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基于核心素养立意的地理课堂应该创设情境,质疑设问,组织学生全面深层地参与教学活动。注重读图和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发挥教学民主,培养地理思维品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营造充满生活气息的地理课堂教学氛围。
关键词 创设情境 生活气息 核心素养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真正实现对人的回归。课堂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基于发展核心素养的地理课堂应该创设真实情境,帮助学生在情境中成长,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构建人地协调观,培养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下面以参加市“送教下乡”活动时观摩的示范课——《多变的天气》为例浅谈如何创设情境,营造充满生活气息的地理课堂。
一、什么是情境
情境=情 境。情境赋予知识和认识与情和境,从而使知识和认知变得具体化、生活化、生动化。知识是在情境中生成和显现的,它产生于某种特定“境域”。在知识的情境中,知识是活的,脱离特定的情境,知识就是死的。把知识还原到情境中,会使学生直观感受到知识的原始力量,增强理解能力,甚至还会激发创造力。
北师大王民教授认为:基于核心素养立意的地理教学要以人为本,强调情境创设。一线老师不必从纯学术定义的角度去探究,也无需特别较真的去讨论。在地理教学中,创设一种境况,有时间,有空间,有情节,有问题。把知识回归到具体的问题情境,熟知的生活情境,还有概念框架情境里。情境是自然的,有内涵的,真实存在的,可以包括地理景观、地理分布、地理实验与活动等。
【教学片段1】老师在导入环节播放自己精心设计的“魔性天气”短视频,同时用手机投屏显示授课当天的天气情况,学生兴趣盎然,看得特认真,他们觉得课本知识离他们特别近,特容易亲近。当老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天气对自己带来的影响,说说自己喜欢的天气时,他们明显很积极。
课例中老师播放视频,创设真实的地理景观情境。丰富的景观图,不同天气下人们生活的鲜明对比,充满生活气息和趣味性。用手机投屏,让学生身临其境,直观地感受当天的天气,体味天气对生活、生产的影响,准确地获取天气的特点,并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天气对自己带来的影响,说说自己喜欢的天气,帮助学生对天气的认知由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模式,也营造了浓浓的具有生活气息的地理课。
二、创设生活化的真实情境
【教学片段2】在合作探究环节,老师提出问题:“以下行为合适吗?为什么?”学生观察老师給出的四幅图。其中有一幅卡通图,一个小男孩在太阳下打球——“晴天打篮球”。多数学生认为晴天打球是合适且正常的;一名学生认为不合适,理由是从图中人物穿着短袖、短裤可以看出当时是夏季;同时,太阳高度较高说明接近一天中最热的时刻,此时打球容易中暑,故不合适。
课后与老师交流得知,老师的本意就是晴天适合户外运动,没想学生有自己的不同看法,认为天气太热不适合户外运动。这个片段里,要表扬那名有独到见解的学生,他有着很强观察和综合思维能力,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课堂生成。但是,就“晴天打篮球”这张卡通图片的选择上,我认为不是真实情境的表达,只是一张艺术卡通画。既然不是真实的情境,那么讨论就没有意义,也没有导向性,只能算是一种猜想。可见地理是基于真实生活的学习和探究,不是浪漫的想象。所以,地理学科的情境创设特别强调生活化、真实性。要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发现挖掘情境资源,只有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才能切实能够明白地理知识的价值。只有基于真的生活来设置问题情境,才能上出地理“味道”,避免产生误导。
三、情境的重要性和工具性
【举例1】朱自清先生在《背影》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双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往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初中时,学到这课,我一直都没有弄清月台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所以一直都不太理解这段话。这成了我的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即使成年后跟人探讨这个问题都没有让我很明白。直到有一天,我找到了民国时期的月台,看到了一段关于父亲买橘的影片创作,瞬间豁然开朗。别人用语言来描述时,我始终不能明白,但是给我一个情景,或图或视频,我通过观察和分析,就解决了留存已久的疑惑。
【举例2】已故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在《学问人生》中写道:“到了济南以后,我眼前换了一个世界,不用说别的,单说见到济南的山就让我又惊又喜,我原来以为山只不过是一个个巨大无比的石头柱子。”博学如季老先生,也是通过见到了现实生活中真的山这一情境,才知道山不只是石头柱子,山的形态各异。即使是同一座山,从不同的视角也会看到不同的模样,于是就有了苏东坡的千古绝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的哲理也适用于我们的地理教学,要认识地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那就是要创设真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真的生活情境中,全方位、多角度地认知,才不会因主观臆断对事物、对世界产生误读,可见情境的重要性和工具性。
总之,地理课要上得有味道,充满生活气息,教师就得领悟课标,精心预设,创设真实情境,从学生的视角探究学习的思路和方法。敢于放手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从实地生活中,从地图、景观图、统计图表中观察、分析,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用来帮助解决新的地理问题,从而获得解决现实问题必备的知识和关键能力,达到了初中生应具备的地理核心素养水平。
关键词 创设情境 生活气息 核心素养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真正实现对人的回归。课堂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基于发展核心素养的地理课堂应该创设真实情境,帮助学生在情境中成长,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构建人地协调观,培养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下面以参加市“送教下乡”活动时观摩的示范课——《多变的天气》为例浅谈如何创设情境,营造充满生活气息的地理课堂。
一、什么是情境
情境=情 境。情境赋予知识和认识与情和境,从而使知识和认知变得具体化、生活化、生动化。知识是在情境中生成和显现的,它产生于某种特定“境域”。在知识的情境中,知识是活的,脱离特定的情境,知识就是死的。把知识还原到情境中,会使学生直观感受到知识的原始力量,增强理解能力,甚至还会激发创造力。
北师大王民教授认为:基于核心素养立意的地理教学要以人为本,强调情境创设。一线老师不必从纯学术定义的角度去探究,也无需特别较真的去讨论。在地理教学中,创设一种境况,有时间,有空间,有情节,有问题。把知识回归到具体的问题情境,熟知的生活情境,还有概念框架情境里。情境是自然的,有内涵的,真实存在的,可以包括地理景观、地理分布、地理实验与活动等。
【教学片段1】老师在导入环节播放自己精心设计的“魔性天气”短视频,同时用手机投屏显示授课当天的天气情况,学生兴趣盎然,看得特认真,他们觉得课本知识离他们特别近,特容易亲近。当老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天气对自己带来的影响,说说自己喜欢的天气时,他们明显很积极。
课例中老师播放视频,创设真实的地理景观情境。丰富的景观图,不同天气下人们生活的鲜明对比,充满生活气息和趣味性。用手机投屏,让学生身临其境,直观地感受当天的天气,体味天气对生活、生产的影响,准确地获取天气的特点,并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天气对自己带来的影响,说说自己喜欢的天气,帮助学生对天气的认知由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模式,也营造了浓浓的具有生活气息的地理课。
二、创设生活化的真实情境
【教学片段2】在合作探究环节,老师提出问题:“以下行为合适吗?为什么?”学生观察老师給出的四幅图。其中有一幅卡通图,一个小男孩在太阳下打球——“晴天打篮球”。多数学生认为晴天打球是合适且正常的;一名学生认为不合适,理由是从图中人物穿着短袖、短裤可以看出当时是夏季;同时,太阳高度较高说明接近一天中最热的时刻,此时打球容易中暑,故不合适。
课后与老师交流得知,老师的本意就是晴天适合户外运动,没想学生有自己的不同看法,认为天气太热不适合户外运动。这个片段里,要表扬那名有独到见解的学生,他有着很强观察和综合思维能力,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课堂生成。但是,就“晴天打篮球”这张卡通图片的选择上,我认为不是真实情境的表达,只是一张艺术卡通画。既然不是真实的情境,那么讨论就没有意义,也没有导向性,只能算是一种猜想。可见地理是基于真实生活的学习和探究,不是浪漫的想象。所以,地理学科的情境创设特别强调生活化、真实性。要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发现挖掘情境资源,只有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才能切实能够明白地理知识的价值。只有基于真的生活来设置问题情境,才能上出地理“味道”,避免产生误导。
三、情境的重要性和工具性
【举例1】朱自清先生在《背影》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双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往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初中时,学到这课,我一直都没有弄清月台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所以一直都不太理解这段话。这成了我的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即使成年后跟人探讨这个问题都没有让我很明白。直到有一天,我找到了民国时期的月台,看到了一段关于父亲买橘的影片创作,瞬间豁然开朗。别人用语言来描述时,我始终不能明白,但是给我一个情景,或图或视频,我通过观察和分析,就解决了留存已久的疑惑。
【举例2】已故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在《学问人生》中写道:“到了济南以后,我眼前换了一个世界,不用说别的,单说见到济南的山就让我又惊又喜,我原来以为山只不过是一个个巨大无比的石头柱子。”博学如季老先生,也是通过见到了现实生活中真的山这一情境,才知道山不只是石头柱子,山的形态各异。即使是同一座山,从不同的视角也会看到不同的模样,于是就有了苏东坡的千古绝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的哲理也适用于我们的地理教学,要认识地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那就是要创设真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真的生活情境中,全方位、多角度地认知,才不会因主观臆断对事物、对世界产生误读,可见情境的重要性和工具性。
总之,地理课要上得有味道,充满生活气息,教师就得领悟课标,精心预设,创设真实情境,从学生的视角探究学习的思路和方法。敢于放手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从实地生活中,从地图、景观图、统计图表中观察、分析,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用来帮助解决新的地理问题,从而获得解决现实问题必备的知识和关键能力,达到了初中生应具备的地理核心素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