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良好的作业习惯是指学生对待作业方式、方法的行为规范. 它是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的具体表现形式. 良好的作业习惯能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 数学作业;良好习惯;培养途径
习惯是一种稳固的动力定型,是长时期逐渐形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或倾向,它是后天获得的. 一定的学习行为重复多次就会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作业习惯是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反映. 在桑代克的联结论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引领下,通过培养学生独立完成数学作业的习惯,培养学生专注、细心的数学作业习惯,培养学生规范的数学作业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数学作业习惯,培养学生对数学作业反思的习惯等途径,改善初中生不良数学作业的状况,形成良好数学作业习惯.
一、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1. 分层布置作业,减轻学生负担. 造成学生抄袭作业的原因之一是学生做作业有难度,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 尤其是中下等的学生,对于“一刀切”的作业他们根本不能完成,如果以统一的作业标准要求他们,他们只能抄袭他人的作业或者不能完成作业. 因此对数学作业不能搞“一刀切”. 要结合学生能力分层布置作业,如一节课后的作业可分三部分,即必做题(所有学生都能做的作业)、选做题(中等学生能做的作业)、思考题(优等生能做的作业),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达到不同要求,学生抄袭作业的几率就会大大减少.
2. 控制作业总量,精选精做. 造成抄袭作业的原因之二是作业总量大,重复的作业又多,学生要花大量时间与精力忙于应付,学生疲惫不堪,学习的热情被磨灭,长期以往学生就会消极对待,表现为抄袭他人作业或者敷衍了事. 反之,如果控制了作业总量,精选有价值耗时不多的作业,学生定会积极独立自主地完成.
二、培养学生专注、细心的作业习惯
1. 营造安定作业氛围. 学生的数学作业粗心、不专注的重要原因是学生的学习环境不够安静、受过多杂务干扰,心绪烦乱,情绪不稳. 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学生不能专注、细心地完成作业. 老师有必要调控学生的学习氛围,排除干扰,稳定情绪,让学生静下心来全神贯注地完成作业,从而营造“宁静而致远”的作业氛围.
2. 养成作业检查的习惯. 由于学生的粗心大意,作业中常出现以下错误:一是看错题,抄错数字;二是会做,但计算中出现符号错误,或是写错数字;三是审题不细心,特别是应用题,大概一读,自以为见过这类题,殊不知老师把其中的条件和问题对换了一下,没认真读完题就下笔做,这都属粗心大意;四是概念不清;五是解答不完整,忘带单位了,带错单位了,等等. 教师要对学生的作业错误进行记载,并根据学生的作业毛病引导其针对性检查,逐步让学生养成边做边查的习惯,这样就能大大提高作业的质量.
三、培养学生规范作业的习惯
1. 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认真写作业的习惯与学习态度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练习中出现字迹潦草不清、随意涂改、解题步骤欠缺、丟题漏题等不良习惯,这些问题不是因为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而是学习态度不端正造成. 教师要及时纠正这些不良习惯,促使学生形成认真书写的习惯. 对于书写认真、正确率高的同学的作业在班级给予表扬与奖励,并将他们的作业张贴出来,以此激发学生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
2. 培养学生严谨的作业习惯. 一方面数学作业的格式要符合本学科;另一方面作业的解答要严密. 例如在解不等式组时,要体现以下三个步骤:(1)解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 (2)将每个不等式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找出它们的公共部分. (3)根据解集的公共部分得出不等式组的解集. 学生在解不等式组的时候,往往会省略第二步,造成解题不规范;又如做“解决问题”类型的作业时,要求学生要在算式后面带上相应的单位,等等. 从作业的细微处严格要求学生,既培养了学生科学严谨的行事风格,也验证了数学的严密性.
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作业习惯
长期以来传统作业被视为“课堂作业的重复和补充”. 学生处于机械训练和简单重复中,久而久之,就会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新精神. 因此教师设计出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并具有一定开放性、探究性的作业,让学生解答问题时要有一定的思考和探究. 例如学生学完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后,已积累了研究函数的经验与方法,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请你研究函数y = x3的图像与性质. 学生先通过自主、独立的思考,然后通过交流合作,研究出图像的形状、位置与对称性以及函数的增减性等较为完整的结论. 我趁热打铁,抛出了更具有挑战性的作业:你能猜想出函数y = -x3和y = (x - 3)3的图像与性质吗?它们的图像与y = x3的图像有什么关系?布置这样探究性的作业不仅减轻了学习负担,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潜能,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数学作业习惯.
五、培养学生对数学作业反思的习惯
学生做完作业后并非大功告成,重要的在于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因此,反思是作业之后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般说来,做完作业之后,引导学生从五个层次反思:(1)怎样作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2)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3)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4)有无其他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5)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 当然,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完善自己.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曾指出:“教育是什么,简单的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学习中培养良好的数学作业习惯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能够为自己行为负责的人.
【关键词】 数学作业;良好习惯;培养途径
习惯是一种稳固的动力定型,是长时期逐渐形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或倾向,它是后天获得的. 一定的学习行为重复多次就会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作业习惯是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反映. 在桑代克的联结论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引领下,通过培养学生独立完成数学作业的习惯,培养学生专注、细心的数学作业习惯,培养学生规范的数学作业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数学作业习惯,培养学生对数学作业反思的习惯等途径,改善初中生不良数学作业的状况,形成良好数学作业习惯.
一、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1. 分层布置作业,减轻学生负担. 造成学生抄袭作业的原因之一是学生做作业有难度,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 尤其是中下等的学生,对于“一刀切”的作业他们根本不能完成,如果以统一的作业标准要求他们,他们只能抄袭他人的作业或者不能完成作业. 因此对数学作业不能搞“一刀切”. 要结合学生能力分层布置作业,如一节课后的作业可分三部分,即必做题(所有学生都能做的作业)、选做题(中等学生能做的作业)、思考题(优等生能做的作业),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达到不同要求,学生抄袭作业的几率就会大大减少.
2. 控制作业总量,精选精做. 造成抄袭作业的原因之二是作业总量大,重复的作业又多,学生要花大量时间与精力忙于应付,学生疲惫不堪,学习的热情被磨灭,长期以往学生就会消极对待,表现为抄袭他人作业或者敷衍了事. 反之,如果控制了作业总量,精选有价值耗时不多的作业,学生定会积极独立自主地完成.
二、培养学生专注、细心的作业习惯
1. 营造安定作业氛围. 学生的数学作业粗心、不专注的重要原因是学生的学习环境不够安静、受过多杂务干扰,心绪烦乱,情绪不稳. 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学生不能专注、细心地完成作业. 老师有必要调控学生的学习氛围,排除干扰,稳定情绪,让学生静下心来全神贯注地完成作业,从而营造“宁静而致远”的作业氛围.
2. 养成作业检查的习惯. 由于学生的粗心大意,作业中常出现以下错误:一是看错题,抄错数字;二是会做,但计算中出现符号错误,或是写错数字;三是审题不细心,特别是应用题,大概一读,自以为见过这类题,殊不知老师把其中的条件和问题对换了一下,没认真读完题就下笔做,这都属粗心大意;四是概念不清;五是解答不完整,忘带单位了,带错单位了,等等. 教师要对学生的作业错误进行记载,并根据学生的作业毛病引导其针对性检查,逐步让学生养成边做边查的习惯,这样就能大大提高作业的质量.
三、培养学生规范作业的习惯
1. 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认真写作业的习惯与学习态度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练习中出现字迹潦草不清、随意涂改、解题步骤欠缺、丟题漏题等不良习惯,这些问题不是因为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而是学习态度不端正造成. 教师要及时纠正这些不良习惯,促使学生形成认真书写的习惯. 对于书写认真、正确率高的同学的作业在班级给予表扬与奖励,并将他们的作业张贴出来,以此激发学生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
2. 培养学生严谨的作业习惯. 一方面数学作业的格式要符合本学科;另一方面作业的解答要严密. 例如在解不等式组时,要体现以下三个步骤:(1)解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 (2)将每个不等式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找出它们的公共部分. (3)根据解集的公共部分得出不等式组的解集. 学生在解不等式组的时候,往往会省略第二步,造成解题不规范;又如做“解决问题”类型的作业时,要求学生要在算式后面带上相应的单位,等等. 从作业的细微处严格要求学生,既培养了学生科学严谨的行事风格,也验证了数学的严密性.
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作业习惯
长期以来传统作业被视为“课堂作业的重复和补充”. 学生处于机械训练和简单重复中,久而久之,就会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新精神. 因此教师设计出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并具有一定开放性、探究性的作业,让学生解答问题时要有一定的思考和探究. 例如学生学完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后,已积累了研究函数的经验与方法,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请你研究函数y = x3的图像与性质. 学生先通过自主、独立的思考,然后通过交流合作,研究出图像的形状、位置与对称性以及函数的增减性等较为完整的结论. 我趁热打铁,抛出了更具有挑战性的作业:你能猜想出函数y = -x3和y = (x - 3)3的图像与性质吗?它们的图像与y = x3的图像有什么关系?布置这样探究性的作业不仅减轻了学习负担,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潜能,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数学作业习惯.
五、培养学生对数学作业反思的习惯
学生做完作业后并非大功告成,重要的在于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因此,反思是作业之后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般说来,做完作业之后,引导学生从五个层次反思:(1)怎样作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2)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3)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4)有无其他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5)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 当然,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完善自己.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曾指出:“教育是什么,简单的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学习中培养良好的数学作业习惯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能够为自己行为负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