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作文”四重奏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ee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引领学生树立生活作文的理念:热爱生活,感受生活,讲真话,诉真情,摒弃一切假话、大话、空话,写出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文章。
  [关键词]生活作文;讲真话;诉真情
  
  内容“假、大、空”的阴霾时常笼罩着本该纯净碧蓝的作文天空,禁铜了学生活泼自由的思想,消磨了学生宝贵的创造精神。压抑了学生的率真与灵性。扭转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作文现象,倡导清新灵动的“生活作文”是当前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作文教学中,我认为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落实“生活作文”的理念
  
  动人的文章源自作者对身边生活的真实再现和感悟,也正因其富有生活气息情感真挚,所以才能引发读者的感动和共鸣。学生所写的作文大多是写实的散文,或写人叙事。或写景状物,或议论抒情,它要求学生讲真话诉真情,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容不得脱离实际的胡编乱造。作文其实也是在做人,人们常说“文如其人”,良好的文风对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文教学的任务除了教给学生基础的写作知识,培养学生熟练的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常用的文体的写作能力外,还应该能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学生品格。
  因此,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引领学生树立生活作文的理念:热爱生括,感受生活,讲真话,诉真情,摒弃一切假话、大话、空话,写出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文章。
  
  二、积累“生活作文”的素材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写作文动辄编造的主要原因是写作素材的严重缺乏。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有首《观书有感》的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解决“无米之炊”的难题,就必须开掘作文的源头活水。生活是作文素材的主要来源,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给学生,为他们提供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让他们深入生活中,做喜欢的事,思考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真正成为一个有生活的人。
  学生们的生活范围毕竟有限,不可能事事都能亲身实践,要想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还需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大量积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过阅读可以懂得许多个人无法接触的事物,冲破个人的生活局限,冲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丰厚的阅读积累。会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不竭的源泉。
  指导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虽然写日记和复习、写作业有一定冲突,一星期写2-3篇还是完全合适的。通过写日记同学们会记下生活中的一些事情,难忘的一些场景,还有对生活的一些思考。这些不但是学生成长的足迹,同时也为学生写作提供了一些宝贵的写作素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善于将日记中的一些好的片段作为素材迁移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三、形成“生活作文”的思维
  
  实际上题材无大小、高下、新旧之别,相同的题材有的人写得真挚感人,见解深刻;而有的人却写得空洞无物。味如嚼蜡。究其原因,是因为后者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我以前曾给学生布置过一道特殊的课外作业——“感悟我们身边的幸福”,有不少学生却一无所获。
  大文学家曹雪芹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读身边无字书,眼看、耳听、口问、心思。既要身人生活,也要心人生活,感受生活的情趣,感悟生活的道理。例如,写题为《母爱》的作文,大部分同学都会写母亲深夜背自己去医院的情节,而且还要加上一段景物烘托,不是写当时风雨交加,就是写当时大雪纷飞。这样的情节当然感人,但大家都这样写,就让人觉得不真实,也就削弱了感人的力量。其实母爱无处不在:上学时的声声叮咛,吃饭时深埋在碗底的鸡蛋,失败时的鼓励,深夜陪读时那深情的目光……
  同时,启发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博览,筛选,感悟、吸收,认识世界,品味人生。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学生方能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丰富阅历,启迪思维。
  
  四、巧设“生活作文”的题目
  
  现在教学中所给的作文题目,经常出现学生了无兴趣,疲于应付的现象。长此以往,势必会导致学生采取“一凑、二套、三抄”的“作文秘诀”来敷衍了事。因此,教师在布置作文题目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生活经验、写作水平等诸多因素,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发掘题目,多布置一些学生喜欢写,有内容写,而且能够写好的作文题目。
  比如学校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活动,可借机布置相应的作文题目;最近发生了什么新闻,可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感思;上完一堂主题班会,可让学生写一篇心得体会。还可以把命题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分组命题,每个小组提供一到两个贴近生活的题目,最后同学们从中选择一个最喜欢的题目来写作。通过实践,这些方式,非常受同学们欢迎,往往能够激发起他们的写作热情,容易使学生进入写作的情景,这样学生写出感情真挚、生动精彩的文章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生活的舞台有多大,写作的空间就有多广。让我们共同努力,奏响生活作文的乐章,交给学生一片自由驰骋的蓝天碧野,相信会有更多有真情,有内容,有创意,有思想的生活华章出现在你我眼前。
  ——后记
其他文献
创新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创新能力是指人类突破旧认识、旧事物,探索、创造有价值的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他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化学教学中改进教法,探索出一条培养其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新途径。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体会。  一.巧设悬念,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托尔斯
摘要:J2EE平台为管理企业数据持久性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本文探讨了对象序列化、JAXB、JDBC、实体Bean、JD0等数据持久层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环境。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
Teaching Aims:  1.Learn about the USA.  2.Do some listening,  3.Practise describing places to train the students’ speaking ability.  Teachinq Important Points:  1.Train the students’listening ability.
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要加快核心素养体系建设;2016年2月22日,中国教育学会下发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那么
【摘要】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要使美育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语文教师可以从语言美、板书美、合作美、人文美、创造美等各个方面入手去发掘美,并结合自己独特的审美理解,艺术地展现和传递给学生,学生就能在审美过程中接受知识,启迪智慧,开发思维,愉悦性情,陶冶情操,培养自己健康的心灵和完美的个性。  【关键词】教学;课堂;语言美;板书美;合作美;人文美;创造美    “最能
雕塑艺术有自己的特质,它强调立体形态与材料工艺的运用,雕塑可以把单一的空间变为立体的场域,另外,观赏者还可以通过触摸感受雕塑之美,有时候雕塑比平面绘画更受藏家欢迎。在当代雕塑市场交易中,无论是学术性的,还是投资性的,都会受到大众审美,雕塑自身的艺术性,尤其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此外,雕塑市场对地缘政治的反应也很敏感,当今中国的经济转型期让社会财富重点关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转型会使原相对
[摘要] 初三思想品德课内容多,理论性强,知识点多。因而它的复习工作历来是个难题,尤其大面积地提高中考成绩,更非一件易事。总结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深刻体会到:熟悉教材,强化训练,精心点拨是思想品德课复习中相互关联的三步,走好这三步,整个复习工作也就活了。  [关键词] 复习法;实战模拟练习;识记    一、整体把握教材    思想品德教材的内容复杂,知识点多,而且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理论性。因此,
主要观点: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 教师要受到学生的尊敬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树立好自己的形象.教师一定要热爱学生,做到无私奉献. 教师要对学生满怀期待之心,教师的语言要生动风趣,能够吸引学生.教师要做学生的引导者、帮助者、而不是灌输者,英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关系. 关键词:英语教学 良好 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如果一个教师
【摘要】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不仅直观易于寻找解题途径,而且能避免繁杂的计算和推理,简化解题过程,应用十分广泛,是数学解题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就高中数学常见题型,用数形结合的思想予以解答,旨在深刻领会数形结合思想。  【关键词】数形结合、集合、方程、函数、数列、不等式、解析几何、概率    数形结合就是把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思索,使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可使得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
【摘要】高效课堂的高效,关键在于学习小组的高效,学习小组的高效已经成为了高效课堂的灵魂。  【关键词】创建高效课堂;学习小组;“六步曲”  随着全国新课改的潮流,课改的东风吹到了我们的校园。在新课改中,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核心关键,而合作学习就是课改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新课改是为了使课堂高效。课堂的高效,关键在于学习小组的高效,学习小组的高效已经成为了高效课堂的灵魂。而在合作学习实施中小组分得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