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依恋关系是指个体与他人之间亲密的情感纽带关系。安全型的依恋关系有助于个体效能的发挥。学生的许多问题例如学业不良、人际交往困难往往与个体早期和照顾者之间形成的不安全型依恋关系有关。这种非安全型的依恋关系会导致个体产生不安全感,进一步发展成个体内心的压力、冲突、焦虑,它们是导致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为此,修缮非安全型依恋关系大学生的内部工作模型,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他人工作模型是辅导员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 依恋模式;非安全型;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8-0064-02
依恋是指婴儿和照顾者(主要指母亲)之间存在的特殊情感关系,这种关系产生于婴儿与照顾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儿童精神病专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提出。依恋理论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亲密关系体验问卷(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 Inventory ,ECR)将依恋类型划分为两个维度和四种依恋类型。这种调查分类是测量依恋的两个主要外在表现即回避和焦虑。所谓回避,是指个体不喜欢亲近和依赖他人的程度。所谓焦虑反映了被试者对遭到他人遗弃的恐惧程度,测试个体对可能与依恋对象分离或担心被其抛弃的程度。由此产生的四种依恋类型具有以下特点:(1)安全型依恋:反应了个体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且认为和依恋对象的关系是有价值的,能够在相处中获得亲近感,同时有一定独立性。(2)专注型依恋:个体自身存在焦虑感,认为自身没有多大的价值,对自我过于消极,相反过度依赖他人,害怕他人离开; (3)冷漠型依恋:个体对自我评价积极,对他人评价消极,崇尚独立,不期望与他人亲近;(4)恐惧型依恋:个体害怕和拒绝与他人交往,不善言辞,不信任对方,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都是消极的。
一 非安全型依恋关系大学生的在校表现
当前,辅导员在开展学生工作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许多问题例如学业不良、人际交往困难往往与个体早期和照顾者之间形成的不安全型依恋关系有关。为此,本文根据学习和生活两个方面对非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大学生平日的表现进行了观察,具体情况如下。
具有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大学生总体表现明显较其他群体为好。这部分学生对自我和他人都持有积极的态度。因此表现为上进心强,对自己和他人的信任度强,对环境开放、接纳和参与度高。这些特质对他们在校园的发展有利,也有助于他们将来在社会上立足。
具有专注型依恋关系的群体自信心较差,但乐于接纳他人,愿意参与群体活动,他们希望通过群体活动来获得他人的认可,并由此增强自信。这些特质对他们的成长也比较有利,但容易受外界影响,因此需要对他们加强引导。
具有冷漠型依恋关系的群体自信心强,但对他人和环境信任度差。他们努力去做与自己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比如努力学习),但对他人和环境往往采取消极甚至抵制的态度。这些特质有利于他们的学习,但不利于他们长足的发展。
具有恐惧型依恋关系的群体则对自我和他人均持消极的态度,对自己和他人的信任度较差,比较容易染上网瘾和酗酒等不良习惯。这些特质对其在校园阶段和今后的生活均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是辅导员应多加关注和辅导的对象。
二 非安全型依恋关系大学生内部工作机制分析
内部工作模型是依恋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它包括自我工作模型和他人工作模型。对于上述依恋类型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工作模型往往都是消极的。在与照顾者互动的过程中(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等),他们内心形成一种被忽视、拒绝和不认可的信號,由此转化成自身是不值得被关爱的价值理念,导致自我否定。从他们的家庭背景来看,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都未能与父母建立起安全型的依恋关系,尤其是与母亲没有建立稳固的安全型依恋关系,属于依恋剥夺中的母亲剥夺。
非安全型依恋类型的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在面对新环境时就会产生行为控制力差、人际关系紧张、网络成瘾等各种问题,亟需教育工作者进行心理介入和行为辅导。
三 非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处置过程分析
辅导员在对非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大学生进行干预的过程中,重点是帮助学生感受、体验和形成依恋关系,帮助其发展和建构安全的依恋模式。具体来说,辅导员的工作主要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重视建立安全氛围,无条件接纳个体。辅导员首先需要为他们创造安全的环境,无条件接纳他们,使他们能够感受到关爱,弥补早期依恋剥夺带来的消极感。辅导员通过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运用同理心,感同身受去体验个体的早期遭遇是如何影响个体发展的,从而使学生有一种“站在一起”的感觉,进一步拉近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心灵距离。在干预的过程中,辅导员要避免价值判断,而是无条件接纳学生,为他们创造安全氛围。
第二阶段:重点分析个体需求,包括心理和物质两部分。 在与学生建立了信任的关系基础上,通过与学生进一步的接触来分析个体的自然属性和心理属性的信息。其中学习状况、生活需求属于个体自然属性的生理指标。幸福感、自尊心、情感状态则属于个体的心理指标。对于非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需求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
安全需求。非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大学生存在消极的“自我—他人”认知,认为自己的需求是不被认可并且得不到满足的,为此他们害怕表露自己的需求与渴望,从而压制自己的渴望,以一种非正常和非法性的方式来回应自己内在的需求,形成消极的应对策略,表现出环境的不匹配性。
人际交往需求。非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大学生进入新的社会环境时,容易使他们不被喜欢和接纳,遭到同辈群体的排斥。但這样又进一步加深了自己是不被认可的价值观念,从而固化了消极的内部工作模式。长此以往,他们就容易脱离班集体,不被大家重视。事实上,他们内心深处是很渴望合群,结交知心朋友,获得他人认可。但他们在与同辈交往过程中又会产生退缩、抗拒、不友好等行为,使他们成为组织的游离者。 生活需求。对于非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大学生来说, 辅导员在干预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问题,尤其是其中的特殊群体例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学费贷款、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等途径,帮助学生改善学习和生活现状,增强学生的适应力,提高其对现实的价值感和自尊水平,这也是帮助非安全型依恋关系大学生的重要环节。
第三阶段:绘制生态图,利用社会支持网络推动个体改变。融洽的家庭氛围、亲密的同伴关系都是促进健康人格的必要条件。对于非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大学生来说,父母的理解、支持和鼓励可以有效帮助其适应大学生活。同伴群体的关心也能够让人感受到温暖和支持,这有助于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形成良好的同伴依恋。因此辅导员在干预过程中需要充分把握学生的支持系统,从家庭、同伴、社区、学校多重角度入手,为学生编织个性化的正式支持与非正式支持在内的支持网络,提高支持的整体效能。因此,辅导员在干预时,应该清晰地绘制学生的生态图,把握学生的生活现状,包括中心问题、家庭环境、社区环境、朋友圈层、亲属关系等。
第四阶段:建立積极健康的内部工作模型,形成安全型依恋关系。在改变阶段,辅导员要协助个体适应、探索新环境,通过逐步建立的积极自我-他人工作模型弥补内心的不安全感,从而与家人或同伴形成安全型的依恋关系。
总之,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安全的依恋关系能够为他们提供安全感和自我效能感。非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大学生更容易产生各类问题。部分大学生在入校后产生适应困难,表现为学业不良、行为控制力差、人际关系紧张、网络成瘾等各种问题,亟需教育工作者进行心里介入和行为辅导。因此,修缮非安全型依恋关系大学生的内部工作模型,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他人工作模型是辅导员工作的重点。
总之,运用依恋理论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干预和行为辅导,关键在于建构健康的依恋关系和发展安全的依恋模式,它是帮助个体适应环境,积极成长并提升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安全型的依恋关系能够影响大学生学习、生活、就业和人际交往等多个方面,是主观幸福感的重要来源,影响了大学生的个体发展,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从而培养更多的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大学生。
参考文獻
[1]王莉佳.高中生死亡态度及其与依恋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2]李同归.大学生依恋类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学校心理卫生,2008,22(10):740-748.
[3]赵简.亲密关系经理量表测评员工依恋风格的效度和信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8(7):525-529.
[4]田瑞琪.大学生成人依恋的测量及相关人格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
[5]何腾腾,巩文冰,缪艳君,等.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际交往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5):782-784.
[6]李淑梅.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际关系问题的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9.
[7]严万森.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治疗:依恋理论的应用[J].医学社会,2010,23(4):100-102.
[8]何姗姗,杨萍.依恋理论视角下家庭暴力受害儿童的个案研究[J].社会工作,2015(1):66-73.
[9]文军.社会工作模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0]赵旭,关荐.大学生成人依恋对社会技能的影响:共情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23(6):1116-1118.
[关键词] 依恋模式;非安全型;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8-0064-02
依恋是指婴儿和照顾者(主要指母亲)之间存在的特殊情感关系,这种关系产生于婴儿与照顾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儿童精神病专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提出。依恋理论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亲密关系体验问卷(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 Inventory ,ECR)将依恋类型划分为两个维度和四种依恋类型。这种调查分类是测量依恋的两个主要外在表现即回避和焦虑。所谓回避,是指个体不喜欢亲近和依赖他人的程度。所谓焦虑反映了被试者对遭到他人遗弃的恐惧程度,测试个体对可能与依恋对象分离或担心被其抛弃的程度。由此产生的四种依恋类型具有以下特点:(1)安全型依恋:反应了个体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且认为和依恋对象的关系是有价值的,能够在相处中获得亲近感,同时有一定独立性。(2)专注型依恋:个体自身存在焦虑感,认为自身没有多大的价值,对自我过于消极,相反过度依赖他人,害怕他人离开; (3)冷漠型依恋:个体对自我评价积极,对他人评价消极,崇尚独立,不期望与他人亲近;(4)恐惧型依恋:个体害怕和拒绝与他人交往,不善言辞,不信任对方,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都是消极的。
一 非安全型依恋关系大学生的在校表现
当前,辅导员在开展学生工作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许多问题例如学业不良、人际交往困难往往与个体早期和照顾者之间形成的不安全型依恋关系有关。为此,本文根据学习和生活两个方面对非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大学生平日的表现进行了观察,具体情况如下。
具有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大学生总体表现明显较其他群体为好。这部分学生对自我和他人都持有积极的态度。因此表现为上进心强,对自己和他人的信任度强,对环境开放、接纳和参与度高。这些特质对他们在校园的发展有利,也有助于他们将来在社会上立足。
具有专注型依恋关系的群体自信心较差,但乐于接纳他人,愿意参与群体活动,他们希望通过群体活动来获得他人的认可,并由此增强自信。这些特质对他们的成长也比较有利,但容易受外界影响,因此需要对他们加强引导。
具有冷漠型依恋关系的群体自信心强,但对他人和环境信任度差。他们努力去做与自己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比如努力学习),但对他人和环境往往采取消极甚至抵制的态度。这些特质有利于他们的学习,但不利于他们长足的发展。
具有恐惧型依恋关系的群体则对自我和他人均持消极的态度,对自己和他人的信任度较差,比较容易染上网瘾和酗酒等不良习惯。这些特质对其在校园阶段和今后的生活均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是辅导员应多加关注和辅导的对象。
二 非安全型依恋关系大学生内部工作机制分析
内部工作模型是依恋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它包括自我工作模型和他人工作模型。对于上述依恋类型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工作模型往往都是消极的。在与照顾者互动的过程中(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等),他们内心形成一种被忽视、拒绝和不认可的信號,由此转化成自身是不值得被关爱的价值理念,导致自我否定。从他们的家庭背景来看,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都未能与父母建立起安全型的依恋关系,尤其是与母亲没有建立稳固的安全型依恋关系,属于依恋剥夺中的母亲剥夺。
非安全型依恋类型的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在面对新环境时就会产生行为控制力差、人际关系紧张、网络成瘾等各种问题,亟需教育工作者进行心理介入和行为辅导。
三 非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处置过程分析
辅导员在对非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大学生进行干预的过程中,重点是帮助学生感受、体验和形成依恋关系,帮助其发展和建构安全的依恋模式。具体来说,辅导员的工作主要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重视建立安全氛围,无条件接纳个体。辅导员首先需要为他们创造安全的环境,无条件接纳他们,使他们能够感受到关爱,弥补早期依恋剥夺带来的消极感。辅导员通过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运用同理心,感同身受去体验个体的早期遭遇是如何影响个体发展的,从而使学生有一种“站在一起”的感觉,进一步拉近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心灵距离。在干预的过程中,辅导员要避免价值判断,而是无条件接纳学生,为他们创造安全氛围。
第二阶段:重点分析个体需求,包括心理和物质两部分。 在与学生建立了信任的关系基础上,通过与学生进一步的接触来分析个体的自然属性和心理属性的信息。其中学习状况、生活需求属于个体自然属性的生理指标。幸福感、自尊心、情感状态则属于个体的心理指标。对于非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需求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
安全需求。非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大学生存在消极的“自我—他人”认知,认为自己的需求是不被认可并且得不到满足的,为此他们害怕表露自己的需求与渴望,从而压制自己的渴望,以一种非正常和非法性的方式来回应自己内在的需求,形成消极的应对策略,表现出环境的不匹配性。
人际交往需求。非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大学生进入新的社会环境时,容易使他们不被喜欢和接纳,遭到同辈群体的排斥。但這样又进一步加深了自己是不被认可的价值观念,从而固化了消极的内部工作模式。长此以往,他们就容易脱离班集体,不被大家重视。事实上,他们内心深处是很渴望合群,结交知心朋友,获得他人认可。但他们在与同辈交往过程中又会产生退缩、抗拒、不友好等行为,使他们成为组织的游离者。 生活需求。对于非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大学生来说, 辅导员在干预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问题,尤其是其中的特殊群体例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学费贷款、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等途径,帮助学生改善学习和生活现状,增强学生的适应力,提高其对现实的价值感和自尊水平,这也是帮助非安全型依恋关系大学生的重要环节。
第三阶段:绘制生态图,利用社会支持网络推动个体改变。融洽的家庭氛围、亲密的同伴关系都是促进健康人格的必要条件。对于非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大学生来说,父母的理解、支持和鼓励可以有效帮助其适应大学生活。同伴群体的关心也能够让人感受到温暖和支持,这有助于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形成良好的同伴依恋。因此辅导员在干预过程中需要充分把握学生的支持系统,从家庭、同伴、社区、学校多重角度入手,为学生编织个性化的正式支持与非正式支持在内的支持网络,提高支持的整体效能。因此,辅导员在干预时,应该清晰地绘制学生的生态图,把握学生的生活现状,包括中心问题、家庭环境、社区环境、朋友圈层、亲属关系等。
第四阶段:建立積极健康的内部工作模型,形成安全型依恋关系。在改变阶段,辅导员要协助个体适应、探索新环境,通过逐步建立的积极自我-他人工作模型弥补内心的不安全感,从而与家人或同伴形成安全型的依恋关系。
总之,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安全的依恋关系能够为他们提供安全感和自我效能感。非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大学生更容易产生各类问题。部分大学生在入校后产生适应困难,表现为学业不良、行为控制力差、人际关系紧张、网络成瘾等各种问题,亟需教育工作者进行心里介入和行为辅导。因此,修缮非安全型依恋关系大学生的内部工作模型,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他人工作模型是辅导员工作的重点。
总之,运用依恋理论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干预和行为辅导,关键在于建构健康的依恋关系和发展安全的依恋模式,它是帮助个体适应环境,积极成长并提升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安全型的依恋关系能够影响大学生学习、生活、就业和人际交往等多个方面,是主观幸福感的重要来源,影响了大学生的个体发展,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从而培养更多的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大学生。
参考文獻
[1]王莉佳.高中生死亡态度及其与依恋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2]李同归.大学生依恋类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学校心理卫生,2008,22(10):740-748.
[3]赵简.亲密关系经理量表测评员工依恋风格的效度和信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8(7):525-529.
[4]田瑞琪.大学生成人依恋的测量及相关人格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
[5]何腾腾,巩文冰,缪艳君,等.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际交往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5):782-784.
[6]李淑梅.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际关系问题的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9.
[7]严万森.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治疗:依恋理论的应用[J].医学社会,2010,23(4):100-102.
[8]何姗姗,杨萍.依恋理论视角下家庭暴力受害儿童的个案研究[J].社会工作,2015(1):66-73.
[9]文军.社会工作模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0]赵旭,关荐.大学生成人依恋对社会技能的影响:共情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23(6):1116-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