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3-166-02
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从教学手段、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评价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说明。5年来,广大教师在深刻领会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大胆改革,让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数学、做数学的舞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回顾多年来的实践过程,笔者认为,课程改革更应注重形成与内容的统一,更应注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落实,而要做到这一点,注重“细节”乃是当务之急。
一、关注教材中的细节
数学知识联系紧密,教材在呈现教学内容时,既考虑到教学的需要,又注意到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因而一些细节往往容易被忽视。但如果能从总体上把握,我们不但注意到相关细节,而且能体会到这些细节的作用,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加以利用。
例如: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最后的练习中,教材安排了一些富有思考性的数学实际问题。比如,练习八第7-9题三道题,第7题中“萝卜地和白菜地的周长相等,为什么面积不相等?”第8题“虽然都是用8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图形,周长为什么却不相等?”第9题“在前面认识的基础上,初步体会长方形长、宽的变化对周长的影响。”但在备课时,有些教师缺乏足够的认识,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这反映了教师对这段教材的编排意图认识不够到位。如果我们从数学教学对学生数学素质提高的高度来分析这一内容,我们会发现:这里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的概念,而是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其面积与周长之间的关系。这个例子说明,备课时教师必须从整体和全局的高度来分析与认识教材中的细节。只有深入细致地研究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才能避免照本宣科的尴尬,才能使教学具有发展性。
再如教学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时,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第一道例题,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让学生观察一些典型物体的图片,初步认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但要注意这里所说的对称实际上是一个物体关于一个平面的对称,而不是关于一条直线的对称,因而也就不是轴对称。第二个层次把上述图片分别抽象成平面图形,并通过“折一折”引出对称轴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关于对称轴,有些教师没有认真仔细去看,画成了虚线,而对称轴应该是点划线。这些细节体现了数学的严密性。
二、关注课堂教学中的细节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人所共知,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往往出现在细节的处理上不到位,导致出现“越俎代庖”的现象,最终依然是“注入式”唱主角。
在教学“倒数”时,对于0有没有倒数,学生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0没有倒数;还有一种认为0的倒数就是0。此时,老师没有急于表态,而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你认为谁的说法对呢?把你的理由说给你的组员听一听。通过激烈的讨论,学生统一了认识,明白了道理。如果0有倒数的话,这个数与0的乘积应该等于1,这与0乘任何数都得0相矛盾,所以0没有倒数。多精彩的回答!这位老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时间讨论和交流,整个教学活动都让学生在做中想,想中学,亲身经历知识习得的过程,发展了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射线时,先提供由线段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的直观形象,但并不急于抽象射线概念,而是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以一端为A点,向另一端不断延伸会是什么样的图形呢?”从而让学生再次体会“无限延伸”。继而,让学生把想象的图形画出来,学生不难发现,再大的纸也无法画出所想象的图形的全部,让学生从“画不完”的现象中,深层次体验到射线“无限性”的本质,同时也揭示出“想象”与“图例表达”之间的矛盾。最后,在共同的讨论中,学生必然会理解一种数学规定——用一种有限性的“射线画法”表达具有无限性的射线,接下来学习直线也就比较容易。
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某个中介,让学生突破其局限进行想象,从而在头脑中构建出研究对象的空间形状与结构。
三、关注评价中的细节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学生的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对学生的评价都应采用激励性语言,更多地倾注宽容、尊重、理解、信任、赞赏、表扬和鼓励。使学生产生一种“学习成功”的情绪体验,形成“乐学”的心态,学习就会更积极、更主动。
一是评价要注重激励。课堂教学中评价的激励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对优秀反馈信息的激励,另一方面是对回答不够准确的学生的激励。尤其当学生发言受阻、感到困窘时,教师评价语言的激励性更为重要,它能扣准学生的内心感受,拨动他的心弦,有效地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二是评价要公平。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投入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准备了许多的“金点子奖”“创新奖”“智慧星”等等发给那些表现出色的学生。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这种激励的方式是十分可取的。但是,有时学生回答的问题非常简单,教师发了;有时学生回答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不知教师是忘了还是什么原因,却没有发。显然,在教师看来,似乎没有什么,然而学生却是斤斤计较的,这样做可能让学生觉得老师不公平。还有,教师在选择答题对象的时候,有时总是不自觉地请那几个学生,没有被请到的学生自然没有得到发言的机会,更不要说得到奖了。
三是评价不能虚假。有些公开课中,由于学生精彩的表现,教师适时把奖品“奖励”给学生,结果到下课时,教师却向这些学生要回这些奖品。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不信任感。
四、关注课堂总结时的细节
一节好的数学课不仅“课伊始,趣已生;课进行,趣正浓”,而且还要“课结束,趣犹存”。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总结时,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总结,不仅能巩固知识,保持兴趣,还能进一步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活跃思维,开拓思路。在热烈、愉快的气氛中把一堂课的教学推向高潮,给学生留下一个激发兴趣的悬念,使课开始引人入胜,课结尾扣人心弦,整个教学过程协调、完美。
例如,教学一年级下册“统计”,有一位老师这样结尾: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统计方法。对于自己今天的表现,你准备打几分呢?请你用5分、4分、3分、2分、1分表示出对今天数学课的满意程度。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用举手的方法进行统计,最后由学生分析数据给出结论向老师报告。这样不仅总结了这一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而且再次让学生熟悉如何用统计的方法处理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为这位教师对课堂小结这一环节的处理而喝彩。课堂小结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只要我们精心安排,把握好小结的细节,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教学过程是由无数的教学细节组成,也许我们无法让每一节课完美无暇,但一个又一个成功细节的演绎,恰恰支撑了课堂教学的精彩天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
[2]孙丽谷,王林,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六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2
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从教学手段、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评价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说明。5年来,广大教师在深刻领会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大胆改革,让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数学、做数学的舞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回顾多年来的实践过程,笔者认为,课程改革更应注重形成与内容的统一,更应注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落实,而要做到这一点,注重“细节”乃是当务之急。
一、关注教材中的细节
数学知识联系紧密,教材在呈现教学内容时,既考虑到教学的需要,又注意到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因而一些细节往往容易被忽视。但如果能从总体上把握,我们不但注意到相关细节,而且能体会到这些细节的作用,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加以利用。
例如: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最后的练习中,教材安排了一些富有思考性的数学实际问题。比如,练习八第7-9题三道题,第7题中“萝卜地和白菜地的周长相等,为什么面积不相等?”第8题“虽然都是用8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图形,周长为什么却不相等?”第9题“在前面认识的基础上,初步体会长方形长、宽的变化对周长的影响。”但在备课时,有些教师缺乏足够的认识,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这反映了教师对这段教材的编排意图认识不够到位。如果我们从数学教学对学生数学素质提高的高度来分析这一内容,我们会发现:这里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的概念,而是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其面积与周长之间的关系。这个例子说明,备课时教师必须从整体和全局的高度来分析与认识教材中的细节。只有深入细致地研究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才能避免照本宣科的尴尬,才能使教学具有发展性。
再如教学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时,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第一道例题,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让学生观察一些典型物体的图片,初步认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但要注意这里所说的对称实际上是一个物体关于一个平面的对称,而不是关于一条直线的对称,因而也就不是轴对称。第二个层次把上述图片分别抽象成平面图形,并通过“折一折”引出对称轴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关于对称轴,有些教师没有认真仔细去看,画成了虚线,而对称轴应该是点划线。这些细节体现了数学的严密性。
二、关注课堂教学中的细节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人所共知,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往往出现在细节的处理上不到位,导致出现“越俎代庖”的现象,最终依然是“注入式”唱主角。
在教学“倒数”时,对于0有没有倒数,学生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0没有倒数;还有一种认为0的倒数就是0。此时,老师没有急于表态,而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你认为谁的说法对呢?把你的理由说给你的组员听一听。通过激烈的讨论,学生统一了认识,明白了道理。如果0有倒数的话,这个数与0的乘积应该等于1,这与0乘任何数都得0相矛盾,所以0没有倒数。多精彩的回答!这位老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时间讨论和交流,整个教学活动都让学生在做中想,想中学,亲身经历知识习得的过程,发展了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射线时,先提供由线段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的直观形象,但并不急于抽象射线概念,而是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以一端为A点,向另一端不断延伸会是什么样的图形呢?”从而让学生再次体会“无限延伸”。继而,让学生把想象的图形画出来,学生不难发现,再大的纸也无法画出所想象的图形的全部,让学生从“画不完”的现象中,深层次体验到射线“无限性”的本质,同时也揭示出“想象”与“图例表达”之间的矛盾。最后,在共同的讨论中,学生必然会理解一种数学规定——用一种有限性的“射线画法”表达具有无限性的射线,接下来学习直线也就比较容易。
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某个中介,让学生突破其局限进行想象,从而在头脑中构建出研究对象的空间形状与结构。
三、关注评价中的细节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学生的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对学生的评价都应采用激励性语言,更多地倾注宽容、尊重、理解、信任、赞赏、表扬和鼓励。使学生产生一种“学习成功”的情绪体验,形成“乐学”的心态,学习就会更积极、更主动。
一是评价要注重激励。课堂教学中评价的激励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对优秀反馈信息的激励,另一方面是对回答不够准确的学生的激励。尤其当学生发言受阻、感到困窘时,教师评价语言的激励性更为重要,它能扣准学生的内心感受,拨动他的心弦,有效地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二是评价要公平。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投入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准备了许多的“金点子奖”“创新奖”“智慧星”等等发给那些表现出色的学生。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这种激励的方式是十分可取的。但是,有时学生回答的问题非常简单,教师发了;有时学生回答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不知教师是忘了还是什么原因,却没有发。显然,在教师看来,似乎没有什么,然而学生却是斤斤计较的,这样做可能让学生觉得老师不公平。还有,教师在选择答题对象的时候,有时总是不自觉地请那几个学生,没有被请到的学生自然没有得到发言的机会,更不要说得到奖了。
三是评价不能虚假。有些公开课中,由于学生精彩的表现,教师适时把奖品“奖励”给学生,结果到下课时,教师却向这些学生要回这些奖品。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不信任感。
四、关注课堂总结时的细节
一节好的数学课不仅“课伊始,趣已生;课进行,趣正浓”,而且还要“课结束,趣犹存”。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总结时,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总结,不仅能巩固知识,保持兴趣,还能进一步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活跃思维,开拓思路。在热烈、愉快的气氛中把一堂课的教学推向高潮,给学生留下一个激发兴趣的悬念,使课开始引人入胜,课结尾扣人心弦,整个教学过程协调、完美。
例如,教学一年级下册“统计”,有一位老师这样结尾: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统计方法。对于自己今天的表现,你准备打几分呢?请你用5分、4分、3分、2分、1分表示出对今天数学课的满意程度。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用举手的方法进行统计,最后由学生分析数据给出结论向老师报告。这样不仅总结了这一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而且再次让学生熟悉如何用统计的方法处理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为这位教师对课堂小结这一环节的处理而喝彩。课堂小结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只要我们精心安排,把握好小结的细节,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教学过程是由无数的教学细节组成,也许我们无法让每一节课完美无暇,但一个又一个成功细节的演绎,恰恰支撑了课堂教学的精彩天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
[2]孙丽谷,王林,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六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