,滚烫的泪珠却撞在绿油油的南瓜叶上,迂回地打了个滚,很不听话地掉在粗糙的信纸上,湿成了一枚好似心脏的形状。
那颗心,在有力地跳动着。
【3】一句“没事儿”落在我的心坎上,清澈的目光这回却斑驳了我的心房。
今天不教书,我将学堂的门给锁了。尽管他们不舍得我给他们教书的日子,但我还是坚持让他们留在家里温习前几日的功课。毕竟城里的孩子上课也是有一定的休息日的,更何况,我也想去大山别处看看。
徒步行走了近乎两个小时,我翻至另一片山峦地带,这大概不归属那个山中村落了。继续行了约二十来分钟,便有一处很隐蔽的小悬崖,若非我留心,就得掉下去摔得粉碎了。危险的崖边围的却是甜美的粉色花丛,似一个甜蜜陷阱。可我仍不留心给那丛中的岩石绊了一腿,鲜红的血滴慢慢沁成一颗大珠子,我只抹了一把就继续往前走。这里人迹罕至,却独有一份清幽。我在漫山遍野的绿色中穿梭,独行,很是自在。这好像,就是我梦寐以求的生存方式了。我徜徉在及腰的青青草色中,直至正午时分,方才返村子。
妮子的娘在自家的院子里用溪水冲洗着一篮子野菜,看见我后热切地给我打了个很农民化的招呼,也随着妮子叫我单先生。明明就是个标致的黄花大闺女,叫个什么先生呢。妮子娘笑了笑,露出白花花的牙来。我方欲离开时,妮子娘忽然叫住了我,先生,俺给你洗个头发吧,进山这么久了,还没认真洗过一回吧。我愣了愣,继而点了点头。
几缕橙黄的光束照在盛水的青黑色瓦盆里,清澈的溪水随着瓦盆的一倾继而便漫上了黑发。妮子娘洗头用的是农家的洗头皂,没有其他,只有一股淡淡的青草味。我拿了妮子家的木梳子梳齐了一头黑发,方才知头发已经差不多及腰了。山间微风吹过,让人感觉很舒服。我合上眼睛坐在妮子家矮矮的台阶上小憩,任凭阳光打在我的脸颊上。
单先生,那两个穿着黄色衣服的拿枪的人又来了。他们砸了锁,撕了我们放在学堂里的书,还撞坏了您的讲桌,这该怎么办哪。声音来源于另一个我在学堂的学生,一边大喘着牛气,一边给我讲我不在的半日发生的事情。我急得没跟妮子娘打声招呼就往学堂的方向奔去。果真,原本就不怎么体面的教室现在更狼狈不堪了。我拾起地上七零八落的书本内页,很是心疼。这是我好容易托人从大山外的县城带回来的课本,哪能说没就没了呢。 没事儿的,单先生,没有课书我们也可以听您讲课的,只要我们有心,我们照样能学得好。我抬起头,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都不差的学生们。他们也蹲了下来,帮我收拢着地上的课本碎片,我突然觉得心尖上扬起一种温暖的滋味。
还是什么都不说了吧。
【4】我说,跟我走吧。我心里想着,跟我走吧,走进山色青青。
今天我特地穿了一条草青色的棉布长裙,露出的脚踝上挂了一对走起路来会叮当响的银色铃铛。讲课的时候一走动,脚踝上圈着的铃铛就会响出一阵清亮。长裙是我十八岁成年生日的时候母亲给买的,铃铛是朋友送的。我还记得母亲欣喜的口吻,你看,草青色多衬我们家单青啊。
我正给孩子们讲怎么能把字给念好了,门外却忽作嘈杂。继而学堂的门给踹开了,闪进几个黄色的身影。是熟悉的乌黑的枪。孩子们都住了嘴,把用浆糊重新粘好的课本藏到衣服里去。上次那个在妮子家院子里大喘牛气的孩子垂着眼帘压低了声给我说,单先生,就是他们几个。我心头顿涌起一种愤懑之感,但又坦荡无比。
单青,没什么好怕的,我对自己说。
你,穿绿色裙子的,把国语书都给我拿出来,现在学堂里不给学国语的,你应该知道的。一个粗脖子大脸的军官拿枪捅着身后的歪墙,恶狠狠地给我说。这算半个日本人,我嘲讽地想。
书算是给你们撕完了,现在没了。我轻蔑地回答。
粮食呢,你们村里没粮食了吗?他依旧问道。
你们天天来抢,就是多肥的油田也早给刮干净了。
砰——
是一声厚重的枪响。身后最小的孩子给子弹头擦伤了胳膊,哇地哭了起来。
我心里一惊,努力遏制着心里往上蹿的火气。跟我走吧,我知道哪里有粮。
小姑娘,你确定这里有粮食,别是在骗我们,子弹头可不长眼睛。肥头大耳的军官跟在我身后,带着四个穿着日军制服的士兵,疑神疑鬼地拿话语探我。没错的,翻过了村落里的那片山,山脚下就有好些村民为了防你们特地在这里埋下的粮食。我佯装淡定,轻松而又谨慎地在队伍跟前走,脚上的银铃发出清亮的响声。没错,还是这座山,山色青青,今天却要被外来之人给毁了这一番景致。
大约行了有二十来分钟,军官的疑心更大了。怎么还没到。他拿晒得有些发烫的枪口顶着我的脊梁骨,恶声恶气地质问我。
我故作轻松地眨眨眼,到了,就在前面的粉红花丛里,下面埋着粮食。
他不信。你先给我去那里开路,千万别是给我使诈的。
我慢慢地踱步而去,内心里想着对策。走至悬崖边缘,我及时住了腿。好了,我到了,我没骗你吧。我对着不远处的军官快乐地大喊。
你们四个,别给我杵在这儿,搬粮去,怎的是想饿死?大腹便便的军官把身旁的士兵都吩咐了过来,自己却站在树荫底下乘凉歇息。不行,干了四个,还有一个该怎么办呢?那四个士兵已不慎跌落了下去。树荫底下的军官发现情况不对立马持了枪往我这里赶来,探头看见隐隐约约的崖际后怒不可遏地往枪支里装弹药,然后,对准我。
我不等他开枪,便扯了脚踝上一个铃铛攥在手里头,重心向下,掌心却向上。
空中跃升起一个明晃晃的银色铃铛,太阳光下它亮得有些刺眼。
一九一九年我诞于一片革命声中,今年已是动荡的一九三八年。
今年我十九岁,不过大概也就只有十九岁了。
南风的回忆到此为止。
这座山,当地的人叫它山青山。
山青,即单青。
这里没有乳白色的烟,没有土石块垒砌成的房,没有开荒纳凉的人。南风掠过荒野,漫过村河,拥完那片山青,拂至一块石碑上。灰白色的石碑的正中央,挂着一个早已不会发出响声的铃铛。它锈迹斑斑,覆满尘埃。周遭的空气和尘土中氤氲着时光的味道,弥漫着硝烟的气息,充斥着山色青青。
悠然的南风吹开了石碑上厚厚的尘土,上面是苍劲明了的五字碑文:来自远山青。
来自远山青。
几十年前的那对铃铛好像还在晃荡出一阵阵悠远的清亮。
只是不知你是否听见。
写作心得
几十年前的旧中国,是活在屈辱和新生里的。多少大大小小的战役撞击着我们中华儿女的魂灵,多少丧权辱国的条约制约着中国的进步。所以,我们炎黄子孙从屈辱中发出呐喊,于苦痛间涅槃。文中的单青先生,正是新女性的代表,她脚挂银铃,一身青色长裙浅浅而笑,她是虚拟的民族英雄的缩影,她是民族精神的体现者,她是藏在初三的我内心中绽放的民族骄傲。
写作,对于我来说是一件很幸福也很感激的事。当小小的我微摇笔杆,趴在公园长椅上一笔一画端端正正地陈列着自己稀薄的词典,不顾周围五彩斑斓的世界时,就注定未来的一段日子里,我定会与它携手向前。小学时的我像玩游戏一样地组合中国汉字,老师看着还不错于是就成了文学社的一员。初中的我一开始淡忘了写作,却因班主任悉心关照一点点重新拾起笔。慢慢接触文学书籍,心中树立了形形色色的标杆,内心总期冀着能重走他们走过的路,成为他们已经成为了的人。
它说,曾几何时,那里有人来过。
【1】清亮的眸子都望着我,若一汪清潭,嘴里纷纷念叨着这个生僻的词汇——先生。
我叫单青,一名大山里的女先生。
一九一九年我初见世界的模样,父母便抱着我给我取了名字。父亲扶着下巴念道,“单”是单超的单,“青”则是一种颜色。母亲溺爱似的,似要望穿我的眼眸一般凝视许久。而后洁白的颈子转向父亲,嫣然一笑,是草青色。
家中安静祥和的氛围暂时轻轻悄悄地掩了屋外一片动荡。
我不是大山的孩子,却朝思暮想那一派绵延。父母亲说我一个女孩子也该收收性子,别老想着在山里野。我说我不是想爬树摘野果,也不是想下地插秧玩泥巴。我喜欢阔叶野草填满视野的充盈,喜欢可以随手揩得的野芳的沁香,喜欢在山间抑或田埂上用黑色钢笔勾出自己脑海中美丽的句子,一切都美好得不得了。父亲望着我已经整理得井然有序的竹编箱子和空旷得只有三枚身影的房间,缓言道,外面不安定,你欲于山中定居除非你能找到分量足够的寄托。青青,假使你累了乏了就回家来吧。母亲也红了眼眶,强颜欢笑地望着我。
我忍着鼻头的酸涌之感,颤着声线回答,好。
一九三八年的破晓,历时三天三夜,颠簸的绿色火车到了那个山脚下的乡镇。只是还有很长的山路要走。
我依旧记得脚踝初次磨出水泡的刺痛,也依旧记得那群山里孩子眸子中满盛的天真无邪。许是在城里居住的时间长了,看见这么小的学堂确乎是比较陌生的。泥巴堆作的墙角跟生着不羁的野草丛,挤满了绿色的滑溜溜的苔藓类植物。只有六七张榻榻米大小的地方,挤着二十来个孩子。我说你们叫我单先生吧。于是他们都张了嘴,照葫芦画瓢似的模仿我说话时的嘴型,先生,单先生。稚嫩的口吻带着浓重的乡土腔调。
他们仍在重复,单先生,单先生……
【2】狭小的住宿处膨胀着白面馒头的香气,我像一个泪人儿,父亲母亲,我找到那份寄托了。
山里的饮食很清淡,有时候甚至连吃的也没有,我不怨。现如今日寇横行,搅得国内是很不太平。他们黑漆漆的枪孔对准中国老百姓的头颅,老百姓便只得眼睁睁看着自家地窖里的粮被搬空。若不依抑或是有怨言怨语,那便又绽放几簇血红的牡丹,生根在大山里,只是无人问津罢了。我的肠胃打小以来便是不太好的,吃得自家种的粗根菜或是粗面疙瘩便有些受不住。更何况真真没粮食的时候,只能拿来那些路边的野菜充饥。一旦下肚,便是绞痛,疼得连平日里教书也教不了,就单单卧在床铺上翻来覆去不得了。天还没亮透,我便忍着疼趴在窗沿上看仍浸在昨日星辰里的大山的样貌。我会想,这真的是我追求的生活吗?
我大概是想家了。
单先生,我们来看您了。这一定是妮子的声音。我努力爬起来倚在会发出嘎吱响声的木床头,感激地望着挤满我狭小住宿处的孩子们。妮子坐在我的床沿上,从身后的人手里取过一个新鲜南瓜叶包成的物件,欣喜地在我面前打开。我鼻子里忽地嗅到一股令人垂涎的味道,是细白面馒头。
单先生,我们今天去自家地里拾了遗下的麦子穗,虽然不多,但凑在一起还是能够做上几个你们城里人常吃的馒头的。我们知道您身体不大好,就给您送来了,您千万要好好吃了,回到学堂给我们教书吧,同学们还没听完您给讲的故事呢。
我望着一个个面色不如往日红润,都瘦了半圈的孩子们,顿时觉得手里早已没了温度的馒头竟有些烫手。你们也吃吧,我指着仅有的四个白面馒头,有些窘迫。妮子咽了口唾沫,搡了搡身后的伙伴,单先生,我们先走了,我们不饿,我们有口粮。
门悄悄地给掩了,屋子里又安静下来。一个个瘦小黝黑的身影打窗口闪过时,还忍不住再留恋几眼这几近塌败的小屋。我挣扎地坐到椅子上,披上薄薄的外衫,捉起黑色钢笔开始给远在家中的父母写信——这是从大山里寄出去的第一封信。亲爱的爸爸妈妈,我想我是找到你们说的寄托了。
嘴角上扬,滚烫的泪珠却撞在绿油油的南瓜叶上,迂回地打了个滚,很不听话地掉在粗糙的信纸上,湿成了一枚好似心脏的形状。
那颗心,在有力地跳动着。
【3】一句“没事儿”落在我的心坎上,清澈的目光这回却斑驳了我的心房。
今天不教书,我将学堂的门给锁了。尽管他们不舍得我给他们教书的日子,但我还是坚持让他们留在家里温习前几日的功课。毕竟城里的孩子上课也是有一定的休息日的,更何况,我也想去大山别处看看。
徒步行走了近乎两个小时,我翻至另一片山峦地带,这大概不归属那个山中村落了。继续行了约二十来分钟,便有一处很隐蔽的小悬崖,若非我留心,就得掉下去摔得粉碎了。危险的崖边围的却是甜美的粉色花丛,似一个甜蜜陷阱。可我仍不留心给那丛中的岩石绊了一腿,鲜红的血滴慢慢沁成一颗大珠子,我只抹了一把就继续往前走。这里人迹罕至,却独有一份清幽。我在漫山遍野的绿色中穿梭,独行,很是自在。这好像,就是我梦寐以求的生存方式了。我徜徉在及腰的青青草色中,直至正午时分,方才返村子。
妮子的娘在自家的院子里用溪水冲洗着一篮子野菜,看见我后热切地给我打了个很农民化的招呼,也随着妮子叫我单先生。明明就是个标致的黄花大闺女,叫个什么先生呢。妮子娘笑了笑,露出白花花的牙来。我方欲离开时,妮子娘忽然叫住了我,先生,俺给你洗个头发吧,进山这么久了,还没认真洗过一回吧。我愣了愣,继而点了点头。
几缕橙黄的光束照在盛水的青黑色瓦盆里,清澈的溪水随着瓦盆的一倾继而便漫上了黑发。妮子娘洗头用的是农家的洗头皂,没有其他,只有一股淡淡的青草味。我拿了妮子家的木梳子梳齐了一头黑发,方才知头发已经差不多及腰了。山间微风吹过,让人感觉很舒服。我合上眼睛坐在妮子家矮矮的台阶上小憩,任凭阳光打在我的脸颊上。
单先生,那两个穿着黄色衣服的拿枪的人又来了。他们砸了锁,撕了我们放在学堂里的书,还撞坏了您的讲桌,这该怎么办哪。声音来源于另一个我在学堂的学生,一边大喘着牛气,一边给我讲我不在的半日发生的事情。我急得没跟妮子娘打声招呼就往学堂的方向奔去。果真,原本就不怎么体面的教室现在更狼狈不堪了。我拾起地上七零八落的书本内页,很是心疼。这是我好容易托人从大山外的县城带回来的课本,哪能说没就没了呢。 没事儿的,单先生,没有课书我们也可以听您讲课的,只要我们有心,我们照样能学得好。我抬起头,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都不差的学生们。他们也蹲了下来,帮我收拢着地上的课本碎片,我突然觉得心尖上扬起一种温暖的滋味。
还是什么都不说了吧。
【4】我说,跟我走吧。我心里想着,跟我走吧,走进山色青青。
今天我特地穿了一条草青色的棉布长裙,露出的脚踝上挂了一对走起路来会叮当响的银色铃铛。讲课的时候一走动,脚踝上圈着的铃铛就会响出一阵清亮。长裙是我十八岁成年生日的时候母亲给买的,铃铛是朋友送的。我还记得母亲欣喜的口吻,你看,草青色多衬我们家单青啊。
我正给孩子们讲怎么能把字给念好了,门外却忽作嘈杂。继而学堂的门给踹开了,闪进几个黄色的身影。是熟悉的乌黑的枪。孩子们都住了嘴,把用浆糊重新粘好的课本藏到衣服里去。上次那个在妮子家院子里大喘牛气的孩子垂着眼帘压低了声给我说,单先生,就是他们几个。我心头顿涌起一种愤懑之感,但又坦荡无比。
单青,没什么好怕的,我对自己说。
你,穿绿色裙子的,把国语书都给我拿出来,现在学堂里不给学国语的,你应该知道的。一个粗脖子大脸的军官拿枪捅着身后的歪墙,恶狠狠地给我说。这算半个日本人,我嘲讽地想。
书算是给你们撕完了,现在没了。我轻蔑地回答。
粮食呢,你们村里没粮食了吗?他依旧问道。
你们天天来抢,就是多肥的油田也早给刮干净了。
砰——
是一声厚重的枪响。身后最小的孩子给子弹头擦伤了胳膊,哇地哭了起来。
我心里一惊,努力遏制着心里往上蹿的火气。跟我走吧,我知道哪里有粮。
小姑娘,你确定这里有粮食,别是在骗我们,子弹头可不长眼睛。肥头大耳的军官跟在我身后,带着四个穿着日军制服的士兵,疑神疑鬼地拿话语探我。没错的,翻过了村落里的那片山,山脚下就有好些村民为了防你们特地在这里埋下的粮食。我佯装淡定,轻松而又谨慎地在队伍跟前走,脚上的银铃发出清亮的响声。没错,还是这座山,山色青青,今天却要被外来之人给毁了这一番景致。
大约行了有二十来分钟,军官的疑心更大了。怎么还没到。他拿晒得有些发烫的枪口顶着我的脊梁骨,恶声恶气地质问我。
我故作轻松地眨眨眼,到了,就在前面的粉红花丛里,下面埋着粮食。
他不信。你先给我去那里开路,千万别是给我使诈的。
我慢慢地踱步而去,内心里想着对策。走至悬崖边缘,我及时住了腿。好了,我到了,我没骗你吧。我对着不远处的军官快乐地大喊。
你们四个,别给我杵在这儿,搬粮去,怎的是想饿死?大腹便便的军官把身旁的士兵都吩咐了过来,自己却站在树荫底下乘凉歇息。不行,干了四个,还有一个该怎么办呢?那四个士兵已不慎跌落了下去。树荫底下的军官发现情况不对立马持了枪往我这里赶来,探头看见隐隐约约的崖际后怒不可遏地往枪支里装弹药,然后,对准我。
我不等他开枪,便扯了脚踝上一个铃铛攥在手里头,重心向下,掌心却向上。
空中跃升起一个明晃晃的银色铃铛,太阳光下它亮得有些刺眼。
一九一九年我诞于一片革命声中,今年已是动荡的一九三八年。
今年我十九岁,不过大概也就只有十九岁了。
南风的回忆到此为止。
这座山,当地的人叫它山青山。
山青,即单青。
这里没有乳白色的烟,没有土石块垒砌成的房,没有开荒纳凉的人。南风掠过荒野,漫过村河,拥完那片山青,拂至一块石碑上。灰白色的石碑的正中央,挂着一个早已不会发出响声的铃铛。它锈迹斑斑,覆满尘埃。周遭的空气和尘土中氤氲着时光的味道,弥漫着硝烟的气息,充斥着山色青青。
悠然的南风吹开了石碑上厚厚的尘土,上面是苍劲明了的五字碑文:来自远山青。
来自远山青。
几十年前的那对铃铛好像还在晃荡出一阵阵悠远的清亮。
只是不知你是否听见。
写作心得
几十年前的旧中国,是活在屈辱和新生里的。多少大大小小的战役撞击着我们中华儿女的魂灵,多少丧权辱国的条约制约着中国的进步。所以,我们炎黄子孙从屈辱中发出呐喊,于苦痛间涅槃。文中的单青先生,正是新女性的代表,她脚挂银铃,一身青色长裙浅浅而笑,她是虚拟的民族英雄的缩影,她是民族精神的体现者,她是藏在初三的我内心中绽放的民族骄傲。
写作,对于我来说是一件很幸福也很感激的事。当小小的我微摇笔杆,趴在公园长椅上一笔一画端端正正地陈列着自己稀薄的词典,不顾周围五彩斑斓的世界时,就注定未来的一段日子里,我定会与它携手向前。小学时的我像玩游戏一样地组合中国汉字,老师看着还不错于是就成了文学社的一员。初中的我一开始淡忘了写作,却因班主任悉心关照一点点重新拾起笔。慢慢接触文学书籍,心中树立了形形色色的标杆,内心总期冀着能重走他们走过的路,成为他们已经成为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