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包括两个方面,即教与学,其中教师的教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教师,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最近,在教育界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反思越来越受到关注,并且关于这方面的资料也有很多。本文旨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探讨初中教师在自己的反思活动中应注重的方面与重点。
关键词:身心发展特点 个性差异 潜力 专业知识水平
人类总是在总结以前的经验教训中不断地进步、发展的,科学家是这样,政治家也是这样,各行各业都是这样,都离不开不断地总结与反思。当然,教师这一职业也不会例外,作为学生与知识之间的桥梁,教师要想有效地将知识传递,不断地反思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优缺点是很有必要的。
现以初中教师的反思活动为例,来阐述一下我对教师反思的理解。 反思一:我的教学方法是否顺应了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在教育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中,除了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外,还必须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以人的身心发展状况作为教育的客观依据。人是教育的对象,人的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只有依据人的发展规律进行培养,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它的最终目标。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属于少年期。这个时期的少年身体各个方面都在迅速发育,并在2—3年内迅速达到成熟水平。与此同时,心理发展的速度却相对缓慢,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期。这种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况会带给他们很多的矛盾,所以他们表现出反抗性与依赖性、闭锁性与开放性、否定童年又眷恋童年等特点。思维发展方面,形式逻辑思维已经占主导地位,但是依然存在深刻性与表面性共存,批判性与片面性共存,思维自我中心再度出现。
作为处在少年期学生们的教师,就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我的教育对象是谁,他们都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我在教学中应该应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来适应学生的发展特点。比如,对于学生们的反抗性与依赖性共存,教师在教学中既要给予足够的耐心与支持,也要智慧地应用这种特点——利用反抗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再有,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发展,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一贯地灌输知识,等等。总之,教师此时要时刻反思自己是否适应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反思二:我在教学中是否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个性与社会性是在人身上同时存在的,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人的完美的发展在于个性与社会性的有机和谐。从中国历史上看,中国重整体、社会化,而忽视个体,容不得个性的存在,甚至还要压抑泯灭个性的成长,所以我们一贯地认为个性不好,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但是,每个人都是独立的,都有自己的特点与与众不同之处,那就是个性差异,正因为这种差异,才使得这个世界丰富多彩。
对于个人来说,个性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确立自我,自我生存发展及其有所作为的根本所在。所以,健康正确的个性就没有好坏之分,作为一个老师不能因为你不喜欢哪个孩子的某些特点和个性就开始一味地否定他,尤其是处在初中阶段的孩子,他们的个性正是形成并且丰富发展的时期,教师要做的不仅仅是把知识教给他们,还要引导他们形成自己的健康的个性特点,并且要正视这种个性差异的存在,尊重每一个学生,鼓励他们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思想。
总之,初中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时时提醒自己,想一想自己有没有达到这种境界,有没有以这样的态度在教导学生。
反思三:我的教学结果是否充分挖掘了学生们的潜力? 一个学生在课堂中,在练习中,在考试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并不是他们真正的全部能力。每个学生都是有着自己内在的潜力,有的学生很大,有的学生则较小。
现在来看有关学生潜力的两种理论。
(1)用A代表学生现在已经达到的成就水平,用P代表学生的潜力,那么我们可以根据A与P的关系来判断学生:如果P-A>0,则表示学生目前达到的水平没有达到他的潜力,属于低成就学生;如果P-A<0,则表示学生目前达到的水平已经超出他的潜力,属于高成就学生,一般被视为天才学生;如果P-A=0,则表示学生已经发挥了他的潜力,属于正常水平。大多数的学生都在得到正确适当的教育后,都应该是恰好发挥了自己的潜力。
(2)“最近发展区”理论,即学生有两个水平:第一水平是当前的水平,而第二水平是潜力水平。教师的教学应该处在这两个水平之间,不能过于高或者过于低,过高过低都不利于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
对于初中学生,他们在体内积蓄了很多的潜力,如果一旦被智慧的教师发现并且给予正确及时地开发与引导,那么他们的潜力很容易就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挖掘。
所以,作为初中的教师,要特别注意这个方面的反思,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潜力是否能得到充分发挥,成败就在于此了。
反思四:我的专业知识是否夯实,是否依然够用?
教师,说到底最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还是引领学生学习知识,并且初中也是一个打基础的重要时期,所以,一个初中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还是很至关重要的。
首先,初中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并不一定要很高,因为毕竟他们不是科研人员,不用搞很难的研究。他们只需要有牢固准确的基础知识,能把学生们的课教好。但是,这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这还需要教师们不断地充实自己,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准确,而对学生们的疑惑与问题,能够做到万变不离其宗,以不变应万变的境界。
其次,现在的社会,知识更新很快,作为教师,很有必要了解一下所教学科目前的一些变化和趋势,以充实自己的内涵。对于初中教师,同样也是如此,虽然不能把那么难的知识教给学生,但是可以让学生们简单地了解一些新的知识,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
所以,初中教师还要不断地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进行评价和反省,是否夯实,是否能为课堂添加一些新鲜的元素。
曾经有人把教师比作蜡烛,燃烧自己,点燃别人。但是,现在,这个比喻已经不合适了,因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是燃烧了自己,他们可以在教学生的同时,不断地总结自己,不断地充实自己,使自己的事业更加具有生命力。充实自己,点燃别人,教学相长,也许这就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吧。
参考文献:
1. 路海东:教育心理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2. 杨兆山,姚俊:教育学原理。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
3. 张向葵,刘秀丽:发展心理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关键词:身心发展特点 个性差异 潜力 专业知识水平
人类总是在总结以前的经验教训中不断地进步、发展的,科学家是这样,政治家也是这样,各行各业都是这样,都离不开不断地总结与反思。当然,教师这一职业也不会例外,作为学生与知识之间的桥梁,教师要想有效地将知识传递,不断地反思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优缺点是很有必要的。
现以初中教师的反思活动为例,来阐述一下我对教师反思的理解。 反思一:我的教学方法是否顺应了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在教育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中,除了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外,还必须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以人的身心发展状况作为教育的客观依据。人是教育的对象,人的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只有依据人的发展规律进行培养,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它的最终目标。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属于少年期。这个时期的少年身体各个方面都在迅速发育,并在2—3年内迅速达到成熟水平。与此同时,心理发展的速度却相对缓慢,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期。这种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况会带给他们很多的矛盾,所以他们表现出反抗性与依赖性、闭锁性与开放性、否定童年又眷恋童年等特点。思维发展方面,形式逻辑思维已经占主导地位,但是依然存在深刻性与表面性共存,批判性与片面性共存,思维自我中心再度出现。
作为处在少年期学生们的教师,就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我的教育对象是谁,他们都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我在教学中应该应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来适应学生的发展特点。比如,对于学生们的反抗性与依赖性共存,教师在教学中既要给予足够的耐心与支持,也要智慧地应用这种特点——利用反抗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再有,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发展,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一贯地灌输知识,等等。总之,教师此时要时刻反思自己是否适应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反思二:我在教学中是否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个性与社会性是在人身上同时存在的,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人的完美的发展在于个性与社会性的有机和谐。从中国历史上看,中国重整体、社会化,而忽视个体,容不得个性的存在,甚至还要压抑泯灭个性的成长,所以我们一贯地认为个性不好,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但是,每个人都是独立的,都有自己的特点与与众不同之处,那就是个性差异,正因为这种差异,才使得这个世界丰富多彩。
对于个人来说,个性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确立自我,自我生存发展及其有所作为的根本所在。所以,健康正确的个性就没有好坏之分,作为一个老师不能因为你不喜欢哪个孩子的某些特点和个性就开始一味地否定他,尤其是处在初中阶段的孩子,他们的个性正是形成并且丰富发展的时期,教师要做的不仅仅是把知识教给他们,还要引导他们形成自己的健康的个性特点,并且要正视这种个性差异的存在,尊重每一个学生,鼓励他们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思想。
总之,初中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时时提醒自己,想一想自己有没有达到这种境界,有没有以这样的态度在教导学生。
反思三:我的教学结果是否充分挖掘了学生们的潜力? 一个学生在课堂中,在练习中,在考试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并不是他们真正的全部能力。每个学生都是有着自己内在的潜力,有的学生很大,有的学生则较小。
现在来看有关学生潜力的两种理论。
(1)用A代表学生现在已经达到的成就水平,用P代表学生的潜力,那么我们可以根据A与P的关系来判断学生:如果P-A>0,则表示学生目前达到的水平没有达到他的潜力,属于低成就学生;如果P-A<0,则表示学生目前达到的水平已经超出他的潜力,属于高成就学生,一般被视为天才学生;如果P-A=0,则表示学生已经发挥了他的潜力,属于正常水平。大多数的学生都在得到正确适当的教育后,都应该是恰好发挥了自己的潜力。
(2)“最近发展区”理论,即学生有两个水平:第一水平是当前的水平,而第二水平是潜力水平。教师的教学应该处在这两个水平之间,不能过于高或者过于低,过高过低都不利于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
对于初中学生,他们在体内积蓄了很多的潜力,如果一旦被智慧的教师发现并且给予正确及时地开发与引导,那么他们的潜力很容易就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挖掘。
所以,作为初中的教师,要特别注意这个方面的反思,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潜力是否能得到充分发挥,成败就在于此了。
反思四:我的专业知识是否夯实,是否依然够用?
教师,说到底最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还是引领学生学习知识,并且初中也是一个打基础的重要时期,所以,一个初中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还是很至关重要的。
首先,初中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并不一定要很高,因为毕竟他们不是科研人员,不用搞很难的研究。他们只需要有牢固准确的基础知识,能把学生们的课教好。但是,这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这还需要教师们不断地充实自己,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准确,而对学生们的疑惑与问题,能够做到万变不离其宗,以不变应万变的境界。
其次,现在的社会,知识更新很快,作为教师,很有必要了解一下所教学科目前的一些变化和趋势,以充实自己的内涵。对于初中教师,同样也是如此,虽然不能把那么难的知识教给学生,但是可以让学生们简单地了解一些新的知识,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
所以,初中教师还要不断地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进行评价和反省,是否夯实,是否能为课堂添加一些新鲜的元素。
曾经有人把教师比作蜡烛,燃烧自己,点燃别人。但是,现在,这个比喻已经不合适了,因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是燃烧了自己,他们可以在教学生的同时,不断地总结自己,不断地充实自己,使自己的事业更加具有生命力。充实自己,点燃别人,教学相长,也许这就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吧。
参考文献:
1. 路海东:教育心理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2. 杨兆山,姚俊:教育学原理。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
3. 张向葵,刘秀丽:发展心理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