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改良土壤;活动设计;种植基地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0)05-0061-01
活动设计背景:
镜头一:海淀公园西南角,有一块西苑小学种植田,虽然面积不大,但却足够带给孩子们体验实践与进行科学探究的环境。4月我和孩子们种下了100棵左右的荷兰豆种子。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们观察到发芽的种子不多,稀稀落落零散地冒出土地。等到结果时,有气无力的荷兰豆秧上,可怜地挂着几个豆荚,这是为什么?
镜头二:每到中午时分,是全校进餐的时间。午后剩饭桶里留下的是汤水四溢的剩饭菜。学校为此一再强调节约粮食的问题,但收效似乎不大。这该怎么办?
镜头三:一天和校长聊起她的一个朋友是个完全的环保主义者。家里没有冰箱空调,剩饭菜全部埋在自己的花园内,结果花园的土壤变得非常的肥沃。这给了我极大地启发:种植地 剩饭菜=优质土壤。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改良种植田的方案。
活动目的:
1.带领学生利用剩菜饭改良土壤。
2.培养学生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观察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科学知识的情感。
4.体会科学可以改变生活,造福人类。
活动准备:
测试土壤实验器具、记录单、剩菜饭的收集。
一、改良土壤前的活动
(一)测试土壤成分。
1.采集种植田土壤标本若干份。
2.以组为单位利用沉淀、擦拭、滚球等实验测试改良前土壤的成分。
3.记录实验结果。
(二)种植。
1.选择适合的时间和种植条件,种下100粒荷兰豆种子。
2.一周后统计发芽率并记录。
3.每周进行养护并观察记录生长情况。
4.收获季节统计果实的结果率并记录。
二、改良土壤活动
(一)收集剩饭。
1.以年级为单位进行剩菜饭再利用价值的教育。
2.以四年级为实验班级,收集剩菜饭,主要是绿叶菜和主食。
3.每三天一次,把剩菜饭填埋进种植田一角。以此逐渐填满整个田地。
4.每周进行观察记录土壤的变化,如颜色、软硬等。
(二)第二年种植。
1.选择和去年尽量相同的条件下种植荷兰豆。
2.观察发芽率并记录。
3.每周养护并记录生长状况,随时与改良前进行比较。
4.收获季节采摘并记录情况与改良前进行比较。
5.查阅资料了解土壤肥力对植物的影响。
三、对比
1.分别对两次的种植结果进行比较。
2.分析结果,最后得出正确结论。
3.对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
四、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
注:目前我们已进行改良前种植记录活动。
活动意义:凡是上科学课的教师,大都有这样的感觉:科学课真难上。说科学课难上,究其根本原因还是材料准备难,很多内容难以在小课堂内实施。所以看图片、放影片则代替了孩子们的亲历活动。而小学科学课是培养儿童科学兴趣、进行科学启蒙的课程,小学科学需要以一定的情景活动为依托,对孩子们进行潜移默化的科学素养的渗透。因此在生活中,在他们的亲历活动中感知科学的奥秘,培养一定的科学精神尤为重要。于是我们就充分利用好这些优势,巧妙地将科学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解决了教师在教室中难以组织进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实地观察、调查、参观访问,探索自然、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在动手动脑中掌握科学知识,达到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四年级孩子,因为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观察、记录、预测、整理分析数据、相互交流等学习活动中,体会了观察和研究的方法,在头脑中初步建立了研究过程的模型,为认识和研究其他问题奠定了基础。改良土壤这样一个长期的科学探究活动,可以使学生不仅体验种植的欢乐,更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与科学的研究改变自然,从而感受科学的乐趣与力量。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0)05-0061-01
活动设计背景:
镜头一:海淀公园西南角,有一块西苑小学种植田,虽然面积不大,但却足够带给孩子们体验实践与进行科学探究的环境。4月我和孩子们种下了100棵左右的荷兰豆种子。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们观察到发芽的种子不多,稀稀落落零散地冒出土地。等到结果时,有气无力的荷兰豆秧上,可怜地挂着几个豆荚,这是为什么?
镜头二:每到中午时分,是全校进餐的时间。午后剩饭桶里留下的是汤水四溢的剩饭菜。学校为此一再强调节约粮食的问题,但收效似乎不大。这该怎么办?
镜头三:一天和校长聊起她的一个朋友是个完全的环保主义者。家里没有冰箱空调,剩饭菜全部埋在自己的花园内,结果花园的土壤变得非常的肥沃。这给了我极大地启发:种植地 剩饭菜=优质土壤。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改良种植田的方案。
活动目的:
1.带领学生利用剩菜饭改良土壤。
2.培养学生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观察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科学知识的情感。
4.体会科学可以改变生活,造福人类。
活动准备:
测试土壤实验器具、记录单、剩菜饭的收集。
一、改良土壤前的活动
(一)测试土壤成分。
1.采集种植田土壤标本若干份。
2.以组为单位利用沉淀、擦拭、滚球等实验测试改良前土壤的成分。
3.记录实验结果。
(二)种植。
1.选择适合的时间和种植条件,种下100粒荷兰豆种子。
2.一周后统计发芽率并记录。
3.每周进行养护并观察记录生长情况。
4.收获季节统计果实的结果率并记录。
二、改良土壤活动
(一)收集剩饭。
1.以年级为单位进行剩菜饭再利用价值的教育。
2.以四年级为实验班级,收集剩菜饭,主要是绿叶菜和主食。
3.每三天一次,把剩菜饭填埋进种植田一角。以此逐渐填满整个田地。
4.每周进行观察记录土壤的变化,如颜色、软硬等。
(二)第二年种植。
1.选择和去年尽量相同的条件下种植荷兰豆。
2.观察发芽率并记录。
3.每周养护并记录生长状况,随时与改良前进行比较。
4.收获季节采摘并记录情况与改良前进行比较。
5.查阅资料了解土壤肥力对植物的影响。
三、对比
1.分别对两次的种植结果进行比较。
2.分析结果,最后得出正确结论。
3.对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
四、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
注:目前我们已进行改良前种植记录活动。
活动意义:凡是上科学课的教师,大都有这样的感觉:科学课真难上。说科学课难上,究其根本原因还是材料准备难,很多内容难以在小课堂内实施。所以看图片、放影片则代替了孩子们的亲历活动。而小学科学课是培养儿童科学兴趣、进行科学启蒙的课程,小学科学需要以一定的情景活动为依托,对孩子们进行潜移默化的科学素养的渗透。因此在生活中,在他们的亲历活动中感知科学的奥秘,培养一定的科学精神尤为重要。于是我们就充分利用好这些优势,巧妙地将科学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解决了教师在教室中难以组织进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实地观察、调查、参观访问,探索自然、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在动手动脑中掌握科学知识,达到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四年级孩子,因为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观察、记录、预测、整理分析数据、相互交流等学习活动中,体会了观察和研究的方法,在头脑中初步建立了研究过程的模型,为认识和研究其他问题奠定了基础。改良土壤这样一个长期的科学探究活动,可以使学生不仅体验种植的欢乐,更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与科学的研究改变自然,从而感受科学的乐趣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