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维可见 让学习发生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HENG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让数学课堂体现数学的思维价值,为了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教师要借助观察、猜想以及操作等活动,帮助学生将机械的模仿记忆转变为自我的实践探索。以“圆的面积”的教学为例,通过比较、分析、概括等方式,使得学生经历新知的推导过程,做到真学习。
  [关键词]圆的面积;数学思维;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6-0016-02
  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过“教人语文,莫如以语文教人”,同样的,我们也可以说:“教人数学,莫如以数学(思维)教人。”下面将以“圆的面积”这一课为例,谈谈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数学(思维)教人”。
  【片段一】
  师(出示两个图形:一个是半径为15cm的圆,另一个是边长为30cm的正方形(正方形被报纸遮住了)谁来介绍一下这个圆?
  生1:这是一个圆心为O,半径为15cm的圆。
  师:圆的直径和周长各是多少?
  生2:直径为30cm,周长为94.2cm。
  师: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圆的面积。老师用报纸遮住了一个平面图形,它与今天的学习内容有很大的关联,你能猜出是什么图形吗?
  生3:正方形。因为正方形里正好可以画一个很大的圆。
  师(揭开报纸,出示正方形):看来正方形和圆果然存在一定的关系。这个正方形和圆的面积哪个更大?
  生4:正方形,因为正方形里面正好可以画一个圆。
  师:显然,正方形的面积大。能确定这个圆就是正方形里最大的圆吗?为什么?
  生5:不能,因为没有写出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所以不能比较它们的大小是否相等。
  师:现在老师给出相应的数据,你能确定这个圆就是正方形里最大的圆吗?
  生6:圆的直径是30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是30厘米,所以这个圆是正方形里最大的圆。
  师(补充):显然,这个圆的面积比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小。
  【自悟:在“圆”这一章节的三节课里,“圆的面积”这节课我是最没有把握的。因为我不知道学生该如何去认识圆的面积,又该如何推导圆的面积,他们是否能理解教材上给出的方法,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因此,对于这节课的教学,我做的都是“软设计”,就是跟着学生的思维走,随时调整课堂教学的走向。于是,课始我用一个猜图形的游戏,引导学生关注正方形与正方形内最大的圆的面积大小,为进一步推导圆的面积指明方向。】
  【片段二】
  师:我们已经知道这个圆是正方形里最大的圆,它的直径是30厘米。假如没有给出这个正方形边长的具体数值,只知道正方形的边长是d,那么正方形的面积是——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来源于生活,学生要学生活中的数学。以“比例尺意义”的教学为例,教师以典型错例为载体,通过认真剖析、深入访谈,找到学生认知的起点,给“比例尺”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比例尺;典型错例;教学改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5-0006-03  笔者在执教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的比例尺的认识及相关内容时,例题教学开展
[摘 要]概念教学要按阶段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识,使学生找到概念间的纵向与横向联系,形成系统的认识结构,达到深化所学概念的目的。  [关键词]数学概念 分数 深化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5-025  从儿童立场实施教学,通过情境感知、动态操作、适度抽象等活动,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深加工,能够使学生建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已被写进了《小学数学课程纲要》中。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改变,通过什么途径改变,在这里牵涉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本文重点探讨教学材料的呈现方式对改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主要以创设问题情境研究入手。  问题情境的创设离不开一定的学习材料和呈现方式,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我们要做到三性,即学习材料的多样性、资源处理的灵活性和问
[摘 要]数学是抽象的,并具有高度概括的特征。如何让纯粹的数学转化为儿童可接受的童化数学,离不开教师对儿童认知过程的深入分析,对问题的精心预设。基于本质、驱动思维、指向素养的问题,才是好问题。在具有统摄功能的核心问题驱动下,引领儿童思维攀高,驱动课堂向纵深进发。  [关键词]核心问题 数学本质 学科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
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在培养小学生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使其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由此可知数学思想有多么重要。在实际教学中,单纯依靠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技能训练并不能实现这一目标。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思想意识的建立有赖于学生的反复感知和自主体验,这个过程既是思想的形成过程,也是学生经验的积累和提升的过程。那么,到底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呢?笔者认为,可以分阶段地发展学生的自
[摘 要]教师要给学生一个有“根”的数学,让学生的学习触及数学学科的本质,以“再发现”的方式让数学思想根植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渗透数学思想已成为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核心教学目标,因此,使学生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发现获得新的数学知识、技能、方法及思想,成为一个“具有数学思想和眼光”的人是当前教学的重点。  [关键词]数学思想;教学策略;渗透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 要]在数学课堂中,通过模块化的教学设计,先定目标,再定内容,分层实施,分步操作,逐步落实每一模块目标,就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的教学为例,谈基于目标的模块化教学应如何设计。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设计;列举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5-0023-02  模块化教学模式
[摘 要]数学实验课堂是开放性的课堂,它能够给予学生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是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场所。在数学实验课堂中应该给予学生充足的实验探究时间,尽可能不给或少给限制和提示,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契合自身实际的认知方式去探索和发现,尊重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多样性。  [关键词]多边形内角和;实验;生动  [中图分类号] G
[摘 要]数学教学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思维发展,所以以“生”为本,以思维训练为主线,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当前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学生 思维 高效课堂 生成 水平 能力 以生为本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5-02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培
[摘 要]通过实践操作、观察等活动,对现象进行归纳或类比,是发现知识本质的一个有效途径。以“倍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为例,教师设置恰当的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的兴趣、参与程度、情感的体验、成功的喜悦与兴奋等对他们的数学能力和情感态度等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实践操作;倍的初步认识;示范;关注过程;操作时间和空间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