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教学之同题异构思考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houcu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散文阅读教学是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的教学,美是多元的,共存于同课异构的现实教学之中;基于一次教研活动散文阅读教学之同题异构思考,提出在现行的教育环境中和可能实现的政策空间下,我们的语文个性化阅读向何处发展,又怎么去实行的分析与见解,这是每一位语文老师必须思考的。
  【关键词】散文教学;同课异构;个性化阅读
  散文阅读教学,需要多种风格的课堂,在此基础上,才能品味到散文的多元美感。近期参加了一次散文阅读教学之同题异构的现场研讨会,一课三人,教学活动依次进行,一课同为《月是故乡明》,三人为三位不同年龄不同风格不同水平的三位教师,具体思路体现在:第一位老师用他那独特的声音天赋声情并茂朗读这篇课文,并且指导学生用不同的形式去读,学生通过老师读的熏陶和自己读的领悟最大程度的把握这篇课文,课后许多同学还沉浸其中;第二位老师用他那独特的视觉找出文中感人的地方入情入理地分析,并且辅以这个“恒久的烙印”专题与之相类似的精彩段落来丰厚文本的学习,拓展了学生的情感空间,下课时我们还看到许多同学眼中那矜持的泪水;第三位老师在学习了这个专题之后用他那深厚的作文指导素养指导学生去寻找故乡印象最深的事物和情景,构思成作文片段,并且把本文揉和在作文指导中,下课时,我们看到许多同学似乎沉静了许多——这也许不是作文指导课本身所能做到的。
  研讨时,许多老师都对这三节课给予了近乎一致的高评价。确实,无论是从教师的素养,文本的挖掘,课型的设计还是从课堂的生成,情感的提纯,学生素养的提升以及师生双向的互动上都达到了很高的层次。但是从个性化教学的角度,我们也得有这样的几点疑虑:
  一、从教者的角度以及这三个不同班级的学生角度来看,教与学都达到了一定程度的个性化,但是,对于一个班级的所有学生来说一种教学方法能够满足他们不同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吗?也许有的同学不喜欢朗读,却喜欢写作或者喜欢其他什么方式,那么,针对不同的课题,我们老师是否可以制作成不同的课型放在“货架”上让学生自由选择呢?有的同学用过了这个“货”,发觉不喜欢进行二次选择还可以吗?如果能这样实施,那自然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境界,但从现行的国情和校情来看,这在很长的时期内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从课堂教学内容和师生的关系来看,传统的课堂“在教学中,学生不是独立地,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的;学习的内容不是随意、自发产生的,而是经过选择和教育学加工的人类已经创造出来的、最基本的文化知识;教学过程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过程,不是日常生活中随机进行的认识过程。”而为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要求,我们的课堂是否可以这样处理:教师在课堂上不预先设计问题,课堂的生成主要是由学生的自主发现和质疑来生成,教师仅仅成为“平等的首席”。可实践下来看这样的课堂有更多地偶然性、随意性,未能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充分展示出来,在一定程度导致了整个课堂的学习肤浅。因此,个性化阅读不能简单盲目地排斥任何“向导”,“向导”也是个性化中的一种个性,只不过这种个性已得到了大多人的认可并逐渐上升为一种“规范、规则”而已,众人的认可足以证明这种“个性”的合理性;个性化阅读不能简单地追求“特立独行”,为求与众不同而误入死胡同,让这种自然“生成”陷入虚无的境地。
  三、从教师教授和学生习得的角度看,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上有固定的要求,体系上有固定的序列吗?教学形式上有固定一致的评价标准吗?在现行的新课标背景下,我认为好课是没有固定的程式的,但它应该是有标准的,它必须具有可充填性、可计划性、可展示性和可评价性,最终指向于教师对学生的授受知识、培养技能和润泽精神这三个层面上。对于这三个层面,我们的个性化教学的每节课都是否同时指向于这些层面呢?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对此,我们针对不同的内容该如何最终达成这三个层面呢?
  四、为了个性化教学,许多老师都倡导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并提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样的经典话语作为注脚。这种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的处理固然可以很轻松地让学生发现文本中的精彩之处,但如果教师的阅读素养和态度存在问题,也会带来一些致命的“硬伤”:对文本处理得有点草率和随意,反映在知识性上不够严密和科学,对培养学生的“认真负责、实事求是”态度不足,甚至会引起学生更深的误读,要知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无论怎么读都是 “哈姆雷特”。要使学生掌握语文交际的基本能力,并通过语文应用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为此,在现行的教育环境中和可能实现的政策空间下,我们的语文个性化阅读向何处发展,又怎么去实行?我的思考是:
  一、将“功利阅读”和“个性化阅读”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一提到“应试教育”我们就视为洪水猛兽,但它的存在自有它的存在的理由,而且,客观地说现行的语文考试也正在向着良性化的方向发展。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不是一些人所理解的那样,追求课堂的表面上的热闹,它应是一种深入的感知和感悟。我们也努力这样做:无论是哪一种文体的阅读,都必须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它的指归。个性化只是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为第一目的的手段,因为学生时代转瞬即逝,而这短暂的时光却深刻影响人的一生,应该在学生时代里就引导孩子通过阅读培养起对一些美好事物的兴趣,同时也为学生以后阅读的多角度理解打下那么一点精神的底子。
  二、解读、鉴赏、批判是个性化阅读的三个层面,没有一定的文本阅读知识和阅读方法的积累是达不到一种高度的。新课标中对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是: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意识;较丰富的语言积累,良好的语感和思维品质;较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恰当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底蕴,较高的文化品位;积极吸收人类先进文化,尊重和理解多样文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较强的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等等。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然而我们也不得不看到新课标对此仅有要求而无具体实施的步骤和方法,更是缺少一种可以评价的机制,随着各省单独命题的开展,高考命题的导向作用更有可能弱化和地方化。为此,我们一方面迫切呼唤新课标对此的明确和引领,一方面我们自己也可以利用校本课程的资源和阅读空间来夯实和强化学生的阅读的内容和阅读的效度。在我校的个性化阅读实验的起始阶段,依据新课标的阅读书目进行筛选重新编定了一个可操作的书目,每周抽出两个小时的时间专门进行阅读;并且辅以“读书报告会”“新书推介会”和“我与名家演讲会”等形式激发激励学生的读书热情。从施行的效果来看,成效还是显著的,假以时日,我们的学生肚里有“货”时,个性化阅读的实验自会有它的实验空间,也会有它的实验的物质基础的。
  三、个性化阅读乃至新课程的开展都需要一批高素质的教师。娴熟的基本功是语文教师的底气之体;诗意的生活是语文老师的底气之足;独到的见识是语文老师的底气之魂;大胆的创新是语文老师的底气之翼。对照这个标准,也许要求高了一点,但“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涵养我们学生的读书源,才能把学生的阅读需求放在第一位,时刻关注学生的阅读倾向和课堂的发展走向,不失时机地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恰如其分地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绝不能不顾学生情况,硬牵着学生去阅读自己所认为的“精彩”,把老师早已精心准备好的“营养大餐”硬“喂”给学生,展示师者的“精彩”。
  我们在确立学生的阅读书目的同时,也要求我们全体参与实验的教师“蹲”下来和学生一起阅读,并且成立读书沙龙,交流读书心得,共享文本资源,丰厚阅读内涵,拓展阅读视野。让我们在指导学生时真正做到:思维形态上是直感的,移情的,寓言的,点化的;语言形态上是平民化的,启发式的;交流形态上是人情味的,近距离的,互动的,心灵对位的;方法形态上是叙述的,案例的;社会形态上是平民的,诗意的,有尊严的。从而开启学生的心门,让他自己感受到这本书在他个人阅读人生中的重要性。
  四、引导学生进行有度的阅读批判,培养学生真正的个性化(自我化)的阅读。“阅读批判”是对文学作品进行再创造的阅读的最终环节,那么,教师在阅读指导中就要有意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张扬学生的阅读个性,在感受的基础上加强理性的思辨。发挥阅读主体的能动性,把自己的观点置入文本,有所褒扬或批评,尽心读出新意来,培养学生读书的主人翁态度和创造精神。“每一个读者都是通过自己的生命轨迹走进或走近作品生命的某一个角落的”,让学生的阅读真正从“他我”向“自我”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宁海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进一步解放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条件地尽一切可能性地保证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的道路上发展思维能力,注重更加平等的学习,从而促进教与学和谐发展,保证广大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作为一名扎根于农村教学的英语教师,我觉得有必要充分利用小班化带来的先天优势全方位践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实现教育最大平等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从让师生的对话更加平等、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
【摘 要】高中英语新课标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要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目前,多数高中学校教学资源往往是牛津译林版教材,这就导致学生知识获取通道比较单一。时事英语阅读课作为一种新型的英语教学方式引入课堂,丰富教学资源,拓宽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本文阐述了时事英语阅读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教学模式及阅读的具体方法训练。 
城乡结合部学校是指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边缘的街道、乡镇学校。该地区在生源方面有几种情况:1.学生家长从事非农产业,由于拆迁得到不少的补偿,相对较富裕,一部分家长认为没有文化也能赚钱,还有不少家长认为没有必要读很多书,因为考上大学也不包分配。2.外来人口集中,其子女学习基础参差不齐,语言表达能力差,对于英语,有的小学学过,有的刚从农村老家转学过来,压根就没学过(这样一来,学生从初一刚入学,就出现了两极分
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促进个体获得幸福体验,提升幸福意识,发展幸福能力,所以教师和学生的幸福指数应该成为一所学校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使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校长管理学校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只能择其主要方面加以考虑和把握,“有所为有所不为”。作为校长,何时有为、何时不为,应时时、事事加以注意,并保持清醒的头脑,如此
在初中英语的各种题型中,书面表达是很重要的一项,特别是在各类考试中,它所占据的分值更是呈上升趋势,由此它的重要性可见一斑。通常来说,这类题型在进行解答之前,都会给你呈现一副或一组图画,然后让你在图中寻找有用的信息,结合这些信息进行填空补全,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理解将图中所表达的内容进行英文复述。不过有一点我们可以明确,这类习题的写作不一定需要很好的文笔,只要你可以清晰地将图中的内容写出来,让审阅的老师
随着世界格局加快调整,经济全球化深人推进,各个国家都在交流合作中迎接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不同文明也在交流对话中增进理解、共同发展。人世十年来,武汉市改革开放取得了
为了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记录学生读书的足迹,储存读书信息,检查读书效果,营造读书氛围,宜昌市西陵区红星路小学设计并制作了“小书童储蓄卡”,全校900余名学生
中国政府网近日公布《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我国将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职务(职称)晋升向村小学和教学点专任教师倾斜。
【摘 要】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并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多渠道多方位实践。在初中语文课堂同样取得了“三为主”教学法的可贵经验。  【关键词】主导;主体;主线;教学法;课堂教学  “三为主”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科学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即教师在教学中起引导、启发、指导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行科学训练,达到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