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犹太女作家内米洛夫斯基尽管英年早逝,却仍旧留下了许多优秀的小说作品。在她的创作中,母亲和犹太人是最重要的主题。她将自己的家族史、家庭史写入小说中,带着鲜明的个人特色和自传性质。《孤独之酒》是一部自传性质的小说,主人公埃莱娜的家庭环境、生活经历、个性特征都与作者本人高度相似。本文将从这部作品入手,解读内米洛夫斯基的文化身份。
关键词:文化身份;内米洛夫斯基;《孤独之酒》
随着2004年内米洛夫斯基的遗作《法兰西组曲》获得雷诺多奖,这位早逝的作家和她的其他作品也慢慢进入人们的视野。她的写作风格与文字魅力得到了诸多读者的认可。实际上,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这位才华横溢的女作家便得到了文学评论界的一致好评。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大卫·戈德尔》于1929年发表,随即获得成功。此后的十多年里,她陆续发表了一系列作品,然而,二战爆发后,纳粹德国大肆逮捕犹太人,这位从少女时期就开始在法国生活的俄国女作家,却难逃被捕的厄运,最终于1942年死在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内。
内米洛夫斯基出生在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从小就跟着家庭教师学习法语。十月革命后,内米洛夫斯基随父母流亡法国,在法国接受了大学教育。她的全部作品都是由法语写成。可以说,法语就是她的母语。然而,她作品的主题却始终没有逃脱“犹太人”这个字眼,在她的笔下,我们看到了各式各样的犹太人形象。身为一个犹太人,她对于自己同胞的刻画毫不留情,将他们真实的甚至是世俗得有些丑恶的嘴脸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位身在异国的“流亡作家”,早已全身心融入了法国社会,却仍不吝笔墨刻画自己出生的国度。在这里,我们可以窥探到内米洛夫斯基复杂的文化身份。本文将以《孤独之酒》为范本,剖析内米洛夫斯基的文化身份。
一、自传性质的小说
在作家劳拉·阿德莱尔为内米洛夫斯基的短篇小说集《星期天》所写的序言中,她提到:“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主要围绕两个主题写作:母亲和犹太人。”(内米洛夫斯基,《星期天》2)内米洛夫斯基笔下的母亲,通常是自私、厌恶女儿的“恶母”。在《孤独之酒》这部作品中,母亲和犹太人这两个主题都凸显得淋漓尽致。
《孤独之酒》的主人公名叫埃莱娜,出生在乌克兰第聂伯河畔的一座小城,她的父亲鲍里斯·卡罗尔原本是一家纺织厂的经理,母亲名叫贝拉,是没落贵族的女儿,喜爱奢侈的生活,而这种奢侈的生活引起了老板的不安,鲍里斯因此失业,被迫离开家人去西伯利亚经商,大获成功。与此同时,忍受不了生活寂寞的贝拉开始纵情玩乐。小说从埃莱娜的视角,记录下了这个家庭的点滴变化。贝拉从来都不是一个尽职的母亲,对女儿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厌恶情绪。同样,埃莱娜也十分讨厌自己的母亲,她从小信任的人只有自己的家庭教师罗斯小姐。埃莱娜从小女孩慢慢成长为少女,对母亲的仇恨也日益加剧,最终,她成功地实施了自己的复仇计划——将母亲的情人马克斯抢夺过来。故事的结尾,埃莱娜的父亲鲍里斯病重去世,埃莱娜觉得这个家再也没有什么值得她留恋,于是独自离开,远走高飞。她没有丝毫恐惧,反而觉得自己获得了自由,未来充满了希望。故事就此落幕。
对比《孤独之酒》的故事与作者内米洛夫斯基的人生经历,我们可以发现太多的相似之处:同样出生于犹太家庭,同样的母女之间紧张甚至仇恨的关系,同样有着亲密的法语家庭教师,同样因俄国革命而辗转来到法国,甚至连主人公“埃莱娜”这个名字,都与作者本人的名字“伊莱娜”如此相近。
正如译者所言,“《孤独之酒》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作者借书中的主人公埃莱娜描述了自己不快乐的童年:永远缺席的母爱,畸形的爱情,匮乏的友情,令她一步步陷入孤独的困境。”(内米洛夫斯基,《孤独之酒》233)“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童年的记忆和教养是最深刻的、不可转化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人实际上都生活在他的前半生中。也就是说,我们的前半生已经塑造了我们基本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和日常生活习惯,后半生不过是对前半生的回忆而已。”(张德明:2002)《孤独之酒》这部自传体小说,笼罩着作者对自己童年的回忆,笼罩着以一种挥之不去的可以称之为“童年阴影”的情绪。小说对主人公的心理描写十分精细,作者借埃莱娜之口,道出了自己对家庭、对母亲、对生活的种种思考。我们由此也可以窥探到作者自己的生活经历。
二、对法国的热爱和向往
在《孤独之酒》这部作品中,作者借书中人物之口,表达了自己对法国的热爱和向往。在这个犹太家庭中,每个家庭成员对法国都充满了向往,从心底渴望法国的生活。埃莱娜的母亲贝拉酷爱奢靡的生活,生活在乌克兰让她觉得抑郁、苦闷。在她眼中,巴黎无疑是她梦想中的天堂,只要一静下来,她就会怀念起去巴黎度假的日子,怀念一个人自由自在的生活,她“思绪回到巴黎的街道,陌生的男子追随者她……”这样的生活“迷人、危险、令人兴奋……和一个陌生男子拥抱,不知他来自何方,也不知他姓甚名誰,未来再也不会相见才能令她激动得颤抖,这是她一直追寻的。”(内米洛夫斯基,《孤独之酒》9)
尽管厌恶母亲,埃莱娜在对法国的感情上却与母亲如出一辙,她同样也喜爱法国、喜爱巴黎:“一想起巴黎,杜勒伊花园,埃莱娜就觉得心软软地融化了。棕黄的树叶映着冬日的天空,雨丝散发出温柔的气息,暮霭沉沉的傍晚,一轮淡黄的月亮缓缓爬上旺多姆广场的圆柱……”(9-10)在八岁的埃莱娜眼中,巴黎就是这样温柔美好、充满着宁谧气息的一个城市。这种感情或多或少与她的家庭教师罗斯小姐有关。这位法国女子性格温柔,气质优雅。对于母爱缺席的埃莱娜来说,罗斯小姐身上有着贝拉没有的母性,她在无意间充当了埃莱娜真正的母亲的角色。她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埃莱娜童年的遗憾——尽管没有母亲的关爱,但是,罗斯小姐的存在使她的孤独不那么彻底:“女佣拿来油灯,门窗紧闭着,有那么短暂的一刹那,在小女孩和家庭教师周围形成一个封闭而温柔的小世界,像贝壳,和贝壳一样脆弱。”(22)这种相互依赖、相濡以沫的情感是不可替代的:“多亏有罗斯小姐,埃莱娜虽然在尖叫声、争吵声和洗刷碗碟声中睡下,却能对之置若罔闻,就当听到的是风声。在窗户紧闭的闷热屋子里,她知道,这个在灯下忙针线活的恬静女子,就是她的港湾。”(26)罗斯小姐身在异国,缺乏安全感,对埃莱娜的关爱让她找到了生活的意义;而对埃莱娜来说,罗斯小姐是她真正意义上的母亲,是给予她温暖和力量的天使,她对罗斯小姐信任、依赖,甚至有着些许的崇拜,罗斯小姐身上法国式的优雅深深吸引着她,她甚至会感叹:“哦!我多么想成为法国人啊!”(25)表达出自己对法国这个国家的深深向往。 三、对犹太人劣根性的批判
犹太民族似乎很长时间以来都声名狼藉。在人们的观念中,许多犹太人都是狡黠的商人,执迷于金钱,不停敛财,积聚财富。在莎士比亚经典剧作《威尼斯商人》中,放高利贷给主人公的犹太商人夏洛克的丑恶嘴脸深入人心,他恶毒自私,是十足的反面形象。在《孤独之酒》中,内米洛夫斯基对犹太人的劣根性作了毫不留情的批判。
在内米洛夫斯基的第一部小说《大卫·戈德尔》中,她就开始了对犹太人的无情揭露。“不管感情上能否接受,所有人都会对《大卫·戈德尔》所显示出来的某些特性标记予以认同:犹太人对金钱的执著趣味——他们挣钱不是为了自己的享受,但却极为热衷此道,乐此不疲;他们对家庭所具有的没有任何温情意味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他们对死亡的强烈恐惧。”(袁筱一:2008)
《孤独之酒》中,主人公埃莱娜的父亲鲍里斯就是一个犹太商人。这个中年男子在失业之后远走西伯利亚,开始了自己的商业生涯,并大获成功。在他身上,我们毫不意外地看到了他对金钱的执着趣味。战争期间,他和他的伙伴们毫不关心战事,而是将全部时间花在思考如何敛财上。内米洛夫斯基对于这种行为的描述是淡漠而冷静的,透出冰冷的讽刺意味:“唯有金钱让埃莱娜周围的人着迷,大家都发财了,黄金遍地。这财源的水流反复无常、动荡不定、汹涌澎湃,常常令生活在岸上、取水灌溉的人大惊失色。”(内米洛夫斯基,《孤独之酒》88)战争期间的投机倒把从未停止过,鲍里斯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财富。
严格来说,鲍里斯·卡罗尔是个不坏的父亲,与性格乖张、极度厌恶女儿、缺乏母性的自私母亲贝拉相比,鲍里斯可说得上是疼爱女儿的。然而,这种父爱在他狂热迷恋的赌博面前显得渺小不已,他始终改变不了赌博的习惯,甚至将年幼的女儿遗忘在赌场门厅里。当他终于赌完出来,却并没有显示出多少愧疚之情。埃莱娜问他:“你赢了吗,爸爸?”这时,“父亲的嘴唇颤抖,带着既喜悦又痛苦的微笑。”他说,赌不是为了赢钱,而是“为了玩”。(64)
可以说,埃莱娜的父母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奉行着享乐主义的生活:母亲挥霍无度、风流多情,父亲是一个狂热的赌徒,对妻子的婚外情装作不知。这样的家庭环境造就了埃莱娜孤僻的性格,她很小的时候就对书本上描绘的幸福家庭图景嗤之以鼻,认为“书本上的话都是骗人的,世上没有道德,也不存在爱情。所有的房子都一样。每个家庭里有的只是名利、谎言以及相互间的不理解。”(98)她讨厌这样的家庭,“一直都在和可憎的血统作斗争”。(194)作者毫不留情地批判了犹太人的劣根性,用冷静而平淡的笔触,将他们性格中有缺陷的部分一一展示在读者面前。
四、模糊的身份认同
对于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来说,“身份”这个概念是模糊的:她是俄国人,却从少女时代起就来到法国;她的母语本是俄语,但是她的法语却比俄语还要流利,从出版第一部作品起就用法语写作;她大半生都生活在法国,却始终没有获得法国国籍。“在内米洛夫斯基的世界,笼罩着一种奇怪的氛围:脆弱的和平、模糊的身份、正在消解的行动、濒临堕落边缘的人物、缓慢的退化。”(内米洛夫斯基,《星期天》2)“许多流亡作家往往喜欢用个人史或家庭史来写民族史或族群史。”(张德明:2002)内米洛夫斯基亦是如此。上文中我们已经提到,她主要围绕母亲和犹太人这两个主题写作,在她的许多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她自己家族、家庭的点滴痕迹,能看到她潜意识中对自己身份的模糊认同,即她不完全是犹太人,而是法国人。
在《孤独之酒》中,每年与母亲和罗斯小姐一道回法国让埃莱娜感到幸福,这是属于她的“明媚港湾”。她深沉地爱着这个国家,觉得出生在这里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和“多么美好的梦想”。她将自己的国家称为“野蛮国度”,甚至“不完全觉得那是自己的家乡,因为她的法语说得比俄语好,头发梳成发髻而不是紧紧扎成光滑的小辫子,因为她的裙子是照巴黎的式样剪裁的……”(57-58)在法国,埃莱娜才真正找到归属感,自由、快乐和梦想都在这里释放,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度,远比在自己真正的祖国幸福。可以说,潜意识中,埃莱娜已经将法国看成是自己的真正祖國。
与书中的埃莱娜相同,“从小跟着法语家庭教师长大的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在内心深处并不完全将自己当成犹太人来看待,法语是她唯一的创作语言;但是,事情的另一方面则更具悲剧意义: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寻找着发财的梦想,没有相对固定的地域,只是靠某种语义化的象征血脉相通的犹太人无疑会对‘家园’、‘祖国’、‘乡愁’这类美好的概念产生质疑和抗拒——甚或,他们的语言也已经散落在长期的流浪征途上。”(袁筱一:2008)内米洛夫斯基最深爱的语言只有法语,并且只用这种语言进行创作。
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内米洛夫斯基真正的家园不是俄国,也不是法国,而是她一生挚爱的文字世界。她热爱法国,把自己当作一个法国人,正是因为她在这片土地上找到了归属感,寻找到了驾驭文字、纵情书写的自由。她用法语这门语言,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文字世界的传奇。
参考文献:
[1]内米洛夫斯基,黄荭译.星期天[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2]内米洛夫斯基,黄旭颖译.孤独之酒[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8.
[3]袁筱一.《大卫·戈德尔》所开启的小说世界[J].当代外国文学,2008(2).
[4]张德明.流浪的缪斯——20世纪流亡文学初探[J].外国文学评论,2002(2).
关键词:文化身份;内米洛夫斯基;《孤独之酒》
随着2004年内米洛夫斯基的遗作《法兰西组曲》获得雷诺多奖,这位早逝的作家和她的其他作品也慢慢进入人们的视野。她的写作风格与文字魅力得到了诸多读者的认可。实际上,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这位才华横溢的女作家便得到了文学评论界的一致好评。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大卫·戈德尔》于1929年发表,随即获得成功。此后的十多年里,她陆续发表了一系列作品,然而,二战爆发后,纳粹德国大肆逮捕犹太人,这位从少女时期就开始在法国生活的俄国女作家,却难逃被捕的厄运,最终于1942年死在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内。
内米洛夫斯基出生在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从小就跟着家庭教师学习法语。十月革命后,内米洛夫斯基随父母流亡法国,在法国接受了大学教育。她的全部作品都是由法语写成。可以说,法语就是她的母语。然而,她作品的主题却始终没有逃脱“犹太人”这个字眼,在她的笔下,我们看到了各式各样的犹太人形象。身为一个犹太人,她对于自己同胞的刻画毫不留情,将他们真实的甚至是世俗得有些丑恶的嘴脸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位身在异国的“流亡作家”,早已全身心融入了法国社会,却仍不吝笔墨刻画自己出生的国度。在这里,我们可以窥探到内米洛夫斯基复杂的文化身份。本文将以《孤独之酒》为范本,剖析内米洛夫斯基的文化身份。
一、自传性质的小说
在作家劳拉·阿德莱尔为内米洛夫斯基的短篇小说集《星期天》所写的序言中,她提到:“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主要围绕两个主题写作:母亲和犹太人。”(内米洛夫斯基,《星期天》2)内米洛夫斯基笔下的母亲,通常是自私、厌恶女儿的“恶母”。在《孤独之酒》这部作品中,母亲和犹太人这两个主题都凸显得淋漓尽致。
《孤独之酒》的主人公名叫埃莱娜,出生在乌克兰第聂伯河畔的一座小城,她的父亲鲍里斯·卡罗尔原本是一家纺织厂的经理,母亲名叫贝拉,是没落贵族的女儿,喜爱奢侈的生活,而这种奢侈的生活引起了老板的不安,鲍里斯因此失业,被迫离开家人去西伯利亚经商,大获成功。与此同时,忍受不了生活寂寞的贝拉开始纵情玩乐。小说从埃莱娜的视角,记录下了这个家庭的点滴变化。贝拉从来都不是一个尽职的母亲,对女儿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厌恶情绪。同样,埃莱娜也十分讨厌自己的母亲,她从小信任的人只有自己的家庭教师罗斯小姐。埃莱娜从小女孩慢慢成长为少女,对母亲的仇恨也日益加剧,最终,她成功地实施了自己的复仇计划——将母亲的情人马克斯抢夺过来。故事的结尾,埃莱娜的父亲鲍里斯病重去世,埃莱娜觉得这个家再也没有什么值得她留恋,于是独自离开,远走高飞。她没有丝毫恐惧,反而觉得自己获得了自由,未来充满了希望。故事就此落幕。
对比《孤独之酒》的故事与作者内米洛夫斯基的人生经历,我们可以发现太多的相似之处:同样出生于犹太家庭,同样的母女之间紧张甚至仇恨的关系,同样有着亲密的法语家庭教师,同样因俄国革命而辗转来到法国,甚至连主人公“埃莱娜”这个名字,都与作者本人的名字“伊莱娜”如此相近。
正如译者所言,“《孤独之酒》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作者借书中的主人公埃莱娜描述了自己不快乐的童年:永远缺席的母爱,畸形的爱情,匮乏的友情,令她一步步陷入孤独的困境。”(内米洛夫斯基,《孤独之酒》233)“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童年的记忆和教养是最深刻的、不可转化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人实际上都生活在他的前半生中。也就是说,我们的前半生已经塑造了我们基本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和日常生活习惯,后半生不过是对前半生的回忆而已。”(张德明:2002)《孤独之酒》这部自传体小说,笼罩着作者对自己童年的回忆,笼罩着以一种挥之不去的可以称之为“童年阴影”的情绪。小说对主人公的心理描写十分精细,作者借埃莱娜之口,道出了自己对家庭、对母亲、对生活的种种思考。我们由此也可以窥探到作者自己的生活经历。
二、对法国的热爱和向往
在《孤独之酒》这部作品中,作者借书中人物之口,表达了自己对法国的热爱和向往。在这个犹太家庭中,每个家庭成员对法国都充满了向往,从心底渴望法国的生活。埃莱娜的母亲贝拉酷爱奢靡的生活,生活在乌克兰让她觉得抑郁、苦闷。在她眼中,巴黎无疑是她梦想中的天堂,只要一静下来,她就会怀念起去巴黎度假的日子,怀念一个人自由自在的生活,她“思绪回到巴黎的街道,陌生的男子追随者她……”这样的生活“迷人、危险、令人兴奋……和一个陌生男子拥抱,不知他来自何方,也不知他姓甚名誰,未来再也不会相见才能令她激动得颤抖,这是她一直追寻的。”(内米洛夫斯基,《孤独之酒》9)
尽管厌恶母亲,埃莱娜在对法国的感情上却与母亲如出一辙,她同样也喜爱法国、喜爱巴黎:“一想起巴黎,杜勒伊花园,埃莱娜就觉得心软软地融化了。棕黄的树叶映着冬日的天空,雨丝散发出温柔的气息,暮霭沉沉的傍晚,一轮淡黄的月亮缓缓爬上旺多姆广场的圆柱……”(9-10)在八岁的埃莱娜眼中,巴黎就是这样温柔美好、充满着宁谧气息的一个城市。这种感情或多或少与她的家庭教师罗斯小姐有关。这位法国女子性格温柔,气质优雅。对于母爱缺席的埃莱娜来说,罗斯小姐身上有着贝拉没有的母性,她在无意间充当了埃莱娜真正的母亲的角色。她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埃莱娜童年的遗憾——尽管没有母亲的关爱,但是,罗斯小姐的存在使她的孤独不那么彻底:“女佣拿来油灯,门窗紧闭着,有那么短暂的一刹那,在小女孩和家庭教师周围形成一个封闭而温柔的小世界,像贝壳,和贝壳一样脆弱。”(22)这种相互依赖、相濡以沫的情感是不可替代的:“多亏有罗斯小姐,埃莱娜虽然在尖叫声、争吵声和洗刷碗碟声中睡下,却能对之置若罔闻,就当听到的是风声。在窗户紧闭的闷热屋子里,她知道,这个在灯下忙针线活的恬静女子,就是她的港湾。”(26)罗斯小姐身在异国,缺乏安全感,对埃莱娜的关爱让她找到了生活的意义;而对埃莱娜来说,罗斯小姐是她真正意义上的母亲,是给予她温暖和力量的天使,她对罗斯小姐信任、依赖,甚至有着些许的崇拜,罗斯小姐身上法国式的优雅深深吸引着她,她甚至会感叹:“哦!我多么想成为法国人啊!”(25)表达出自己对法国这个国家的深深向往。 三、对犹太人劣根性的批判
犹太民族似乎很长时间以来都声名狼藉。在人们的观念中,许多犹太人都是狡黠的商人,执迷于金钱,不停敛财,积聚财富。在莎士比亚经典剧作《威尼斯商人》中,放高利贷给主人公的犹太商人夏洛克的丑恶嘴脸深入人心,他恶毒自私,是十足的反面形象。在《孤独之酒》中,内米洛夫斯基对犹太人的劣根性作了毫不留情的批判。
在内米洛夫斯基的第一部小说《大卫·戈德尔》中,她就开始了对犹太人的无情揭露。“不管感情上能否接受,所有人都会对《大卫·戈德尔》所显示出来的某些特性标记予以认同:犹太人对金钱的执著趣味——他们挣钱不是为了自己的享受,但却极为热衷此道,乐此不疲;他们对家庭所具有的没有任何温情意味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他们对死亡的强烈恐惧。”(袁筱一:2008)
《孤独之酒》中,主人公埃莱娜的父亲鲍里斯就是一个犹太商人。这个中年男子在失业之后远走西伯利亚,开始了自己的商业生涯,并大获成功。在他身上,我们毫不意外地看到了他对金钱的执着趣味。战争期间,他和他的伙伴们毫不关心战事,而是将全部时间花在思考如何敛财上。内米洛夫斯基对于这种行为的描述是淡漠而冷静的,透出冰冷的讽刺意味:“唯有金钱让埃莱娜周围的人着迷,大家都发财了,黄金遍地。这财源的水流反复无常、动荡不定、汹涌澎湃,常常令生活在岸上、取水灌溉的人大惊失色。”(内米洛夫斯基,《孤独之酒》88)战争期间的投机倒把从未停止过,鲍里斯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财富。
严格来说,鲍里斯·卡罗尔是个不坏的父亲,与性格乖张、极度厌恶女儿、缺乏母性的自私母亲贝拉相比,鲍里斯可说得上是疼爱女儿的。然而,这种父爱在他狂热迷恋的赌博面前显得渺小不已,他始终改变不了赌博的习惯,甚至将年幼的女儿遗忘在赌场门厅里。当他终于赌完出来,却并没有显示出多少愧疚之情。埃莱娜问他:“你赢了吗,爸爸?”这时,“父亲的嘴唇颤抖,带着既喜悦又痛苦的微笑。”他说,赌不是为了赢钱,而是“为了玩”。(64)
可以说,埃莱娜的父母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奉行着享乐主义的生活:母亲挥霍无度、风流多情,父亲是一个狂热的赌徒,对妻子的婚外情装作不知。这样的家庭环境造就了埃莱娜孤僻的性格,她很小的时候就对书本上描绘的幸福家庭图景嗤之以鼻,认为“书本上的话都是骗人的,世上没有道德,也不存在爱情。所有的房子都一样。每个家庭里有的只是名利、谎言以及相互间的不理解。”(98)她讨厌这样的家庭,“一直都在和可憎的血统作斗争”。(194)作者毫不留情地批判了犹太人的劣根性,用冷静而平淡的笔触,将他们性格中有缺陷的部分一一展示在读者面前。
四、模糊的身份认同
对于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来说,“身份”这个概念是模糊的:她是俄国人,却从少女时代起就来到法国;她的母语本是俄语,但是她的法语却比俄语还要流利,从出版第一部作品起就用法语写作;她大半生都生活在法国,却始终没有获得法国国籍。“在内米洛夫斯基的世界,笼罩着一种奇怪的氛围:脆弱的和平、模糊的身份、正在消解的行动、濒临堕落边缘的人物、缓慢的退化。”(内米洛夫斯基,《星期天》2)“许多流亡作家往往喜欢用个人史或家庭史来写民族史或族群史。”(张德明:2002)内米洛夫斯基亦是如此。上文中我们已经提到,她主要围绕母亲和犹太人这两个主题写作,在她的许多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她自己家族、家庭的点滴痕迹,能看到她潜意识中对自己身份的模糊认同,即她不完全是犹太人,而是法国人。
在《孤独之酒》中,每年与母亲和罗斯小姐一道回法国让埃莱娜感到幸福,这是属于她的“明媚港湾”。她深沉地爱着这个国家,觉得出生在这里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和“多么美好的梦想”。她将自己的国家称为“野蛮国度”,甚至“不完全觉得那是自己的家乡,因为她的法语说得比俄语好,头发梳成发髻而不是紧紧扎成光滑的小辫子,因为她的裙子是照巴黎的式样剪裁的……”(57-58)在法国,埃莱娜才真正找到归属感,自由、快乐和梦想都在这里释放,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度,远比在自己真正的祖国幸福。可以说,潜意识中,埃莱娜已经将法国看成是自己的真正祖國。
与书中的埃莱娜相同,“从小跟着法语家庭教师长大的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在内心深处并不完全将自己当成犹太人来看待,法语是她唯一的创作语言;但是,事情的另一方面则更具悲剧意义: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寻找着发财的梦想,没有相对固定的地域,只是靠某种语义化的象征血脉相通的犹太人无疑会对‘家园’、‘祖国’、‘乡愁’这类美好的概念产生质疑和抗拒——甚或,他们的语言也已经散落在长期的流浪征途上。”(袁筱一:2008)内米洛夫斯基最深爱的语言只有法语,并且只用这种语言进行创作。
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内米洛夫斯基真正的家园不是俄国,也不是法国,而是她一生挚爱的文字世界。她热爱法国,把自己当作一个法国人,正是因为她在这片土地上找到了归属感,寻找到了驾驭文字、纵情书写的自由。她用法语这门语言,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文字世界的传奇。
参考文献:
[1]内米洛夫斯基,黄荭译.星期天[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2]内米洛夫斯基,黄旭颖译.孤独之酒[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8.
[3]袁筱一.《大卫·戈德尔》所开启的小说世界[J].当代外国文学,2008(2).
[4]张德明.流浪的缪斯——20世纪流亡文学初探[J].外国文学评论,2002(2).